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文学代表作,作者宫廷女官紫式部在这部作品中描绘了众多女性形象。本文通过紫式部对《源氏物语》中若干女性的分析,考察了影响平安时代贵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奠定了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就时空流转过程中三代女性形象的蜕变来看新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她们看似更加独立和自由,却仍然受到夫权和社会的压迫,还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探索湖南女性文学与湖南旅游资源的拓展和延伸,力求创造出集湖南女性文学景观、湖湘人文景观和湘楚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湖南女性文学之旅,努力挖掘湖南旅游资源,使湖南女性文学之旅成为湖南旅游业的一大品牌。本文力求使文学和旅游之间形成互动,使湖南女性文学与湖南旅游相互渗透,在湖南女性文学之旅中,用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解读湖南女作家作品,促进湖南女性文学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文学中,涉及日本军人的文学数不胜数。中国当代作家对"日本军人"的描写,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80年代以前,这时期的"日本军人"形象大都带有明显的公式化、政治化的倾向,被简单分为"鬼子"和"反战士兵"两极。第二阶段为80年代以来,这时期对"日本军人"的描写摆脱了传统文化的惯性,走上了由政治化向文学化,概念化向人性化,公式化向深度化的转轨。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0):187-188
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及日本女性视野的逐渐开阔,思想的日渐成熟,观念的推陈出新,日本女性的婚姻观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小说之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具有一定的争议性,部分文学评论家认为海明威塑造的女性形象过于单薄,并且在文学作品中被严重的两极分化,但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角分析海明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及特点。本文将简要论述海明威小说中女性形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表现形式,旨在深入挖掘海明威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詹姆斯·乔伊斯与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二十世纪意识流文学大师的杰出代表,他们成功塑造了莫莉、拉姆齐夫人、达洛维等一系列经典女性形象。然而在表现和刻画女性形象时,二者的小说在语言运用、作家性别、女性意识和小说选材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其中两人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态度对其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两位作家透过小说中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对整个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怀。  相似文献   

8.
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男权制社会下的文学产物,因此,该部小说并没有能够摆脱当时的文化背景与男性为中心的创作视角,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基本上都是以悲剧的命运结束,极少表现出自己的独立个性。这些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使小说风格厚重而沉郁,实际上体现了作家对于苦难生命的怜悯之心以及对于人类生存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台湾、香港当代文学中呈现出不同形象。台湾文学中的日本形象是复杂的,有着特定的发展过程:从光复初期日本形象的多元化,到20世纪70年代文学作品多以"反日"为题材,再到20世纪80年代很多作品中的日本殖民者形象被国民党"殖民者"形象代替,直到今天某些台独分子表现出"日本情结"。而同样曾经历经日本殖民统治的香港却没有形成台湾人那样复杂的"日本情结",对战时日本的记忆更多表现为残忍、血腥和暴力的形象。这种差异的产生与台湾、香港不同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以及被殖民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侠士形象进行了简略分析,并对其中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侠士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典型的人物,大量活跃于各种文学作品中。侠士形象的变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及生活其中的人的思想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孙旭东 《吉林农业》2011,(12):261-261,260
文章在众多《诗经》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女性文学的角度审视《郑风》中有关女性的情诗内容,探讨其中的女性形象、情感、意识、生活等反映出的地域文化特色与时代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2.
伍尔夫是西方意识流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在她的作品中充分展示女性意识。从其女性主义观点根源入手,结合其作品中塑造女性形象、提倡的男性与女性意识相融合的观点,分析其意识流小说创作表现出的伍尔夫式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给人的印象是英雄的文本、革命的文本、无性的文本,戒除对“女性文学”作过于狭隘的理解,充分考虑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语境,“十七年”女性小说中仍然显露了政治话语遮蔽下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4.
余芳 《农业考古》2006,(3):173-175
当前批评界对当代中国农村女性形象研究过少,对其进行一个整体性的关照几乎是一片空白.其实,对其进行研究是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大概来说,转型期文学中主要有两类当代农村女性形象,这两类女性形象的产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同时也各有自身独特的创作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不同国家女性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女性高等教育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科领域、女性高等教育的形式等方面,对我国与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的女性高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阐明影响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范围内的女性高等教育早期发展较慢,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得到迅速和全面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科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文学、商务、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而在工学、农学等自然科学中女性的比例较低,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性的就业机会和社会地位。女性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社会对女性以及女性对教育的需求,也利于提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的英国女性文学特别繁荣,出现了许多栩栩如生、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其中,伊丽莎白是女性反抗形象的雏形;多罗茜娅为自食其力的新女性;而简和“疯女人”则是传统观念强有力的挑战者。  相似文献   

17.
潘予霞 《河南农业》2008,(24):61-62
沈从文的小说是“对人生的远景的凝眸”,对人生和生命的独特感悟。本文把沈从文小说的女性形象按湘西女性、都市女性进行分类,并对城乡两种生命形态进行分析、比较,展示她们与众不同的人性美与生命美。这种美体现在天人合一、自在自然中,在憧憬爱与自由、追求梦想中,在执着独立、实现存在的价值中。对女性形象的人性美和生命美的凸现是作者表现女性人物的重心。沈从文的作品塑造的各种女性形象从美学的、历史的原则出发,远离政治,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裔文学发展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其诞生和成长同美国社会息息相关。自上世 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妇女解放运动深入的推动作用下,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女性文学异军突起并 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多元文化共同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开始关注美 国华裔文学的研究,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女勇士》以及《喜福会》两部文学作品为例,对美国华 裔女性文学进行简要探讨,解读其中的女性形象,希望能够为女性文学的进步、东西方文化冲突 的消弭以及多重文化视角写作的发展等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上世纪末,中国文学最引人注目的创作现象之一.是在九十年代兴起的一股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潮流.在这股潮流中,女性写作是真正的个人化的女性话语时期.女性作家对自己的"女性"不再采取回避的姿态,无论是在写作观念上.  相似文献   

20.
真正的女性文学文本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在于:作家以女性的立场和视角来对待女性的问题,杜拉斯的作品就是纯粹的摒弃了男性的经验,以诗意的形式表达女性自身体验和情感心理,对抗父权文化,掌握话语权,显示出女性的独立与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