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热带农业科学》2020,(8)
为掌握海南琼海地区菠萝凋萎病(Mealybug Wilt Disease of Pineapple, MWP)发生概况的基础数据,基于2018年以来琼海菠萝主产乡镇MWP田间显症率数据,从菠萝生育期、果园土壤类型和季节3方面分析了MWP田间发生特点。结果显示,MWP总体显症率约30%;全生育期MWP显症率呈现先高后低再渐升的趋势,即育苗期大果期小果期花期催花期返青期速生期;从果园土壤类型来看,MWP显症率沙土砂壤土壤土;从季节上看,MWP显症率呈夏季秋季冬春季的特点,水肥管理水平较高的果园显症率较管理不到位的低,且存在带毒种苗在产区间调运传播可能。琼海地区MWP发生程度是种苗、生育期、土壤、季节和管理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因子决定,鉴于此提出相关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诱杀蚂蚁防治菠萝洁粉蚧的可行性,为菠萝洁粉蚧和菠萝凋萎病的防治提供新途径.[方法]对菠萝洁粉蚧共栖蚂蚁的种类进行调查,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分别对施用蚂蚁毒饵及对照果园菠萝洁粉蚧种群消长动态和菠萝凋萎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毒饵诱杀蚂蚁可以明显降低菠萝园菠萝洁粉蚧的种群数量,试验区菠萝凋萎病发病较轻,菠萝枯萎率为2.38%,而对照区菠萝凋萎病发病较重,菠萝枯萎率为15.73%.[结论]通过诱杀蚂蚁控制菠萝洁粉蚧种群数量,是防治菠萝凋萎病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4.
5.
菠萝花粉保存研究初报(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菠萝花粉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保存时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新鲜花粉在28V下干燥4~8h后,投入液氮中保存的时间最长,且花粉生活力最高,花粉平均萌发率在80%左右。从液氮中取出花粉后,直接在0℃放置2h的解冻效果好。而在25℃、4℃、-29℃下花粉保存的时间不超过10d。 相似文献
7.
杨树腐烂病,俗称烂皮病。主要为害杨树、柳树等枝干皮部,是当前杨树、柳树等树种发生严重的病害之一,危害极大。本文对杨树腐烂病在拉萨的发生情况,以及危害的严重程度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树龄的增加,杨树腐烂病的危害程度逐渐加重;树种之间杨树腐烂病的危害程度存在不同差异,优胜杨、左旋柳的抗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8.
周忠会 《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12,(9S):75-75
杨树腐烂病,俗称烂皮病。主要为害杨树、柳树等枝干皮部,是当前杨树、柳树等树种发生严重的病害之一,危害极大。本文对杨树腐烂病在拉萨的发生情况,以及危害的严重程度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树龄的增加,杨树腐烂病的危害程度逐渐加重;树种之间杨树腐烂病的危害程度存在不同差异,优胜杨、左旋柳的抗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2009年宁海县稻曲病田间发生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点取样法对浙江省宁海县2009年稻曲病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受水稻生育后期气候影响,2009年浙江省宁海县水稻稻曲病普遍发生但危害较轻,平均病穗率为1.05%,平均病粒率为2.09%,并对发病现状及防治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经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病害室毒理学鉴定,桐城市2010牟确认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普查当年发生面积为1200hm^2,症状明显,部分品种上病丛率超过30%,损失大。为此,提出防控建议和综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对广西北海蔗区疑似发生甘蔗白条病的样本进行PCR检测鉴定,明确甘蔗白条病在广西北海的发生情况,为甘蔗白条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11月,在广西北海合浦县、银海区和铁山港区采集疑似甘蔗白条病样本372份,涉及19个甘蔗品种/系,采用甘蔗白条病病原白条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Ashby) Dowson]特异引物XAF1和XAR1对采集样本的DNA进行PCR检测.对部分有阳性条带的PCR产物进行切胶回收,并送样测序,然后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所采集的372份样本中,有78份样本扩增出目的条带,阳性检出率为20.97%;19个甘蔗品种中,有13个品种检测出阳性条带,检出率为68.42%,其中白叶病检出率较高的是柳城07-95、桂糖46号、桂糖42号和柳城07-536,检出率分别为75.00%、68.75%、48.15%和33.33%.部分阳性条带经克隆后测序,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分析,发现其与广西白条病分离物KY315212.1的同源性为99%,表明它们均属于甘蔗白条病基因片段序列.[结论]甘蔗白条病已在广西北海蔗区发生危害,今后需加强检疫工作,防止从疫区调运感病蔗种,以控制病害进一步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6.
17.
水稻黑条矮缩病大面积发生情况的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涛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8):59-61
辰溪县2009年中、晚稻不同程度发生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面积3666.67hm^2,中稻发病率17.96%,晚稻发病率21.18%,一般减产10%-20%,严重田块达70%以上甚至绝收。田间白背飞虱发生量远远大于褐飞虱,分别在6月下旬和7月下旬出现两次高峰,而白背飞虱是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因此导致中、晚稻大面积发生此病。在不同的水稻品种中,中优288、T优272、Ⅱ117、宜S晚2号、华两优4480等均为易感病品种,发病率达50%以上。而岳优9113的发病率≤5%,比较抗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稻田主要病害发生的影响,为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其生态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数据.[方法]以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及对照非转基因亲本D68为材料,分别调查田间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条纹叶枯病等病害的病情指数及紫鞘病、叶鞘腐败病等病害的病株率,比较转基因稻田和非转基因对照稻田各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结果]转基因水稻Bar68-1田间主要病害为纹枯病(病情指数为8.1~40.7),有少量稻瘟病发生,水稻紫鞘病(病株率为6.7%~48.0%)和叶鞘腐败病(病株率为14.2%~28.7%)等病害也有发生,所发生病害的病情指数或病株率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间Bar68-1和D68稻田均未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结论]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r68-1对稻田主要病害的发生无显著影响,没有增加稻田主要病害发生危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1961—1963年以保定郊区为主,进行了有关西葫芦毒病栽培防病和品种抗病性方面的调查和试验。初步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1.在种子质量与发病关系方面,一般前期充分施足基肥,后期加强管理的条件,种子质量的差异,并不足以显著地影响病情指数的改变。2.播种期不同,直接影响着西葫芦各个生育阶段所处的温度和蚜虫高峰到来的早晚,因而对西葫芦毒病的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一般三月上旬早播的苇毛西葫芦’病轻产量高,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的西葫芦病重产量低。3.水肥管理对提高西葫芦的耐病性,有着显著的作用,只要根部能充分供应地上部的营养需要,就能相应减轻西葫芦毒病的严重性。因此在施肥方面,关键问题在于施足基肥,特别是质量较好的有机肥料.在灌水方面最重要的是蹲苗,时间不宜过长;植株进入结瓜期以后,它须保证水份的充分供应。一般在基肥充足的条件下,追肥次数和追肥量的大小,对病情的影响居于次要地位.4.西葫芦的品种显然存在着耐病力的差异。在保定地区广泛栽培的“一窝猴”品种中.白皮品系的病瓜及其严重程度,显然低于绿皮品系。西葫芦与中国南瓜的自然杂交植株,则具有较强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