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了云南松毛虫各虫态特点,提出了最实用的办法就是在云南松毛虫的蛹期进行调查,以蛹期的数量为基数对云南松毛虫翌年的发生趋势、发生范围、发生危害程度及发生期进行测报。  相似文献   

2.
文山松毛虫危害程度与发生范围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制了文山松毛虫预测预报虫灾级数表,提出了文山松毛虫危害程度初步测报式,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法进行了文山松毛虫发生面积的预测预报,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绿得保、苏云金杆菌和阿维菌素3种生物农药对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 3~4龄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绿得保1∶10,1∶15,1∶20配置比例杀虫效果均达84.97%以上,其中1∶15配置最适合林间大面积防治云南松毛虫;阿维菌素1∶4 000配置比例杀虫效果达93.23%,可适用于水源充足、树体矮小以及房前屋后等小范围防治云南松毛虫.表1参7  相似文献   

4.
云南松毛虫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松毛虫是平坝柏木林发生的主要害虫,主要以幼虫啃食树叶造成为害,严重影响柏木生长,并对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介绍了云南松毛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以期为云南松毛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水稻三化螟是淮南稻区的主要害虫,历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因此,搞好予测予报,提高予报的准确性,是指导大田防治的关键.根据水稻三化螟的发生和消长规律,我们运用本县1963年以来的测报资料,对回归法予测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如下:1、发生期予测防治三化螟的适期是蚁螟盛孵期,与其有关的影响因子很多,通过相关检验,选择了相关性高的因子作为求算予测式的条件.(1)以5月份的温雨系数(雨量/温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与防治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该文分析了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发现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快速增长期在增殖期末期,在增殖期末期开展有效的防治,可以预防马尾松毛虫暴发成灾,并依据这一原理编制了马尾松毛虫防治月历和防治周期历。  相似文献   

7.
油松毛虫不同生育阶段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生活习性有所不同,通过对油松毛虫各个发育时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提出应在油松毛虫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有效的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 一、资料收集:松毛虫虫害的测报,是防治虫害的首要工作,为了准确地预报松毛虫的危害程度,必须探讨影响松毛虫发生气象主导因子的关系。为此我们收集了连江县从1960年至1978年松毛虫发生情况的资料(见表一)  相似文献   

9.
性诱剂防治果园桃小食心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6年连续四年,笔者在凤翔地区布点调查,初步摸清了桃小食心虫在凤翔地区的发生规律,时发生期的测报技术争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佳防治时期.结果表明:雄蛾始见期地面防治一次,蛾峰期树上防治二次,可以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圆蚧发生期测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圆蚧Quadraspidiotus gigas(Thiem et Gerneck)发生期测报的研究是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研究,到目前为止,关于发生期测报研究的比较少,为此,我们从1984年—1986年对杨圆蚧发生期测报进行了研究。 用期距预测法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比较准确,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基本相符。有效积温预测法是根据杨圆蚧各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提出了预蛹、蛹、雄成虫、卵发生期的预测式,根据这些预测式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基本相符。同时还利用了物候预测法,根据节气进行预测,效果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11.
卢萍  何剑中  童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303-4306
[目的]探讨提取云南松毛虫蛹甲壳素的试验条件,为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云南松毛虫蛹壳中甲壳素的提取技术,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q检验,并对不同条件下的N含量和甲壳素产率做线性拟合。[结果]云南松毛虫蛹壳甲壳素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脱有机物质(蛋白质):NaOH质量分数为8%,浸泡温度为90℃,浸泡时间为10h;2)脱矿物质:HCl质量分数为2.5%,浸泡温度为40℃,浸泡时间为22h;3)脱色:H2O2质量分数为11%,浸泡温度为80℃,浸泡时间为2.5h。[结论]制得的甲壳素为白色片状固体,N含量为6.23%、灰分含量为0.22%、水分含量为6.28%、产率为29.53%,产品质量指标均达到食品级甲壳素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云南松毛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松毛虫在云南省分布较广泛,危害也较严重.以1999~2007年前人所做的研究为基础,从生物生态学特性、营养价值、预测预报技术及防治等方面阐述云南松毛虫在云南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预测云南松毛虫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控制灾害。[方法]分析1983年以来丽水山区云南松毛虫大暴发的周期规律,研究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了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回归方程。[结果]丽水山区云南松毛虫的暴发间隔时间逐年缩短,暴发持续时间为2年,与上年虫口基数大有关系。云南松毛虫的发生与年日照时数、12月最高温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年雨日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1月日照时数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12、月的最低气温无显著相关。用建立的回归方程对2001~2006年的受灾等级进行拟报,发现结果与实际比较一致。[结论]云南松毛虫的发生发展与年雨日、年日照及1月日照、12月最高气温有很大的关系,建立的回归方程的预报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4.
云南松毛虫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云南松毛虫是福建省柳杉的严重害虫。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卵于翌年一月中旬孵化,幼虫七龄,历期133—174天,蛹期64—79天,成虫寿命5—12天。其发生发展与林分的林木组成,气候、天敌等因子密切相关。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甲胺磷乳油,90%敌百虫晶体防治幼虫,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绿得保、苏云金杆菌和阿维菌素3 种生物农药对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 3 ~ 4龄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绿得保1∶10 , 1∶15 , 1∶20 配置比例杀虫效果均达84.97 %以上, 其中1∶15 配置最适合林间大面积防治云南松毛虫;阿维菌素1∶4 000 配置比例杀虫效果达93.23 %, 可适用于水源充足、树体矮小以及房前屋后等小范围防治云南松毛虫。表1 参7  相似文献   

16.
据调查,怒江州林业有害生物共有12种,分别为:紫茎泽兰、飞机草、褐云玛瑙螺、白蛾蜡蝉、松墨天牛、松纵坑切梢小蠹、云南松毛虫、松针毒蛾、油桐黑斑病、栗瘿蜂、松针锈病、苹果绵蚜;查清了它们的分布、寄主植物,并进行了危害程度分析.  相似文献   

17.
德昌松毛虫文山松毛虫有效积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室内自然温度条件下对德昌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techangensis Tsai)和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Tsai et Liu)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提出了各虫态有效积温预测式。  相似文献   

18.
两种松毛虫蛹的营养成分比较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变害为利的观点和昆虫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探讨两种松毛虫蛹的营养价值。云南松毛虫蛹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碳化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58.15%,35.98%,22.52%,6.82%,文山松毛虫蛹分别为61.26%,38.92%,19.75%和9.70%,前者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P/S值分别为63.59%和1.763%,后者分别为61.6944%和1.6316%。必需脂肪酸分别为32.2028和2  相似文献   

19.
思茅松害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载思茅松害虫5目11科28属37种,其中半翅目2科2属2种,同翅目2科2属3种,鳞翅目3科5属6种,鞘翅目3科15属21种,膜翅目1科4属5种;以鞘翅目种类最丰富,鳞翅目次之,膜翅目第三;思茅松害虫以枝干害虫种类最丰富,针叶害虫次之,种实害虫第三;松墨天牛、纵坑切梢小蠹、马尾松角胫象是主要枝干害虫,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南华松叶蜂、广西新松叶蜂为主要针叶害虫,微红梢斑螟是主要球果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