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利用组织化学技术对巨型艾美耳球虫内生发育阶段细胞内的多糖、核酸、碱性核蛋白进行的研究证明,裂殖体、大配子、小配子体、卵囊内都存在 DNA、RNA 和碱性核蛋白。滋养体、多核体和小配子体内未检出多糖。裂殖体、大配子和合子含有多糖、成熟的大配子和合子多糖含量丰富。结果表明,多糖是由球虫自身合成并在其发育过程中消耗。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用组织化学技术对毁灭泰泽球虫生活史各阶段的几种细胞内含物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各期虫体内都存在 DNA 和蛋白质。滋养体,裂殖体,大配子和合子内存在 RNA,小配子体和小配子内未发现 RNA。裂殖体,大配子和小配子体内存在碱性磷酸酶(AKP)。  相似文献   

3.
肠艾美耳球虫内生阶段的多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寄生于家兔小肠内的肠艾美耳球虫内生阶段体内的多糖进行了定性和定位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肠艾美耳球虫的各代裂殖体和大配子内都含有多糖,滋养体和小配子体内也发现了多糖。不同种属的球虫多糖在虫体内分布的位置不同,多糖出现的时期也有所不同,并且再次证明各期虫体内多糖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寄生于家兔小肠内的肠艾美耳球虫内生阶段体内的多糖进行了定性和定位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肠艾美耳球虫的各代裂殖体和大配子内都含有多糖,滋养体和小配子体内也发现了多糖。不同种属的球虫多糖在虫体内分布的位置不同,多糖出现的时期也有所不同,并且再次证明各期虫体内多糖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5.
仔猪球虫病是由球虫所引起仔猪一种原虫病。本病的特征为:腹泻,粪便呈黄色到灰色。1流行病学该虫呈球形或亚球形,无色、光滑,卵囊壁薄。孢子化卵囊内含有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子孢子,潜伏期10~12天。猪球虫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内,有3个无性世代和1个有性世代,感染后第二天,出现第一个无性体,产生2~7个裂殖子。3~4天后产生第二个无性世代,有2~12个较大的裂殖子。第三个无性世代有4~24个较小的裂殖子,感染5~6天,开始性成熟,在感染后8~9天又重复出现大小类似的第二个裂殖子,会继续发育为第二代裂殖子或进入配子生殖阶段。有性生殖阶段由产生2根鞭毛小配子的小配子体和单核的大配子体组成。小配子与大配子体授精,最后形成卵囊。  相似文献   

6.
黄艾美耳球虫小配子体发育及其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黄艾美耳球虫小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及小配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小配子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小配子体生长阶段和小配子分化阶段。小配子体生长阶段发生与裂殖生殖相似的核分裂,内部产生裂痕,体积增大;小配子分化阶段,其核上方出现中心粒,同时限制膜连同核、线粒体向带虫空泡中突出,进而中心粒的中央微管消失转变成基粒,二根鞭毛从基粒长出,突入带虫泡;核的致密部进入小配子而成为小配子的核。小配子分  相似文献   

7.
毁灭泰泽球虫的大配子是在含有泡内小管的带虫空泡中发育。成囊颗粒Ⅰ在大配子的细胞基质中发育,而成囊颗粒Ⅰ则形成于内质网之嵴内。少数多膜小体见于年轻大配子的细胞质浅层。成熟大配子含有大量的多糖颗粒、少数电子半透明小泡、内质网、线粒体和小管。合子外层膜的膨胀和分离标志着卵囊壁形成的开始。成囊颗粒Ⅰ的物质通过分子渗透过程在合子表面沉积,形成外层。当外层从合子表面分离之后,成囊颗粒Ⅱ的内容物在合子限制膜下累积成层。内层的形成可能是要通过多层物质的分泌与融合的连续过程。粗面内质网在成囊颗粒Ⅱ物质的转运,以及新膜的分离和形成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成熟的卵囊壁由三层组成,分别称为外周膜、外层和内层。  相似文献   

