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泰安位于鲁中南地区,麦田常见杂草主要有播娘蒿、荠菜、鹅不食,其中播娘蒿出现频率在90%以上,荠菜65%以上,鹅不食50%左右。这几种杂草均为一年生杂草,是我市麦田杂草防除的主要对象。为了给试验设计和调查取样提供理论依据,帮助分析杂草在农田发生发展动态,我们对这几种杂草分布型及应用进行了研究。一、材料与方法(一)分布型的调查和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调查表明,山西麦田杂草种类约75种,隶属于25科.以播娘蒿、荠菜、马齿苋、田旋花、藜和节节麦等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播娘蒿,为61.2%,其次是荠菜,为52.6%.不同农田生态区域、同一区域春麦区与冬麦区、旱作地与水浇地麦田之间,杂草群落结构存在差异.部分麦田杂草呈现节节麦和雀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比重上升、传播蔓延加快的态势.采取以化学防除为主、农业措施为辅的综合防除技术,可有效控制麦田草害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3.
何永垠 《植物保护》1991,17(5):45-45
自1980年春季推广用2.4滴丁酯防治麦田杂草以来,以灰菜为主的麦田春性杂草得到控制。但近几年来,以离子草、播娘蒿和荠菜为主的麦田越冬性双子叶杂草危害日益猖獗,危害严重的地块已超过(4千亩),每平米有杂草1521棵,折每亩杂草100万棵以上,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鲁西南地区麦田杂草发生严重,为摸清麦田杂草发生现状并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邹城市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危害麦田的杂草涵盖14科31种,其中以禾本科、茜草科杂草的危害性较大,优势种为节节麦、雀麦、播娘蒿、猪殃殃。针对邹城市麦田杂草发生现状,笔者提出了鲁西南地区麦田杂草的针对性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陕西关中冬小麦田杂草进行调查,分析麦田杂草的种类组成、出苗规律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关中灌区小麦田杂草有15种,隶属15属8科,形成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猪殃殃+节节麦+野燕麦+麦家公为主的杂草群落,在这个群落中发生优势度大的杂草为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猪殃殃、节节麦.这些杂草在小麦3~4叶期...  相似文献   

6.
小麦田除草剂的长期使用,造成麦田杂草群落发生变化。为建立不同区域优势杂草种类的化学防除技术,本研究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14种除草剂对11种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灭草松可以较好地防除冬小麦田野老鹳草、牛繁缕、大巢菜、紫堇、小藜、阿拉伯婆婆纳、播娘蒿、猪殃殃、麦家公等阔叶杂草;吡草醚对野老鹳草、牛繁缕、小藜、阿拉伯婆婆纳、播娘蒿、猪殃殃、麦家公、荠菜等8种杂草防效突出。辛酰溴苯腈可很好地防除牛繁缕、大巢菜、小藜、阿拉伯婆婆纳、播娘蒿、麦家公等6种阔叶杂草;唑草酮对野老鹳草、牛繁缕、阿拉伯婆婆纳、播娘蒿、猪殃殃等5种杂草防效突出。这4种除草剂及其适用浓度与其他供试药剂相比杀草谱更为广泛,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好。根据不同区域优势杂草种类,合理选用高效除草剂进行防除。  相似文献   

7.
洛阳市麦田杂草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洛阳市旱茬麦田杂草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麦田杂草有12科24种,其中禾本科和十字花科种类最多,各占杂草总调查种类的25%,菊科、石竹科、旋花科各占8.3%;以一年生杂草为主,占70.8%。相对多度达30以上的杂草依次有播娘蒿、麦家公、离子草、野油菜4种,其中播娘篙和麦家公两种双子叶杂草的相对多度分别达52.34和45.80,明显为当地麦田杂草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农田生态环境的变化,麦田播娘蒿发生危害程度愈来愈重。鉴于目前尚无其产量损失及防治指标,为科学地指导防除,我们于2002年测定了播娘蒿对小麦危害产量损失,并初步制定了防治指标。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选在水肥条件中等、地力均匀、播娘蒿密度较大的麦田。小麦品种为PH82-2-2。试验设9个处理,2次重复,随机排列,共18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55m2(1.5m×1.7m)。3月10日进行试验。小区内的播娘蒿以原有草数为主,通过人工拔草设置不同梯度的处理小区,并以无草小区为对照。同时,将其他杂草全…  相似文献   

9.
化学除草对麦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1993-1997和磺酰脲类除草剂进行麦田化学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所使用的除草剂均能有效地防治阔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莱,糖芥等,除草效果大于90%。麦杂草种类的演变为今后进行麦田化学除草提出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麦田阔叶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风险、降低除草成本、增加药效,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对2甲4氯钠与双氟磺草胺混配的除草活性及对小麦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283.5 g a.i./hm~2处理下二者混配对播娘蒿、猪殃殃防效分别为97.57%、88.27%;二者混配在播娘蒿、猪殃殃2种杂草与小麦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6.07、2.34。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甲4氯钠与双氟磺草胺混用后可以提高对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同时对小麦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50%麦哥WP在小麦越冬前,杂草1~3叶期茎叶喷施,能有效防除碱茅、荠菜、播娘蒿等麦田越年生单子叶和阔叶杂草。50%麦哥WP 90~200 g/667m2对小麦产量无不良影响。建议在冬小麦田中应用剂量为120~150 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新疆核桃-小麦间作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新疆核桃与小麦间作对麦田杂草种类及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2—2017年对新疆南疆核桃-小麦间作、单作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南疆麦区杂草有39种,隶属14科33属,其中以菊科、禾本科、藜科为主;优势杂草有9种,分别是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Schur.、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硬草Sclerochloa kengiana L.、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L.、离蕊芥Malcolmia africana(L.)R. Br.、小蓟Cephalanoplos segetum(Bunge.)Kitam.、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与小麦单作田相比,核桃-小麦间作麦田杂草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2017年物种丰富度最高达27种,代表杂草优势集中性的Simpson指数则是小麦单作田高于核桃-小麦间作麦田,2013年高达0.32;核桃-小麦间作有利于麦田播娘蒿、苣荬菜和离蕊芥发生,但不利于萹蓄发生,其它5种优势杂草在间作和单作麦田的发生密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我场地处苏北沿海大丰市境内,自gO年代以来大小麦播种面积长年稳定在5万亩左右。因麦子生育期长,田间杂草种类多,部分麦田恶性杂草危害猖撅,每年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部分重草田块减产达到43%。近几年通过开展麦田杂草普查,研究草相演变规律,采取综合防除措施,有效控制了麦田杂草的危害,使产量稳步提高。1麦田杂草种群的变化动态我场从1991年开始坚持每两年进行一次麦田杂草普查工作,并建立麦田草相档案,对麦田杂草的发生、演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1991年冬前调查,我场麦田杂草优势群落主要有两种,一是野燕麦一麻芥菜、播娘蒿…  相似文献   

