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堵塞是小麦联合收获机常见的故障。主要表现在割刀堵塞,割台堵塞,脱粒滚筒堵塞、杂余复脱器堵塞等,联合收获机一旦堵塞,必须停机排除故障,这不仅耽误了时间,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联合收割机是季节性较强的农机具,每到夏收期间,农户最担心的是机器出故障不能作业,耽误农时。联合收获机是一个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科技含量高的机器,而机手对其结构原理又知之甚少,所以联合收获机一旦出现故障往往是无法排除。因此,如何排除联合收获机的故障已成为广大机手十分关心的话题。下面我们谈一谈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常见故障的排除。1.滚筒堵塞滚筒堵塞的原因:1油门太小,导致滚筒驱动力克服不了脱粒阻力。2收获机作业速度过快,导致实际喂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纵轴流收割机,它与现行的谷物联合收获机有什么区别?谷物联合收获机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就是脱粒部件,谷物联合收获机经过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其脱粒技术依然是“滚筒凹板”脱粒原理,当然“纵轴流脱粒技术”也不例外。“纵轴流”其实是脱粒滚筒纵向放置的意思,而目前市场上的谷物联合收获机普遍采取横向放置脱粒滚筒(以下简称:横轴流)的方式。可以简单地说,纵轴流收割机与目前传统谷物收获机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脱粒滚筒的放置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4.
针对小区谷物联合收获机收获过程中人工操作不能及时调整收获作业速度从而导致脱粒滚筒发生堵塞、严重损伤种子及影响小区试验结果正确性的问题,设计了脱粒滚筒转速—期望作业速度模糊控制器与模糊PID作业速度智能调控算法。根据脱粒滚筒转速变化情况不断地调节作业速度,使喂入量保持在脱粒滚筒额定范围内,防止发生堵塞,在保证脱粒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建立了小区联合收获机行走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实际试验数据对算法进行了Simulink仿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调控算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5.
正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的工作条件恶劣,常会出现多种故障现象,若不及时诊断排除,将严重影响收割作业质量。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常见故障主要有脱粒滚筒堵塞、脱粒不净、籽粒破碎过多、脱粒滚筒有异响等。一、脱粒滚筒堵塞1.故障现象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作业时,大量作物堵塞在脱粒滚筒内,使脱粒传动皮带打滑,甚至出现发动机熄火现象。2.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1)发动机转速过低。若发动机转速低于  相似文献   

6.
脱粒机在脱粒作业中,常发生滚筒被茎秆堵塞的故障,可以用以下的方法预防: 1.直径小的滚筒,在脱粒水稻或潮湿的的小麦及长秸秆作物时,容易缠草。因此应选购直径较大的滚筒。小直径滚筒脱粒机脱粒小麦时,可将麦头切下脱粒,不要脱秸秆潮湿的作物。 2.滚筒转速不能过低或过高。过低,滚筒易堵塞,过高,籽粒易破碎,且耗用的能量多。一般以满足作物脱粒的速度为好。如脱小麦,以每分钟1650~1950转为好;脱粒籼稻以每分钟1450~1550为好;脱粒梗稻以每分种1550~1800转为好。  相似文献   

