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李妍  石岩  项娟  李冰  冯磊 《北方园艺》2023,(12):15-22
以速生“绿秀”小白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空白对照(T1)、常规施肥(T2)、化肥优化施肥(T3)、替代15%有机无机配施(T4)、替代30%有机无机配施(T5)、替代15%氮(T6)、替代30%氮(T7)、替代30%磷(T8)、替代60%磷(T9)共9个处理,研究了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比例对潮土性状、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的有机肥替代量。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均得到显著提升,与对照相比,有机质含量提高了38.80%,阳离子交换量提高了90.48%;土壤容重和水溶性盐分没有一定的变化规律;除T8外,土壤的pH均高于化学优化施肥处理,各处理差异不显著;有机肥替代氮、磷处理的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和常规施肥,差异达显著水平,而土壤全钾含量差异不显著;在土壤速效养分方面,化学优化施肥处理能够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2.83%、165.48%、59.30%,有机肥替代处理间,土壤有效磷含量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磷比例的增加而降低,而速效钾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增施肥料尤其是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小白菜产...  相似文献   

2.
木本泥炭促进设施番茄生长和改良土壤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设施菜田土壤连作障碍、蔬菜品质降低等问题,以北京郊区春大棚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基施木本泥炭及其他添加物料作土壤调理剂,研究其对番茄产量、品质以及设施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本泥炭+苛性钾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番茄产量显著增加16.73%,果实VC含量显著增加55.77%,同时明显增加了耕层土壤速效磷、钾养分含量,提高了p H值,而单施木本泥炭、木本泥炭+米糠菌剂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均无显著差异。施用木本泥炭及其他添加物料均有降低土壤表层盐分累积的趋势。综上,施用木本泥炭及其他配合物料对设施番茄生长以及土壤改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木本泥炭+苛性钾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种植苜蓿及苜蓿覆盖对核桃园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核桃园生草、覆盖效果,研究了核桃园行间种植苜蓿及苜蓿刈割后覆盖行内对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N、全P、速效N、速效P等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年试验处理后,各处理0~20cm土层土壤全磷、速效氮、20~40cm土层的速效磷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全氮、0~20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经过连续2年试验处理后,0~20cm土壤有机质,3个土层土壤全磷、速效磷、速效氮和0~20cm、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经过连续2年苜蓿覆盖后,苜蓿覆盖区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提高了2.22~4.08个百分比点,苜蓿覆盖区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67g/kg,提高了77.8%,土壤全磷含量为0.53g/kg,提高了55.9%;苜蓿种植区20~40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为17.17mg/kg,提高了22.4%。表明核桃园种植苜蓿和用苜蓿覆盖能有效地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增强土壤养分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河西走廊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在土壤中加入等量磷(KH_2PO_4)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用量的硫磺(S)、生物菌肥(B)、有机肥(M)和小麦秸秆(WS)等土壤改良材料进行室内培养,以期分析不同改良材料对土壤速效磷以及磷素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Olsen P含量在培养前期(0~20 d)迅速下降并于30 d开始趋于稳定;经过210 d培养,硫磺、生物菌肥、有机肥和小麦秸秆处理的土壤Olsen P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55%、3.74%、4.63%和5.09%。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Ca_2-P、Al-P和Ca_(10)-P形态的磷量减少,Ca_8-P、Fe-P和O-P形态的磷量增加。添加硫磺的土壤Ca_8-P和Fe-P与对照差异在前150 d不显著,210 d时Ca_8-P和Fe-P较对照分别增加了5.15%和7.00%;添加有机肥的土壤Ca_2-P在30 d后与对照差异显著,至210 d时较对照增加了23.75%;添加有机肥的Al-P含量较对照仅在210 d时显著增加了12.82%;培养结束时,秸秆处理Ca_8-P和Fe-P较对照分别增加了7.40%和13.72%,Ca_(10)-P和O-P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16.25%和46.86%。以培养结束时各组分磷的变化情况来看,供试土壤中速效磷主要以Ca_8-P积累。不同土壤改良材料配合磷肥施用于土壤能够减弱土壤对磷素的固定作用,提升土壤潜在供磷能力。同时考虑到河西走廊地区秸秆利用率低、还田率低等问题,在该试验条件下综合比较发现秸秆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朱金籴  焦书升  王璟 《蔬菜》2018,(11):27-32
