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2001—2013年玉溪市抚仙湖流域的土地利用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分析各类用地的变动幅度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格局变化,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多年间影响该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加强抚仙湖流域土地的集约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谭莞怡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4):118-122
选取2009—2018年统计数据,分析江浙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并运用因子分析法从经济、人口等方面选择多个驱动因子分析造成江浙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和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相似,即经济水平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2省因这些驱动因素而造成的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也极为相似,2省在土地利用上均处于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新疆乌苏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新疆乌苏市为例,对该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乌苏市1996~2006年间,土地利用数量变化较快.其中,耕地年变化率为6.31;,城镇及工矿用地年变化率为4.08 ;,林地年变化率为2.88;,交通用地年变化率为21.14;,园地面积年变化率为-8.03;,未利用土地年变化率为-3.29;,牧草地年变化率为1.05;.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园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占比分别减少了0.01;、0.24 ;和11.02;,其它用地类型占比均有增加.林地和牧草地占比增长较大,分别为2.83 ;和4.79 ;.对各项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社会经济和自然驱动力的11个指标综合分析和对比,确定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阐明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提出了该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总体发展模式和分区调控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研究区域2009年、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为数据源,将地类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水域、自然保留地7大类型,使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矩阵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在研究时段内耕地、建设用地获得较大增加,林地、园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从驱动因素上看,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经济因素以及政策因素影响,人口因素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以来,赣南中央苏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以赣南中央苏区2001、2009、2017年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应用遥感和GIS软件提取3期土地分类数据,揭示其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情况,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和草地,两者占总面积的75%以上;草地先增后减,耕地和水体先减后增,林地和其他用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则先缓增,后快速增长,共增加475.99km2.研究前期,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是占用大量耕地,后期主要向地沿河湖低洼地段扩张,占用大量草地和水体,耕地面积则有所回升.人口、经济和政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分析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并应用回归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08年间南海区耕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其年均变化率分别为-6.12%、5.24%、6.27%、15.30%;(2)土地利用动态度较高,其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2.16%,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增长趋势,土地利用程度加深,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大于零,说明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南海区的土地利用都还处于发展期,土地利用类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发生动态变化;(3)人口、社会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粮食总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4)佛山市南海区保护耕地和控制建设用地形势非常严峻,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强化我国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大补充耕地力度,严格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提高存量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控制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  相似文献   

7.
临沂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华中 《农业与技术》2001,21(6):19-21,26
分析临沂市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并初步探讨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云南抚仙湖流域1974年、1988年、1996年、2001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7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目视解译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并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程度指数、转移矩阵等模型,定量分析抚仙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过程,最后基于CA-Markov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1974—2015年乔木林、灌草丛和水域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主要的转出方向为农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主要来源于农田,湿地和裸地呈逐年增加趋势,上述变化趋势与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关;总体分类精度为90.29 %,满足精度要求;土地利用预测趋势为乔木林、水域面积保持减少态势,灌草丛、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农田扩张现象依然存在。本研究可为抚仙湖流域土地及水资源的科学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白淑英  陈灵梅  王莉  李海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03-17005,1701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作为全球变化的下垫面影响因素,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研究之一,并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但目前的研究水平尚不能满足全球变化的需要,还有很多问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该文系统总结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展望未来需要研究的部分问题,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西咸地区2008—2017年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DEA软件分析近10年来西咸地区土地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及特点;运用Tobit模型对西咸地区土地利用效率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7年西咸地区土地利用效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效率值由0.707提升为0.764,变化幅度较大;年均值0.722,属于中高水平。各市(县、区)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升,整体效率差异程度有所收敛,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且空间集聚态势不断增强,“核心—外围”的层级结构越发明显。经济、人口、用地结构、产业结构、交通区位、政策支持均对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在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背景下,加快西咸地区城市建设,严格把控用地尺度,促进产业形态和资源配置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中心区域优势作用,以点带面发展,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注重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阿克苏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反映了土地利用的发展变化趋势。因此,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驱动力,将有助于环境和发展的综合决策。该文收集1998-2010年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分析阿克苏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对指导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晓芳  贾宗维 《农业网络信息》2012,(10):116-118,129
利用Landsat-5 TM数据分析了永济市上世纪90年代至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永济市城乡居民建设用地增加非常快,耕地面积也在增加,且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与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发展及城镇化速率不断加快,人口逐年增长及国家政策改变等是驱动永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剑  徐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18-1720
选取了25个影响因子,借助于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将漾濞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概括为人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农业集约化程度及城市化进程,为当地制定土地利用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7、2000年两期陆地卫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青海湖流域东北部1987~2000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这13年里,耕地、沙地、居民地和未利用土地总量增加;水域、草地总量分别减少。在典型的牧业区,在传统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多年来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采用主要矛盾分析法,得出超载过牧,而人口增长、政策行为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内江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依据内江市2002年和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对土地面积变化幅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进行计算,分析了内江市土地利用类型总体的变化情况以及各县(市、区)之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差异。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0.0对内江市2002—2006年的社会经济系统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定量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将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镇化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增加确定为引起内江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通过这些驱动力因素对内江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论述分析,从中发现驱动力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内江市的实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和建议,从而实现内江市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根据保定市区2008~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保定市土地利用变化,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8 ~ 2013年保定市区的耕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保定市区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率均小于0,保定市区土地利用程度正处在调整期或衰退期;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农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等社会因子是导致保定市土地利用情况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对五陵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指导。在五陵原土地覆被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应用1964,1988,2005,2010年4期遥感影像,分析近40 a间五陵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园地、城乡建设用地、道路的范围在扩大,耕地、水体、未利用土地的范围在缩小,林地面积变化不大;耕地、园地与城乡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最为频繁,大量耕地转变为园地和城乡建设用地。结合五陵原社会经济资料对其变化驱动因素加以分析,认为其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形式改变以及政府政策的导向。  相似文献   

18.
依据鄱阳湖地区1949~2002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近53年里人口增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粮食需求则是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定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是探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重点。以中部地区的江西省为例,利用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通过分析土地结构变化、土地利用地域分布的特点,分析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江西省从1996年到2004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同时提出相应的土地管理对策,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