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氮磷配施对“济麦22”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配施对超高产冬小麦"济麦22"产量及磨粉品质、糊化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及烘焙品质等的影响。结果看出,容重、出粉率与磨粉品质呈显著正相关;峰值粘度和峰值时间对面粉糊化特性影响显著;湿面筋含量、沉降值与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且对烘焙品质的影响显著。产量和品质的大部分指标随施氮磷量的增加而发生显著变化,氮磷肥对产量和品质的互作效应显著。施N 300 kg/hm2、P 150kg/hm2处理可获得超高产,且容重、出粉率、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及面团稳定时间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表现出较好的磨粉品质和烘焙品质。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该施肥量是济麦22优质超高产的最佳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2.
超高产小麦育种探讨及诱变技术在超高产小麦育种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超高产小麦的概念、超高产小麦培育的理论依据以及发展超高产小麦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阐述.同时,分析了现阶段超高产小麦育种现状,提出了我国超高产小麦育种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人工诱变创造种质资源在超高产小麦育种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自身多年诱变育种实践简要介绍了在超高产小麦育种以及种质资源创新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紫外辐射增加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紫外辐射增加能显著降低小麦产量,对经济系数无显著影响,但生物产量显著下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群体叶面积指数(LAI)下降造成,而净同化率变化趋势不明显。紫外辐射增加导致生物产量下降的关键时期为拔节--孕穗期,而对拔节前的干物质生产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
漯麦8号是漯河市农科院1998年选用鲁麦14为母本,豫麦41为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经过区试和生产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及适应性广等特性,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为2007008。  相似文献   

5.
氮素对超高产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对超高产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影响。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采用开放式气路测定了超高产麦田旗叶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氮素对超高产小麦生育后期的光合特性有较大的调节作用,随着施氮量增加,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增强,但过高的施氮量(N 375 kg/hm2)导致灌浆后期叶片衰老快,净光合速率下降迅速,叶面积指数降低,千粒重下降明显,最终导致产量的减少。在本试验条件下,超高产麦田的适宜施氮量为N 300 kg/hm2。  相似文献   

6.
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9 000 kg·hm-2)群体的生长发育特性,以该区域推广面积较大的半冬性小麦品种‘连麦6号’、‘济麦22’和‘烟农19’为材料,在试验总结出包括基本苗调控和氮肥运筹等一套适宜黄淮地区稻茬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稻茬小麦高产和超高产群体,对其系列生育、生理特性以及产量要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高产小麦群体(产量为7 380~7 889 kg·hm-2)相比,超高产(9 000 kg·hm-2)小麦群体单位面积穗数差异不显著,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超高产小麦抽穗前茎蘖数较高产群体少,但分蘖成穗率较高;超高产群体小麦的叶面积指数,生育前期较高产群体低,抽穗后则显著高于高产群体,两者干物质积累生育前期无明显差异;超高产小麦抽穗期、乳熟期与蜡熟期的根冠比、根系伤流量均显著高于高产群体;超高产小麦粒叶比、茎鞘物质运转率和收获指数均高于高产群体。因此,本文提出了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9 000 kg·hm-2)群体的产量结构与群体指标:单位面积穗数(700±20)×104·hm-2,每穗实粒数32,千粒重42 g,茎蘖成穗率45%;抽穗期叶面积指数6.5~7.0;成熟期总干重20 700 kg·hm-2,粒叶比14 mg·cm-2;抽穗期根冠比0.28,根系伤流量7.1 g·m-2·h-1;收获指数0.45。  相似文献   

