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尤洪坤 《蜜蜂杂志》2017,(11):22-23
养好中蜂的关键点是用新王、用新脾,才能达到群强蜜足。忽视中蜂喜密集的生物学习性,从而使自己的饲养方法与管理操作有悖于中蜂爱密集的习性,这样在管理蜂群的过程中就埋下了败笔。专业的饲养员和养蜂爱好者,如果图方便省心,沿用饲养意蜂的工具、方法与管理技术来养中蜂,就不一定会成功。因为意标箱适合不爱密集的西方蜜蜂作巢做窝,蜂团外层只有蜂路而没有空间。  相似文献   

2.
正在养蜂生产实践中,中蜂通常是由圆桶过入方箱,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将方箱饲养的中蜂过入圆桶饲养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的圆桶构造独特,可行活框饲养,符合蜜蜂结团的生物习性。中蜂圆桶饲养是我国中蜂传统的饲养方法,"庭院飞蜂一两家"乃是我地明代记载的生活场景,圆桶蜂箱是一个符号、一种记忆、一则广告,许多养蜂玩家、养蜂  相似文献   

3.
笔者经过多年对中蜂的饲养发现,两个同样群势的圆桶中蜂群,把其中一桶人为地强制改换为蜂箱活框饲养,在相同的蜜粉源条件下繁殖,经过一段时间,两群蜂群势的对比相差悬殊。我建议在春季原有土法饲养蜂群想改为活框饲养的蜂友,请不要在春节前后蜂群开繁时过箱,最好是等待当地的分蜂季节收捕圆桶的自然分蜂团,充分利用自然分蜂团造脾、采集和蜂王产子的积极性。因为分蜂时每个圆桶一般能分出2~3群,而在春节前后改活框的就很难达到土法原群分出的群势。 中蜂可利用自然分蜂团过箱@郭成志!江西省乐平市西门庞公村西头,江西乐平333300…  相似文献   

4.
正意蜂、中蜂,我都养;土法、活框,我爱试。圆桶养中蜂繁殖快,是不争的事实,不仅是我个人之见,上饶周边的老蜂农也认同。就是图中的这桶中蜂,去年5月满桶了,我割除其上部的巢蜜,保留下部(约占全桶一半)的子、蜜脾,以图蜂群安定,继续发展。入秋后,我吹开蜂团细看,蜂桶的上部仍然是空的。我就纳闷:下部这么拥挤,怎么不在上部做蜂巢?我做了个试验:用烟火将蜂团赶开巢脾后,割走下部蜂巢,蜂群便自然地到桶顶部结团。群势不错的蜂群,由于无处安身,  相似文献   

5.
中蜂墙洞饲养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 ,全称为中华蜜蜂 ,俗称为土蜂。在我中原地带 ,中蜂比较稀少 ,但目前 ,土生土长的中蜂正在我地悄然兴旺起来。1 目前我地中蜂的饲养形式经养蜂者不断探索 ,形成了 2大类家养方式 :一类是用圆桶、空心树段、墙洞等形式的土法饲养 ,另一类是用活框蜂箱的新法饲养。2 中蜂具有“二喜三怕”的特点通过笔者用 2种形式的试养发现 ,中蜂具有“二喜三怕”的特点。一喜 :中蜂的造脾能力很强 ,不喜欢旧的巢脾 ,喜欢新的巢脾。蜂群越冬时 ,往往将老脾的中间穿个洞 ,以密集群体 ,保温抗寒 ,第二年再造新脾育子。二喜 :中蜂喜…  相似文献   

6.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宝贵的蜂种资源,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和维护我国生态平衡的重要授粉昆虫。中蜂的野性比西方蜜蜂强,目前人们仍采用圆桶蜂箱、意蜂活框蜂箱和其他各式蜂箱对其进行饲养。研发了一种中蜂新式蜂箱和配套管理技术,旨在为形成一套十分适应中蜂生物学习性的标准蜂箱与饲养管理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使中蜂安全越冬,养蜂人各有举措。我谈谈割脾越冬的几点体会。其一,根据中蜂结团保温的特性,将中间脾割去三分之二,能促使蜂团紧密,保温效果好,蜂群越冬安全;其二,春繁期,中蜂喜咬老脾,造新脾产卵。蜜蜂在咬脾过程中,要消耗蜜蜂大量的体能和  相似文献   

