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为完善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及茎基腐病的绿色防控体系,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BR(油菜素内酯)和农艺措施防控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和茎基腐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棚外种植3行玉米可使棚内秋番茄TY病毒病的发病率降低40.71%,防效达70.53%.对大棚番茄植株喷施不同浓度BR可降低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发病率,其中,...  相似文献   

2.
以番茄为试材,以地膜覆盖、秸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3个处理,以不覆盖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秋冬茬日光温室番茄土壤养分、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处理减少土壤水分消耗效果最为显著,较对照减少46.72mm。地膜+秸秆覆盖处理、秸秆覆盖处理土壤酶活性较高,而地膜覆盖处理酶活性为最低值。番茄收获后,地膜+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最高,而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最低。地膜+秸秆覆盖对株高与对照接近,但能明显增加茎粗。番茄单株产量比较:地膜+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对照,分别比对照产量提高13.99%、7.77%和1.96%。地膜+秸秆覆盖处理对我国北方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栽培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定量等氮还田的方法,研究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和堆肥还田对番茄生长、产量、果实品质、土壤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在还田60 d内对番茄植株生长有化感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在60 d后减弱,还田110 d后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显著提升果实品质,提高土壤全碳、全氮含量。番茄秸秆堆肥还田处理能够持续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及C/N显著提高,脲酶、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在生产中番茄秸秆堆肥可直接作为肥料施用,且肥效优于鸡粪,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则需要至少60 d的腐解才能减弱对番茄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在玉米秸秆还田的基础上,研究了多功能秸秆腐熟剂对设施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多功能秸秆腐熟剂的处理与不施用腐熟剂的CK1相比,提高了番茄产量,改善了番茄品质,其中单产增加9.29%,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2.70%、17.00%、7.01%。此外,施用多功能秸秆腐熟剂促进了土壤中秸秆的腐熟,不同程度增加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碱解氮增幅为64%~89%,速效磷增幅为60%~90%,速效钾增幅为37%~79%,同时降低了土壤EC值;综上所述,在该区域种植大棚番茄,应提倡玉米秸秆还田,不仅可降低1/3左右磷钾用量,并且配合施用多功能秸秆腐熟剂,可以达到番茄稳产、增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番茄茎腐病(茎基腐病)是近两年来大棚番茄发生最严重的一种病害,轻者减产,重者绝产,应及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冬春茬日光温室番茄的定植期一般在9月中、下旬,时值秋雨绵绵,气温偏高,如栽植时茎基部皮层受伤,栽植过深,土壤湿度偏大,连阴天持续时间较长,且放风、排湿不及时,则会造成番茄茎基腐病的发生和流行。1症状识别番茄茎基腐病主要危害定植后番茄的茎基部或地下侧根,病部初期呈暗褐色,后绕茎或根茎扩展,皮层变褐腐烂,地上部叶片萎蔫、变黄,后期整株枯死。纵剖病茎基部,可见木质部变为暗褐色,根部及根系不腐烂。2传播途径番茄茎基腐病由真菌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菌丝和菌核传播和繁殖,在土壤中越冬,腐生性强,可在土壤中存活2 ̄3年,病菌…  相似文献   

7.
在大棚内采用塑料栽培箱种植水蕹菜,并在土表覆盖水稻秸秆,研究土表覆盖水稻秸秆对土壤表层溶液和土壤理化性质、秸秆腐解率、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茬和夏茬蕹菜土表覆盖水稻秸秆后土壤表层溶液电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缓的变化趋势,氧化还原电位呈先下降后上升最后趋缓的变化趋势。春茬和夏茬蕹菜栽培3个月后,水稻秸秆腐解率分别为75.33%和89.11%。两个茬口覆盖秸秆处理的蕹菜前期产量均较低,后期显著提高,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3.54%和11.37%。春茬覆盖秸秆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15.55%、11.81%和12.89%,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19.31%;夏茬覆盖秸杆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钾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12.44%、11.71%,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25.13%。春茬和夏茬覆盖秸秆处理的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均较对照提高,且高温夏季淹水环境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塑料大棚蔬菜栽培盐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种植超过3年的蔬菜大棚,土壤均程度不同地产生盐害,必须加以治理。其主要防治措施是:以水排盐,耕翻土地除盐,测土配方施肥,换土除盐,换茬套种除盐,施用有机肥,采用地膜覆盖,结合土壤消毒、实行秸秆还田,选择抗盐品种,科学灌水。  相似文献   