7.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产量形成对磷素的需求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掌握小麦磷素的吸收特征及区域差异性有利于指导小麦合理施肥,提高磷肥肥效,维持小麦增产稳产。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小麦磷素吸收特征的区域差异性及对产量的响应。【方法】本文收集了2000年后我国黄淮海冬麦区、 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田间试验的文献数据,统计分析了小麦产量、 地上部磷吸收、 籽粒磷含量、 秸秆磷含量、 100 kg籽粒需磷量等参数的区域异质性,并计算了小麦不同产量水平下100 kg籽粒需磷量、 籽粒磷含量和秸秆磷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我国田间试验的小麦平均产量为6.18 t/hm2 (n=5424),变异系数为33.1%; 籽粒、 秸秆磷含量全国平均分别为0.32% (n=1072)、 0.08%(n=864),变异系数分别为34.3%、 75.0%; 地上部、 籽粒和秸秆吸磷量全国平均分别为26.4 kg/hm2 (n=1370)、 17.0 kg/hm2 (n=679)、 5.4 kg/hm2 (n=650),变异系数分别为58.6%、 55.1%、 94.8%。除籽粒磷含量外,小麦产量、 地上部磷吸收量、 籽粒磷吸收量、 秸秆磷吸收量和秸秆磷含量均以黄淮海麦区最高,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次之,西北冬春麦区最低。生产100 kg籽粒需磷量全国平均为0.46 kg(n=1546),变异系数37.0%,其中以黄淮海冬麦区最高,为0.50 kg (n=813),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北冬春麦区分别为0.44 kg (n=195)和0.41 kg (n=538)。随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生产100 kg小麦籽粒需磷量呈增加趋势,4.50 t/hm2、 4.50~6.50 t/hm2、 6.50~8.50 t/hm2、 8.50 t/hm2 产量范围生产100 kg籽粒需磷量分别为0.41 kg、 0.43 kg、 0.50 kg、 0.52 kg; 籽粒磷含量基本维持一定水平,分别为0.32%、 0.31%、 0.31%、 0.33%,秸秆磷含量呈增加趋势,分别为0.05%、 0.07%、 0.11%、 0.12%。【结论】我国小麦产量、 籽粒磷含量、 秸秆磷含量、 籽粒磷吸收量、 秸秆磷吸收量、 地上部吸磷总量和生产100 kg籽粒需磷量波动范围大,变异性较高,存在明显区域差异。黄淮海冬麦区吸磷量以及百公斤籽粒需磷量均高于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区,产量水平也最高。产量越高,百公斤籽粒需磷量也越高。因此,施肥中要依据区域的小麦产量及磷素需求规律因地制宜地指导区域小麦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8.
小麦新品种黔麦17号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育成的常规小麦品种,父本为P36,母本为1726,于2003年选育成功,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麦2007005号)。平均产量330.4kg/667m^2,容重791g/L,蛋白质含量14.50%,湿面筋含量29.03%,中抗条锈病、白粉病,高抗叶锈病,抗倒伏能力强,适宜在贵州省与及相似气候生态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区小麦产量及产量要素对秸秆还田响应的整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究秸秆还田对中国小麦的增产效果,运用整合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秸秆还田后小麦产量及产量要素的变化范围,并探讨不同秸秆还田条件的影响;通过文献检索与严格筛选,整理得到55篇田间试验数据资料,建立小麦产量及产量要素数据库,并应用整合分析方法,比较分析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和产量要素的整体影响以及秸秆还田技术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总体上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和产量要素,但增长幅度不大。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在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之间的省份,选择潮土、塿土、水稻土等养分中等、复杂难以利用的土壤类型,实行秸秆还田技术的收益较好;不同耕作方式对秸秆还田的影响较大,免耕和翻耕技术好于旋耕技术;施氮水平>300 kg·hm-2时,增产不显著,200~300 kg·hm-2施氮水平为最佳;秸秆种类与还田量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影响较大,其中使用麦秸还田效果一般,稻秸全量或半量还田成效较好,玉米秸半量还田(6 000 kg·hm-2)增产最大。综上,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小麦产量和产量因素,秸秆还田的最佳条件为在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区实行免耕与翻耕交替耕作方式,采用玉米秸秆半量还田方法,施氮水平为200~300 kg·hm-2。本研究结果为秸秆还田在我国小麦高产高效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氮素吸收及其产量效应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目的】掌握小麦氮素的吸收特征及区域差异性有利于指导小麦区域合理施肥,提高氮肥肥效,维持小麦增产稳产。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小麦氮素吸收特征的区域性差异及其产量效应。【方法】收集了2000年以后我国小麦田间试验产量、 籽粒和秸秆氮含量的文献数据,统计分析了黄淮海冬麦区、 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小麦产量、 地上部氮吸收、 籽粒氮含量、 秸秆氮含量、 100 kg籽粒需氮量的区域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小麦不同产量水平下100 kg籽粒需氮量、 籽粒氮含量和秸秆氮含量。