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泾川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县域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应继续实施坡改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梯田地埂开发利用工程、淤地坝建设工程和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是安徽省唯一纯山区县,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多年来岳西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以水土保持规划为引领,大力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配套实施“十大工程”,全面防治水土流失,2021年岳西县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总结了水土保持工作经验:更新理念,与时俱进;建章立制,依法监管;健全机构,落实人员;规划引领,统筹全局;科技推广,强化宣传;加大投入,综合治理等。同时,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总结了岳西县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旨在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示范县的带动作用,推进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对甘肃水土保持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甘肃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危害重、治理难。多年来,甘肃立足省情,组织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梯田建设工程,在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提高土地承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水土流失治理进度缓慢,无节制的利用方式尚未彻底扭转,重开发、轻管护,重眼前、轻长远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制度缺失,资源占用成本和违法成本较低,突出表现在水土保持设施产权主体缺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不确定、水土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尚未建立起来、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没有形成。在分析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措施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促进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发布,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和重要纲领,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水土保持工作极具指导意义。在我国水土流失地区,大力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就抓住了生态建设的"牛鼻子",抓住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水土保持工作应在继续广泛宣传、增加投入的基础上重点采取以下战略与举措: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力度,全面预防水土流失,有效保护林草植被和治理成果;因地制宜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共赢;强化监管,依法严控人为水土流失;树立水土流失状况"只能好转、不能变坏"的底线思维,将水土流失面积不扩大、强度不加剧、水土保持功能不降低作为各级政府的责任红线。  相似文献   

5.
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甘肃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特征,探讨了基于宏观调控、生态防护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与配套设施、梯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甘肃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并建议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投入,保障水土流失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继续搞好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注重产业开发,保证效益持续发挥;加大预防保护力度,强化监督管理工作等。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巩固脱贫成果,适应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扎实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建设成效,国家安排专项资金,相继在西畴县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开展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本文主要介绍了云南省2020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西畴县甘塘子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并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布设要点,以期为相似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 ,甘肃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政领导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 ,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 ,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到 2 0 15年 ,全省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1 7万km2 ,适宜修建梯田的 67个县全面实现梯田化。针对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及要求 ,全省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坚持保护为主、生态优先和实行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防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抓好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梯田建设与径流调控、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三个结合 ,在加强预防监督、发展流域经济、加快大示范区建设、建设精品工程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推动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水保立县”推动定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定西县从实际出发 ,积极实施“水保立县”战略 ,坚持不懈建设梯田 ,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水平 ,建立健全监督执法体系 ,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提高 ,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新形势下定西县要抓住机遇 ,搞好淤地坝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强化管理 ,开拓创新 ,全面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水平 ,努力实现“梯田化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第一县”、“西北旱作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突出以梯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先后实施了"长治"工程、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工程等,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万km2,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暴洪灾害频发,防洪能力薄弱"、"水土流失严重,治理任务艰巨"、"生产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依然存在"、"水土流失监测能力不足"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多措并举,确保治理成果的巩固"、"建立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福建省近20多年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分析福建省具有的良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从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存在的矛盾点、尚未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和已治理的水土流失现状等分析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推进福建省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是我国最早安排专项资金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26年来,累计完成总投资48.96亿元,群众投劳8.02亿个工日,综合治理小流域2 611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9万km2,年均减少泥沙2.8亿t,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300元左右,1 000多万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培育了一批具有水土保持特色的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面临着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艰巨、一些地方工作出现松懈情绪、新上项目县工程建设经验缺乏、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地方后期管护不到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等问题。为更好地推进工程建设,各地要坚持"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打造水土保持大示范区"的建设思路,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做好科学规划、提高工程效益,加强建设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创新机制、增强工程活力,不断推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推进我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30多年连续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投入渠道不断增多,实施区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十八大明确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水土保持工作既是巨大机遇,也是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及时更新理念,积极转变职能,加强水保监管,研究部署改革新措施,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更是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迫切需要。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提出了重点工程建设管理面临的新要求和应对措施等,旨在进一步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为推动水利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水土保持工作成绩显著,以开展水土流失综合科学考察为契机,整体提升水土保持科技水平;以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为手段,大力推进人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以实施国家重点防治工程为依托,推进山丘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新农村建设;以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导向,积极推动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工作;以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为龙头,不断夯实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基础。2007年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是:应当充分认识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土流失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水土流失的严重状况,继续全力推进防治工作。面对多部门联合推进生态建设的现实,找准定位,积极发挥综合优势和主导作用。抓住国家建立生态补偿的机遇,做好有关调研和基础工作,推动水土保持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会宁县委、县政府长期以来始终把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作为改善生产条件、发展旱作农业、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措施来抓,多方衔接项目,精心规划实施,把梯田建设、生态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发展抓开发。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国家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投入为契机,相继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一大批水土保持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17年底,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2 hm~2以上,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8.1%,林草覆盖率达到30.7%,水保防护体系综合蓄水效率和拦泥效率分别达到30%和42%,对全县及其周边小流域综合治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红砂岩特殊地质力学特性下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等区域问题,对红砂岩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专项普查成果、《江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与《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等重要基础成果,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宁都县还安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典型案例,将红砂岩侵蚀劣地水土保持关键技术与工程设计有机结合,采用"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分区进行设计,完成了高效开发型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具体实践中,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在红砂岩侵蚀劣地综合治理展示区、坡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示范开发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与实施,对侵蚀坡面进行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优化配置,形成了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使还安小流域治理度达到86%。实践证明,生态恢复和农林经济开发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遏制小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可为红砂岩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及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尤其是自2013年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来,宣汉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助推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作为强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民生工程,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放到突出位置来抓。按照"规划引领、改革创新、统筹推进"思路,以"治一方水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美一方家园"为治理目标,初步形成了"水保围绕产业干,产业跟着水保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推动了项目区乡村振兴,助推了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11年3月1日新水土保持法施行以来,国家在东北黑土区进一步加大了水土流失治理投资力度,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等项目,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5000km~2。经过多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工作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新修梯田2.26万hm~2,配套农田道路1 700多km,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 566 hm~2、封禁治理面积6 533 hm~2,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37 km~2,使全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累计达到2 484 km~2,治理程度达到75.1%。"十三五"期间,安定区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建设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可推进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增强水土流失忧患意识,展示水土保持治理成果,提升水土保持科技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集生态景观建设与水土保持产业引领、水土保持新技术、新理念试验示范、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实体成果展示、科普教育、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为一体,将生态产业型水土保持模式引入水土流失治理中,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增强了群众水土保持意识,为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提供了可靠、稳定的试验与示范场所。  相似文献   

20.
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定西市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全市上下积极组织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大为改观,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总结定西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和做法的基础上,对定西在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机遇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