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谨防含糖废弃物诱发盗蜂众所周知,缺蜜季节诱发盗蜂原因较多,有开箱查看时间过长、随意乱丢巢脾、糖液洒在蜂箱附近、蜂箱残破以及饲喂过量等。最近付蜂友蜂场发生大规模盗蜂,临近冬季,正午时分,气温在25℃以上,笔者从付蜂友发来的视频中可见盗蜂漫天飞舞,尽管加设防逃器,盗蜂进出不便,但由于气温高、盗蜂数量多,被盗群工蜂抵抗不顽强,有很多盗蜂钻入被盗群,可以看到很多吸足蜜汁、大腹便便的盗蜂艰难地钻出防逃器。  相似文献   

2.
<正>冬闲时细读《蜜蜂杂志》,其乐无穷。翻看2016年第9期增页5《读〈再谈大别山中蜂螨害与逃群〉有感》一文,提出了"恋巢飞逃"概念是不妥当的议题,读后很感兴趣,在此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供蜂友参考。对"恋巢飞逃"的理解,可能会因人而异,也可能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而产生较大反差。本人认为,"恋巢飞逃"现象确实存在,因为在十几年与中蜂为伴期间,我曾多次看到弱小飞逃蜂群强行钻入有蜂蜂箱中,形成2群合二为一的事实,笔者认为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蜂友蜂箱都没有开底窗。在这里,我和蜂友们探讨一下有无底窗的区别:最起初,我的蜂箱都开有底窗,但是一次油菜蜜源结束后,蜜蜂开始起盗,总是钻蜂箱底窗。于是,我在当年全部将底窗封闭。有一次,和安徽绩溪张续远师傅探讨,他说底窗对于蜂群很重要。于是,我开了5个蜂箱的底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0月中旬,张蜂友给我打电话,声音急切:"刘师傅,你现在有空吗?我的蜂场爬蜂太严重了,麻烦你来我家。"张蜂友是位退休教师,养蜂多年,有60多群蜂,蜂群一直养得挺好,我也很敬重他。放下电话,我立刻驱车前往。走进张蜂友家大门,我不禁吃了一惊,只见蜂箱前后、过道及庭院的各个角落,数不清的蜜蜂在地上缓慢  相似文献   

5.
成春到 《中国蜂业》2001,52(5):17-17
蜜蜂在饲养过程中 ,有时会发生逃蜂 ,给蜂场或养蜂户带来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 ,必须防止逃蜂 ,做好逃蜂的收捕工作。为什么会发生逃蜂呢 ?主要原因有 :一是自然分蜂团逃迁 ,投奔新居 ;二是缺粉断蜜 ,蜜蜂受到饥饿威胁 ;三是巢虫、胡蜂等危害 ,影响蜜蜂生存 ;四是蜂场有烟、臭、药气的刺激 ;五是蜂箱放在高压线下 ,蜜蜂受到高压线上的磁场影响 ;六是受到盗蜂骚扰 ,被逼逃离 ;七是蜜蜂群势太弱 ,未能形成强群 ;八是场地周围有振动 ,蜂箱受烈日曝晒等等。为避免发生逃蜂 ,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1 改善饲养条件 ,消除逃蜂的内因…  相似文献   

6.
晋华贵 《蜜蜂杂志》2012,32(12):29-30
刊登于《蜜蜂杂志》2011年第10期,由贵州蜂友李家勤所撰写的《飞逃群“碗碗蜂”喜迁小巢穴越冬》一文,讲述了他观察到的2群野外迁徙到其住地蜂场的“碗碗蜂”,在大小蜂箱闲置共存,在元人为诱导的情况下,蜂群本能地选择了小蜂箱,作为越冬定居巢穴的全过程。我读后认为,此文很好!好就好在它揭示了一个中蜂弱小群在迁徙时,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养蜂生产中使用的蜂箱有多种多样,普遍使用的标准蜂箱为郎式蜂箱。此种蜂箱的巢门是一种木舌式巢门,主要作用是控制巢门的开关,当因生产情况需要扩大或缩小巢门时,因木舌的阻挡,使归巢蜂容易迷巢,出现蜜蜂在巢门前乱转或重新起飞认巢的情况。此前,也有蜂友尝试改进巢门,但效果都不很理想。  相似文献   