8.
我从2004年开始运用组合式巢脾饲养中蜂,2005年继续运用这种方法,养蜂20多群。经一年多来的实践,发现这种方法比用原常规方法确有它的好处。我地中蜂一般群势不大,在中蜂标准箱内只有半箱或不到半箱,满箱的很少。由于巢脾较宽,蜂群结团一般成不了球形,因此运用中标箱或其他较大箱式,既浪费材料又不利于蜜蜂繁殖。《蜜蜂杂志》上有文章说,实践中发现遵循中蜂结团习性,制做比中标箱、郎氏箱小的蜂箱饲养中蜂,中蜂易于结团,利于中蜂繁殖,但不利于生产蜂蜜。确实,由于巢框缩小,大流蜜时往往也是蜂王产卵盛期,因此会出现蜂王产卵与工蜂储粉、蜜争…  相似文献   

9.
我市活框饲养的中蜂年群产蜜高的为20至40市斤,旧法圆桶饲养的只有5—7市斤。可见,即使养一群活框中蜂一年也只有20多元的收入,旧法圆桶的中蜂收入更微。为了提高中蜂的生产效益,是山区养蜂的当务之急。提高中蜂生产效益的措施1.继续开展圆桶中蜂过箱,认真推广中蜂科学饲养。(1)饲养强群。强群是夺取高产稳产的保证。为了培养强群,早春提早包装,双王同箱繁殖;适时加础造脾,及时控制分蜂热;选育优王,有计划地进行人工分蜂。炎热暑天作好安全渡夏工作,秋季培育好适龄越冬蜂。根据南方中蜂越冬期短或越冬期不  相似文献   

10.
《中蜂会造脾于蜂箱的四壁上吗?》一文发表于2011年第11期《蜜蜂杂志》上,作者晋先生论述后认为:从他的孩童经历和成年后土法饲养中蜂以及"经30多年中蜂活框饲养的实践与观察","未曾发现中蜂会将脾造于蜂箱的四壁之上"。我认为晋先生  相似文献   

11.
《蜜蜂分区饲养技术》课题,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经过3年推广、应用,认为该项目的主要特点:一是省工、省时、省料,蜂群有计划地发展;二是在取蜜时不要每框都摇蜜,不振动蜂王,不损坏幼虫和子脾,使蜂王能安心产卵;三是不干扰蜜蜂的正常繁殖,不会有失王现象,使蜂王安定,蜂蜜均获高产稳产。1蜜蜂分区饲养的组织和管理在1个标准箱内放1块隔王板,把蜜蜂分为2个区,一区作为繁殖区,另一区作为采蜜区,取蜜时只取一区,另一区不动,使蜜蜂安定;蜜蜂满箱,蜜源到来时,就可以限制蜂王在1~2张脾上产卵,缩小产卵圈,减少哺育工作。2几项高…  相似文献   

