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猪肺泡巨噬细胞(PAM)极化与猪瘟病毒(CSFV)复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首先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法建立了高纯度原代肺泡巨噬细胞的培养体系。通过western blot确立了PAM向M1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鉴别体系,并用CCK8法检测巨噬细胞极化后的细胞活性。在此基础上,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感染不同亚型PAM的CSFV E2蛋白的表达及其E2基因的转录水平,显示PAM向M1型的极化可减少CSFV E2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本研究不仅为研究宿主对CSFV的免疫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为设计基于巨噬细胞极化亚型防制CSF新策略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是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STING中重要的衔接蛋白,它能够识别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鸟苷-腺苷(c GAMP),激活I型干扰素(IFN-I)的表达。为了制备猪STING(pSTING)多克隆抗体(ppSTING)并对其初步应用,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pSTING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pSTING,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经IPTG诱导后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GSTpSTING蛋白(rpSTING)的表达;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方法纯化rpSTING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ppSTING,经Protein G亲和层析介质纯化后分别采用SDS-PAGE鉴定纯化的ppSTING。结果显示rpSTING以可溶形式表达,分子质量约为52.5 ku。SDS-PAGE结果显示,制备的ppSTING包含重、轻链且纯度较好。将ppSTING分别应用于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外源表达及CRL-2843细胞中内源表达的pSTING;将其应用于Co-IP试验检测ppSTING与外源表达pSTING的相互作用;将其应用于激光共聚焦试验检测cGAMP刺激后的PK-15细胞中内源表达的pSTING与AP-1在该细胞中的共定位;将其应用于western blot检测ASFV感染后PAMs中的pSTING蛋白。Western blot和IFA结果显示,制备的ppSTING能特异性地识别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及CRL-2843细胞中内源表达的pSTING蛋白;Co-IP结果显示,ppSTING与pSTING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试验结果显示,ppSTING可用于检测PK-15中内源表达的pSTING蛋白且在cGAMP刺激后的PK-15细胞中的pSTING能够与AP-1定位于高尔基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pSTING能够与未感染ASFV的PAMs中内源表达的pSTING蛋白反应,且在ASFV感染PAMs 24 h后pSTING蛋白的表达量增加。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了ppSTING并且证实其可以用于宿主天然免疫方面的应用研究。本研究为探究pSTING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及cGAS-STING信号通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证明TLR2是否参与绵羊肺炎支原体(Mo)或LAMPs刺激肺泡巨噬细胞时细胞因子的表达,使用Mo或LAMPs刺激绵羊肺泡巨噬细胞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以及ELISA等方法分别对TLR2转录和翻译水平、MAPK信号通路激活情况和IL-1β分泌情况进行检测。同时,使用TLR2抑制抗体及MAPK抑制剂后,利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以及ELISA检测MAPK信号通路激活情况和IL-1β分泌情况。结果显示,绵羊肺泡巨噬细胞受Mo或LAMPs刺激后,TLR2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MAPK信号通路中各信号蛋白均发生磷酸化反应,IL-1β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对TLR2及MAPK功能抑制后,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及IL-1β的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结果提示,Mo及其LAMPs可通过绵羊肺泡巨噬细胞的TLR2受体激活MAPK信号通路,继而引起细胞因子IL-1β的分泌增多。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明确瘦素在妊娠和非妊娠绵羊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定位特征,探究其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胚胎附植的影响。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瘦素及其受体在妊娠和未妊娠绵羊的子宫内膜上皮组织的表达及定位;利用组织块分离培养原代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CCK8法确定瘦素最适浓度,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瘦素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瘦素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迁移的作用,RT-qPCR检测瘦素对胚胎附植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白细胞介素-6(IL-6)、子宫内膜附植位点黏蛋白(Muc1)、基质金属蛋白9(MMP9)、白细胞介素-1β(IL-1β)、骨桥蛋白(OPN)、泛素样修饰因子(ISG15)等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瘦素蛋白主要表达在未妊娠绵羊子宫内膜的基质和上皮组织中,主要在妊娠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组织中表达,瘦素受体表达无明显变化;组织块法可成功获得具有典型上皮样细胞特征并表达角蛋白CK18的原代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250 mg/L瘦素促进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并显著上调Bcl-2,下调BAX、Cas...