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四无”粮仓产生的历史背景,论述了“四无”粮仓40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开展“四无”粮仓活动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
该文简要说明这次新建粮仓的几个主要优点,提出用好粮仓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观点、以人为本的观点和经济的观点,最后分析了使用新粮仓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信息窗     
消灭粮仓害虫的新方法最近,美国科学家研究出一种不用毒剂防治粮仓谷物中害虫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在粮仓谷物内通入低氧空气来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众所周知,害虫与人一样需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没有氧气,害虫就不能生存。通入粮仓中的低氧空气是通过燃烧丙快:天燃气:空气(1:1:10)的混合物来制取的。这种混合物燃烧时,消耗了氧气,留下来的气体几乎都是氮气和二氧化碳,通常的空气含有78%的氧气,而这种燃烧气仅含10%的氧气。使用时,将低氧气体从粮仓底部泵入,迫使气体向粮仓上部移动,以替换出粮仓中原有的空气。…  相似文献   

4.
简要回顾了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粮食建设的历史,重点介绍了90-3型平房仓和砖筒仓两种经济实用的机械化粮仓的建筑结构、功能、设备配置及通风、粮精检测等性能特点,并对综合造价和运营成本等作了概算。  相似文献   

5.
CO2气调储藏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气密性良好的粮仓内通入CO2气体来改变粮仓内气体的组成,使粮仓中的昆虫因缺氧窒息而死亡。试验表明:CO2气调技术能完全杀死粮仓内昆虫成虫、卵、蛹和幼虫,有效保持粮食较高品质和延长储藏期,不会产生任何残留污染,是一项能完全替代磷化铝的储粮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华南地区冬季印度谷螟的危害现状及生物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粮仓在冬季进行通风降温降水(特别是自然通风)时,往往发现少数几个粮仓的局部粮面有鳞翅目幼虫。经检查这种幼虫一般为印度谷螟幼虫。经过多年的观察总结分析,发现其在冬季华南地区粮仓有如下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7.
扼要总结了湖北省荆门市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历代粮仓“三防”门结构的演变与发展情况,对今后“四无”粮仓建设和完善改进“三防”门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我国建国四十多年来粮仓建设概况,对我国粮库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库点多,仓型杂,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2)新建粮库质量把关不严,粮库建设质量较差,新库机械化设备和品质监控手段不匹配;(3)粮仓建筑与储粮性能相关性差.重申了粮仓建筑合理与否与储粮安全休戚相关,对今后我国粮库的设置和建设,从设计原理、仓型选择、建筑要求、储粮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中国式现代化粮仓模式作了初步描述。  相似文献   

9.
程勒  赵肃铭 《粮食储藏》1997,26(1):32-37
对利用风能作能源进行粮仓通风干燥的可行性作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一种风能电能两用式粮仓通风装置的方案设计,着重分析了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举例说明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三方面介绍了粮食通风储藏的数学描述问题,即数学描述粮食通风储藏的基础知识,通过粮仓中热和质量传递的连续方程之体积平均形式;通风粮仓中热和质量传递的数学描棕。通过各种方程式具体描述了粮食通风储藏这个技术问题,并从而使这个技术问题系统化,理论化。  相似文献   

11.
新疆干旱区与青海寒区菊芋品种比较与优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主要进行了南芋1号、青芋2号、青芋1号和能芋1号在青海及新疆非耕地品种比较和低成本优质栽培技术研究。结果如下:南芋1号、青芋2号、青芋1号和能芋1号在青海大通县生物学特性表现不一致,南芋1号和青芋2号产量较高,南芋1号、青芋2号、青芋1号和能芋1号在新疆表现与在青海大通县表现完全不同,南芋1号块茎及生物产量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品种。在新疆,南芋1号在E处理下产量最高,在C处理下最低,不同处理下单株块茎个数也不同,同样,青芋2号在E处理下产量最高,而在C处理下最低,不同处理下单株块茎个数也不同,说明不同试验处理对南芋1号和青芋2号块茎影响显著。在青海,南芋1号在E处理下产量最高,而在B处理下最低,不同处理下单株块茎个数也不同,说明在青海不同试验处理对南芋1号块茎影响显著。而青芋2号产量较南芋1号高,在B处理下产量最高,而在E处理下较低,不同处理下单株块茎个数也不同,说明不同试验处理对青芋2号块茎影响也显著。在新疆和青海不同耕作措施对菊芋块茎产量和块茎个数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海南水稻土有机质的时空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4年采集的300个海南不同地区水稻土耕作层样品分析数据和第二次土壤普查的706个剖面点资料,对全省水稻土有机质时空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水稻土有机质近20多年来下降十分明显,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标准,属于“丰”水平的样点数从31.9%下降到22.4%,“中”水平的样点数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31%左右,而“缺”水平样点数明显增加,从37.3%升高到46.6%,说明改变当前海南农民重化肥、轻有机肥偏向,大力提倡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补充土壤有机质是维持海南水稻田地力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安徽省春季日照时数变化特征,为合理安排农事提供依据,使用近55a(1961—2015年)安徽省春季78个气象台站逐日日照时数资料,利用相关分析、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以及Morlet小波变换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春季日照时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春季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在381.55—626.75h之间,呈北多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春季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明显,日照时数最多年为最少年的1.7倍。在近55a中,日照时数整体上呈现出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在各个年代中日照时数周期存在差异;在21世纪初日照时数由减少转为增加,属于突变现象;安徽省春季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淮北主要以减少趋势为主,江淮之间增减参半,沿江江南则主要表现为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4.
烟叶品质与生产环境的关系是烟叶标准化生产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为探明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对湖南主产烟区62份烤烟样品主要化学成分与对应的土壤样品养分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烤烟品种G80总糖、还原糖、钾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三个品种;烟碱与总氮含量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湖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含量适中,糖含量以衡阳最高,张家界最低;烟碱含量以怀化最高,邵阳最低;总氮含量以永州最高,邵阳最低;钾含量以长沙最高,张家界最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全磷含量偏低,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全钾与速效钾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土壤全磷和全氮含量对各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均较强。湖南省在烤烟标准体系的制定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已有的定量认识,并综合运用经济因素,制订科学、成本节约的标准。可以按区域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烟叶内控和工商交接质量标准,特别是在制定种植技术规程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5.
在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黄瓜产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花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80%~90%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最多,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70%~80%的处理和90%~100%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少,且二者差异不大,黄瓜初瓜期和盛瓜期当从土壤水分低变高时细菌数量增加,相反细菌数量减少,黄瓜生育后期当土壤水分从高变低时细菌数量增加,水分稳定不变或从高变为中等水平或从低变为中等水平时细菌数量减少。土壤真菌数量在土壤水分含量低时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增加,相反减少。土壤放线菌在黄瓜初花期和初瓜期各处理数量差异不大,盛瓜期各处理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增加,生育后期多数处理土壤放线菌的数量有所下降。(2)初花期和初瓜期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80%~90%、盛瓜期90%~100%、生育后期90%~100%的处理产量最高,为389.65g/株,比整个生育期低水、中水和高水的处理分别增产27.74%、18.21%、12.51%。  相似文献   

