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曹淑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5):265-274
为了系统分析安徽省粮食生产情况,为政府制定粮食生产政策提供参考,保障安徽省和我国粮食安全,以1978-2012年为研究时段,对安徽省粮食总产量、稻谷、玉米、小麦变化总体态势进行分析,并采用剩余法对安徽省1978—2012年粮食生产波动态势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安徽省粮食总产量、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有所下降,小麦和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有所增加;安徽省粮食总量及稻谷、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的波动情况存在的共同特征,即波动频繁,周期短,波幅大,都属于古典型波动,但在波动周期、波动幅度方面还是有所差异。波动周期相比较而言,安徽省粮食总产量的波动周期最为频繁,平均周期长度为2.81;在三大粮食作物中安徽省小麦产量的波动周期最为频繁,平均周期长度为2.88,稻谷的波动周期最短,为3.77。波动幅度相比较而言,在平均波动古都中玉米产量的波动幅度最大,为61.89%,小麦产量的平均波动幅度次之,为40.24%,稻谷产量的平均幅度第3,为23.56%,粮食总量产波动幅度最小,仅为19.77%。古典型波动相比较而言,粮食总产量波谷环比增长率均为负的有9个,占到了周期总数的82%;稻谷产量波谷环比增长率均为负的有9个,占到了周期总数的100%;小麦产量波谷环比增长率均为负的有8个,占到了周期总数的77.78%;玉米产量波谷环比增长率均为负的有10个,占到了周期总数的100%。结合粮食生产波动情况,提出了从耕地资源、水资源、科技、政策、劳动力等方面保持安徽省粮食生产稳产增长,减少粮食生产波动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成兆金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7):156-160
为了更好地对山东省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进行评估,研究土壤水分运动规律,根据山东省120个测墒站测定的不同土壤质地类型及其凋萎湿度资料,利用Van Genuchten模型来描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h-?曲线),建立山东省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土壤体积含水率和土壤水势的关系。综合分析表明,壤土、粘土的田间稳定有效水含量高于砂土的,稳定向植物供水能力较强,对水分的自身协调能力较强,因而对旱涝灾害的抵抗力也强。  相似文献   

3.
影响西门塔尔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影响西门塔尔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因素,提高供体母牛利用率,加速胚胎移植技术产业化。以头均回收胚数和头均可用胚数为主要技术指标,在湖北和内蒙古乌拉盖进行超排试验,比较经产牛与青年牛、中科院产与加拿大产FSH两种不同超排方案及不同季节等因素对超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农区,青年母牛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头均可用胚数分别为9.8、7.5枚,经产母牛分别为7.5、4.2枚,青年母牛显著高于经产母牛(P<0.05);在牧区,青年母牛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10.3、8.4枚,经产母牛分别为8.0、5.5枚,青年母牛显著高于经产母牛 (P<0.05)。(2)在农区,使用中科院产FSH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8.0、4.8枚,使用加拿大产FSH分别为9.0、5.9枚,中科院产FSH与加拿大产FSH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牧区,使用中科院产FSH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8.8、5.5枚,使用加拿大产FSH分别为9.5、6.5枚,中科院产FSH与加拿大产FSH之间差异亦不显著(P>0.05)。(3)在牧区,方案A(FSH+PG)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7.5、4.8枚,方案B(CIDR+E2+P4+FSH+PG)分别为10.5、8.0枚,方案B显著高于方案A (P<0.05);在农区,方案A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7.0、4.2枚,方案B分别为9.6、7.1枚,方案B亦显著高于方案A (P<0.05)。(4)在牧区,夏季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9.6、7.5枚,春季分别为6.0、3.5枚,夏季显著高于春季(P<0.05);在农区,春季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8.2、5.4枚,秋季分别为9.0、6.7枚,春季与秋季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青年母牛可作为供体牛的首选;(2)中科院产FSH能获得好的超排效果,且价格便宜,应为超排首选;(3)CIDR+E2+P4+FSH+PG法的超排效果优于FSH+PG法,前者为首选超排方案;(4)牧区应在夏季超排,农区应在春季和秋季超排。  相似文献   