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骨桥蛋白在患尿结石绵羊泌尿系统的表达和定位,探索其与绵羊磷酸盐尿结石发病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骨桥蛋白在患尿结石绵羊和健康绵羊肾脏、膀胱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和定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骨桥蛋白在患病绵羊肾、膀胱组织中平均蛋白表达量和免疫组化光密度值都高于健康绵羊。表明骨桥蛋白与绵羊磷酸盐尿结石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通过基因组序列比对发现SEZ ATCC 35246株Ide Z基因与化脓链球菌抗体降解蛋白IdeS基因有较高同源性。为进一步了解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EZ)中Ide Z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可能在细菌抵抗吞噬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pCold-SUMO重组系统表达可溶性重组蛋白IdeZ,采用体外模拟抗体降解的试验检测IdeZ蛋白降解IgG抗体的活性。结果显示,在37℃条件下,IdeZ蛋白表现出高效的抗体降解活性,体外反应10 min即可用SDS-PAGE检测到IgG降解产物;借助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模型,体外模拟巨噬细胞吞噬SEZ试验检测IdeZ蛋白对抗体介导的巨噬细胞吞噬SEZ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IdeZ蛋白可有效抑制SEZ免疫小鼠血清或其纯化的IgG的吞噬功能。表明IdeZ蛋白有助于SEZ抵抗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SEZ抵抗巨噬细胞吞噬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8.
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又称猪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SLA-Ⅰ),参与内源性抗原在体内的递呈过程,其结构包括重链(α链)和轻链(β链)两部分。本研究首先采用RT-PCR从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PAM)中扩增出SLA-Ⅰα链胞外区基因和β链基因;继而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包涵体形式表达的SLA-Ⅰα链胞外区和β链重组蛋白质;将目的重组蛋白质洗涤、复性、纯化后,经Western blot及质谱技术进行验证。以纯化的重组蛋白质免疫兔制备抗血清,经间接ELISA检测其效价达1∶256 000。以制备的抗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抗血清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原代及传代PAM表达的SLA-Ⅰα链及β链蛋白。研究结果不仅为SLA-Ⅰ类分子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分析试剂,也为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s,ARs)基因在绵羊公羔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及在性腺中的定位。本研究以QRT-PCR法检测各组织ARmRNA表达规律,免疫组化技术对睾丸和附睾中AR进行定位分析,蛋白质印迹技术对AR蛋白表达量进行定性研究。结果显示:(1)AR在不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睾丸和心脏中大量表达;(2)在附睾头、体、尾部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检测到较弱的阳性信号;睾丸组织间质细胞、精原细胞、管周肌样细胞检测到强阳性信号。综上表明:AR在绵羊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AR在性腺的发育和精子的成熟过程以及对心脏的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究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 SHH)与羊毛弯曲形成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培养原代绵羊角质形成细胞,构建过表达和沉默载体,利用细胞转染、免疫共沉淀、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探究SHH与羊毛弯曲的关系,分析SHH是否通过早期生长应答基因2(early growth response 2, EGR2/Krox20)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 5, IGFBP5)来影响羊毛弯曲。结果显示,体外成功分离培养绵羊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显微镜下呈“铺路石”样,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呈阳性表达,CCK-8结果表明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符合细胞增殖趋势;过表达和沉默SHH后,羊毛弯曲相关基因KRT71、β-catenin和TCHH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和降低;过表达Krox20后,羊毛弯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免疫共沉淀试验表明,在绵羊角质形成细胞中SHH可以与Krox20相互作用且正调控Krox20;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  相似文献   

11.