16.
大樱桃大棚小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大樱桃种植大棚内的小气候变化规律,为更好地开展大樱桃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笔者于2012—2014年在山东省临朐县开展了大樱桃大棚小气候观测试验,通过与外界气象条件对比,分析了大棚内小气候特征,并建立了大棚内小气候预报方程。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大棚内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均较棚外高;大棚内气温的最高值、相对湿度的最小值均出现在午后时段,大棚内最低气温和最大相对湿度一般都出现在早晨;晴天时,棚内气温、相对湿度的日较差最大,阴天时最小。大棚内小气候与大棚外当天及前一天的诸多气象因子相关关系显著。对大棚内小气候预报方程进行了检验,温度预报误差大部分在2℃以内,最小相对湿度预报误差大部分在10%以内,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土壤及铁氧化物对马尿酸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土壤及针铁矿、水铁矿对马尿酸(HA)的吸附解吸特性,并为其在环境中的风险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批平衡吸附试验,对马尿酸(HA)在土壤、针铁矿、水铁矿中的吸附解吸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可以对马尿酸在物质上的吸附和解吸数据进行良好的非线性拟合,平均拟合系数为0.992,试验中马尿酸在3种物质上的吸附和解吸不同程度地偏离线性模型;通过拟合得出的水铁矿和针铁矿对HA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34.5 mg/kg和103.5 mg/kg,为土壤最大吸附量的20.89倍和5.22倍,而水铁矿是针铁矿的4.20倍;吸附容量lgKf顺序为水铁矿 > 针铁矿 > 土壤;HA在土壤、针铁矿、水铁矿中的解吸存在滞后现象。由此可见,水铁矿对马尿酸(HA)吸附能力及吸附强度均最强。  相似文献   

18.
The test of functional groups of microorganisms in Spiral Up-flow Reactor System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icroorganisms in the water and the ma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versity of microorganisms population in the SUFR system is complex and the bio-community formed in the SUFR system is stable.The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abundance of bacteria and nutrients are found.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eterotrophic bacteria and COD is 0.949.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rganic phosphate bacteria and TP is 0.815.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itrosobacteria and NH_3-N is 0.909.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snitrifier bacteria and TN is 0.653.  相似文献   

19.
选用不同类型的两系杂交稻, 研究结实期胚乳和茎、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及其对灌浆结实的影响. 结果表明: 胚乳中ATPase和Q酶活性与灌浆结实密切相关; 胚乳中低含量可溶性糖表明了淀粉合成迅速. 茎鞘中高含量的可溶性糖是茎鞘碳水化合物代谢活跃的特征; 其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酶降解淀粉的活性显著相关; 茎鞘在由临时库  相似文献   

20.
The Influence of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in a Grass-clover Mixture on Nutritional Value
In a field experiment, the influence of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on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different species in a grass-clover mixture was studied. The species were Trifolium pratense and Dactylis glomerata or Lolittm multiflorum , respectively. N-fertilization was varied in two steps (20 and 70 kg N ha-1 cut-1). The swards were cut four times a year, and each species was harvested separately. The content of net energy (NEL), crude protein (CP), water-soluble carbohydrates (WSC) and minerals in each species were determined. The NEL content of the species was only slightly influenced by mixed cropping. The CP concent of the grasses was higher in mixtures with Trifolium pratense than in monocultures. The WSC content of the grasses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ing ratio of Trifolium pratense in the mixtures. This was due to a higher N-supply in the grasses in mixtures compared with monocultures on the one hand, and shading by Trifolium pratense on the other. In a few cases, the WSC content of Trifolium pratense was reduced by mixed cropping with the grasses. The mineral content of three species was clearly influenced by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The extent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changes were different in the particular cuts and depended on the growing conditions and yield ratios of the species in the different mix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the species in a grass-clover mix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