8.
采用纯种微小泰泽球虫卵囊,人工感染四日龄雏鹅,定时剖杀,取小肠组织进行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微小泰泽球虫大配子体的发育与大、小配子的受精过程。大配子体由第二代裂殖子转变而来,在带虫空泡内发育。早期大配子体细胞核的浅层和周围均有多膜空泡分布。在大配子体的表面观察到了正待逸出的电子半透明空泡。成囊颗粒Ⅰ和Ⅱ先后出现,两者在分布、结构、大小及功能上均有明显不同。受精发生在卵囊壁形成之前。小配子的核和鞭毛均进入大配子,随后,小配子的核进入大配子的细胞核。没有观察到小配子鞭毛进入大配子的细胞核。  相似文献   

9.
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黄艾美耳球虫小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及小配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小配子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小配子体生长阶段和小配子分化阶段。小配子体生长阶段发生与裂殖生殖相似的核分裂,内部产生裂痕,体积增大;小配子分化阶段,其核上方出现中心粒,同时限制膜连同核、线粒体向带虫空泡中突出,进而中心粒的中央微管消失转变成基粒,二根鞭毛从基粒长出,突入带虫泡;核的致密部进入小配子而成为小配子的核。小配子分化过程中鞭毛的形成先于体部。成熟的小配子香蕉形,外被一层单位膜.鞭毛两根,附加微管4+1+1。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寄生于家鸭小肠上皮细胞的菲莱氏温扬球虫的受精和卵囊壁的形成过程。作者在感染后96 h 的样品中发现一例大、小配子已受精;小配子已进入大配子中,大配子胞质中有一根纵切的鞭毛,小配子的核呈流体状,位于大配子核附近。卵囊壁是由成囊颗粒内含物进入合子表面的膜之间沉积成层而形成。成囊颗粒Ⅰ形成外层卵囊壁,成囊颗粒Ⅱ形成内层卵囊壁。沉积于膜之间的成囊颗粒Ⅰ内含物逐渐浓缩,堆积成颗粒状,使卵囊壁外层外表面形成颗粒状突起。成熟的卵囊壁由三层组成:即薄的外周膜、外层和内层。其内的合子原生质还被两层单位膜包裹。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体外脱囊的方法,将布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brunetti)和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的子孢子分别接种于鸡肾原代细胞和9日龄鸡的尿囊腔中,置40~41℃恒温箱内培养,结果如下:①E.brunetti 子孢子接种鸡肾原代细胞后,50h 发现第一代未成熟裂殖体;76h 发现第二代成熟裂殖体;128h 发现配子体,继续培养再无进一步发育。子孢子接种鸡胚尿囊腔后,16~48h 发现第一代裂殖体;60~72h 发现第二代裂殖体;未见到第三代裂殖体;144h 发现小配子体、大配子体和未成熟卵囊,168h 发  相似文献   

12.
地克珠利饮水剂临床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克珠利饮水剂临床药效试验张龙现宁长申许兆孟(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王昆孙小玉李瑜欣(郑州肉鸡示范场)地克珠利为我国近期研制成功的抗球虫新药,其化学成分为苯乙晴类化合物。该药作用于球虫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抗球虫效果极好[4]。但...  相似文献   

13.
采用纯种微小泰泽球虫卵囊,人工感染四日龄雏鹅,定时剖杀,取小肠组织进行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微小泰泽球虫小配子体与小配子的超微结构和发育过程。小配子体由第二代裂殖子发育而来。当小配子体完成最后一次核分裂后,其核中染色质呈斑块状,核内无核仁。随后,细胞核移向小配子体边缘,并拉长成二部分,电子致密部分将发育成小配子的核,电子密度浅的另一部分则留在残体中。每个细胞核上方有一对中心粒,中心粒将进一步发育成为小配子两根鞭毛的基粒,鞭毛由此产生。成熟的小配子拥有两根鞭毛和一个体部,体部有一个长形的细胞核,核的前面嵌有一线粒体。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光镜和电镜、切片和涂片技术,对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小配子发育期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小配子发育分2个阶段——生长与核分裂阶段及小配子的形成与分化阶段。早期小配子体单核,核仁小;随着核的分裂变为双核、四核和多核小配子体,后者因核极多,浅层分叶形成小配子体胚以利于核周边排列。各小配子体胚周边的核与嵌于核前方的线粒体向前突出并生长,最后分化形成小配子落入带虫空泡。成熟的小配子有2根鞭毛、1个大线粒体和1个强嗜锇性核、被单层膜。结果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小配子发育遵循艾美耳属球虫小配子发育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利用透射电镜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小配子发育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小配子母细胞和大配子母细胞于相邻的宿主细胞内相伴产生,系由末代裂殖子侵入后,长大变圆而形成。小配子的形成为直接分化型。首化细胞核分裂为多个,随后细胞核向周边移动,随之近核处限制膜外突,临近外限制膜下陷。中心粒在核上方形成半并发育为基粒、鞭毛中的微管和附着微管,早期形成的小配子仍与小配子母细胞的残体相连。成熟小配子与残体分离,外型呈香蕉状,外被单位膜,内有一电子结构+分致密的细胞核,核实端侧面有一个巨大线粒体,小配子有鞭毛2根,每根鞭毛内有微管,为9+2结构,附着微管至少6根,这些微管起始于基粒。  相似文献   