旨在研究牛种布鲁氏菌Ⅳ型分泌系统(T4SS)对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深入探究布鲁氏菌的分子致病机制.本研究以牛种布鲁氏菌疫苗株A19及其T4SS启动子缺失株A19ΔVirB侵染小鼠巨噬细胞,分别在侵染的6、12、24 h收集细胞RNA和总蛋白,通过q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标...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讨膜联蛋白A2(annexin A2,ANXA2)与内质网蛋白29(endoplasmic reticulum protein 29,ERp29)基因在正常与临床型乳房炎绵羊(Ovis aries)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选取正常与临床型乳房炎绵羊各3只,采集乳腺组织,通过qRT-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检测正常与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ANXA2与ERp29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定位。结果表明,ANXA2在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mRNA的表达极显著高于正常型(P0.01),而该蛋白的表达却极显著低于正常型(P0.01);ERp29在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mRNA与蛋白表达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型(P0.01)。ANXA2和ERp29分别在正常与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均有阳性反应,且主要定位于乳腺上皮细胞。综上表明,ANXA2与ERp29在正常与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均差异显著,其可能参与了绵羊乳房炎的发生与发展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在不同毛色哈萨克绵羊皮肤中的表达与定位。利用qPCR法检测白色、棕色和黑色哈萨克绵羊皮肤中mTOR mRNA的相对表达特性,用Western blotting半定量研究在白色、棕色和黑色哈萨克绵羊皮肤中磷酸化的mTOR(PhosphomTOR,p-mTOR)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p-mTOR蛋白在绵羊皮肤中的定位。qPCR结果显示,mTOR基因在黑色绵羊皮肤中显著表达,其相对表达量是白色和棕色绵羊的23.8和3.6倍,其在棕色绵羊皮肤中的相对表达量是白色绵羊的6.7倍;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绵羊皮肤组织中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89 ku的产物,p-mTOR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中的相对表达量有着显著差异,其中在白色绵羊皮肤表达量最低,在黑色绵羊皮肤中表达量最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mTOR在绵羊皮肤的表皮、根鞘、毛干、毛基质及毛乳头均有表达。以上结果显示mTOR基因可能参与绵羊毛色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旨在深入探究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xJSRV)囊膜蛋白(Env)的致病机制,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病肺的病理特征以及Env、EGFR和MAPK信号通路中p-Erk1/2和p-p38的阳性表达区,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rk1/2和p38在病肺中的磷酸化水平。转染重组表达质粒pcDNA 4/myc-His/exJSRV-env到A549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rk1/2和p38的磷酸化水平。通过CCK-8法检测转染重组表达质粒的A549细胞的增殖活力。免疫组化结果显示:JSRV Env蛋白主要表达于病肺组织的肺泡上皮细胞和肿瘤细胞,EGFR在病肺组织中过表达于肺泡上皮细胞,脱落的肿瘤细胞及间质细胞中,而在健康绵羊肺中只是少量表达于肺泡上皮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中,p-Erk1/2和p-p38在病肺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肺泡上皮细胞和肿瘤细胞,EGFR、p-Erk1/2和p-p38的阳性表达区均与Env蛋白的阳性表达区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病肺中p-Erk1/2和p-p38的磷酸化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健康肺组织,转染重组表达质粒pcDNA4/myc-His/exJSRV-env的A549细胞中p-Erk1/2和p-p38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说明exJSRV-env确实激活了A549细胞的MAPK通路。而CCK8结果显示:转染重组表达质粒pcDNA4/myc-His/exJSRV-env的A549细胞增殖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说明exJSRV-env可能是通过激活的EGFR/MAPK通路促进A549细胞的恶性增殖,进而促使肿瘤的发生。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6,(5):784-789
研究人SOX基因家族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其靶细胞-人巨噬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差异。采用结核分枝杆菌强毒株H37Rv感染人U937单核细胞分化的巨噬细胞和A549肺泡上皮细胞,qRT-PCR检测感染后2种细胞内人SOX基因家族的表达变化,并对变化明显的SOX亚族成员进行免疫印迹验证。H37Rv感染诱导人U937巨噬细胞中SOX2和SOX10基因表达上调,但除SOX3和SOX30基因表达不变外,其他SOX基因表达均下调。免疫印迹进一步验证SOX B1和SOX F亚族基因在蛋白质水平全部下调。与H37Rv感染人U937巨噬细胞后SOX基因家族的表达变化不同,H37Rv感染人A549肺泡上皮细胞后,SOX基因家族在转录水平全部上调,尽管免疫印迹显示SOX3和SOX17在蛋白质水平有所下调。本研究最大发现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巨噬细胞后,SOX基因家族表达倾向下调;而感染人肺泡上皮细胞后,SOX基因家族表达普遍上调。