7.
联合收获机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等,为避免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在工作时发生共振,利用Solid Works软件对雷沃RG50稻麦联合收获机的脱粒滚筒进行CAD参数化建模,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模态分析模块对脱粒滚筒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与相应的振型图。为了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对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进行模态试验,结果表明:脱粒滚筒的固有频率与联合收割机的外部激励频率均不相同,故不会产生共振。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对脱粒滚筒的幅盘进行结构优化改进,并对其进行强度校核,最大应力为16MPa,远小于材料屈服极限。改良后的脱粒滚筒与改良前相比,滚筒的质量缩减了17%,满足了脱粒滚筒结构优化设计的目标。该研究结果为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结构优化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脱粒分离是谷物联合收获机的主要作业环节,脱粒滚筒又是其中的主要工作部件,其工作参数直接影响着联合收获机的整机性能。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纵轴流小麦脱粒滚筒装置,以解决大喂入量状态下小麦收获机所出现的效率低、含杂率高及损失率严重等问题。该滚筒主要由导料月牙、喂入叶片、喂入锥体、纹杆座组合、滚筒壳体,以及排草板等组成。以含杂率、损失率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找出最佳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800r/min、凹板间隙15mm、滚筒倾角8°,在此参数下谷物的含杂率为0.11%、损失率为0.29%,收获质量符合农艺要求。该机构的设计为纵轴流滚筒技术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单纵轴流小麦联合收获机物料输送中出现的堵塞问题,对小麦在螺旋输送器、倾斜输送器和脱粒滚筒螺旋喂入头中的输送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影响小麦输送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参数范围;利用EDEM软件建立了收获期小麦植株离散元模型,并采用EDEM-Recurdyn耦合的方法,构建了小麦从螺旋输送器喂入、经倾斜输送器,直至到达脱粒滚筒的输送系统仿真体系,分析了小麦在连续输送过程中的迁移规律、轴向速度和局部物料质量流率变化情况。以喂入量、螺旋输送器转速、倾斜输送器主动轴转速和脱粒滚筒转速为试验因素,以物料输送时间为试验指标,进行四因素五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输送时间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喂入量、脱粒滚筒转速、螺旋输送器转速、倾斜输送器主动轴转速;当喂入量为7.52kg/s、螺旋输送器转速为308r/min、倾斜输送器主动轴转速为369r/min、脱粒滚筒转速为1083r/min时,输送时间为6.37s,输送时间最短,采用高速摄影技术拍摄物料输送情况,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模拟误差为4.08%,验证了数值仿真结果的可靠性,为解决单纵轴流联合收获机输送系统的堵塞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许斌  付君  郭超  程科 《河北农机》2011,(3):56-58
为解决传统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艺,割前脱粒收获工艺成为收获机械研究的一个方向,割前脱粒采用先脱粒后切割方式。综述了小麦联合收割机割前脱粒滚筒装置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脱粒滚筒、径向风扇等核心部件的设计及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11.
小麦联合收获机是一种复杂的农业机械,其安装、调试、安全操作、维修保养技术要求高,机手应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联合收获机进入麦地开始作业,一般应在离麦子1米~15米时平稳地接合脱谷离合器,待脱粒机达到作业转速后再逐步提高前进速度,进入正常作业。收获到地头时,应缓慢升起割台,降低前进速度转弯,但不应减小油门,以免造成脱粒滚筒堵塞。二、联合收获机应以发挥最高效率为原则采用大油门作业,不允许减小油门来降低前进速度,因为这样会降低滚筒转速、作业质量,甚至堵塞滚筒。如遇沟坎等障碍…  相似文献   

12.
<正>联合收割机是季节性较强的农机具,每到收获期间农户最担心的是机器出故障不能作业耽误收获。联合收割机是一个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科技含较高的机器,而机手对其结构原理又知之甚少,所以联合收获机一旦出现故障往往是无法及时排除。因此,如何排除联合收割机的故障已成为广大机手十分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们谈一谈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常见故障的排除。1.滚筒堵塞滚筒堵塞的原因:1油门太小,导致滚筒驱动力克  相似文献   

13.
纵轴流锥型滚筒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降低功耗,加快脱粒滚筒轴向物料输送速度,提高小区育种小麦种子收获机清机效率,设计了一种纵轴流锥型滚筒脱粒装置,滚筒采用锥型短纹杆-板齿结构。试验结果表明,该纵轴流锥型滚筒脱粒装置在作业时小麦脱粒混合物料轴向输送速度快、功耗低,罩壳内部种子残留量小,无需人工清机,适用于以旋风分离器为气流清选装置的半喂入式小区育种小麦种子收获机。  相似文献   

