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獭兔生产中被毛生长和脱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獭兔被毛生长、被毛脱换规律及其盖皮,探讨了影响被毛生长和被毛脱换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促进被毛生长和脱换提出建议,对生产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獭兔的经济价值主要集中在毛皮,皮张定级和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而獭兔在其固有生产周期内存在被毛生长和脱换问题。文章旨在探讨在獭兔实际生产中,被毛生长与脱换的因素(内源性、外源性)及换毛规律、盖皮的形成,并就如何提高獭兔换毛效率及皮张品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适时出栏取皮是商品獭兔生产最为关键的环节,出栏时问应根据季节、体重、兔群表现而定。正常情况下,5-6月龄体重达到2.5~3千克,被毛整齐,毛绒丰厚,皮张厚度韧性等均达到加工的要求(即第2次年龄性换毛结束);同时,应认真检查被毛的脱换和毛绒状况。避开春秋季节,  相似文献   

4.
<正> 毛皮动物的毛被按着一定的规律生长和脱落。毛被脱换过程所呈现的特征,决定着毛皮质量的优劣及使用价值的高低。同时,又是鉴定原料毛皮品质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选用60只110日龄的獭兔分成3组,分别给予皮下不埋植和埋植8、16mg组褪黑激素,测定110日龄獭兔免疫器官发育、性腺发育、生长性能和被毛密度的指标。结果表明:皮下埋植褪黑激素对獭兔免疫器官、性腺发育和生长性能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能显著增加(P<0.05)獭兔的被毛密度。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日龄的内蒙产獭兔盐干皮,采用毛被厚度法进行毛密度测量,同时用组织学切片进行毛囊密度、胶原纤维走向和脂肪分布观察分析等,评价不同日龄的獭兔皮毛被的生长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川白獭兔是利用德系獭兔和美系獭兔杂交选育的四川白獭兔为育种材料,经过13年定向选育而成的具有生长速度快、体型大、被毛密度好、枪毛比例低等生产性能突出的獭兔新品种。为了验证川白獭兔在不同区域和环境下的生产性能,选择了四川、浙江、河北等地进行川白獭兔生产性能测定,其结果表明,川白獭兔生产性能与选育结果较一致,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7月龄四川白獭兔进行皮肤取样、切片和sacpic染色分析,显微镜毛囊图像成像,观察獭兔不同月龄毛囊分化与被毛生长变化规律。观测结果表明,獭兔1~2月龄时,毛囊处于分化增生期;3月龄、5月龄、7月龄毛囊处于分化全休止期;3~4月龄、4~5月龄时,毛囊处于休止与分化增生分化交替期;而在4月龄獭兔被毛密度达到21 075根/cm2,被毛密度极显著高于其他月龄(P<0.01),4月龄后被毛长与被毛密度逐渐趋于稳定。因此3~4月龄或4~5月龄为獭兔毛囊分化与被毛生长期。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分析不同毛色獭兔的被毛品质,试验从海狸色獭兔、青紫蓝色獭兔、黑色獭兔、铁灰色獭兔、水貂色獭兔、宝石蓝色獭兔纯繁后代中分别选取健康、日龄相近的断奶幼兔各40只(公、母各半),测定3.5月龄和6.5月龄的被毛密度、细度、粗毛率。结果表明:6.5月龄时海狸色獭兔被毛密度最大,为14 344.41根/cm2;6.5月龄时黑色獭兔被毛密度最小,为12 563.28根/cm2。6.5月龄时不同毛色獭兔被毛细度均小于3.5月龄时被毛细度;6.5月龄时宝石蓝色獭兔被毛细度最细,为16.77μm;6.5月龄时黑色獭兔被毛细度最粗,为16.89μm。6.5月龄时海狸色獭兔被毛粗毛率最低,为7.20%;6.5月龄时黑色獭兔被毛粗毛率最高,为7.53%,且与其他毛色獭兔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不同毛色獭兔的被毛品质不同,海狸色獭兔、青紫蓝色獭兔、宝石蓝色獭兔的被毛品质优于其他毛色獭兔。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市场需求和四川白獭兔被毛较粗、绒毛较短的缺陷,本研究以四川白獭兔为育种素材,通过连续五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培育出的川白獭兔被毛密度达22 993根/厘米~2、细度16.79μm、绒毛长度2.12cm、枪毛比例1.43%。被毛密度比二世代提高4.3%,细度降低了2.4%,差异不显著(P0.05),绒毛长度增长6.0%,差异极显著((P0.01)),枪毛比例维持在0.55%1.43%较低范围。与四川白獭兔比较,在保持了四川白獭兔优良的被毛品质基础上,川白獭兔枪毛比例降低了57.44%,差异极显著((P0.01),被毛品质选育进展显著。  相似文献   

