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菜青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甘蓝田菜青虫及其捕食性天敌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菜青虫卵、幼虫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菜青虫卵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幼虫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中,中华跃蛛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三突花蛛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八斑球腹蛛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它的发生期较长、分布范围较广;草间小黑蛛与菜青虫卵和幼虫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最大,其次为四斑踞鳌蛛,说明这两种天敌对菜青虫的跟随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2.
棉田多种群优势天敌捕食棉铃虫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草间小黑蛛、小花蝽、龟纹瓢虫3种天敌与棉铃虫共存系统的动态捕食量数学模型,对捕食量模型分析可以了解棉铃虫种群密度与天敌复合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及对捕食量的影响、各类天敌种群间的交互作用。同时还建立了各类天敌数量增长的子模型。为棉田棉铃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对安徽省祁门县七里桥茶厂茶园捕食性天敌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极点排序分析方法,研究了茶园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动态分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茶园捕食性天敌群落在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演替。结果表明,茶园捕食性天敌群落的时序动态可以分为6种类型,演替可以分为形成和发展阶段、鼎盛阶段和衰退阶段3个主要阶段。研究结果为科学制订茶树不同生育期害虫防治策略和综合治理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节瓜蓟马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及自然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节瓜蓟马在广东省的捕食性天敌资源和自然控制作用。在不施化学农药的瓜、豆地中发现节瓜蓟马的捕食性天敌有中华微刺盲蝽、黑带多盲蝽、黑肩绿盲蝽、南方小花蝽、桑小花蝽、大眼长蝽、西方蠳蚊、长毛捕食螨、塔六点蓟马、瓢虫、蜘蛛和蚂蚁等共10科近20种。数量较多的是中华微刺盲蝽、南方小花蝽和黑带多盲蝽,其中对节瓜蓟马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是中华微刺盲蝽。在所有被捕食的节瓜蓟马中,54%的蓟马被中华微刺盲蝽取食。中华微刺盲蝽不仅捕食量大,而且全年可见该盲蝽繁殖。中华微刺盲蝽是防治节瓜蓟马前景最大的天敌之一。  相似文献   

5.
采用群落种组成相似性分析、群落组成相似性分析和群落特征相似性分析3种方法,研究了祁红产区等高茶园、平地茶园和坡地茶园3种茶园类型及春茶、夏茶和秋茶3个生育期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相似性。结果表明,群落种组成相似性平均水平的排序为不同类型茶园相同生育期>不同类型茶园不同生育期>同一类型茶园不同生育期>同一类型茶园相邻生育期。坡地茶园秋茶、平地茶园夏茶和秋茶以及等高茶园秋茶的群落组成最为相似;而平地茶园和坡地茶园春茶次之。等高茶园和平地茶园春茶的群落特征最相似,其次为3种类型茶园秋茶及平地茶园夏茶。  相似文献   

6.
文章列出了我省茶园中与茶蚜相伴而生的捕食性昆虫天敌(包括蜘蛛)18种,主要有4类:蜘蛛类、瓢虫类、食蚜蝇类和草蛉类;对4类天敌中的一些优势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控害作用做了简明的分析,如草间小黑蛛、八点球腹蛛,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黑带食蚜蝇、中华草蛉、大草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利用措施,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种植诱集和蜜源植物,维护茶园生物多样性,等等。  相似文献   

7.
稻虱红螯蜂寄生和捕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虱红螯蜂寄生和捕食性研究王惠长,陈明贵,彭洪忠(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贵阳550006)我省1992~1904年稻飞虱天敌种群的调查研究,明确了稻虱红螫蜂是我省稻飞虱天敌的优势种之一,对飞虱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为保护利用螫蜂,防治稻飞虱,我们同时在室内饲...  相似文献   

8.
应用群落生态学结构变化特征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小麦与油菜、荷兰豆间作和单作麦田3种栽培模式条件下对麦田麦蚜及主要天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捕食性天敌的丰盛度和昆虫群落的稳定性,麦套荷兰豆最高,其次为麦套油菜田、单作麦田最低;麦套荷兰豆田麦蚜亚群落稳定性较好,单作麦田捕食性天敌亚群落的稳定性较好。麦蚜亚群落主要特征值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为:麦套荷兰豆>单作麦田>麦套油菜,优势度和优势集中性指数为:麦套油菜>单作麦田>麦套荷兰豆;主要捕食性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为:单作麦田>麦套油菜>麦套荷兰豆,优势度和优势集中性指数为:麦套荷兰豆田>麦套油菜田>单作麦田。  相似文献   