12.
为保护中华蜜蜂,国家相继建立了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但在保种、保护的模式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保种场的保种模式需要保种场和保护区协调建立,并实行多点保种;保护区要分区进行保护,对于保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依法进行解决和处理,才能保证中蜂保种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神农架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通过测定神农架6个不同采样点的6群东方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样共38个形态特征,并结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集合分析和区辨分析;形态性状与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并与周边省份东方蜜蜂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神农架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蜜蜂个体增大、体色变深,具体是前翅长、前翅宽、背板3、4宽;后腿长、蜡镜长、蜡镜宽、蜡镜间距、腹片3、6的长和宽逐渐增加;而背板3、4的色素度、小盾片的色素度逐渐加深.神农架东方蜜蜂种群形态性状的多态性、多型性及其生态地理变异式样,均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蜂是我国的优良蜂种,它能利用零星蜜源,省饲料,但中囊病一直威胁着中蜂的生存与发展。在蜂群发病症状表现出的前10~20天,有时会更长,病蜂蜂群就表现出工蜂背板处光泽度开始消失,工蜂数量减少。蜂群开始患病时,如无有效防治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蜂群会出现对蜜源的拒绝现象,进而工蜂衰退加速,最后工蜂光泽度消失,颜色加深,病虫开始出现,有时巢脾会泛白,光泽油润状消失。在非工作期间,工蜂曾出现静止状态,横梁蜂路间,工蜂头朝上结团,病群无光泽油润,排列慌乱,有失王感,有时蜂场会出现没有病虫但见子不见蜂的现象,这是过渡状态,是蜂群患病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中蜂生态养殖的内涵2003年7月24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1号)将生态养殖定义为:“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所谓生态养蜂是指,在无污染、蜜蜂健康繁殖和生长的环境下,采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把蜂业、农业、林业等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因地制宜设计、规划、组织、调整和管理蜂业生产,维护蜜蜂健康,保障人类安全,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使养蜂业更好地为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服务的一种生产形式。中蜂生态养殖也应在上述概念的范畴之内,在新的形式下,应尊重蜜蜂应有的基本福利,提高植物传粉效率、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保证养殖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因此,中蜂生态养殖必须考虑到蜜蜂的福利需求。  相似文献   

16.
触角作为蜜蜂重要的感觉器官,在感受外界环境刺激、实现个体间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蜂种,亦是一类经济昆虫。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中华蜜蜂工蜂与雄蜂触角及其表面感受器的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蜂触角呈膝状,包括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工蜂柄节比雄蜂的修长,而雄蜂鞭节较工蜂的粗壮,且多一节。工蜂触角上有7种类型的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分布最多,雄蜂触角上有6种感器,其中板形感器分布最多。在雄蜂触角上发现了一类新的感器为栓锥形感器。工蜂和雄蜂触角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态和触角节数上,其感受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华蜜蜂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论述了中华蜜蜂在与被子植物共同进化中,形成中国特有的种类众多,分散,分层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自20世纪初引进西方蜜蜂种后,由于西方蜜蜂的竞争,导致中华蜜蜂分布区和数量减少75%以上。作者指出:西方蜜蜂和其他传粉昆虫不能代替中蜂的生态作用,并提出建立中蜂保护区、中蜂生产区、选育中蜂优良品系和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西方蜜蜂高产性能转入中蜂等措施,保护中华蜜蜂。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入春以来 ,由于长期阴雨低温 ,加之部分蜂场忽视加强管理和防治 ,造成中蜂囊状幼虫病暴发。此次暴发是锦屏县继1979年以来发病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一次。在开始感染发病的3月中旬 ,病情蔓延至蜂群飞逃 (死亡 )最严重的4月中旬和越夏开始断子的6月中旬 ,我们3次对42户适度规模的养蜂户进行全面调查。42个蜂场蜂群发病前蜂群总存箱1965箱 ,先后感染发病1126箱 ,发病率为57.30 % ,病后飞逃 (死亡 )689箱 ,占发病数的61.19 % ;春季不能取蜜的蜂场有22个 ,占调查蜂场总数的52.38 % ;20个…  相似文献   

19.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蜂囊状幼虫病 (以下简称中囊病 )是我县中蜂定地饲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 ,严重威胁养蜂事业的发展。从 2 0 0 1年至今 ,连续 3年在我县发病严重 ,致使养蜂生产损失重大 ,减少蜂群 70 %以上。因此 ,总结了这几年的防治经验 ,供蜂友们在生产实践中参考。1 中囊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中囊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 ,主要感染危害幼虫和工蜂 ,在气温适宜的春季和秋季容易发生。被害幼虫无法化蛹 ,一般都在幼虫封盖前后表现症状 ,封盖前感染幼虫失去光泽 ,然后软塌下陷 ,贴于巢房下半部 ,成面团状 ,无臭味 ,头部有黑色点 ,封盖患病幼虫被工蜂咬破蜡盖 ,呈…  相似文献   

20.
中华蜜蜂种群特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蜜蜂的种群特征是蜜蜂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华蜜蜂的种群结构、种群数量变动及分布和种群竞争三方面综述了中华蜜蜂种群特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