8.
<正>1利用废旧隔王板防蜂王飞逃在蜂群的增殖期或繁殖旺季时,最让养蜂人防不胜防的就是蜂群产生"分蜂热",蜂群和蜂王飞逃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能被收回,可有的只能"望蜂兴叹"。如果将废旧的隔王板裁截一小条粘在蜂箱的前下口处,然后再将巢门板安放好,这样就有效地限制了蜂王的飞逃,给养蜂者留出了处理"分蜂热"的时  相似文献   

9.
毛志贵 《蜜蜂杂志》2007,27(11):42-42
《蜜蜂杂志》在早几年就有文章介绍用石蜡处理蜂箱的方法,我也从蜂友那里见过用石蜡煮过的蜂箱.使用多年,经过了风吹、日晒、雨淋,蜂箱看起来仍然是黄灿灿的,和新的差不多.可见,用石蜡处理蜂箱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随着桐油价格的上涨,本地越来越多的蜂友选择用石蜡来处理自己的新蜂箱了,笔者有一批新蜂箱也打算用石蜡处理.但最近通过了解石蜡市场和走访蜂友,发现用石蜡处理蜂箱有可能存在一个鲜为人知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蚂蚁喜欢甜食,极喜欢在蜂箱底部做巢,或在蜂箱及蜂桶面上往复运动,寻觅蜂蜜吃,骚乱蜂群正常生活.特别是中蜂抵抗蚂蚁的危害能力差,极易弃巢飞逃.本人用了多种防蚂蚁的方法,效果都不太理想.偶然发现,橡胶制品的气味蚂蚁很厌烦.我把废轮胎的内胎剪成条状钉于蜂箱底板或蜂桶的周围,再也不受蚂蚁危害蜂群之苦恼了.  相似文献   

11.
逃蜂的预防     
蜜蜂在饲养过程中,有时会发生逃蜂,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分蜂团逃迁,投奔新居;二是缺粉断蜜,蜜蜂受到饥饿威胁;三是巢虫、胡蜂等危害,影响蜜蜂生存;四是蜂场有烟、臭、药气的刺激;五是蜂箱放在高压线下,蜜蜂受到高压线上电磁场影响;六是受到盗蜂骚扰,被逼逃离;七是蜜蜂群势太弱,未能形成强群;八是场地周围有振动,蜂箱受烈日曝晒或寒风侵袭。为避免发生逃蜂,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用意蜂标准箱加上中蜂框式隔王板饲养中蜂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 2 0 0 2年收到的 1群中蜂 ,现发展为几群 ;虽有蜂想飞逃 ,但没得逞。现我把方法介绍给大家 ,有类似情况的蜂友不妨试一试。用意蜂标准箱 ,在箱中用中蜂框式隔王板隔开 ,蜂箱两边各开一个巢门。刚收捕来的中蜂 ,把蜂群带王放在一边 ,这边的巢门关上 ,让工蜂通过隔王板从另一个巢门进出。通过观察两三天 ,如果蜜蜂工作正常 ,则除去隔王板 ,这边的巢门也可以打开 ;如果蜜蜂工作不正常 ,则用隔王板隔着 ,让工蜂从隔王板进出 ,过几天蜂王就要带蜂飞逃 ,因蜂王出不来 ,蜜蜂吵一阵…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给蜂群加设蜂王防逃器(片),可防意外分蜂和飞逃,还有防盗蜜的功能。蜂王防逃器造价便宜,拆装方便,是蜂友常用的蜂具。但是,如果使用时机不适合,会弄巧成拙,给蜂群造成不应有的严重损失。有位蜂友来电询问,说他外出1个多月后回家,发现2群蜂出现工蜂产卵,提脾细查后发现早已失王,甚是困惑。我到他蜂场后,他告诉我,这2只蜂王是2017年从外地购买的,刚介入蜂群后产卵很好,子脾成片,子圈大且密实,花子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8年夏季。  相似文献   