4.
花曲柳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及秦皮甲素积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花曲柳的愈伤组织诱导、增殖与悬浮培养体系,采用WPM为基本培养基,选取休眠芽刚萌发的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浓度及配比的生长调节剂对花曲柳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增殖的影响。1.8 mg/L NAA和0.1 mg/L TDZ的生长调节剂组合适合形成绿色、松散的愈伤组织,1.2 mg/L NAA和0.07 mg/L TDZ的组合适合形成增殖迅速的悬浮愈伤组织团。花曲柳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WPM+1.5 mg/L NAA+ 0.1 mg/L TDZ;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PM+ 1.874 mg/L NAA+ 0.127 mg/L TDZ;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基为1/2WPM+ 1.2 mg/L NAA+ 0.07 mg/L TDZ,秦皮甲素最大积累量出现在悬浮培养的第9天,最高可达0.800 mg/g。  相似文献   

5.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 this paPer,authors gave the review of research progress in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s.Number of genes conferring rice blast,widely used resistant materials to blast and method of rice blast identification have been summaried in details.The strategies of rice blast resistance breeding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乡村地域系统退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安平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4):112-116
随着乡城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大量乡村住宅闲置废弃,导致村庄“空心化”。村庄“空心化”的实质是以人口骤减、经济衰退、景观退化等为特征的乡村地域系统整体退化。文章界定了乡村地域系统退化内涵,梳理了有关乡村地域系统退化特征、成因、影响、重建方法以及研究方法等研究成果,得出了研究区域有待拓展、研究视野偏窄、研究方法综合少、3S技术应用不够、对策设计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最后列出山区案例研究、村庄空心化与乡村地域系统退化耦合机制、退化乡村地域系统重建策略、多学科交叉与系统综合集成等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抗病基因的分离和克隆对于实施作物抗病基因育种及开展抗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方法主要有转座子标签技术和图位克隆技术。该法对于未知基因产物或者没有进行精细定位的性状来讲,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近年来,很多研究探索了利用同源序列发掘抗病候选基因的途径。本研究归纳和总结了三条发掘抗病候选基因的方法,旨在对作物抗病基因及其连锁标记的发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病值”大豆抗孢囊线虫病遗传研究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病值表示大豆单株对孢囊线虫的抗性,探讨其在大豆对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遗传 研究中的应用。在所研究的4个高感×高抗杂交组合中,直接用孢囊数作为抗性的参数,不分离群体 具有较大的方差,群体平均数与方差有较强的正相关;而采用抗病值表示抗性,不分离群体有较小的 方差,但F_2分离群体方差较大。与原始数据相比,经平方根转化后,单株孢囊数的群体平均数与方差 的高度正相关只有轻微的下降;而单株抗病值的群体平均数与方差的相关性则明显降低。4个组合单 株抗病值的广义遗传力为57.49%~71.79%,高于单株孢囊数的48.42%~65.96%;根据抗病值推导 出的最小基因数目为3~4,比用孢囊数推导为2~3的结果更接近按质量性状遗传估算出的结果。对 F_2单株频次分布研究表明,采用抗病值标准品种法分级统计的高抗株数,与按全国抗性分级标准下< 10个孢囊/株的株数完全一致,而且得到了更广泛的中间类型分布。按质量性状遗传模式对4个高感 x高抗组合F_2分离群体研究表明,灰皮支黑豆和元钵黑豆对SCN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可能由三 对隐性基因和二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9.
根据犬瘟热病毒核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一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构建FQ-PCR绝对定量的标准品,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 建立绝对定量的标准曲线。利用十倍稀释法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并与普通RT-PCR法进行比较;特异性检验后进行临床标本的检验。结果显示:实验成功构建了绝对定量的参照质粒,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4。犬瘟热病毒FQ-PCR检测反应的灵敏度为10 TCID50;5种非犬瘟热病毒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说明本实验建立的FQ-PCR具有快速、灵敏和稳定的特点,适用于临床样品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小麦黄矮病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冬小麦抗黄矮病育种所取得的成就,探讨了冬小麦抗黄矮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12.
候旭光 《种子世界》1989,(12):21-22
  相似文献   

