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赋石水库是安吉县重要的饮用水源地,集水区水土流失导致库区淤积严重,影响了城乡供水水质。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在坡地种植板栗、发展茶园及毛竹林全垦改造等致林下水土流失严重;沟道侵蚀冲刷严重;库区周边部分林地郁闭度低。和村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实践表明,在赋石水库集水区采取工程措施、林草措施、耕作措施、封育治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生态林、水保林+工程、经济林+工程和沟道防护4道体系,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库泥沙。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密云水库水源安全,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北京市密云区积极开展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库围网和库滨带建设、山地林下裸露地水土流失治理等一系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同时成立保水专门执法机构和专业化队伍,不断强化水土保持监管等,逐渐形成了系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管理体系。结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分析了密云区水土保持现状及新形势下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今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水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板栗林夏季林冠郁闭度较高,影响其他灌草的生长,秋季落叶后,林冠截流作用下降,与此同时果农为满足板栗采收及土壤保墒、堆肥的需要,在采收前一般将林下灌草全部清除,因而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板栗林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须考虑当地老百姓需求,既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又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缫舍小流域板栗林水土流失治理方案设计,采用以工程措施(坡面小型拦蓄排水工程)为主,林草措施(套种毛竹、白茶、扶芳藤)和耕作措施改进为辅的方法,并辅以生产便道改造、路侧排水沟修建等工程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4.
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现状、驱动因素及其特点。结果表明:南方红壤考察区目前有水土流失面积13.12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06%。水土流失呈零星的斑点状分布,隐蔽性强,崩岗侵蚀剧烈,林下水土流失严重,新增水土流失面积有逐年加剧的趋势。认为水土保持法是水土流失治理的根本保证,科学规划、分区治理、实施战略性推进是综合治理的前提,实施以自然修复为主的大面积水土流失生态修复工程是综合治理的契机,水土保持科技进步是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助催剂。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市密云区总面积2229.45km~2,2000年以来,该区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项目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7km~2。密云区以水源保护为中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注重科技、农民参与、加强管护,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时,有效保障了水源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在调整产业结构、推  相似文献   

6.
南方红壤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林下水土流失是南方红壤丘陵区种典型的水力侵蚀现象,不仅造成林地土壤质量下降,影响林地生产力,而且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首先分析了南方红壤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的成因,总结了当前林下水土流失防治研究进展,深入探讨林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水土保持、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植被生长方面的作用和适用范围,进而指出当前红壤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防治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未来林下水土流失防治进行了展望。建议创新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形成综合性防治技术体系,加强对林下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的技术指导,构建林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南方红壤丘陵区的林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筛选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南方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方丘陵区林地水土流失问题日渐突出,经过调研,太湖流域丘陵区的林下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生态公益林区的侵蚀劣地上种植马尾松、油茶为主的林地,另一类是以人类生产活动比较频繁的茶园、果园、竹林等商品林区为典型代表的林地。通过分类分析这两大类典型林地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与人为活动影响,得出第一类的林下水土流失主要由于历史原因加上土壤贫瘠,植被难以恢复;第二类的林下水土流失主要由于林地管护方式的差别。作者在调查太湖流域丘陵区林地产生水土流失原因的基础上,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林地制定对应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别山区板栗林地水土流失特性,为该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生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全国板栗第一县”湖北省罗田县为典型,通过对10°,15°,20°共3种坡度板栗林及对照10°,15°撂荒小区2014—2018年的降雨、径流、泥沙、植被覆盖度进行观测分析,研究大别山区板栗林下水土流失特性。[结果](1)在同等坡度和降雨条件下,虽然板栗林植被覆盖度更高,但其土壤侵蚀程度较撂荒地更加严重,说明板栗林存在较明显的林下水土流失;(2)植被覆盖度越低土壤侵蚀越严重,但植被覆盖度最高时土壤侵蚀程度并不一定最弱,说明由于林分结构的复杂性,即使在相同降雨、土壤、坡度条件下,植被覆盖度也不能作为反映土壤侵蚀程度的唯一指标;(3)板栗林水土流失程度并非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侵蚀峰值(临界坡度)在15°左右。[结论]大别山区板栗分布广泛,其林下水土流失现象需要引起科研和管理部门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9.
