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嘴山市水土保持工作对促进宁夏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意义重大,在总结水土保持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石嘴山市水土保持工作重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综合考核体系;加大资金投入,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善机构设置,推进水土保持智慧管理;鼓励全员参与,加大水土保持碳汇试验区试点。  相似文献   

2.
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创建于1942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水土保持科研机构。80年来,该站在水土流失规律研究、水土保持优良植物育种、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为我国现代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体系的建立、完善和水土保持科研事业的发展,以及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经过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宁夏全区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但还存在各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展不平衡、不充分,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任务重、要求高,监测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十四五”是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期,宁夏水土保持工作应统筹推进、精准治理,大力推广成功治理经验和模式;全面提升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平,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强化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大力提升社会各方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黄河流域在国家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总结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所取得的主要成效的基础上,阐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解决水沙关系不协调问题的关键措施,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当前黄河流域仍然面临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特性没有改变、不同侵蚀类型区治理空间不均衡和治理格局亟待调整、传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金山银山的要求存在差距、水少沙多和水沙关系不协调特性没有改变等诸多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的战略举措,包括:全面加强生态保护,提升河源区和河口三角洲的水源涵养能力与生态质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推进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升级,实现滩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黄河流域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 ,创造了不少好经验 ;当前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近期要抓好人为水土流失的控制、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监测预报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 ,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 ,搞好封育保护 ,加大水土保持机制创新力度 ,搞好大示范区建设 ,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正8月19日,省水利厅召开2021年度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推进视频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有力推动我省黄河流域淤地坝建设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促进全省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厅一级巡视员张建中出席会议并讲话。按照全省水利"1351"工作部署和厅党组要求,全省水利部门将采取五项措施,推动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协调。各市与项目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定西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把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稳步推进水土保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对定西市高标准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实践不断探索总结,提出了新时期小流域综合治理新的目标和要求,为定西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根据西部开发的需要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应坚持综合治理 ,进一步优化措施结构 ,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 ,加强坝系工程建设 ,稳定基本农田建设规模 ,配套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变分散治理为集中治理 ,按照基建程序 ,推行三项制度 ,建好管好水保工程。西部开发必然要加快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为防止新的水土流失 ,要建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体系 ,采取积极的预防保护和监督执法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技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赵富德(黄委会水土保持局,洲450003)一、建立机构,开展科研黄河流域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该地区的水土保持科研工作也是全国开展最早的。早在40年代初期,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即在甘肃省天水市建立了陇南水土...  相似文献   

10.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近三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不断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新建拦沙坝(新型淤地坝)323座,除险加固病险淤地坝274座,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1.65万hm2,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 494.33 km2,建成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5个、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32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新时期,陕西省将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提升水土保持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强化水土保持监测评价,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拓展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为突破口,以助推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目标,推动陕西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巩固脱贫成果,适应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扎实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建设成效,国家安排专项资金,相继在西畴县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开展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本文主要介绍了云南省2020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西畴县甘塘子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并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布设要点,以期为相似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全面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水利部、甘肃省水利厅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总体要求为指引,针对河西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掌握武威市2011—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动态变化基础上,分析了武威市各年度水土流失面积及各侵蚀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截至2019年,武威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775.98 km~2,水土保持率从32.73%提高到35.07%,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武威市2030年水土保持率达到38.48%的要求还有差距。从加强水土保持队伍建设、强化水土保持政策宣传、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水土保持监管水平等方面对武威市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思考,可为武威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是贯彻水土保持法、落实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主体责任的内在要求,考核指标的当地化是客观公正、科学合理评价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解决考核行政区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及危害的差异性,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多样性,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等问题,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原则,从水土流失预防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监管和责任追究4个方面研究了甘肃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指标的赋值办法。该考核指标赋值标准可为甘肃省及同类地区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晋陕蒙接壤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之一,人为扰动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属于黄河多沙粗沙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经过多年生态建设和监督管理,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了双下降,生态环境得到好转。新时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机遇,晋陕蒙接壤地区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强化监管,提升监测能力,推动水土保持示范区建设,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地域狭长,境内气候类型复杂、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区域生态安全、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制约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甘肃省不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为基本单元,结合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调查,找出了每个分区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各分区不同的自然状况及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合理高效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6.
2020年3月中旬,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印发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淤地坝及旱作梯田专项调研评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对策措施研究等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内容、成果要求、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旨在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20,(1):F0003-F0003
近日,黄委水保局印发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淤地坝及旱作梯田专项调研评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对策措施研究、水土保持率研究等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内容、成果要求、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各级水土保持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锐意进取,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国共审批各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2.4万个;二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全年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8万km2;三是水土保持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四是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深入开展;五是水土保持法修订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当前水土保持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2010年的重点工作是: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依托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持续推进国策宣传教育行动,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青海省水利部门按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要求,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加快水土保持步伐,努力减少现有的水土流失面积,确保黄河源头安澜稳固。截至2018年底,青海省黄河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 644.46 km2,但仍有6.02万km2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作为黄河源头区,青海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是全省最为突出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近年来四川牢固树立黄河源区生态保护意识,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水土保持业务工作开展的首要政治任务,全省水利系统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分析四川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状况,厘清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思路,进一步将国家两区划分中的金沙江岷江上游及三江并流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细分为若尔盖丘状高原和石渠高原两个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分区采取水土保持生态举措,打造高原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以加快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提质增效、改善生态,通过控制水土流失,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河床不抬高,保障黄河安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