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槟榔叶片营养与土壤养分间关系,在海南槟榔种植园采集槟榔与相应土壤样品,包括槟榔不同生产管理水平、正常结果和黄化槟榔区,分析不同生产管理水平和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氮、磷、钾和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槟榔营养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磷与速效磷、全钾与速效钾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钾与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与叶片全N、P、K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槟榔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间存在彼此互相促进的关系;槟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变化对槟榔叶片N、P、N含量会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生物菌肥对桃园土壤养分与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以桃品种早露蟠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比较了沟施20与40 kg/株的生物菌肥对桃树根际土壤养分及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并分析桃树根际土壤养分与其叶片氮磷钾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肥后,桃树根际土壤pH值降低了,根际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全氮含量提高了,桃叶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也增加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全氮与土壤有机质和全钾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片全磷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全钾与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生物菌肥施入桃树土壤后能明显提高土壤养分,增加有机质含量,也可有效增加其叶片的氮磷钾含量。因此,在桃园常规施肥管理中,而应结合土壤养分和叶片营养诊断结果方可做到科学、平衡施肥,进而提高土壤的固肥能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温室黄瓜植株叶片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状况,并探讨了植株叶片养分吸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温室大棚中的黄瓜植株叶片氮含量明显低于临界值,磷含量偏高,而钾含量适宜,Fe、Mn、Cu和Zn含量丰富;土壤氮、磷、钾养分严重不平衡;叶片磷含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钾含量与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的磷、钾含量可作为土壤肥力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不同生长条件下槟榔种植园土壤为材料,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不同生长年限以及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槟榔园土壤养分含量皆处于较低水平。槟榔土壤养分含量随槟榔产量降低而下降。槟榔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平均含量随着槟榔生长年限增加而有所下降,高产组槟榔土壤全氮、有机质减少量比低产组的偏低,高产组槟榔土壤全磷和全钾减少量比低产组的偏高;而槟榔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随着槟榔生长年限增加而有所上升,高产组槟榔土壤碱解氮增加量比低产组的偏高,高产组槟榔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比低产组的偏低,除了全氮含量差异表现不明显,黄化槟榔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比正常结果槟榔土壤和对照土壤的低。此外,黄化(重)槟榔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比黄化(轻)的低。槟榔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高低对槟榔产量有很大影响,低含量的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的土壤可能会导致槟榔黄化病发生和恶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温室黄瓜植株叶片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状况,并探讨了植株叶片养分吸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温室大棚中的黄瓜植株叶片中氯的含量明显低于临界值,磷的含量偏高,而钾的含量适宜,铁、锰、铜、锌含量丰富;土壤养分氮、磷、钾严重不平衡:叶片磷含量与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钾含量与缓效钾、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所以叶片中磷、钾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猫儿山森林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猫儿山不同海拔(1145、1468、1536、2024 m)4种林分类型固定样地内表层土壤(0-20 cm)进行养分测定。结果表明:(1)土壤pH、全钾含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呈现出单调递减的规律性;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速效氮含量呈现先微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形趋势;有效磷含量呈现强烈的先降后升的空间变异趋势。(2)海拔与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和全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全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3)除了全磷外,有效磷含量与其它养分指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相关。猫儿山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异质性,有效磷的空间变化最强烈。  相似文献   

7.
生草栽培对梨园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不同生草种类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梨园不同生草区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梨园生草能显著增加0~4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提高0~20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显著增加0~40cm土层的全氮含量,降低0~40cm土层的全磷含量,且不同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有差异;梨园种植白三叶草可显著提高脲酶、蔗糖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种植多年生黑麦草可显著提高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磷酸酶的活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有密切关系,其中脲酶活性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全磷、全钾含量为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含量为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含量为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全磷、全钾、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福建武平烟区205个土壤样本的质地、pH值及土壤养分状况,并对不同质地土壤各肥力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武平烟区植烟土壤砂土占37.07%,壤土占58.05%,黏土占4.88%.(2)不同质地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全钾达到显著水平,并表现为黏土含量最高,砂土含量最低.壤土全磷含量最高,砂土最低,pH值表现为砂土最高,黏土最低.砂土pH值与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全氮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全磷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壤土pH值与全磷和全钾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和全磷,有效磷与速效钾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全磷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黏土pH值与全氮呈显著负相关.