以开封市郊区露地菜田和蔬菜大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下,露地菜田和蔬菜大棚之间的耕层土壤酸碱度以及速效养分的差异。结果表明:5年种植年限大棚土壤pH值比2年限大棚土壤降低了0.4个单位;5年种植年限大棚土壤碱解氮含量比露地种植高42.4%;2年限大棚土壤有效磷含量比露地土壤高4.6倍;土壤速效钾含量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无明显差异;5年限大棚土壤有机质比露地土壤高13.6%。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2 a(年)生'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V. labrusca'Summer Black')为试材,分析了磁化咸水灌溉后土壤根系形态特征和不同形态养分含量,以揭示磁化咸水灌溉对葡萄幼苗生长和土壤矿质养分特征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0、3.0和6.0 g·L~(~(-1))三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咸水灌溉葡萄幼苗,磁化处理是接入磁化器装置处理灌溉水。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咸水和磁化咸水灌溉后葡萄幼苗生物学特性、叶片和土壤不同形态氮磷钾以及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磁化处理对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叶片数、根系总长度、表面积、平均直径、体积、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速效钾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NaCl处理对葡萄地上部分生长指标、根系形态指标、叶片Fe、Mn、Zn、土壤硝态氮、无机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Mn和Zn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两处理交互作用对叶片Zn、土壤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叶片Fe、Mn、土壤中无机氮和Cu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M_0与NM_0相比,叶面积和叶片的Zn分别提高19.42%和57.18%,差异显著(p0.05);M3与NM3相比,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叶片数、根系总长度、表面积、平均直径、体积均显著提高(p0.05),叶片Zn、土壤全氮、铵态氮、无机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9.41%、44.37%、27.79%、29.72%、28.53%和10.40%(p0.05);M6与NM6相比,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和根系总长度、叶片Fe和Mn含量分别提高25.56%、26.16%、33.75%、5.87%和15.57%,土壤Cu的含量降低10.72%,差异显著(p0.05)。【结论】磁化咸水灌溉能促进矿质养分的积累和有效态养分的释放,促进植物对有效态养分的吸收利用,促进盐分环境中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改善土壤-植物间的养分循环,为微咸水或咸水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追肥减氮对上海青生长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设置空白对照、常规施肥、追肥减氮10%、追肥减氮15%、追肥减氮20%、追肥减氮25%、追肥减氮30%7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追肥减氮25%时,上海青鲜质量和品质指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土壤和植株氮、磷、钾等有效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肥施用量的降低,其利用率反而增加,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合理施用氮肥能够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海藻渣对甜椒生长及土壤改良的效果,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不同用量海藻渣对甜椒生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不同比例海藻渣后甜椒叶片SPAD值均显著提高,根系鲜质量和根冠比均在添加量为8%时达到最大值。在海藻渣添加量为4%、6%和8%时,甜椒果横径、果纵径、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3个处理单株总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8.45%、16.19%、14.32%。随海藻渣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pH值随之增加,土壤容重随之降低,土壤总孔隙度随之增加。综上所述,施用4%~8%海藻渣能有效改善酸性红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甜椒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设置石灰碳铵熏蒸土壤处理和对照(空白),探究使用土壤熏蒸剂对长期连作蕉园的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特别是对植株生长发育、土壤化学性质和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熏蒸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两季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分别比对照降低40%和46.62%,显著增加香蕉每667m2产量,两季分别比对照增产45.56%和75.99%。土壤熏蒸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值,改善土壤酸化,使酸性土壤维持中性水平,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且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两季分别提高28.33%和89.14%)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23.92%和38.67%)。土壤熏蒸处理明显改变了香蕉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降低变形菌门和子囊菌门生物相对丰度,显著增加放线菌门生物相对丰度;同时显著降低病原菌镰刀菌属真菌相对丰度,并且显著提高部分土壤拮抗菌属的相对丰度,如链霉菌属、红球菌属和曲霉属。因此,石灰碳铵熏蒸可有效改善香蕉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效防控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并促进其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碱性含腐植酸改良营养液对海南露地酸化土壤理化性质及樱桃番茄品质的影响,为有效改善露地酸化土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小区试验,设置复合肥和改良营养液处理,定期测定土壤pH值、养分含量等理化指标,并在樱桃番茄收获期测定土壤团粒结构、果实性状及其营养品质。果实收获期,改良营养液和复合肥处理的土壤pH分别为5.71和5.05;改良营养液处理的耕层土壤团聚体含量(0.25 mm)、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均高于复合肥处理,速效钾和电导率低于复合肥处理;改良营养液处理的‘黄星‘’美莎’和‘千禧’果实营养品质优于或相当于复合肥处理。结果表明,改良营养液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提高果实品质可协调进行,可以推广到露地酸化土壤改良和替代复合肥用于樱桃番茄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不同减肥增效模式下土壤和作物各指标的变化规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减肥措施对生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化肥减量措施中,推荐施肥的生菜产量最高,为2907 kg/667 m2.减肥增效措施下,生菜产量比习惯施肥增加19.83%~76.82%,叶片硝酸含量降低47.49%~63....  相似文献   

