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凉血解毒散对鳖红脖子病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鳖的红脖子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试验运用中医学理论对其进行辨证施治,组方凉血解毒散应用于预防和临床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证明该方与抗菌素一样能有效地防治鳖的红脖子病,并通过抑菌试验,验证了本方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患红脖子病黄沙鳖的肝脏、肺脏分离到一株细菌,人工感染黄沙鳖证实为该病的病原菌。对该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进行分析和双重PCR鉴定,确定为携带气溶素(aer)基因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哌酮、氧氟沙星、恩诺沙星3种药物敏感;选用头孢哌酮和恩诺沙星对该病进行防治,获得较好的治疗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山瑞鳖红底板病的病原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为生产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常规方法从患红底板病山瑞鳖的肝脏、心脏和腹水中分离病菌,人工感染确定其致病性,以API 20NE生化鉴定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菌,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山瑞鳖的心脏、肝脏和腹水中分离到3株优势菌株,经鉴定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与标准株ATCC 7966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6%.3株病原菌对舒普深、菌必治、多粘菌素B和先锋必等4种药物均高度敏感,而对先锋霉素Ⅵ、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等3种药物均不敏感.[结论]引起广西南宁市某养鳖场山瑞鳖红底板病的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可选用舒普深、菌必治、多粘菌素B和先锋必等药物进行治疗.放养密度大、水质条件差和相互咬伤是山瑞鳖在保温越冬期间红底板病暴发性流行的诱发因子.  相似文献   

4.
稚鳖“小白点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针对福建省厦门郊区某鳖养殖场中稚鳖暴发的“小白点病”病原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菌种鉴定,药敏试验等试验研究,确认引起稚鳖“粘白点病”的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表明该病的防治宜采用氯霉素,氟呱酸,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  相似文献   

5.
鳖病的防治     
(一)红脖子病(肿颈病、大脖子病)1、症状 腹部出现赤斑,继而颈部明显肿大,口鼻出血,全身浮肿,严重时肠道内充满淤血。病鳖反应迟钝,不吃食,常爬上岸边,最后伸颈而死。  相似文献   

6.
嗜水气单胞菌能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我国的许多淡水鱼类的暴发病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孙其焕等1991,陈怀青和陆承平1991]。暴发病的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渔业的发展。近年来各种名特水产品的养殖也正在受这种细菌的危害[孙佩芳等1996,陆宏达和金丽华1996]。一味地应用抗生素及化学药物将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且效果不很明显。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疫苗势在必行。国外商品性鱼用疫苗在七十年代中已开始生产,国内也在研究试制[杨先乐等1989,许淑英等1994,孙建和和陆承平1995]。本实验室人员从患穿孔病的鳖上分离到…  相似文献   

7.
鳖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的试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嗜水气单胞菌能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我国的许多淡水鱼类的暴发病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孙其焕等1991,陈怀青和陆承平1991]。暴发病的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渔业的发展。近年来各种名特水产品的养殖也正在受这种细菌的危害[孙佩芳等1996,陆宏达和金丽华1996]。一味地应用抗生素及化学药物将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且效果不很明显。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疫苗势在必行。国外商品性鱼用疫苗在七十年代中已开始生产,国内也在研究试制[杨先乐等1989,许淑英等1994,孙建和和陆承平1995]。本实验室人员从患穿孔病的鳖上分离到…  相似文献   

8.
鳖穿孔病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病鳖中分离到CD-1,CD-2,CD-3,CD-4细菌菌株4个,经人工感染试验均对鳖有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鳖相似的症状。对4个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鉴定,证明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用多种药物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个菌株对丁胺卡那,妥布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则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10.
从杭州市某甲鱼养殖场发生后咱持续性慢性不明传染病病死甲鱼中,分离到多株细菌。用玻板凝集试验筛选出与嗜水气单胞菌抗血清发生强阳性反应的两株细菌,经形态、染色、生长特性研究及生化反应鉴定,确定这两株细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但其中一株具毒力,在血琼脂上呈β-溶血,能在4小时内致死小白鼠,而另一株无毒力,不溶血。  相似文献   