砂土各肥力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而壤土和黏土各肥力因子间的相互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中土壤碳、氮、磷、钾等养分特征,以及养分含量和养分空间异质性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祁连山大野口流域1hm2青海云杉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剖面取样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土壤剖面(0~60cm)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71.94±11.70)g/kg、(4.07±1.70)g/kg、(264.16±111.75)mg/kg、(0.59±0.07)g/kg、(18.51±7.52)mg/kg、(23.87±3.58)g/kg和(152.81±70.92)mg/kg.土壤养分中,除速效氮含量呈左偏态分布,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呈右偏态分布,变异系数大小为:速效钾有机碳速效氮全氮速效磷全钾全磷.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碳与氮素、磷素、钾素(全钾负相关)之间密切正相关,同时,全量养分之间彼此相互关联,速效养分中仅速效氮含量受控于全氮.【结论】土壤养分主要受植被和土壤两大因素影响,两大因素累计解释异质量为64.00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的叶片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在一年中不同季节 的动态变化,为山核桃经济林的施肥、管理、低产林的改造及该地区石漠化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在环江县 的 10 个核桃园分别选取 20 株山核桃,采集叶片和土壤,测定叶片养分(全碳、全氮、全磷、全钾、钙、铁、 锌、硼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速效硼、速效铁、速 效锌、速效钙含量),分析叶片与土壤养分的季节动态。【结果】随着山核桃植株的生长,叶片氮含量逐渐减 少至 13.59 g/kg,而硼、钙含量则逐渐增加;叶片铁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而磷含量则相反;7 月、10 月的叶片钙 含量约是 4 月(13.54 g/kg)的 2 倍;山核桃林地土壤交换性钙、有效硼含量变化则先增加后减少,全钾含量逐 渐增加至 8.84 g/kg,4 月的有效锌含量(8.46 mg/kg)是 10 月的 6.9 倍;山核桃叶片各养分均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 土壤养分中除有机质和有效氮含量无明显季节性变化外,其余养分含量均呈现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相关性分 析表明,叶片氮含量与土壤有效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片磷含量与土壤有效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铁 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山核桃花期,应加强钾肥施用;在果实生长期,应注重氮肥、 钾肥施用,提高大量元素的有效性;在果实成熟期,应补充磷肥和钙、硼等微量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11.
选取赣无1、赣447、赣永5、赣无11、赣石83-4、长林3、长林4、长林40等8个油茶品系,研究油茶不同植物器官氮磷钾养分的吸收规律以及品系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叶片与果实中全N全K全P,而花芽中全N全P全K;对不同营养元素而言,全氮含量叶片花芽果实,而全磷含量花芽叶片果实,全钾含量则是果实叶片花芽。(2)不同品系间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差异大于速效钾大于有效磷。(3)叶片养分与土壤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同一器官间氮、磷、钾养分也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4种种植方式(净作、连作、混播、套作)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种植方式下半夏土壤养分的差异,测定了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指标。结果表明,净作、轮作、混播土壤pH值为中性或弱酸性,连作土壤酸化严重;轮作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在4种方式中最高,分别为48.98 g/kg、2.27g/kg、194.00 mg/kg;混播土壤全磷、有效磷、缓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27 g/kg、22.99 mg/kg、265.77 mg/kg;连作土壤全钾含量最高,为17.27 g/kg;轮作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为181.50 mg/kg。 pH值与缓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全磷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全氮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4种种植方式土壤养分因子综合得分排序为:轮作(0.13)>混播(-0.01)>净作(-0.02)>连作(-0.07)。从半夏生长对土壤养分需求和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看,轮作在4种种植方式中最适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土壤pH值与土壤养分变化及烟株吸N、K的相关性。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pH值条件下,不同时期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和烟叶干物质积累量及烘烤后烟叶吸N、K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土壤中碱解氮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95**;土壤pH值与全钾和钙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0.87*;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烟叶干物质积累和烟叶对钾素的吸收,其中以pH 6.34处理,烟苗移栽90d时,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最低,烘烤后烟叶干重最大,吸钾量最高,吸氮量适中,K/N最高,烟叶内在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4.
在茂兰喀斯特森林1.28 hm~2固定样地内,按10 m×10 m等距离网格布点取样测定了128个土壤氮磷钾养分数据,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喀斯特森林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分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养分含量较低,6种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有效磷(89.95%)、全钾(55.04%)、全氮(40.58%)、有效钾(40.15%)、碱解氮(33.02%)、全磷(30.75%),属于高中等程度变异.(2)土壤养分的空间依赖性(Moran′I指数)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全磷、有效磷、全钾对空间的依赖程度较大,空间结构相似,全氮和碱解氮依赖程度较小.(3)土壤养分有效磷半方差模型为线性模型,全氮、全钾为指数模型,全磷、碱解氮为高斯模型,有效钾为球面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68以上,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壤养分的空间结构特征.(4)土壤养分全钾、全氮、有效钾、有效磷的空间分布呈带状,中部、南部含量高,北部含量低.碱解氮、全磷分布呈块状,破碎化程度较高,中部含量高,东西方向含量较低.(5)全氮与碱解氮为显著负相关关系,全磷与碱解氮、全钾与有效磷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全磷与海拔、碱解氮与海拔、全磷与坡度、全钾与坡向均呈显著负相关,喀斯特森林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受地形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分别于东、南、西、北不同坡向种植白术,探究坡向对白术根际土壤养分、白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坡向土壤pH值在4.92~5.27之间,均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西坡最高,碱解氮、全钾含量南坡最高,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北坡最高。白术产量西坡最高,与南坡差异不显著,而分别比东坡、北坡高20.55%、29.29%;各坡向浸出物含量在37.47%~40.98%之间,水分含量在4.00%~4.92%之间,均达到药典标准,灰分含量只有东坡和西坡达到药典标准。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西坡白术各指标均值最大(0.55)。相关性分析表明,白术产量、品质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产量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磷、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浸出物与有效磷、速效钾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水分与全钾、碱解氮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灰分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坡向对白术根际土壤养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西坡为种植白术的最佳坡向;土壤养分对白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种植白术应注重施肥以保证土壤对植株所需养分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6.