11.
1獭兔的营养需要1.1蛋白质和氨基酸1.1.1蛋白质不同生理阶段的獭兔,日粮蛋白水平对其生长、泌乳量及被毛密度等有很大的影响。李福昌等(2002)与胡晓城(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提高,生长獭兔的全净膛率和皮张面积随之提高,推荐生长獭兔蛋白需要量为16.5%~18.2%。汪平等(2003)认为:影响獭兔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生长及被毛发育相关指标,确定蛋氨酸及半胱氨酸在獭兔饲粮中的最优添加水平,并了解它们在影响獭兔生长及被毛发育方面的相互关系。选择同天出生的仔獭兔294只,以窝为单位随机分为7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獭兔饲喂基础饲粮(含半胱氨酸0.23%、蛋氨酸0.24%),试验组獭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0.25%和0.40%半胱氨酸或蛋氨酸的试验饲粮。饲养周期为初生到151日龄。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含硫氨基酸提高了獭兔的150日龄体重及平均日增重,0.25%、0.40%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含硫氨基酸添加水平的增加,獭兔的料重比表现为下降的趋势(P>0.05),平均日采食量则表现为上升的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0.25%和0.40%组换毛完成率和被毛密度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但0.25%与0.4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92日龄和151日龄被毛评分来看,獭兔被毛品质随含硫氨基酸添加水平的增加仅表现出提高的趋势,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各指标在蛋氨酸与半胱氨酸各对应水平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生长曲线拟合分析,在2种含硫氨基酸的添加水平内,添加水平仅改变獭兔的最大生长速度,而对成年体重的影响不大。由此得出,蛋氨酸与半胱氨酸对獭兔生长与被毛发育均具有促进作用,均以0.25%添加水平为最优,且促进效果几乎同等,等量半胱氨酸可以完全代替蛋氨酸。但是,仅通过添加含硫氨基酸不能显著地改变獭兔的表观被毛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彩色獭兔被毛品质,试验通过控制采食量和屠宰时间两方面因素,筛选彩色獭兔最优饲喂量和屠宰时间,将断奶彩色獭兔按饲喂量100%、85%、70%随机分为1组、2组、3组,并分别于120,150,180日龄进行屠宰,测定彩色獭兔生产性能和被毛品质。结果表明:獭兔饲喂量与屠宰年龄之间存在相互作用。2组彩色獭兔均在150日龄屠宰时被毛品质和生产效果最佳。说明饲喂量为85%和150日龄屠宰的彩色獭兔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用白色獭兔快速生产优质海狸色獭兔皮的繁育模式,开展了海狸色獭兔与白色獭兔杂交试验。配种组合为海狸色公兔×海狸色母兔(试验1组),白色公兔×白色母兔(试验2组)和海狸色公兔×白色母兔(试验3组)。3组后代进行生长发育和皮毛质量测定。结果表明:杂种的生长速度最高,料肉比最低;杂种海狸色较纯种海狸色獭兔的被毛密度、毛丛长度均高,枪毛比例在海狸色与白色獭兔之间;用海狸色公兔与白色母兔进行杂交是快速生产海狸色獭兔皮张的较佳繁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采取5张生獭兔皮,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测定獭兔被毛密度的方法。用冰冻切片法切好片子在显微镜下计数固定面积下的毛囊数,再换算成单位面积下的毛囊数,即被毛密度,共测定了颈部、背部、肩部、腹部及体侧部等5个部位的被毛密度。旨在为测定獭兔被毛密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苹果渣对獭兔生长性能、被毛品质、血液抗氧化指标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45日龄健康生长獭兔96只(公、母各半),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獭兔。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10%、20%、30%发酵苹果渣。预试期5 d,正试期5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0%发酵苹果渣饲喂獭兔后,能够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并降低耗料增重比(P0.05);添加30%发酵苹果渣能够显著提高被毛重量和被毛面积(P0.05);添加20%苹果渣能够显著提高血液总抗氧化能力并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添加30%发酵苹果渣能够对血清中尿素和葡萄糖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可知,添加发酵苹果渣能提高獭兔生长性能和血液抗氧化能力,改善其被毛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30%的发酵苹果渣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獭兔贵在毛皮,屠宰取皮除讲究适龄、适时外,还应禁止在换毛期取皮,否则将失去獭兔皮的利用价值。观察换毛期方法如下:1 观察獭兔被毛的毛面是否平齐。换毛期间,由于部分绒毛虽已脱离毛根,但仍夹在毛丛中,因此使毛面参差不齐。2 用手顺向或逆向推动毛被观察是否有绒毛脱落。如有绒毛脱落,说明正处于换毛期。3 观察獭兔整个毛被是否有绒毛脱落界限。处于  相似文献   

18.
獭兔最佳屠宰月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獭兔是生长快、周期短、经济价值高的皮用兔。适时宰杀对发挥獭兔最佳经济价值,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为探索獭兔最佳屠宰月龄,我们在四川省草原研究所獭兔种兔场对3月龄、5月龄、6月龄、成年獭兔的生长发育、生皮面积、被毛密度、毛丛自然长度、毛纤维细度进行了测定比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自然概况四川省草原研究所獭兔种兔场位于成都新津老君山麓,地处北纬30°28′、东经103°11′,海拔480米,属盆地西部春旱夏雨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5℃,平均相对湿度80%,年降雨量975…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针对市场需求和四川白獭兔被毛较粗、绒毛较短、皮板偏小等的缺陷,以四川白獭兔为育种素材,通过连续5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培育出的川白獭兔被毛密度达22 993根/cm2、细度16.79μm、绒毛长度2.12cm、枪毛比例1.43%。川白獭兔枪毛比例与四川白獭兔、德系、法系比分别降低了57.44%、74.60%和72.07%,差异极显著(P0.01),与美系比降低29.90%,差异显著(P0.05),皮张面积达1 380 cm2。公、母兔161日龄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都超过国家轻工部(ZB—XX—91)及(AB—364—84)规定的獭兔皮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四川白獭兔是体型外貌一致、繁殖性能强、毛皮品质好、早期生长快,遗传性能稳定的白色獭兔新品系。1外貌特征四川白獭兔,全身被毛白色,丰厚,色泽光亮,无旋毛,不倒向。眼睛呈粉红色。体格匀称、结实,肌肉丰满,臀部发达。头型中等,公兔头型较母兔大。双耳直立。腹毛与被毛结合部较一致,脚掌毛厚。成年体重3500~4500g,体长和胸围分别为44.5cm和30cm左右,被毛密度23000根/cm2,细度16.8μm,毛丛长度为16~18mm。属中型兔。2生产性能2.1生长发育8周龄体重1268.92±98.09g,13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