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12,他引:7
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和现代海洋工程技术,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在特定海域科学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形成的人工渔场。海洋牧场的特点包括以增加渔业资源量为目的、具有明确的边界和权属、苗种主要来源于人工育苗或驯化、通过放流或移植进入自然海域、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和对资源实施科学管理等。早在1965年,我国学者曾呈奎先生就原创性地提出在海洋中通过人工控制种植或养殖海洋生物,建设"牧场"的理念。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牧场经历了从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到系统化的海洋牧场发展过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海洋牧场的涵义应用过于宽泛、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忽视海洋牧场生态作用以及忽视项目评估和系统管理等问题。展望未来,我国的海洋牧场建设应在"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贯通、四化同步、创新跨越"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的宏观引导、推动海洋牧场体系化建设、实施海洋牧场企业化运营,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产业繁荣和保持健康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资源管理型渔业将是新世纪海洋渔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专家认为海洋牧场则是海洋资源管理型渔业的主要方式之一。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刘舜斌先生概述海洋牧场的基本涵义: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内,建设适应水产资源生态的人工栖息场所,采用增殖放流和移植放流的方法将生物苗种经过中间育成或人工驯化后放流入海, 相似文献
3.
4.
海洋牧场是构成增殖型渔业的综合生产技术体系的总称。它是国际上正在开发中的、由人工生产渔业资源的新技术体系。增殖型渔业则是由这种新的技术体系的应用所形成的新兴渔业的总称。增殖型渔业区别于传统的采捕型渔业的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历程与定义分类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海洋牧场是国内外长期广泛应用的海洋渔业发展举措。本文对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情况以及已有定义、分类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国外普遍将渔业资源增殖等同海洋牧场,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工鱼礁已从较单纯的聚鱼功能,拓展为海洋牧场生境保护和修复功能,目标是渔业资源增殖和利用。东北亚国家如日本、韩国建设人工鱼礁的目标是大规模增殖、聚集和捕获渔业资源;欧美诸多国家建设人工鱼礁主要是为了增殖保护渔业资源和开发休闲渔业。国外以渔业资源增殖为主旨的海洋牧场建设成败皆有,成功的方面仍值得中国借鉴。国外对海洋牧场定义和分类的数量较少,定义的提出和使用相对严谨。多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建设,将其作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渔民转产转业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加以扶持。海洋牧场在建设规模、产出效果、技术水平、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起步较晚,产业和科技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国内学者提出海洋牧场和海洋农牧化概念,并将二者进行了区分,其后诸多学者也将渔业资源增殖等同海洋牧场。近年来国内海洋牧场发展迅速,但海洋牧场定义不够规范,数量繁多、含义空泛、严谨性不足。最后,本文就海洋牧场发展趋势、发展理念、目标定位、建设内容、研究支撑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认为实事求是并理性把握好现阶段海洋牧场的发展理念、定位、内容和目标,加强对农业农村部现有海洋牧场水产行业标准的宣传尤其是定义和分类的宣传,引导海洋牧场研究和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对于切实有效支撑海洋牧场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河北省为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渔业资源,遏制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根据海域水质、底质资源条件等条件,在秦皇岛海域、唐山海域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建设,着力改善海域生态环境.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多种经营方式、重点规范项目管理等方面下大功夫,严把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落实落地,国家财政补助项...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我国海洋经济增长势头始终强劲,作为海洋第一传统产业的海洋渔业更是如此。有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全年海水养殖产量为1482.30万吨,海水养殖面积为2080.88千公顷。全年海洋捕捞(不含远洋)产量为1203.59万吨。但不容忽视的是,人们对海洋渔业资源的掠夺式捕捞已使渔业资源、特别是近海资源面临衰竭,另外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自身污染,如赤潮连年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我们该如何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解决这个问题已刻不容缓。为此,本期特别策划栏目专门介绍我国针对此严峻现实应运而生的海洋牧场的基本情况,希望藉此呼吁社会对海洋渔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加强人们的相关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筏式贻贝养殖生境鱼类资源养护功能,于2020年9-12月对枸杞岛筏式贻贝养殖生境(分表层区和底层区)及周边岩礁生境的鱼类进行了多网目组合刺网采样。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多样性指数并结合等级聚类、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分析鱼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在2种生境中共采集鱼类55 种,隶属于10目34科47属,其中贻贝养殖生境采集到37种(底层和表层分别为29和20种);岩礁生境共采集到40种。在鱼类组成上,中国花鲈和鲻是贻贝养殖生境表层区的典型优势种,而黄姑鱼和褐菖鲉是贻贝养殖生境底层区的典型优势种;褐菖鲉同时也是岩礁生境的典型优势种。多样性分析表明,贻贝养殖生境的总体鱼类多样性要高于岩礁生境,但尚不显著。多元分析显示,各月份2种生境中的鱼类群落格局均可分为3种类型,虽与养殖表层区、养殖底层区和岩礁区并非严格一致,但各群落间差异依然显著。研究表明,大规模筏式养殖设施的存在吸引了众多中上层鱼类及底层鱼类,也为岩礁生境优势鱼类提供了额外的栖息环境,发挥了近似于浮鱼礁系统的资源养护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岛礁海域海洋牧场目标种的选择和人工生境构建模式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13.