14.
孙群 《中国蜂业》2014,(6):40-40
我地有位蜂友,养了几十群中蜂,去年秋末,有十多群蜂相继逃亡。他是用土法饲养,随便打开蜂箱一看,几乎脾上贮满了蜜,蜜脾大小平均约30厘米宽,30厘米长,共有9张,从这种迹象看,应该是群强蜜足,且无病。我又看了几群,都是蜜脾多,应该是蜂多群强,然而蜂却不多,实为弱群。上午看的蜂,下午1点多看到这几群蜂相继出逃。这是因为春、夏的群势强贮蜜多,后来因干旱,蜂王老化或有其他原因使蜂群渐弱。  相似文献   

15.
赵元章 《蜜蜂杂志》2016,(11):34-34
在书本中可能找不到蜜蜂不婚飞就不可能产工蜂卵这样的句子,意蜂确实是这样.去年听一位蜂友说,他也是听说新王从王台里面还没出来就用防逃罩罩着,新王出房不能试飞也不能婚飞,群内雄蜂还是挺多的,二十多天后群里出现了大面积的工蜂封盖子脾.我不相信,当时就反驳他:“你看哪本书中讲过,不可能的”.他说他试了的,成功了的.我说那肯定是蜂箱密封不好蜂王从那里出去了的.两人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3月15日下午我接到本县双龙镇山涧沟村陈根堂蜂友的电话,他说:近期该地区有不少中蜂饲养户的蜜蜂不是飞逃,就是合群,损失巨大,让我前去察看帮助解决。接过电话后于次日一早我便驱车前往,两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位素不相识的陈蜂友。他热情接到了我,我赶紧先看了他的蜂群,接着又看了数家蜂情基本是一样的。飞逃、合群的原因是群势  相似文献   

17.
几天前,有位蜂友来我家玩,他对我讲了一个惨痛的教训: 他家的蜂养在2楼的阳台上,楼下有2间放杂物的小屋,离楼房有4m的距离.因小屋内蚊虫较多,他便买了一小瓶"敌敌畏"喷治蚊虫.当天下午喷药,晚上发现大量蜜蜂进屋后在电灯下聚集.上楼一看,很多蜜蜂在蜂箱前爬行翻滚,到处都是死蜂.第二天早上赶忙用阿托品解毒,但为时已晚,箱内蜜蜂死亡过半.据这位蜂友说:他的秋蜜没有收,重点是繁殖蜜蜂.  相似文献   

18.
地处高海拔山区的金蜂友来电求助,说他有多群蜂突然死亡,还有几群蜂部分散团死亡.去年春季也发生过,由于路途遥远,我当天没空闲,数天后我赶到他的蜂场时,蜂箱和死蜂早已被他清理,蜂群死因难以判断.金蜂友始终怀疑是中毒.这次为了弄个水落石出,我驱车五十多里,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远远望去,就见地面黑压压一大片死蜂,仔细一看,雄蜂...  相似文献   

19.
正多年养蜂我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外看蜂箱便知蜂情,减少了开箱检查的麻烦。优点是减少查蜂次数,减少扰乱蜂群正常生活,减轻饲养人员的工作负担。一、分蜂热工蜂明显减少外出采集,消极怠工,蜂箱前面趴许多蜂不干活,并挂蜂须,是分蜂热,甚至有逃跑的预兆。二、逃蜂箱前趴着的蜂散了,蜂须也消失。许多工蜂伴有雄蜂从巢内拥挤而出,在蜂场上空盘旋,特别是老王群,  相似文献   

20.
凌峰 《蜜蜂杂志》2019,(5):22-22
安义县是南昌市的后花园,这里山青水秀,常年花开不断,给本地的"野蜂"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野蜂"是本地的土蜂、中蜂。我县山丘地带几乎各个自然村都有个体养蜂者,大多放一两只桶,自制几个不标准的蜂箱,挂在房前屋后墙上,让蜂飞来飞去,1年取一两次蜜。村子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剩下不多老人妇女,家中的蜂到麦秋之后被胡蜂赶走或被巢虫逼逃,所以各地大都有"野蜂"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