12.
文静  黄海涛  李家慧  张杰  牛义松 《蔬菜》2022,(12):23-26
摘要:为研究不同水溶肥料配施在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 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 料(中量元素型)、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等5种常见水溶肥料组配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 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组合水溶肥料均可以改善番茄农艺性状,具有显著的增产效 果,大量元素、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大量元素+含腐植酸、大量元素+含氨基酸(中量元素型)、大 量元素+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型)水溶肥料处理667 m2 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提高8.3%、10.2%、5.3%、 5.6%和6.4%;同时还能改善番茄的品质和土壤养分状况,各处理VC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7%、13.4%、 23.8%、19.2%和16.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1.3%、14.5%、25.8%、24.2%和22.6%。综合 追肥效果,建议在设施番茄生产中,按照大量元素+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处理施肥以提高产量,或按照大量 元素+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处理施肥以提高番茄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以苹果M9T337矮化砧木幼苗为试材,设置对照(CK)、菌肥120 g+正常施肥(T1)、菌肥240 g+正常施肥(T2)、菌肥360 g+正常施肥(T3)4个处理。研究不同微生物菌肥施用量对苹果营养生长、土壤特性及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苹果品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肥施用量显著促进了苹果的营养生长和根系活力的提高,总生物量、总根长、根尖数、根表面积和根系活力分别较CK提高了35.2%、11.9%、59.4%、10.7%和65.1%,以T3处理效果最好。不同微生物菌肥施用量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63.1%、47.2%、35.5%、72.3%。同时脲酶、磷酸酶及蔗糖酶的活性相对于CK分别提高了79.5%、50.8%、75.4%。植株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较CK分别提高了66.5%、78.2%和76.8%。表明微生物菌肥能够提高苹果M9T337幼苗的生长,在苹果的生长过程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马铃薯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长期轮作与施肥对马铃薯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9 a(年)间不同肥料配比对马铃薯与杂粮轮作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9 a轮作与施肥,磷钾肥区旱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从2011年的6.46 g·kg-1上升到2019年的11.79 g·kg-1,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总体呈现出缓慢递增的趋势,全量养分含量呈递增-降低-递增-降低的“M”态势,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马铃薯增产效果显著,在2019年产量达到最高,为12015 kg·hm-2。综上所述,经过9 a的长期轮作与施肥后,土壤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探究连续施用猪粪在辣椒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猪粪(30 t/hm2)配施化肥(磷酸二铵45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处理(30 t/hm2)进行3年定位试验,与化肥对照进行对比,分析了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根际有益细菌变化特征及辣椒的生长与产量状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连续3年施用猪粪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上升,分别增加31.42%、35.17%、106.9%和7.0%,pH值则显著降低3.4%;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分别增加25.75%、29.19%、19.84%、30.44%;辣椒株高、根长、地下部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及产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11.57%、22.07%、55.55%、25.12%及13.38%。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连续施用猪粪提高了根际细菌多样性与丰富度,有益细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鞘氨醇单胞(Sphing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溶杆菌属(Lysobacter)、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代尔夫特菌属(Deflitia)、鞘氨醇菌属(Sphingobium)、根瘤菌属(Rhizobium)、黄色土地杆菌属(Flavisolibacter)、苔藓杆菌属(Bryobacter)、嗜盐囊菌(Haliangium)、异养菌属(Ohtaekwangia)及东属(Dongia)相对丰度均显著增加;并且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辣椒生物量及产量与根际有益细菌数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连续施用猪粪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同时提高了辣椒根际细菌的多样性与丰富度,提高了根际有益细菌的定殖,促进了辣椒的生长,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6.
研究3种不同类型有机肥的肥效特点以及对小拱棚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盐分含量、速效氮低于对照,有机质、速效磷钾含量高于对照,西瓜长势和产量低于对照,但西瓜品质明显优于对照;菌肥处理的土壤肥力指标在西瓜结果初期表现最高,其它时间处于中等水平,鸡粪处理的土壤肥力在西瓜整个生育期变化幅度都很小,性质比较稳定,施用油饼肥处理的土壤理化指标在西瓜坐果期后含量均较低;3种有机肥使用效果表明,微生物菌肥处理的西瓜产量最高,品质最优,其次为商品鸡粪,再次为油饼肥。  相似文献   