14.
苯黄隆(麦黄隆)防除离子草、播娘蒿试验朱玉新,罗彩虹,任怀义(甘肃省平凉地区植保植检站744000)离子草、播娘蒿是陇东地区麦田优势种杂草,以前大面积化除均采用2,4-滴丁酯(2,4-Dbutylate),效果不太理想,尤其对离子草效果很差。麦黄隆(...  相似文献   

15.
麦磺隆防除麦田阔叶杂草试验朱玉新,罗彩虹,任怀义(甘肃省平凉地区植保植检站744000)播娘蒿、离子草是陇东地区麦田主要杂草,目前大面积化除均采用2,4-D丁酯,效果不太理想。麦磺隆是一种新型麦田除草剂,可防除多种阔叶杂草。为了验证该药剂在我区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麦田杂草化学防除已成为广大农民麦田管理的1项基本措施,但由于目前除草剂种类多,麦田杂草优势种又不一样,化学防除的效果就不一样。为了探讨筛选适合汝阳县麦田杂草化学防除的药剂,2001年我们选用5种麦田除草剂进行了药效比较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在汝阳县城关镇城东村五组进行。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为玉米,排灌方便。麦田杂草优势种主要有宝盖草、猪殃殃、播娘蒿、麦家公、小蓟、野油菜等阔叶杂草。次要种是野燕麦。1.2试验药剂及处理试验设亩用10%苯磺隆WP(麦客隆,下称,沈阳化工研究院试验厂生产)10g、25…  相似文献   

17.
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麦田杂草以播娘蒿和麦瓶草为优势种,常混生为害。近年来,大面积施用2甲4氯和2.4-滴,有效地控制了播娘蒿的密度,但对麦瓶草效果较差,而据我们初步试验,甲磺隆对麦瓶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为此于1990年春季,在冬小麦田进行了2甲4氯和甲磺隆混用的初步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麦田不同杂草对苯磺隆敏感性差异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麦田常见杂草对苯磺隆敏感性差异的分子机制,测定了苯磺隆对4种杂草活性及对杂草体内靶标酶(ALS)和代谢酶(GSTs)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泽漆对苯磺隆的敏感性最低,IC50为123.16gai/hm2;猪殃殃和荠菜次之,分别为8.47、1.07gai/hm2;播娘蒿最敏感,为0.29gai/hm2。离体条件下,苯磺隆对播娘蒿、泽漆ALS的IC50值分别为6.40、54.90mgai/L。活体条件下,苯磺隆处理后,播娘蒿体内ALS活力低于对照,第9天降为对照的31.20%,而敏感性低的泽漆处理后1~2天ALS活力虽略有下降,但第3天明显提高,第4天达到峰值,为对照的2.90倍,此后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4种杂草本身所含GSTs活性存在较大差异,泽漆GSTs活性最高。经苯磺隆处理后,泽漆与猪殃殃GSTs活性明显提高,第4天时达到峰值,相对活性分别为1.23和1.25,并持续在较高水平;而荠菜、播娘蒿GSTs活性虽分别在第3、5天达到峰值,但多数时间相对活性低于1。结果表明,麦田不同杂草体内ALS的敏感性差异和GSTs的代谢差异是对苯磺隆敏感性不同的两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麦田节节麦等杂草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北省常年种植冬小麦250万hm2。长期以来,并未发现节节麦(A egilops squarrosa L.)、雀麦(B rom us japonicus Thunb.)等禾本科杂草在麦田造成危害。2001年,在盐山县麦田首次发现节节麦危害;2002年,在定州市麦田首次发现雀麦危害。从全省调查结果看,目前常发性杂草仍以播娘蒿、荠菜、麦瓶草为主,但节节麦、雀麦等恶性禾本科杂草在部分地块已成为优势种,并造成严重为害。2004年调查,节节麦、雀麦已经成为本省小麦稳产、高产的严重威胁。1麦田禾本科杂草的发生特点1郾1发生面积大节节麦和雀麦的发生面积在首次发现时,均不足600m2,而目前已…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承包及麦田化学除草大面积推广应用,麦田优势杂草危害种类发生了一些变化。目前播娘蒿、麦家公、猪殃殃等杂草在本市关中地区大部分麦田成为优势种类。同时野燕麦、看麦娘、节节麦、多花黑麦草发生范围逐渐扩大,危害程度不断加重,严重影响小麦生产安全。笔者通过对30a来麦田杂草演变过程分析,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