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陇东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的问卷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发现大多数群众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事业及其各项措施具有很高的认同感,但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综合治理的效果;小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虽有成效,但因非示范区、非项目区效果不明显,大尺度地域范围内综合治理的成效就有限。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充分重视综合治理实施者的经济利益;因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评价,应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利用综合治理的经济利益调动实施者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把引导群众致富与其客观上所具有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紧密结合,以达到综合治理目的。基于此,提出了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长汀县是我国南方最严重的花岗岩水土流失区之一,其水土流失类型在南方花岗岩红壤侵蚀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2000年成立长汀县水保监测站以来,先后布设了1个气象观测哨4、个水蚀控制站、29个天然降雨径流小区1、18个固定监测样地,初步形成了监测网络并取得了监测成果。  相似文献   

3.
长汀县稀土开发与水土保持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汀是福建省稀土资源储量最多,稀土产业发展最早的县。传统的稀土开发(池浸工艺)是一个搬山运动过程,严重破坏地貌和植被,造成极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今后的稀土开采应该禁止和取缔池浸工艺,采用原地浸析新工艺,以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对已开采的矿区要尽快恢复植被。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对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情况存在差别,在不同地区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时所选取的参数指标等具有一定差异,同时受研究方法和学科背景等条件的限制,目前已有的评价模型普适性较差,并且计算误差较大。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不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并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土保持工作受到广泛关注。政府不断加大对水土保持的投入,越来越多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启动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论述了其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其评价方法,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是水土保持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和方法,分析了"国标"的优劣,提出了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介绍了常用的效益计算和评价方法,最后对效益评价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长汀县委、县政府隆重举行长汀县水土保持站建站60周年纪念会,溯往事,展今朝,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的领导和省内外水土保持专家以及省市水土保持部门的领导欢聚革命圣地长汀,共商新时期福建水保防治工作良策.在此,我谨代表福建省水利厅,向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与预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微机建立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与预测系统对流域治理效益进行评价预测。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该系统与传统方法相比,方便快捷、准确可靠,能客观真实反映治理成果,为调整治理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依据1984—2004年的统计与调查资料,对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南郑县水土保持投资来源和使用方向进行的分析表明,该区水土保持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水土保持事业越来越被重视。对南郑县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的评价结果表明:治理后比治理前沟道径流量、侵蚀量明显减少,植被覆盖度增加,生态环境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土保持》2014,(12):F0003-F0003
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同地处河田镇露湖村,始建于2000年4月,主要展示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生态灾害,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开展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现已成为集示范推广、科普教育、观光旅游和对外交流为一体的水土保持风景区和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2.
1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的灰色系统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本文综合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因素,依据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的灰色系统评价方法,旨在为水保效益分析评价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川东丘陵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众多,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相差很大,评价指标的选取也不同。在对川东丘陵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走访、查阅当地资料、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确定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0个评价指标,这些指标以量化为主,基本能够反映区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在对不同效益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方法,对丁家河小流域治理后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治理后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得分值为0.091 6,各准则层效益表现为社会效益调水保土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相符合,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评价方法可行,可应用于川东丘陵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为川东丘陵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秦岭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陕西省秦岭生态功能区近十年水土流失与治理资料,选取了合理的评价指标,建立了一套较适用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和Topsis法相结合,对秦岭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秦岭生态功能区坝地面积、治理面积和水土保持林面积是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子;该地区水土保持治理效益整体呈增长趋势,各项措施已经开始发挥功效,生态效益逐步向良性发展,区域生态功能逐渐改善。该评价方法有利于秦岭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的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可为区域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中的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至今,全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停留在定性描述和理论探索阶段,关于治理效益评价的深层次问题还未涉及,如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治理效益的关系问题,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原则与指标问题,水土保持措施和治理效益与治理目标关系问题,治理效益点与面的关系问题等.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将会极大地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效益评价理论体系的形成,从而加强治理效益评价的适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以陕西水源区为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从基础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体系,并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衡量了水土保持项目效果。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水土保持项目改善了陕西水源区整体质量,但在不同效益之间存在差异。基础效益方面表现最优,治理度、土地利用率、道路硬化率等有大幅提升;生态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次之,森林覆盖率、环境质量提高率和资金产投比等提升不够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项目对受教育程度、农产品商品率等拉动不足。该研究为南水北调工程水土保持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家沟流域在水土保持治理过程中,对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各地类土壤侵蚀情况,农、林、牧、果各业生产投入产出等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9.
结合玉滩水库工程(枢纽区)环境条件和水土流失特征,概括了水土保持工作的目标及完成情况,对各项指标按照AHP层次法矩阵评判尺度进行打分,计算各指标体系的权重值,并对该项目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水土保持效益为良好,综合得分85.8151.  相似文献   

20.
榆林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沟流域的综合治理,把保持水土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经过40多年的努力,土地利用率提高42.3%,林草面积提高24.8%,新增基本农田1475hm^2,人均产粮由203kg,提高到379kg,人均年经济收入提高5.6倍。1956年 ̄1996年,流域内各项治理措施共减(拦)洪2842.5万m^3,占总来洪量的59.5%,其中治坡措施占10.5%,治沟措施占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