9.
以"凯特二号"番茄为试材,研究了大蒜秸秆不同施用量对温室番茄连作土壤温度、容重、孔隙度、pH值和电导率等理化性质及其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大蒜秸秆后,温室番茄连作土壤0~15cm内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均与秸秆量成正比,最高和最低温度分别比对照高2.39℃和1.00℃;不同土层容重均随秸秆施用量增加而降低,孔隙度则随之而增加,0~10cm土层的变化幅度最大,容重最大增幅和孔隙度的最大降幅分别为6.71%和6.18%;大蒜秸秆处理还可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的电导度(EC),可减轻温室土壤酸化和遏制土壤次生盐渍化,0~20cm土层内的效果较明显;施用大蒜秸秆提高了番茄生长前期的根系活力(最高为31.45%),延缓了后期根系衰老。因此,大蒜秸秆还田可改善温室番茄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番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连作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寄生性害虫多、病害重等问题,研究了石灰氮及高温闷棚措施对莴笋生长和病草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氮+高温闷棚处理能显著增加莴笋叶片数、株高、茎粗,提高莴笋产量,比常规大棚种植产量提高20.2%,经济效益增加14.3%,茎腐病、霜霉病发生率分别降低38.9%、52.6%,草害发生率降低56.5%。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番茄根腐病防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根腐病发生种类及病原菌 棚室番茄根部腐烂病害主要有疫霉根腐病、番茄茎基腐病、褐色根腐病、黑点根腐病和枯萎病、黄萎病等.经调查,发病率高的是疫霉根腐病,占发病总数的58.8%,其次为番茄茎基腐病,大约占15.5%,褐色根腐病占9.5%,而其他根腐和未知的根部病害只有16.2%,且存在有较多的复合侵染现象.其中疫霉根腐病发生量大且广,为害最重,其次为茎基腐病和褐色根腐病,枯萎病、黄萎病较少见.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温室大棚土传病害近来流行甚广,农户在同一地块多年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如番茄、青椒、黄瓜、香瓜、草莓、人参等,导致土壤中病原菌和植物自身排泄的有害物质大量积累,由此导致病害大量发生,如青枯病、枯萎病、根腐病、立枯病、黑茎病、茎基腐病、炭蛆病、根肿病等,这些病害致使作物生长势减  相似文献   

13.
大棚秋延后栽培番茄,在9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供应市场,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比大棚延后生产黄瓜效益高1~2倍。春茬大棚黄瓜,秋茬改种番茄,对大棚倒茬,减轻土壤病害有一定好处。近年来,人们多用大棚春茬番茄潜伏芽生产秋番茄,但它不能解决春茬棚黄瓜改种番茄,必须采用育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基腐病是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重要病害之一。通过对宁夏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连续3a的多点温室田间调查研究与综合防治示范,初步掌握了茎基腐病在该地区的田间发病条件及发生规律,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提出综合防治对策,以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温室基质栽培和大棚土壤栽培条件下,进行了银黑双色膜覆盖对光、温、湿度等小气候的影响以及对冬季和夏季番茄栽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银黑双色膜具有夏季白天降低温度、保持土壤水分、降低棚室内空气湿度、提高近地面的光照强度等功能,并可有效地抑制杂草的发生,从而可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但银黑膜的冬季保温效果不如普通薄膜。银黑膜适合于在长周期果菜栽培上应用,尤其是蔬菜越夏栽培上应用,比露地和普通地膜覆盖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温湿度及兰州百合鳞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旱地条件下,对兰州百合进行了秸秆+地膜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不覆盖4种栽培方式处理,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温湿度及兰州百合鳞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百合生长前期,土壤平均温度和含水量均是秸秆+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栽培>秸秆覆盖栽培>不覆盖栽培.并且秸秆+地膜覆盖栽培百合茎粗,株高,叶片数多,出苗期较传统不覆盖栽培提前10 d,鳞茎产量提高12.15%.  相似文献   

17.
以“奇迹”番茄为试材,采用秸秆腐熟还田的方法,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剂量和方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玉米秸秆在设施栽培中还田改良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同水平腐熟还田与未腐熟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腐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提高幅度分别为11.66%~14.67%、15.40%~16.17%、2.30%~10.81%和15.38%~20.10%;秸秆还田降低土壤电导率,二水平腐熟还田与未腐熟还田降幅分别为13.54%和8.58%,腐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二水平和四水平腐熟还田升幅分别为20.39%和16.73%,未腐熟秸秆还田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比同水平腐熟还田降低16.68%;秸秆还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容重降幅为11.46%~14.65%,土壤总孔隙度升幅为4.05%~13.68%,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升幅为28.11%~68.10%,土壤毛管孔隙度降幅为13.47%~25.94%;秸秆还田使土壤团聚体表现为大团聚体增多,小团聚体...  相似文献   

18.
番茄茎基腐病在山东境内10年前就有相关报道,但发病较轻,不需要防治,并且很多时候被误认为根腐病.但近几年该病在番茄上经常发生,成为危害番茄特别是秋延迟番茄最重的根部病害之一,可造成番茄缺苗断垄,发病严重的地块甚至整片死亡.为此,笔者将番茄茎基腐病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番茄茎基腐病在山东境内10年前就有相关报道,但发病较轻,不需要防治,并且很多时候被误认为根腐病。但近几年该病在番茄上经常发生,成为危害番茄特别是秋延迟番茄最重的根部病害之一,可造成番茄缺苗断垄,发病严重的地块甚至整片死亡。为此,笔者将番茄茎基腐病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北方退化干旱山地适宜的土壤保水措施,以2年生"绿岭"核桃嫁接苗为试材,进行保水剂、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等保水措施的不同组合处理,研究了不同保水措施对土壤水、热状况及新植核桃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保水措施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多重处理双重处理单一处理对照。地膜覆盖具有保温增温效果;秸秆覆盖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使地温维持较为恒定的状态;保水剂对地温的影响不显著。地膜覆盖可提高新栽树的成活率,秸秆覆盖会降低成活率。地膜覆盖使发芽期提前,秸秆覆盖会使发芽期延迟。到新梢停止生长,保水剂、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栽植坑内施用保水剂+秸秆覆盖、栽植坑内施用保水剂+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栽植坑内施用保水剂+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处理的新植核桃幼树的新梢平均长度分别为11.22、27.17、16.38、31.51、15.91、27.27、29.31、9.83cm,有秸秆覆盖的处理(秸秆、保+秸、秸+地和保+秸+地)有地膜覆盖而无秸秆覆盖的处理(地膜和保+地)保水剂对照。在干旱太行山区新垦地,栽植核桃苗最适宜的土壤保水措施为:春覆地膜夏覆秸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