<正> 渤海历来是黄渤海区鱼类的最大繁殖场,品种丰富。分地产资源和洄游资源两大类,地产资源终生在渤海水域生存,著名的有梭鱼、半滑舌鳎、鲆鲽类、鲈鱼等;洄游资源往往是繁殖期到渤海产卵并发育成长,冬春季节在黄海越冬,渡过渤海的低温期,这类资源著名的有小黄鱼、带鱼、鳓鱼、真鲷、鲅鱼、黄姑鱼、河鲀鱼等。本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掠夺性的开发,所有这些鱼类资源,无不遭到严重摧残,从优势种地位降为稀有种。一些饵料基础地位的小型鱼,如鳀鱼、箴鱼等乘隙而 相似文献
14.
"鱼类全生活史"型海洋牧场构建理念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牧场是一种新型的海洋渔业生产方式,休闲垂钓型海洋牧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系统梳理休闲垂钓型海洋牧场研究和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休闲垂钓型海洋牧场成鱼补充量不足的问题,以"产卵—仔稚鱼—幼鱼—成鱼"为保护链,提出构建"鱼类全生活史"型海洋牧场的理念和相关技术,可在同一海洋牧场区域内完成鱼类全部生活史,同时可以恢复鱼类资源、增加生物多样性,为休闲垂钓型海洋牧场建设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鱼类全生活史"型海洋牧场因休闲垂钓型海洋牧场的构建而提出,但其理念同样适用于其他生物种类比较集中、能够在海洋牧场区完成其全部生活史或大部分生活史的资源养护型、资源增殖型海洋牧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16.
<正>在山东,海洋牧场建设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黄海一带,这其中,横跨黄、渤两海的烟台将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秉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的理念,以装备化、信息化、产业化为导向,打造海洋牧场示范之城。截至2018年底,烟台已建成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23处,总面积100万亩,占全市海水养殖面积的近1/3,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7处,规模为全国最大。2017年,烟台全市渔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30亿元。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唐山市海洋牧场建设现状,剖析当前唐山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如海洋牧场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传统渔业产业优势发挥不足、海洋牧场后续发展缺乏动力、海洋牧场产业链发展不均衡、海洋牧场科技水平有待提高等,提出以下建议:建设海洋生态环境数据库提供基础支撑;规范行业发展,逐步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加强海洋牧场科学管护和规范管理,建立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海洋牧场优势产品,引导海洋牧场资本投入;开展牧场建设相关技术的前瞻性研究与应用,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创新驱动与人才培养;培育市场主体,推进海洋牧场产业化运营;政府积极参与,加强海洋牧场执法能力建设;强化宣传推广,推进海洋牧场品牌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
海洋通过“溶解度泵”和“生物泵”完成碳汇过程,且具有碳固存容量大、储存时间长的显著优势,可有效缓解CO2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渔业是人类利用海洋的基础生产活动,对近海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渔业碳汇是海洋碳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海洋牧场作为一种以水域栖息地修复、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为主旨的新型渔业模式,通过增殖水生生物资源量,提升生物固碳量,实现渔业对海洋碳汇的扩增。本文针对我国对海洋牧场的界定,梳理了国内外对海洋牧场关键碳汇因子固碳机理及其过程和潜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浅析了海草床、牡蛎礁等典型海洋牧场生态系统在近海碳汇扩增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在海洋牧场固碳机理与碳循环过程、海洋牧场碳汇扩增技术和海洋牧场碳汇计量方法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以期为渔业绿色发展,扩增海洋碳汇和服务“双碳”战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