豫中烟区土壤物理性状与养分特性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豫中烟区8个主要植烟县的土壤物理性状和养分特性,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中植烟土壤的物理性状较稳定,粒级以粉粒为主,沙粒次之,黏粒含量最低,其中粉粒以粗粉粒细粉粒中粉粒;物理性黏粒含量分布为30%~60%,属于中壤土和重壤土;容重分布范围为1.05~1.17 g·cm~(-3),均适宜烟株根系生长;总孔隙度分布范围39.40%~70.15%,2.28%的偏低,40.57%偏高,其中禹州、郏县和叶县均值偏高。养分特性以pH值中性偏碱,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氯离子含量适宜,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适宜,但是除pH值为弱变异外,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碱解氮为中等变异,速效磷、速效钾和氯离子含量为强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与粗沙粒、黏粒、容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细沙粒和粉粒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与黏粒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沙粒、粉粒呈极显著负相关;全钾、碱解氮与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沙粒、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速效磷与粉粒呈显著正相关,与粗沙粒呈极显著负相关;氯离子仅与粒级0.5~0.1 mm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于不同时间采集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博尔塔拉河、精河流域内3个典型样地的4个不同土层土壤,定量测定了其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析土壤各养分指标的时空变异特征及有机质含量与速效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艾比湖湿地有机质含量总体较低,为0.23%~4.27%;碱解氮平均含量为32.08 mg/kg,处于较低水平,与土层深度呈显著负相关;速效磷平均含量为24.21 mg/kg,处于中等水平,与采样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钾整体水平较高,平均含量达246.07 mg/kg,与土层深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碱解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磷含量相关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艾比湖湿地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连作年限条件下桑园土壤肥力变化及其与桑叶产量的关系,为桑园土壤养分管理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近15年未植桑的田块为对照(CK),测定连作5、10和15年桑园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等土壤参数,并分析其与桑叶年产量的关系.[结果]与CK相比,连作5和15年的桑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pH和速效钾/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显著提高(P<0.05,下同);连作10年,桑园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显著降低.桑园土壤养分整体以连作15年最高,连作5年次之,连作10年最低;桑叶年产量以连作10年最高,达40050 kg/ha,连作5年次之,连作15年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与其他养分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pH与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桑叶年产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长期植桑的桑园土壤养分含量与桑叶年产量密切相关.增施有机肥可提高桑园土壤有机质,也有助于均衡提高土壤养分及改善土壤pH.  相似文献   

19.
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灰岩与白云岩发育土壤的养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喀斯特地区土壤养分管理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在贵州省施秉县的白云岩区白垛村、石灰岩区石桥村采集林地和旱地的土壤样品,对其进行土壤养分分析。【结果】白云岩发育的土壤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水解氮,石灰岩土壤具有较高的全磷和全钾;石灰岩和云岩发育土壤的全氮与水解氮和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系,水解氮与有机碳在石灰岩区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白云岩区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地利用方式对两种岩性发育土壤的养分含量具有明显的影响,石灰岩林地土壤全钾、全氮、水解氮、有机碳含量高于旱地,速效钾、全磷、有效磷、pH低于旱地;白云岩林地土壤全磷、有效磷低于旱地,其他指标均高于旱地;白云岩发育的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级分别为二级、一级、六级和三级,石灰岩发育土壤的分别为二级、一级、五级和一级;【结论】土壤养分既受成土母岩的影响也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运用地统计和GIS技术,研究陕西省陇县耕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地形因子对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速效钾含量位于较高水平。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98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67.68mg/kg,有效磷含量变幅较大,平均含量10.26mg/kg,速效钾含量较高,平均为157.95mg/kg。土壤养分含量和地形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海拔与速效钾、有机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碱解氮呈负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明显;坡度与有机质、速效钾呈正相关,与有效磷、碱解氮显著负相关;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阴坡含量高于阳坡含量,速效钾阳坡含量高于阴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