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昆明西山的灰金竹林、慈竹林、实心竹林3种典型竹林地进行野外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不同竹林地下土壤表层N和P随降雨径流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条件下,3种竹林地产流量、产沙量大小顺序均为慈竹林>灰金竹林>实心竹林;径流水相中悬浮颗粒态氮(PN)和悬浮颗粒态磷(PP)是氮、磷流失的最主要形态。整个降雨过程氮素流失以径流水相为主,而磷素流失以泥沙相为主;土壤表层氮、磷流失速率大小顺序均为慈竹林>灰金竹林>实心竹林,土壤浅层水源涵养功能最强的为实心竹林。  相似文献   

2.
降雨因子对小流域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降雨因子和径流因子做多元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径流各因子的主要降雨特征。以两典型流域为例,对比了不同形状流域的径流特征,为山区防洪抢险、预测、预报径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竹林碳汇功能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森林碳汇成为相当重要的研究领域,而竹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碳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从竹林生物体、竹林枯落物、竹林土壤等方面简述了竹林的碳汇功能和地位,并就自然环境、林分结构、凋落物分解、土壤呼吸和经营方式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对竹林碳汇的影响进行综述,最后指出了我国竹林碳汇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径流泥沙影响因子及其尺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径流和泥沙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水文学界研究的重点。文章分析了降雨、森林植被、地形因素、人类活动、地质和土壤因素对径流和泥沙的影响。阐述了水文学中的尺度分析和尺度转换,提出了不同尺度下影响径流泥沙的主导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
武军 《绿色科技》2015,(2):32-33
微集水区是山区最基本的水文单元,其降雨产流特征研究可以为流域水文的规律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针对迤者小流域的森林微集水区进行不间断观测,得出结论:降雨量直接影响微集水区的径流产生量,7月19日24h内降雨量为36.6mm,降雨性产流105.57m3;径流洪峰一般滞后于降雨量峰值,7月19日降雨—径流监测中,最大产流值滞后最大降雨量值2h50min。  相似文献   

6.
楠竹林竹笋出土的初期、盛期、末期三个时期的适宜和最适宜的生态小气候指标各不相同,出笋量和出笋时间也各异,山坡林型出笋成竹数量最多,山洼林型次之,但山洼立地条件优越,成竹质量最好,山脊林型均较差。  相似文献   

7.
刨花楠生长特性及其生态因子影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刨花楠 (Machiluspauhoi)是一优良常绿阔叶树种 ,生长快 ,花大 ,外型美观 ,木材纹理较直 ,略交织 ,结构较细 ,刨面尚光滑 ,既可用于庭园绿化 ,又可作为用材树种 ,用于加工家具及室内装修。木片浸水后有粘液 ,可用作化工原料。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湖南、江西  相似文献   