14.
基于FPGA的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模糊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VHDL语言描述、FPGA实现的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模糊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建立脱粒滚筒模糊推理规则和控制器算法结构,完成了控制器的VHDL模块化设计,并通过MAX+PLUSII开发平台,对各模块进行时序与功能仿真,实现了脱粒滚筒智能控制技术的单片集成.结果表明:用FPGA实现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模糊控制器,时序验证方便,而且推理速度快、修改灵活、系统集成度高,是实现智能控制策略的一种新的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麦收期间,都有几十万台的联合收获机投入到麦收生产中。为保障麦收作业的顺利进行,确保收获质量,提高收获效率,保证安全生产,联合收获机驾驶操作人员作业前应对收获机进行必要的调整。这里介绍联合收获机脱粒与分离装置的调整。一、脱粒装置1.结构特点脱粒装置主要由喂入机构、滚筒、凹板等组成。脱粒装置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机器的脱粒质量、生产率和分离清选效果。(1)纹杆式单滚筒脱粒装置。以揉搓脱粒为主,打  相似文献   

16.
为使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负荷在预期范围内,采用驱动脱粒滚筒液压无级变速系统液压缸的油压力表示脱粒滚筒扭矩,根据扭矩与联合收获机行走速度之间的关系建立脱粒滚筒负荷模型,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并进行仿真,利用PLC建立脱粒滚筒恒负荷控制系统并进行台架试验。仿真及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当作物密度产生阶跃时,脱离滚筒的负荷能在数秒内调整到原来数值并达到稳定状态,动态误差小,系统能满足同一地块疏密分布不同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7.
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有限元模态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在工作中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为了避免共振,利用软件ANSYS Workbench对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了前6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对脱粒滚筒进行了模态实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其固有频率相对误差在4.6%以下,且振型一致,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前6阶固有频率与主要振源激励频率相差较大,较好地避开了共振区;钉齿杆与幅盘的振幅较大,且两者的连接处最为薄弱,在设计和焊接时应尤为注意。该研究为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油菜联合收获机切抛组合式纵轴流脱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油菜联合收获机链耙式输送器输送距离长、且易引起油菜高粗茎秆堵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切抛组合式纵轴流脱离装置,实现油菜的强制喂入、切断抛送、脱粒分离功能于一体,整机关键部件全部采用液压驱动,可保证其无级调速和运转平稳。通过对茎秆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喂入辊、切碎滚筒和脱粒滚筒的结构参数与工作参数,以夹带损失率和功耗等为评价指标,开展了切碎滚筒转速、脱粒滚筒转速和脱粒间隙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较优参数组合为切碎滚筒转速450 r/min、脱粒滚筒转速450 r/min、脱粒间隙30 mm,此时夹带损失率为0. 415%,脱出物短茎秆质量分数为10. 43%,切碎滚筒和脱粒滚筒总功耗为4. 16 kW,排草口茎秆平均长度134. 8 mm,对应的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籽粒总损失率为6. 13%、清洁率为91. 97%。田间试验表明,切抛组合式纵轴流脱离装置能实现物料由割台至脱离装置的均匀连续输送和脱粒分离功能,可满足油菜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脱粒滚筒是联合收获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决定了联合收获机的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由于不同地块和不同作物的湿度、密度不同,联合收获机的行走速度和喂入量也不同,因此脱粒滚筒的转速也应做出适当的调整,使滚筒的线速度保持在一个有较好脱粒效果的状态。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滚筒脱粒滚筒结构,该结构利用传感器采集滚筒信息,形成了滚筒转速的闭环反馈调节机制,并采用小波神经网络算法对转速的精度进行调节,提高了脱粒滚筒的作业精度。最后,对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算法的双滚筒脱粒滚筒的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和仿真模拟,测试和仿真模拟得到的籽粒破碎率基本吻合,验证了实验的可靠性。对滚筒的脱净率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测试发现,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和小波神经网络算法的脱粒滚筒脱净率都比较高,且小波算法要比单纯使用设计网络算法脱净率高。  相似文献   

20.
小麦联合收割机在作业中,常因滚筒堵塞导致作业进度下降.滚筒堵塞的原因有小麦秸秆喂入量过大、脱粒装置上的滚筒转速低,滚筒凹板间的间隙太小、小麦秸秆潮湿等.预防滚筒堵塞故障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适当降低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前进速度,以减少滚筒、凹板间的秸秆输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