这一结果提示人SOX基因家族可能在肺泡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相互作用于对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ORF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在TGEV复制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扩增TGEV ORF7基因,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和pEGFP-N1相连接,构建表达载体pGFP-ORF7(GFP融合在TGEV ORF7的-NH2端)和pORF7-GFP(GFP融合在ORF7的-COOH端)。分别将这两个质粒转染至S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GFP-ORF7和ORF7-GFP的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激光共聚焦确定TGEV ORF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细胞病变观察和荧光定量PCR检测TGEV ORF7蛋白对TGEV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研究正确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GFP-ORF7和pORF7-GFP,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融合蛋白GFP-ORF7和ORF7-GFP均正确表达,TGEV ORF7蛋白大小约为9 ku;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激光共聚焦共定位结果显示TGEV ORF7特异性的定位于ST细胞的内质网中,其定位和其N端的信号肽序列有关;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ORF7蛋白后TGEV mRNA转录水平降低99%,表明ORF7蛋白参与调控TGEV的复制。本研究为TGEV ORF7蛋白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PS)ompP2基因的功能,根据已发表的副猪嗜血杆菌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PCR扩增HPS LZ株外膜蛋白ompP2基因,获得大小为1 158bp的核苷酸片段,该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EASY-Blunt载体,转化后鉴定,再与真核表达质粒pCI-neo经过酶切和连接反应,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rans-T1,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重组质粒并测序。通过脂质体法将pCI-neoompP2转染猪肺泡巨噬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重组质粒是否表达。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含ompP2基因的副猪嗜血杆菌真核表达载体pCI-neo-ompP2,提取转染该质粒的猪肺泡巨噬细胞的mRNA,进行RT-PCR扩增,在1 000bp~2 000bp之间可见1条明显的条带。Western blot发现在42ku处出现目的条带。试验结果为后期研究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7,(7):69-73
根据鸭STING基因预测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试验条件摸索,首次建立了基于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鸭STING基因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STING在鸭不同组织中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能检测低至4.8×10~3拷贝数/μL的样品;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是3.5×10~(-5)~0.27 ng/μL,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组织分布研究发现,STING在腺胃中表达量最高,在气管、肺脏和小肠中表达量较高,在脾、肾、法氏囊、肌胃、肝、盲肠呈中等表达,在肌肉和皮肤中表达量最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鸭STING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深入研究STING基因在鸭抗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备绵羊梅迪-维斯纳病毒(maedi-visna virus,MVV)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CA)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方法] 根据MVV内蒙古分离株C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CA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对 CA重组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制备兔源MVV CA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抗体效价,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对其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MVV CA重组蛋白原核表达系统,纯化后的目的蛋白大小约27 kDa;间接ELISA方法测定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8 192;Western blot检测感染MVV绵羊的病肺组织,在25 kDa处出现特异性条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感染MVV绵羊的病肺中巨噬细胞的胞浆内有明显棕黄色阳性信号。[结论] 利用获得的可溶性重组MVV CA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特异性,可为MVV血清学诊断技术提供检测抗体。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STING)的发现是天然免疫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能够识别在细菌生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环状二核苷酸(CDNs),包括c-di-GMP和c-di-AMP,也能识别宿主细胞质DNA感受器cGAS合成的2′3′-cGAMP。CDNs与STING的结合使TBK1-IRF3信号通路被激活,并最终诱导Ⅰ型干扰素(IFN-Ⅰ)的产生。鉴于STING在天然免疫反应中的核心地位,STING信号通路在宿主对抗多种细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论文系统阐述了STING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激活及其在宿主抗细菌感染中的重要功能,同时总结了细菌通过抑制STING信号通路激活进行免疫逃逸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