11.
从濒死鳖的肝、心血和腹水物分离到两种细菌,人工感染试验均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的症状并死亡,从人工感染死亡鳖中分别再次获得同种细菌。根据形态、生长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分别被鉴定为运动型气单胞菌的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和温和气单胞菌(A. sobri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此二种细菌对菌必治、氟嗪酸、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均呈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肉脂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中华鳖肌肉和油脂块的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肌肉的矿物质和氨基酸含量、肌肉和油脂块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肌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8.21%和1.23%,油脂块的脂肪含量为86.72%;肌肉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铁和铬含量分别为380.13 mg/kg和1.08 mg/kg;肌肉的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6.94%和45.45%,其中鲜味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1.90%和7.94%;肌肉和油脂块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0.18%和24.96%,其中肌肉的EPA和DHA含量分别高达9.93%和9.12%。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评价了中华鳖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种中华鳖穿孔病病原菌的分离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患有穿孔病的中华鳖的病灶中分离到菌株N9910和N9911。用二菌株分别进行小白鼠和鳖的感染试验,均能使小白鼠死亡及鳖发病,感染鳖出现与自然发病鳖相似的症状,并从人工感染的死亡鳖中再次分离到相同的细菌。经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测定,二菌株均鉴定为摩氏摩根氏菌(Morganella morgani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二菌株对氯霉素、菌必治、氟哌酸及丁胺卡那霉素均呈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防治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中医学理论对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采用补脾保肝、清热解毒的中草药防治此病 ,有效地控制了此病的发展 ,表明中草药是防治此病的一条新途径 .本文还就中草药对此病的药效进行了中医药原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尖吻鲈Lates calarifer(初始体重16.94 g±0.12 g)为对象,投喂添加不同水平复方中草药的饲料,研究了复方中草药对尖吻鲈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共分6组(对照组、A-E组),A-E组饲料中复方中草药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0.1%、0.2%、0.4%、0.8%,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每组设3个重复,饲养试验共进行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组和E组尖吻鲈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显著提高(P〈0.05),E组鱼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E组鱼的血糖浓度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B组鱼的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能改变尖吻鲈的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鱼腥草抗病毒合剂对鸡法氏囊病的疗效及小鼠的免疫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腥草菌毒克星合剂是按照中医学理论研制的一种抗动物病毒性疾病的中草药调节剂,对人工攻毒引起的禽法氏囊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免疫试验也证明,其能增强小白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小白鼠脾淋巴细胞玫瑰花结形成,并能诱生干扰素,由此验证了本制剂对动物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取品种、胎次、分娩期相近的10头待产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母猪从产前5-7 d开始,每头每天分别喂服50 g中药黄白痢散一次,产后1-2 d连喂2次,之后每隔5 d再喂一次,直至断奶.于仔猪出生后的20 d,从每窝仔猪中随机选取体重相近的空腹公、母仔猪各一头,采血检测相关指标,探讨母猪喂服黄白痢散对哺乳仔猪血液的有关生理生化及免疫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给母猪喂服黄白痢散能提高哺乳仔猪血红蛋白含量10.36%(P<0.05)、红细胞比积8.00%(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19%(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16.56%(P<0.01)、血清白蛋白含量17.97%(P<0.05)、乳酸脱氢酶活性31.17%(P<0.05),其他指标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罗非鱼腐皮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对中草药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罗非鱼腐皮病的防治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等鉴定方法,从患腐皮病的罗非鱼体内分离到1株温和气单胞菌,并进行致病性试验和中草药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细菌对罗非鱼有较强的致病作用。中草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五倍子、乌梅、沙棘、苏木4种单味中草药对分离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石榴皮次之,陈皮、石菖蒲、鱼腥草、马齿苋、穿心莲、桉树叶、薄荷等无抑菌作用,且五倍子+乌梅的组方抑菌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