17.
食物废弃物作为有机肥对盆栽番茄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食物废弃物、鸡粪、猪粪、马粪、牛粪和化肥对番茄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它有机肥相比,食物废弃物能显著提高番茄产量,食物废弃物、猪粪、牛粪、马粪、鸡粪处理产量分别为863.60、824.99、816.25、766.936、59.08 g/盆。食物废弃物处理土壤速效N、P、K,全N、P、K含量均达到最高,且全N、全K均显著高于化肥与对照。食物废弃物能够提高番茄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在蔬菜生产中可以作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与其它动物性有机肥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以守宫木茎段为试材,对其不定芽诱导和增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mg/L+IBA 0.5mg/L+琼脂7g/L+蔗糖30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mg/L+IBA 0.2mg/L+NAA 0.1mg/L+琼脂7g/L+蔗糖30g/L,其增殖率高,苗生长健壮,MS+IBA 0.5mg/L,为适宜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90%以上,生根质量好。  相似文献   

19.
不同物料及配比对设施土壤与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有机肥、化肥、青沙等不同物料及配比对二代日光节能温室内土壤营养状况,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有机肥的土壤pH值和容重显著降低,土壤全盐、有机质、速效氮、磷、钾、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均增加:单施化肥的,土壤pH值和容重也显著降低,除土壤田间持水量外,全盐、有机质,速效氮、磷、钾,总孔隙度均增加。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进一步配施化肥和沙子等物料,全盐、速效氮、磷、钾均显著增加。化肥和有机肥施用都显著提高了土壤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显著增加了番茄的株高和冠幅,最终显著增产;化肥加沙和有机肥加沙处理增加了土壤通气性,显著促进了茎粗的增长,有利于植株健壮;不同物料处理下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显著增加,总酸度显著下降.糖酸比显著增大,改善了番茄的风味,尤其是在化肥和有机肥配合并掺和沙子的情况下,番茄VC含量最高.但也显著增加了番茄的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20.
Two phases of a factorial NPK field experiment with strawberry are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The object of the experiment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PK fertilizers on soil fertility, leaf nutrient status, crop yield, and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se.

Treatment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soil pH and soil exchangeable-K at all depths sampled, and on 0·5 N acetic acid-soluble P at 0-6 in. and 6-12 in. depths only.

Nitrogenous fertilizer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crop yield or fruit grade; phosphatic fertilizer had a small but significant effect on crop yield in the first season only; potassic fertilizer was effective mainly in the later stages of the experiment when it enhanced crop yield.

Nitrogenous fertilizer increased leaf-N significantly in all seasons; phosphatic fertilizer increased leaf-P in one season only; potassic fertilizer increased leaf-K in all seasons.

Leaf-K, soil exchangeable-K, soil potassium potential (AR°e) and crop yield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each other. When individual plot values for leaf-K and exchangeable-K were correlated with crop yield, 90% of the yield variance was due to factors other than potassi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