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中蜂养殖技术、生产水平的提高,规模中蜂场全场整体换王的工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行话说:“育王容易交尾难”,难就难在蜂王交尾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要提高育王换王的效率,关键就在于提高处女王交尾的成功率。提高蜂王交尾成功率,除了要选择在有一定蜜粉源、雄蜂多、晴好天气多的季节开展育王工作外(贵州4月中旬~5月基本符合上述条件),对育王批次和交尾场地的安排,也有一定要求。  相似文献   

2.
人工育王是中蜂繁殖饲养中一项重要技术。育王技术掌握不当,育王接受率低,品质不理想,甚致遭致失败。为了认识和掌握中蜂人工育王规律,通过对中蜂自然育王条件的观察和在我校教学蜂场进行了中蜂育王的试验,取得了如下体会: 一、人工育王试验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1.早春育王缺乏新鲜王浆怎么解决?据养蜂书籍介绍,用未封盖蜜房内的蜜,稍加蒸溜水稀释代替王浆;也有人介绍就用蒸溜水,移虫时连虫带浆移放在蒸溜水上即可。这两种方法都能使工蜂接受极少数幼虫而吐浆育王,但接受率都很低。我根据蜜蜂幼虫发育三日内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中蜂人工育王接受率低,育王品质不理想,甚至育王失败等情况较为普遍。然而人工育王技术对中蜂的繁育饲养确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为了认识和掌握中蜂人工育王的规律,通过观察分析中蜂自然育王的条件,曾在我校教学蜂场作过几个小试验。对中蜂育王做了些初步探讨工作,现小结如下。中蜂人工育王的基本技术与意蜂人工育王技术是一样的。但由于中蜂生物学特性与意蜂有些不同,因而反映在育王的具体操作及步骤上也有其特殊性。现归纳如下:1.计算蜂王发育的历期以发育最短的11天为标准。即在移一日龄幼虫后的第9天分配母蜂房给交尾群。2.育王季节应以当地主要蜜源花期为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蜂的特性,每到分蜂季节,很多蜂群都闹着要分家。此时要把握好时机,多分些蜂群,便于提高产蜜量,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根据中蜂“好新”的特点,趁此机会把该换的老王和老脾换掉,一举三得。1 工具的准备每个蜂场都要有一些育王箱:可用1 cm厚的木板作隔板,把平箱按1/2分为2个小箱或按1/3分为3个小箱,但要注意每块隔板都要钻上一些数量不等的小孔。小孔不能太大,要做到工蜂无法通过,也不要太小或太少,因为中蜂嗅觉灵敏,它们是利用嗅觉来辨别群体,这样能使箱中气流互通,气味相同,以便蜂数的调整或蜂群的合并。分为2个小箱的育王箱,注意…  相似文献   

5.
<正>【周绍伦报道】2017年5月8日,云南省中蜂示范区示范场交流座谈会在姚安县姚州大酒店召开。来自全省各州县(市)畜牧局领导、中蜂示范区负责人、示范场蜂农代表等46人参会。座谈之前,与会人员参观了姚安县中蜂良种选育场,听取了蜂场管理人朱云的介绍。其间,与会人员还就"中蜂人工育王换王技术"的推广运用进行了交流。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踊跃发言,尤其是6个中蜂示范区负责人和蜂农代表,针对本地区蜂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张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中蜂养殖者,虽然养蜂多年,但之前都是使用自然王,从来没有进行过人工育王。听老师傅说,中蜂饲养要想成规模,一定要学会人工育王。据说中蜂育王和意蜂育王还有一定的区别,我应如何去操作?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才能育成王、育好王?  相似文献   

7.
<正>中蜂一旦失王,容易出现工蜂产卵。因此,养中蜂育王是关键。中蜂蜂王宜选择枣红色王蜂群作为种群,蜂王健壮才能保持最好的产卵能力,蜂王只能用一年,及时换王十分有必要。换王要采用有王群育王,具体做法是:一、淘汰劣王在选定的育王群中把左右两区隔堵板纱网的封纸撕开,让群味混合,两蜂王选优去劣,合并成1群。二、移虫育王用纱网隔堵板将老王隔在副区,5个小时后移虫,将育王框放在主区的2框幼虫脾中间,每次育王20只。  相似文献   

8.
马培德 《中国蜂业》2006,57(3):16-16
误区一:人工育的蜂王一定比自然蜂王好不可否认,人工育王是养蜂技术上的一大突破,有了人工育王,蜂场随时可以补充蜂王.换王或换种。但在同等条件下,自然蜂王的素质远远超过人工育王.,根据笔者数十年的观察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饲养蜜蜂蜂王好坏至关重要。在分蜂季节,虽然能从自然分蜂群中获取一定数量的王台,但产生王台的时间和数量往往不能满足换王需要,尤其是规模较大的蜂场,换王工作必须有计划地进行。采取人工育王的方法可有效弥补以上不足,人工培育出的王台只要注意选种,管理得当,进行必要的饲喂,能够培育出大量的优质王台。现将具体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育王是有计划的,1个育王框1次育20~30个王台,要根据蜂场规模,自己规划所需育王框数量,每箱只能放1个育王框。免移虫育王法操作与移虫育王的方法一样,最好是用种王群与哺育群结合,种王群是经过长期选育的。种王群标准:根据地区来定,如我地6脾(意标)足蜂以上,常年无病史,产量高,温顺,繁殖速度明显很快的蜂群。1个蜂场应该要有2群以上的种王群。哺育群标准:4框以上,新蜂明显很多,老王,  相似文献   

