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水土保持支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福建区域产水量和产沙量为背景,分析河流径流量资源不同水源的重要特性与供水工程类型的水源关系,论证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在增大河流基流量和减少土壤侵蚀摸数的重要作用,论述水土保持对径流式水源工程和蓄水式水源工程的供水效应,特别是对提升水库水质,确保水源地饮用水安全,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根据给定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等级标准,采用随机技术模拟生成足够数量的评价指标序列,应用BP网络模型,以评价指标生成序列和其所属的评价等级值来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实用、可操作性强,可以用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相似文献   

3.
水既是人类和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环境的基本条件,也是保障人类社会及经济活动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该文在对国内外水资源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研究现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长寿区水资源利用特点,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选择了24项指标作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24个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出长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度为第四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较差,提出了长寿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我市水资源状况,分析了水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黑河治理、黑河水分,对今后我市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的利用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实现节水型社会目标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沈阳区域水资源动态变化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空前尖锐的时代.水资源短缺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已经在许多区域凸显出来。沈阳是缺水地区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4876m^3,约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分析了沈阳区域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水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政府进行水资源宏观调控和工程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将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主要评价指标组成模糊物元,同时各开发利用阶段作为物元的对象,以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运用层级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其欧化距离相似贴近度。通过雷州半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验证了该分析方法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上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分析江西省水资源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2009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选取降水量、灌溉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生活用水定额、人均供水量、生态环境用水率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识别理论对江西省11个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整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级为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有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分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及影响因素,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从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了水资源的可供给性、水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及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从区域水资源发展、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协调等方面构建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然后对丹东市2010—2016年水资源利用水平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丹东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整体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评价结果与丹东市水资源利用变化实际状况具有较高的吻合度;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自然生态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是保证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可从水资源管理、水体质量以及开源节流等方面提高可持续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基于粗糙集和突变级数法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评价过程中指标信息筛选和权重赋予的人为主观影响,提出粗糙集和突变级数相耦合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以福建省为例,以9个设区市为研究单元,从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等方面,构建由4大准则20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表明:1)应用粗糙集约简冗余指标,依据属性重要度对指标排序,并耦合突变级数法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可行的,不仅可筛除冗余指标信息,而且无需过多人工干预,可很大程度地减少人为主观影响;2)福建省各设区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排序为龙岩>三明>宁德>南平>漳州>福州>泉州>莆田>厦门,呈现自西向东、西北向东南可持续利用水平递减的空间格局,且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的4个可持续利用分区,可为水资源分区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灌溉是水资源消耗的主要途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为探究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水平,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业灌溉用水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用水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体现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特征的代表性指标,构建农牧交错的农业用水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对2020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各旗县间农业灌溉用水量相差较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趋势,灌溉水量为582.41~4 905.86 m3/hm2,灌溉水利用效率为51%~84%;各旗县农业用水综合评价得分为2.26~3.67,农业用水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29个旗县中较高水平占比44.80%,中等水平占比55.20%;与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对比,构建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实际情况,对于农牧交错带中农业用水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的旗县地区,需加大力度发展农业节水措施,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陕西省城市绿色发展区域差异测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境健康与基础设施绿色水平、环境承载潜力绿色水平、经济增长绿色水平和环境治理绿色水平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陕西省10个地级市2013年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与分析。结果发现:(1)各市之间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可将10市划分为五种类型区:高水平均衡发展区(安康市、延安市和宝鸡市)、中等水平均衡发展区(汉中市、商洛市和榆林市)、中等水平非均衡发展区(西安市)、低水平均衡发展区(铜川市和咸阳市)和超低水平均衡发展区(渭南市);(2)从空间上看,陕南地区整体水平较高;陕北地区南部水平高,北部水平低;关中地区从西部到东部,水平逐渐由高变低。陕西省各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背离现象;(3)环境承载潜力绿色水平和经济增长绿色水平对各市综合水平差异影响最大,这两个方面权重大,并且各市在这两个方面的得分差距大。而土地面积、工业规模与技术水平以及经济增长方式又是影响这两方面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陕西省城市绿色发展规划与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试将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陕北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影响因子的评价中。选取了适宜的20个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主要影响因子,对影响退耕还林(草)可持续性的生态、经济、人口和政策管理系统的4个一级指标,20项因子进行指标权重确定。结果表明,生态效益影响因素所占的比重最大,接近50%;经济发展指标次之,接近30%,说明生态效益是影响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为经济效益因素。这与陕北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正好相符,从而为陕北后退耕时期规划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山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是缺水大省,水资源总量138.1亿m^3,居全国倒数第二位。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大量取水用水,使泉水出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质严重污染。如何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采取大规模造林种草、搞好重点水工程的除险加固、加强污水治理、狠抓水资源管理及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春燕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4):214-217,222
通过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益进行量化,判断区域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的发展趋势,为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依据。以纸坊沟流域为例,对2001-2008年农业经济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益评价体系进行分析,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关键指标及其权重,结合相关评价标准及打分法(10分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利用权重及标准化值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益评价的量化结果。结果表明:2001年、2005年和2008年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益综合分值分别为5.409、6.153和7.026,分别为“中等”和“良好”级。层次分析法可进行定量-定性转换,更加直观地表达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运用西蒙理论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体系,并作出假设实例分析和深入探讨,指出了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淮河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现状及其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历史上淮河流域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和原因 ,探讨了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淮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 ,多个因素相互耦合 ,从而导致了水资源数量的增减和水质的突变。因此 ,淮河流域的治理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进行。针对淮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 ,提出了实现该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应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水资源问题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山西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山西的节水成就与经验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山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从根本上解决山西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对"节流"与"开源"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秉承进一步合理利用山西有限水资源的宗旨,提出了山西今后在进行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方面,应遵循的科学方法,以实现山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PSR模型的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水平测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水平,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SR模型,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钦州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水平进行测度。[结果]2008—2010年土地利用可持续水平不断上升,2011—2015年土地利用可持续水平升呈现升降起伏变化。评价结果基本能够反映钦州市8a来土地利用可持续水平的动态变化水平。[结论]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影响钦州市土地利用的三大重要因素,需要采取政策调控措施才能够对土地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钦州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