经济林套种防治水土流失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板栗现已成为我国最重要、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树种之一,尤其适于山区种植,对于发展山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板栗为落叶树种,加之栗园营林、栽培习惯,致使部分板栗园在高产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从而导致了种植区出现面源污染、水质恶化、区域景观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套种是经济林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植物措施之一,以浙江省绍兴地区为例,从板栗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方式方面分析栗园水土流失特点,探讨茶、香榧、杨梅、毛竹等套种模式设计及其在水土流失防治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临泽,地处祁连山北麓、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夹在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绿洲面积仅为全县总面积的1/4,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成为影响该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大沙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临泽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大沙河治理全过程,坚持生态与经济并重,通过明确治理思路、优化治理方案、整合项目资源等措施,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治理思路和三期四段、分步建设治理模式,对推进黑河流域中小河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南方红壤区林下水土流失成因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发现南方红壤区林下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马尾松林、杉木林、桉树林及山地茶果园,而树种结构单一、林下植被匮乏、人为干扰频繁是当前造成林下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针对南方林下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原因,总结了复合经营、人工补植、施肥改良等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土保持》2015,(1):23-24
内乡县属丹江口水源区核心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5%,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十分艰巨。自2012年实施"丹治"二期项目以来,内乡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理念统揽项目大局,坚持走水土流失治理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的路子,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治理任务,发展667 hm2以上茶叶基地2个,带动发展茶叶种植面积2 000多hm2,茶产业带初步形成,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的目标,为内乡生态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做法有:准确定位,做产业水保;严格程序,做精品工程;招大引强,精细化管理;转变职能,全方位服务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辽东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突出问题,通过对辽东生态退化区生物防治水土流失的理论、模式与技术等进行系统研究,在辽东地区全面开展了水土保持多元生物防治技术工作,根据不同的地貌类型分别采取陡坡板栗经济林地生物治理模式、缓坡耕地植物地(护)埂治理模式、沟道生态经济林植物封沟治理模式、小河道植物护岸(堤)绿堤治理模式进行治理,取得了预期效果,从而为加快全区水土流失生态退化防治步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辽东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高智    刘志强  李援农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327-331
临安市由于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以及开发建设项目等原因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67.7 km2,以中度土壤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林地,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9.50%,尤以山核桃林为主。本文在介绍临安市水土流失现状特点、危害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对策,特别是山核桃林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期促进当地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龙滩水电站广西库区移民安置点水土流失治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滩水电站广西库区移民安置点水土流失以面蚀、沟蚀为主。在分析水土流失危害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用当地适生植物和引进外来植物相结合、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保证移民生活稳定和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区水土流失特征及其防治对策,为该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和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基于2020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分析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特点等,提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策。[结果] 规划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3.97%,水土流失分布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多沙区、腾格里—阴山北麓沙漠草原风沙区、湟水洮河黄土丘陵区和黄河源高地草原区等区域,沙地、旱地(6°以上)、天然牧草地和其他草地为水土流失重点发生地类,水土流失呈现面广量大、分布集中、侵蚀类型多样、高侵蚀强度面积较大等特点。[结论] 水土流失依然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水土流失防治应结合区域水土流失特点,科学布局,精细配置各类措施,推进规划区水土流失治理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山核桃产业已经成为临安农村经济的一个主导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当地农民不合理的农业开发及生产方式,随之带来的林下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加剧,制约了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临安市山核桃林下的水土流失问题,回顾近几年的治理工作经验,提出了坡面立体治理模式,即:坡面上部封育治理,禁止新造山核桃林;坡面中下部布设小型蓄排水工程、种草、株干围栏等治理措施;坡面底部沟道布设拦沙措施。目前来看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不仅方便了当地农民的农作,而且也大大减少了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8.
为加快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实现生态恢复,以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为背景,在贵州省毕节市石桥小流域设计了生态修复监测系统,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入手,实现动态监测和信息定期更新,为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定量数据,从而进一步推动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七台河市城矿区生态环境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七台河市土壤侵蚀面积1 184.1 km2,采空塌陷面积185 km2,工矿区水土流失面积61.08 km2。分析了城矿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分布与发展趋势、地面塌陷态势、煤矸石堆积侵蚀、水资源流失、生态恢复与治理难度等特点;简述了水土流失对水土大气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危害;借鉴国内外城矿区水土流失防治途径与模式,在强化宣传和法制建设、多途径筹措治理资金、科学布设防治措施、塌陷区的整治复垦、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吴中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村,园区面积610 hm2,共有生态修复保护区、水土保持成果示范推广区、水土保持苗木展示区、水土保持科研试验区、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区五个区。园区科学布设了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了良好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全部得到治理。园区积极培育无公害茶叶和无公害经济林果,结合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营造旅游景点,形成"茶、果、林、旅游观光"治理模式,每年接待游客50万余人次。园区展馆面积500 m2,分为展示厅、多媒体教室、公共空间展示区和办公区域,采用声、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