8.
对影响泥沙流失的降雨因子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因子对不同模式泥沙流失的影响主次程度不一致,在生态型经济林模式中,对于竹林和茶叶林,平均雨强是最重要的降雨因子;对于板栗两种类型林,复合因子是最重要的因子;对于水土保持林模式,降雨历时是影响最大的因子;对于生物篱模式,复合因子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
兰州北山降雨特征及集流效果分析——干旱造林研究之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径流林业对发展干旱造林具特殊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兰州北山以小雨为主的降雨特征,为使无效降水得到有效利用,在坡面采用塑料薄膜,乳化沥青等防渗材料处理,汇集径流,一般8m~2集流面可使集水坑内20—40cm 处的土壤水分含量大部份时间保持在10%以上,为干旱地区造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毛竹林地土壤水土流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对毛竹林地土壤流失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林地坡度是影响林地土壤流失的主要因子,坡度在30耙陨鲜?极易造成林地土壤冲刷;地表覆盖能有效地降低地表径流中的泥沙含量;大雨、陡坡、全垦造成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1.
成林毛竹林资产核查与评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是我国林业重要资源之一,随着毛竹林资产评估业务量加大,对评估精度要求的提高,毛竹林资产评估日趋重要。本文对成林毛竹林资产核查、资料收集及评估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在总结当前成林毛竹林资产核查方法和评估测算等方面的基础上,对成林毛竹林资产核查和评估作了示例分析,以期能为建立比较完善的毛竹林核查方法,资产评估测算体系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仙游县毛竹资源现状与剖析低产林成因,通过毛竹丰产林培育示范试验,提出了毛竹低产林改造和丰产林培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毛竹林不同施肥方式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毛竹林不同施肥方式对立竹质量、竹林产量以及竹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伐桩施肥与沟施、穴施相比肥料损失少,输送迅速,并能加速竹蔸腐烂,具有显著的生长效应,是毛竹林一种较好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4.
砍杂抚育是毛竹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将传统的人工除草改为化学除草,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广丰县横坑林场的毛竹低产林应用高效化学除草剂盖灌能48%乳油和草甘膦41%水剂混合药喷施除(控)杂灌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施药即可清除竹林中90%以上的杂灌木,并且不会影响毛竹生长;化学除草成本仅为人工除草成本的32.86%。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1985年及199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采用列联表方法,对毛竹林立竹密度与海拔及林分平均胸径对毛竹林分布的影响进行卡方检验、剩余分析和log-线性模型拟合,得出:闽北毛竹林密度多在1800株/hm2以下,胸径为第四级(8cm)以下,海拔最适分布区为400-1000m;现实毛竹林密度及平均胸径偏低,应提高毛竹林经营水平,促使林分达到合理结构以实现速生丰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毛竹林经营干扰、林下植物与冠层螨类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将毛竹林人工经营划分为垦复施肥、垦复、劈草、喷山 (喷施除草剂 劈草 )和抛荒 (对照 ) 5种类型 ,于2 0 0 1年 9月到 2 0 0 2年 8月对各类经营下毛竹纯林冠层螨类和林下植物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1)林下灌木层有 36科 84种植物 ,藤本层有 15科 2 8种 ,草本层有 2 6科 30种 ,林下植物各层次多样性和均匀度大小序列均为灌木层 >藤本层 >草本层。 (2 )各类经营干扰均降低了林下灌木层植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但提高了草本层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 ,对藤本层的影响则较复杂。 (3)竹冠层螨类主要由 15种益害螨组成 ,垦复施肥可显著提高冠层螨类的多样性 ,垦复施肥和劈草可显著提高其均匀度 ,降低其优势集中性。 (4)毛竹纯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竹冠层螨类多样性的相关性不显著 ,但藤本层多样性显著不利于竹小爪螨种群的增长 ,草本层多样性则显著地有利于竹冠层重要天敌 -竹盲走螨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明溪国有林场低产毛竹林改造试验结果表明:翻土垦复对促进新竹生长,增大林分平均胸径,改善竹林结构、提高新竹产量、产值效果最佳,其次是劈山抚育,对照效果最差;对于立地条件较差的竹林应采取翻土垦复,以促进竹林更新复壮;对于立地较好、但由于经营不善而衰败的竹林,采取劈山抚育措施即可达到改造目的。  相似文献   

18.
毛竹丰产林生态培育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毛竹林生态培育的核心是充分利用毛竹自然生产力 ,实施分区、分类指导经营 ,在毛竹最适宜区的最适宜带发展高产高效毛竹丰产林。在竹林培育和利用的循环过程中 ,采取生态系统管理 ,恢复竹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控制的功能 ,以调整竹林结构为主 ,尽量降低土壤垦复强度 ,防止水土流失。应用生态营林技术 (如竹蔸施肥、EM生物肥、生物增肥改土 ) ,分别不同低产林类型 ,分类改造 ,特别是科学经营好现有竹木混交林 ,遏制毛竹纯林的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19.
毛竹林理水固土功能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毛竹林林冠对降雨的再分配功能、林下枯落物对水源的涵养功能和毛竹林地下鞭根系统固土功能等三方面对毛竹林的理水固土功能进行了简单地评述,并对该方向的研究重点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山地乡村景观组成对地表径流水质的影响,以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缙云村山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分类,将其划分为若干汇水单元,从汇水单元角度探讨山地乡村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组成、景观格局特征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为主,旱地、果园次之,空闲地所占面积比例较少;研究区山地乡村景观类型丰富,部分区域受到一定程度人为干扰,出现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连接度降低等景观问题;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旱地、果园、菜园、农村宅基地、坑塘水面面积占比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林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面积)占比与之呈负相关关系;研究区不同汇水单元景观格局指数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分割指数、多样性指数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斑块平均面积、最大斑块指数、蔓延指数、斑块内聚指数与之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