11.
韩荣昌 《蜜蜂杂志》2010,30(3):26-27
<正>家庭定地养蜂和小蜂场常使用"自然王",而大蜂场常使用"人工王",两者的优势和特点各说不一。本人参考有关书刊资料和经过对比饲养分析认为,自然王主要是不能与本蜂场的换王和分蜂计划同步;其次是自然分蜂群往往不是本场的优良群,  相似文献   

12.
<正>养蜂就是养王,一只年轻优良的蜂王,就能维持一个强群,一个蜂场想要健康发展,全场的蜂王都要年轻、健康、优良。这就需要养蜂人学会养王,不停地育王、换王。如果蜂场较小,每年换王几十只,甚至上百只,使用简单的育王方法,使用标准箱或继箱开前后巢门的方法组织交尾群,就能满足需要。大型养蜂场或育种场,每年需要育王几千只甚至上万只,  相似文献   

13.
中华蜜蜂是我国宝贵的蜜蜂资源,近年来以其繁殖快、生态环保效益突出等优势受到业界高度重视,是生产实践中推广的关键技术一是中蜂高效过箱技术,包括过箱适宜的环境条件、速度快且稳的过箱方法以及过箱后的管理等;二是中蜂人工高效育王技术,包括育王条件控制、封群选择,育王的新方法等;三是中蜂强群饲养新技术,中蜂分蜂热的控制、培育优质蜂、王双王群饲养和分区饲养管理技术等。四是中华蜜蜂主要疾病防治。目前危害较大的疾病主要有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和巢虫病,生产中一定要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及时清理旧巢脾、培育抗病性强的蜂王和保证优质的饲料等。  相似文献   

14.
华北定地养蜂秋繁的几个要点天津市武清县下伍旗职专养蜂小组(301705)陈宝金一、幽王和换王8月初,将蜂场的蜂王都幽起来,采用复式移虫育一批王,要多育一些,这时交尾的成功率只有60~70%。8月20日后放王和换王培育越冬蜂。二、治螨8月20日前后利用...  相似文献   

15.
简便育王法     
在养蜂生产中,因优良品种的推广及蜂场的扩建等原因一次性大批量地更换上一年的老弱病残蜂王,仅依靠自然王台是不够的.当前,中蜂囊状幼虫病蔓延在八闽大地已久,推广一些简单的育王方法,对部分尚未掌握人工育王的养蜂户来说尤为重要.下面针对几个培育蜂王的关键问题,向养蜂者介绍简便的育王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要想养好中蜂,获得较好的效益,必须做好这16个字:良种好王,蜂多于脾,饲料充足,多造新脾。一、怎样繁育良种优良的中蜂品种抗病力强,产卵力强,分蜂性弱,采集力强。蜂友们要高度重视良种的选育与培养,可以在本场、周边蜂场、种蜂场观察发现或引进良种,选取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品系的几个种群进行人工育王,培育新一代蜂王。在养蜂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良种小议     
有一个蜂友对我说,他已多次向外地邮购种蜂王,多次换王换种,但到头来蜂群越来越少,分蜂性越来越强,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差。以上言谈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地区一贯是用传统的方法饲养中蜂,直到80年代在外地蜂场到来后人们才开始改养意蜂。认为良种一经购回,育王  相似文献   

18.
正人工培育蜂王是蜜蜂育种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育种技术措施,选育良种蜂王的主要技术保障,也是中蜂良种选育的关键所在,对于初学者来说,技术含量高,难度较大。人工育王是养蜂生产中每年要做的基本工作,人工育王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实施人工养王,蜂场规模大,自然王台很难实施大批量更换老弱蜂王,所以必须进行人工育王。要养好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蜂王的质量,优质蜂王具有良好的遗传性状,能维持强大的群势,不易分蜂,工蜂采集力强,蜂群  相似文献   

19.
近期读《中国蜂业》2007年第8期21页"中蜂不宜扣王断子"的文章后,心里越想越糊涂,不知文章作者是片面地看待中蜂呢?还是因地方差异引起?所以请各地饲养中蜂的朋友发表自己的见解。多年来,本蜂场中蜂群一直是扣王介绍、更换蜂王,扣王很实用。  相似文献   

20.
中蜂易患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中囊病"很难治好,尽管目前治疗"中囊病"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药物和选种两大措施,药物治疗各有奇招,但用起来也难尽人意.主要还是选育抗病力强的蜂群进行育王换王,这种方法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