【结果】小麦产量、 籽粒氮含量、 秸秆氮含量、 地上部吸氮总量和生产100 kg籽粒需氮量的波动范围大,变异性较高,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我国田间试验的小麦平均产量为6.18 t/hm2(n=5484,变异系数34.37%),其中以黄淮海冬麦区最高(7.06 t/hm2),西北冬春兼播麦区最低(4.71 t/hm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居中(5.60 t/hm2); 生产100 kg籽粒需氮量的全国平均为2.87 kg (n=5073,变异系数25.43%),其中以黄淮海冬麦区最高(2.98 kg),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偏低(分别为2.60 kg和2.84 kg); 籽粒氮含量、 秸秆氮含量、 地上部吸氮总量全国平均分别为2.17%(n=3456)、 0.55%(n=2460)、 180.9 kg/hm2(n=4962),变异系数分别为23.96%、 38.18%、 44.50%。籽粒氮含量、 秸秆氮含量、 地上部吸氮总量均以黄淮海麦区居高,分别为2.24%、 0.56%、 211.1 kg/hm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偏低,分别为1.92%、 0.5%、 146.7 kg/hm2和2.14%、 0.53%、 138.0 kg/hm2。生产100 kg小麦籽粒需氮量、 籽粒氮含量和秸秆氮含量随小麦产量水平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产量范围4.5、 4.5~6.5、 6.5~8.5、 8.5~10.5、 10.5 t/hm2,生产100 kg籽粒需氮量分别为2.79、 2.80、 2.91、 3.03和3.05 kg, 对应的籽粒氮含量分别为2.01%、 2.11%、 2.27%、 2.26%和2.40%,秸秆氮含量分别为0.46%、 0.53%、 0.58%、 0.61%和0.63%。【结论】温度、 水分等气候条件、 土壤类型、 主栽品种及田间管理技术等差异,造成了小麦氮素吸收特性的区域间差异,因此小麦施肥应根据各区域的小麦产量、 小麦氮素需求规律因地制宜地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11.
航天诱变选育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系龙辐02-0958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经返回式卫星搭载纯系小麦龙94-4083的风干种子,从第6代(SP6)中选育出了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新品系龙辐02-0958。该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较其亲本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产量鉴定中较对照品种增产18.5%~22.5%,且差异极显著;较原亲本增产6.4%。在品质性状上,龙辐02-0958面粉的沉降值、面团的最大抗延阻力和面积分别较原亲本增加5.4ml、175E.U和34cm2,达到了优质强筋麦的标准。同时,龙辐02-0958的抗病性较其亲本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深耘断根对旱地高产小麦氮素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深耘断根对旱地高产小麦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冬前深耘断根 ,植株将吸收的氮素较多分配至籽粒 ,分配至根系少 ,肥料氮利用率高 ,土壤残留率和回收率低 ,损失率高 ,产量提高 ;而冬前和起身期都深耘断根与不断根则正好与此相反 ,因而在旱地高产麦田应推广冬前深耘断根  相似文献   

13.
覆膜高密度下棉花抗旱性产量和品质指标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胁迫敏感指数对覆膜高密度种植模式下的58份棉花资源进行了抗旱性分级评价,分析了抗旱性相关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特征,为棉花抗旱资源的筛选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其中根据胁迫敏感指数(SI)可将58份棉花资源中定义为抗、中抗和不抗.新陆早36号、山东大桃长绒、武棉2号和93外引31-21的抗旱性强;在正常灌溉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量水平小麦的氮吸收利用差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土培盆栽条件下,以130份小麦为材料,测定了不同生育时期小麦的干物质量、氮素含量和籽粒产量,将供试品种按籽粒产量由低到高低依次分为I、II、III、IV、V、VI等6类型,研究了各类型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1)供试品种籽粒产量差异较大(CV=3316%),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随籽粒产量水平提高呈增加的趋势(r=02740**),提高氮素吸收量和籽粒氮素利用效率均可提高籽粒产量。(2)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籽粒产量水平类型小麦植株含氮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不密切。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吸氮量与籽粒产量极显著相关(r=02890**、09175**)。(3)不同生育时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在类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但其与籽粒产量相关性不显著。提高氮素收获指数和拔节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可提高籽粒产量。(4)拔节期-成熟期不同类型间小麦干物质量随籽粒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成熟期表现尤为突出。籽粒产量水平较高的品种在拔节期后有较强干物质和籽粒产量形成能力。