13.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40个植物抗病基因结构与功能的明确,有利于深入研究病原菌与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制定更为有效的植物病害防治措施。本文对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策略、结构与功能、抗病分子机制,以及植物抗病基因在转基因分子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小麦全蚀病与抗性基因转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有效的全蚀病浸染病区,对供试亲本和杂交、回交等获得的后代材料进行抗全蚀病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所供试的普通小麦材料全部感病,而硬—簇双二倍体材料及其与普通小麦材料杂交获得的杂种F1抗病性较强或免疫。普通小麦材料与抗全蚀病的硬—簇双二倍体材料直接常规杂交结实率较高,其F1杂种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大部分细胞的染色体为2n=42(5个环状和5个棒状二价体,22个单价体),并且F1杂种基因型自交、回交和花药培养均能获得可供选择的基因型后代。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玉米抗病育种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矮花叶病。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对上述病害的抗性,主要表现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不同玉米材料,抗病性有明显差别。F_1的抗病性,倾向抗病亲本或比亲本的平均病级低。实践证明,采用轮回选择法和利用多细胞质杂交种是行之有效的玉米抗病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豆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本研究根据已知抗病基因的NBS保守序列区设计4对简并引物和1对特异引物,以大豆农家种兴县灰布支黑豆为材料,应用PCR方法获得了11条来自基因组DNA的RGA序列和2条来自cDNA的RGA序列,序列长度在500—633bp之间,其中8条来自基因组DNA和2条来自cDNA的RGA序列已在GeneBank登录(登录号为:AF305388—305392,AY008380—008382,AY048863-AY048864)。13条序列都不同程度的含有NBS保守区的P-环(GGVGKTT)、kinase-2(VLDD)、kinase-3(GSRII)及跨膜区GLPL等特征序列结构,由此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同已知抗病基因L6、RPMl、SRPS2、N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表现出从25%——42%的同源性。本研究克隆的RGA序列根据其相似性可分为4组,与已发表的大豆抗病类似基因(RLG)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梨树液体授粉稳定剂与营养剂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自勉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377-380
为了提高山西省梨树产区的坐果率及果实品质,试验以液体授粉为途径,通过授粉营养剂与稳定剂的筛选与配合,形成提高梨树坐果的技术配方。结果表明:(1)以稀土为介质的液体授粉的稳定剂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坐果率,其中处理A2显著高于处理A3,处理A3又明显高于处理A1、人工点授粉和常规液体授粉处理。(2)以氨基酸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授粉营养剂也提高了坐果率,其中处理B1、B2显著高于常规液体授粉和点授粉,其坐果率提高了22-25%。(3)综合处理A2B2的坐果效应最为明显,花后10天的坐果率达到61.8-70.6%,同时,处理 A3B1、A2B1、A3B1的坐果率也达到50%左右,显著高于常规液体授粉对照。(4)综合液体授粉处理后,A2B1、A3B1处理连续两年显著提高了成熟果实的酯类芳香物质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一定增加,处理间果肉蛋白质的在2005年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黄贵平  杨林  朱文华 《种子》2002,(6):59-61
小麦白粉病 ( Powdery mildew )是由禾布氏白粉菌( Blumelia graminis f. sp.tritici)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属世界性分布的病害。在我国 ,过去小麦白粉病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气候湿润的地区。近 2 0多年来 ,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氮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和灌溉面积的扩大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面积逐渐增大 ,危害程度加重 ,已成为我国小麦上的主要病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措施 ,而抗病品种的选育关键在于抗源的不断发掘和有效利用。为此 ,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抗源…  相似文献   

19.
植物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列表的形式,从引物设计、分离并登录GenBank的RGA数量、在连锁群中的分布、相关联的基因或位点等几方面综述了1995—2005所开展的各项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研究,并对RGA的结构特征、分布与进化的特点、目前的应用现状、今后的研究前景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抗病值”在大豆抗孢囊线虫病遗传研究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汉华  刘旭 《作物学报》2000,26(1):20-27
以抗病值表示大豆单株对孢囊线虫的抗性, 探讨其在大豆对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在所研究的4个高感×高抗杂交组合中, 直接用孢囊数作为抗性的参数, 不分离群体具有较大的方差, 群体平均数与方差有较强的正相关; 而采用抗病值表示抗性, 不分离群体有较小的方差, 但F2分离群体方差较大。 与原始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