16.
利用透射电镜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小配子发育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 小配子母细胞和大配子母细胞于相邻的宿主细胞内相伴产生 ,系由末代裂殖子侵入后 ,长大变圆而形成 小配子的形成为直接分化型 首先细胞核分裂为多个 ,随后细胞核向周边移动 ,随之近核处限制膜外突 ,临近处限制膜下陷 中心粒在核上方形成并发育为基粒、鞭毛中的微管和附着微管 ,早期形成的小配子仍与小配子母细胞的残体相连 成熟小配子与残体分离 ,外型呈香蕉状 ,外被单位膜 ,内有一电子结构十分致密的细胞核 ,核头端侧面有一个巨大线粒体 ,小配子有鞭毛 2根 ,每根鞭毛内有微管 ,为 9+2结构 ,附着微管至少 6根 ,这些微管均起始于基粒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血液涂片检查、病鸡剖检、组织印片及人工接种试验对信阳地区病鸡体内和组织切片中各期病原体的形态变化观察,总结其流行规律和典型病状,并提出其防治技术。[结果]信阳市鸡卡氏住白细胞虫体在血液细胞内发育各期形态变化与国内外报道基本相同。大配子平均大小14.86μm,小配子体平均大小12μm。大配子体的数量比小配子体多。在鸡细胞内外除第3、4期配子体外,还有裂殖子。裂殖体直径为27~68μm。[结论]可在鸡饲料中添加中西药物来预防和治疗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人工感染毁灭泰泽球虫后北京鸭空肠粘膜的形态学变化。正常北京鸭的空肠主要由宽抹刀形的绒毛组成,绒毛表面含有多角形的吸收细胞、杯状细胞的开口及水平缝隙。毁灭泰泽球虫所引起肠粘膜的广泛性损伤,主要显现为肠绒毛断裂,暴露出固有膜的结缔组织,绒毛上皮退化或崩解。病变严重时,绒毛和绒毛上皮的结构完全消失。在绒毛上皮和组织屑中观察到裂殖体、裂殖子、配子体、配子和卵囊。  相似文献   

19.
利用肠粘膜压片镜检的方法,对 E.brunetti,E.maxima 和 E.acervulina 在鸡体内的发育部位和各期虫体的形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经三次重复试验检查结果表明,E.brunetti 第一代、第二代裂殖生殖主要在空肠和回肠进行;第三代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卵囊形成主要在空肠、回肠、直肠和盲肠近端进行;第三代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卵囊形成主要在空肠、回肠、直肠和盲肠近端进行.朋代裂殖体出现时间分别为接种后24~48h;56~80h 和88~96h;小配子体与大配子体均于104~112h 出现,未完全成熟的卵囊和极少数成熟卵囊见于112~120h。  相似文献   

20.
观察山羊球虫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球虫的内生殖阶段。利用光镜或扫描电镜检查小肠壁上的4种肉服病变:白色小点、平斑、突起斑和息肉。它们中都有大量的虫体寄生。息肉基部有一层厚厚的腺样上皮形成的腺。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被膜下、小梁周围的淋巴窦和淋巴管中有大裂殖体和卵囊存在。发现两种类型的裂殖体:大裂殖体和小裂殖体,前者寄生于小肠绒毛的中央乳糜管和肠系膜淋巴结中,后者大多寄生于肠腺上皮细胞中,少数在绒毛上皮细胞中。裂殖子、配子体和卵囊寄生于肠腺及绒毛上皮细胞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