(5)氮素吸收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是影响籽粒产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有色小麦皖麦38、绿麦1号和kz6061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有色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处理对有色小麦千粒重、容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影响不显著,灌3水较灌2水处理显著提高有色小麦醇溶蛋白含量,而显著降低干、湿面筋含量。不同粒色小麦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差异显著,kz6061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显著高于皖麦38和绿麦1号。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沉降值、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在不同粒色小麦中差异显著,沉降值和面筋指数以皖麦38最高,干、湿面筋含量以kz6061最高。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皖麦38的清蛋白和球蛋白,绿麦1号的球蛋白,kz6061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均有一定影响,对有色小麦面筋指数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玉米、水稻经叶面喷施氯化胆碱(CC)和高效硝铵复合肥(硝饺肥)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叶重,硝酸还原酶(NR),ATP酶,以及玉米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苹果酸酶等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促进了光合作用,使产量有所提高。CC和硝铵肥混合使用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运用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相结合的统计方法 ,研究迟熟品种苏农 90 5 2的 3 6个早熟突变系的 8个农艺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和各自的遗传参数 ,以及高产基因型特征。结果表明 :1 生育期较亲本提早的幅度为 2~ 1 3d,产量性状的突变范围较大 ;2 生育期与每穗粒数呈极显著遗传相关 ;3 影响单株产量的因子 ,按直接作用大小排列为 :单株有效穗 >千粒重 >每穗总粒数 >结实率 ,即早熟突变系高产基因型特征首先是多穗 ,其次是大粒 ,早熟高产品种的选育必须采取两高 (穗数、粒重 )一低 (粒数 )育种策略 ;4 早熟突变系的千粒重和生育期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 ,单株有效穗和单株产量广义遗传力较小 ,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灌水时期和施用硫锌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强筋小麦济麦20为材料,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研究了灌水时期以及施用硫肥和锌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生育后期灌水,有利于抑制旗叶叶绿素的降解,提高了旗叶叶片含氮量,延长了旗叶的功能期,以开花期灌水最显著;施硫肥和锌肥也能减缓旗叶的衰老。籽粒产量、容重、千粒重和穗粒数均随灌水时期的推迟而增加,以开花期灌水产量最高,各灌水处理间差异显著,总穗数以春生5叶期灌水处理最高;硫肥和锌肥处理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没有显著影响。籽粒总蛋白质含量和蛋白组分,除醇溶蛋白外,均随灌水时期的推迟而降低,以春生2叶期灌水含量最高;施硫肥能够显著提高籽粒总蛋白质含量和谷蛋白含量,锌肥作用差异不显著。在干旱条件下,春生5叶期灌水有利于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证明冠层温度在筛选小麦品种(系)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利用红外测温仪,于2006-2007年在甘肃陇东旱原研究了来自中国北方和美国的40个小麦品种(系)不同生育时期冠层温度的差异及其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在籽粒灌浆结实期存在着冠层温度高度分异现象,其分异程度随生育期的推后明显加大,到灌浆中后期达到最大。无论拔节期、灌浆初期还是中后期,旱地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冠层温度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并且随着生育期推移,相关性增大。灌浆中期以后不同基因型小麦冠层温度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冠层温度偏低的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灌浆中后期的冠层温度在评价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作为田间选择的一个指标应用。  相似文献   

20.
喷灌条件下不同灌水处理冬小麦的叶水势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鹭  胡春胜  陈素英 《土壤》2005,37(4):410-414
在喷灌区一季冬小麦的试验表明,冬小麦叶水势值在各生育期每天的1400左右发生明显变化;从生育期看,返青期叶水势低谷值出现较晚,持续时间短且恢复较快;孕穗和开花期低谷出现有提前和持续时间延长趋势;叶水势不完全随生育进程与土壤水分同步变化,原因为同一时期内土壤水分是造成叶水势差异的主导因素,但同时外界条件的变化也对叶水势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前期叶水势在黎明前和中午都与浅层土壤水分关系密切;到开花和灌浆期叶水势则变为只在中午与浅层土壤水分关系密切,黎明前更多依赖深层土壤水分状况,表现为与深层土壤水分关系密切。喷灌条件下,当返青后灌水量超过150mm时,灌水量对叶水势的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