9.
小麦收获期对麦套棉田捕食性天敌和棉花苗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5年在冀南棉区研究了小麦收获期对麦套棉田中捕食性天敌和棉花苗蚜的影响。小麦收获期共设3个水平,分别是6月5日、6月10日和6月15日收获小麦。结果表明:2004年3个时期收获小麦对棉田的益害比(天敌和棉蚜的比值)无显著影响(t>0.05);2005年6月5日收获小麦,显著增加了棉田的益害比(t<0.05),6月10日和6月15日收获小麦对棉田的益害比无显著影响(t>0.05)。说明在麦套棉田中,麦田天敌到棉田的有效转移受麦蚜-天敌-棉蚜三者发生高峰期的影响,不同年份天敌的转移情况有所不同。麦蚜发生高峰期早则小麦天敌向棉田转移早,并能有效控制苗期蚜虫的危害,在麦熟期收获小麦,对棉田天敌的数量影响不大;反之,若麦蚜发生高峰期晚,麦田天敌发生期也会相应延后,在麦熟期收获小麦则会引起棉田天敌的增加。因此,棉田天敌数量变化受小麦收获期的影响,但与麦蚜和麦田天敌的发生动态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茶园捕食性天敌昆虫及其对害虫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汉鹄 《茶业通报》1989,11(4):19-23
茶树属多年生常绿木本栽培植物,茶园灌丛郁闭,生态环境比较稳定,尤其是山林地区茶园,植被繁杂,茶园害虫天敌资源相当丰富,成为茶园害虫重要的自然控制因素。近年来,作者在安徽茶区调查,共采获各类天敌492种,其中捕食性天敌昆虫所占比例最大,初步统计达215种之多,其中已鉴定136种,分别属于10目28科;(详见后附天敌名录);有些种类对害虫具有比较明显的自然控制效应。现将考查情况报告研讨如后。  相似文献   

11.
彭相勤 《粮食储藏》1994,23(4):39-41
一、基本情况根据中美农业科技合作交流计划,由国内贸易部组织的第七次考察团一行五人,于一九九三年六月十六日至七月一日前往美国考察学习“捕食性昆虫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代表团由国家粮食储备局副局长郑志勋高级经济师任团长,团员有四川省粮食局副局长、中国粮油储藏学会常务理事李益良工程师,郑州粮食学院储藏系主任陆安邦教授,中国储粮害虫防治应用技术研究服务中心副主任彭相勤高级工程师,中国新良储运贸易公司技术开发部副经理方云工程师。此次考察的目的是:()考察利用捕食性昆虫防治储粮害虫的技术和科研成果;(2…  相似文献   

12.
转Bt基因抗虫棉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4  
  相似文献   

13.
记述贵州省东部地区茶园生态系统捕食性步甲3亚科,41种及其捕食对象。  相似文献   

14.
以MC2884(转Bt基因玉米杂交种)、2884(受体玉米)和东农250等3种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探讨转Bt基因玉米对田间瓢虫、蜘蛛、草蛉等田间天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品种东农250对照区、东农250化防区、MC2884区和2884区4种田间天敌的种群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方差分析表明,4个处理区之间天敌数量差异不显著。说明转Bt玉米对田间4种天敌数量及其种群消长动态没有影响,转Bt玉米对上述几种田间天敌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对苹果园种植覆盖作物—白香草木樨Melilotus albus Desr.后,苹果树上叶螨及其主要天敌—小花蝽Orius minutus(Linnaeus)、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jedet、塔六点蓟马Scolothrips sexmaculatus(Pergande)和拟长刺钝绥螨Amblyseius pseudo-longispinosus Xin et Liang等种群数量的消长进行了观察.6月中旬后,在生草法处理区,天敌与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之间的益害比明显地高于免耕法对照区.因此,山楂叶螨的种群数量明显下降.7月12日,处理区与对照区之间的差异最为显著,分别为每叶2.54头和每叶8.80头.在整个生长季里,只使用了一次杀螨剂.由此可见,果园内种植覆盖作物以保护和增殖天敌,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诱集植物(trap crop)是引诱昆虫保护主栽作物和果树免受一种或几种害虫危害的植物,对害虫引诱作用明显高于主栽作物和果树。利用诱集植物防治害虫简便易行,且不污染环境,对常发性害虫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学意义。为了进一步发挥诱集植物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17.
18.
朱开成 《种子科技》2023,(12):106-108
病虫害对于农业生产有较大威胁,已成为严重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有效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生物防治因具有高效、无毒副作用、成本低等特点已经成为国际农业病虫害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的涵义和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并基于技术角度阐述了生物防治在植物性农药、微生物防治、以虫治虫、昆虫性信息素等方面的应用现状。以蚜虫、蝗虫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多种生物防治手段,提出了生物防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措施,探索与展望了生物防治在未来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龟纹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棉铃虫捕食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研究结果表明,龟纹瓢虫近年来田间发生量逐年增多,1994年6月中下旬至7月初百株累计虫量最高可达604头,占天敌总发生量的89.5%,这段时间恰与二代棉铃虫发生盛期相吻合。龟纹瓢虫成、幼虫虽喜食蚜虫,但此期田间蚜虫发生量甚少,故对棉铃虫有一定控制作用,其捕食量随幼虫龄期及猎物密度增高而增多.温度15~35℃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但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捕食量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多,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1959)Ⅱ型反应,故可用圆盘方程拟合。对于龟纹瓢虫更深一步研究,可进一步为棉铃虫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蚂蚁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者,个体间常常通力合作来捕获比它们体型大的多的猎物。蚂蚁能捕食取食植物的毛虫从而减少毛虫对植物的伤害,对植物起到间接的保护作用。但是,蚂蚁也能捕食传粉昆虫,从而不利于植物的授粉。这种由处于高营养级的捕食者导致的种间直接和间接作用被称为营养级联(trophic casca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