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陆地棉中棉所7号(以下简称中_7)作母本与亚洲棉石系亚1号(以下简称石_1)作父本进行杂交,以中棉所7号自交作对照。将授粉后二天和三天的杂交和自交胚珠进行无菌离体培养,获得成熟的胚和幼苗。将培养70天左右的杂交和自交胚珠解剖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及统计有胚的百分数,所得结果,种间杂交授粉(?)二天的有胚数为32.1%(每100个胚珠中有胚的胚珠数),三天的为42.1%;陆地棉自父授粉后二天的为22.7%,三天的为23.8%。从培养70天左右长成的杂交和自交“种子”中剖出的胚,转培于适宜生根的培养基,获得100多株幼苗。  相似文献   

2.
棉花带胚珠的幼胚培养,是近年来采用的新技术。近两年我们应用此技术进行棉属野生棉与栽培棉杂交种质转育研究,获得一定结果。将种间杂交授粉后二天(甚至一天)的胚珠培养获得一定频率的胚(包括成熟胚和不成熟胚)及杂种植株,有效地克服  相似文献   

3.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纤维作物,因此,国内外众多的工作者都试图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棉花的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自五十年代开展棉花胚的离体培养以来,迄今已在愈伤组织培养、胚珠和胚培养、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胚状体发生等6个方面有过报道。特别是在胚殊和胚培养方面,成功地克服了种间杂交的不亲和性,获得了大批种间杂种,效果显著。现  相似文献   

4.
利用离体培养克服花生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曲咏梅(莱阳农学院农学系),唐荣华…莱阳农学院学报.—1994,11(1).-1~5将花生梧油1号和A.sp(9618)杂交授粉后的胚和胚珠在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从离体胚的胚培养上获得...  相似文献   

5.
以华南5号木薯为材料,观察木薯受精后胚胎的发育过程并对不同发育时期幼胚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木薯受精卵早期处于休眠状态;授粉后12 d胚胎发育到多细胞原胚阶段;授粉后14 d发育到早期球形胚阶段;授粉后17 d发育到心形胚阶段;授粉后19 d发育到早期双子叶胚阶段。早期幼胚的萌发率较低,授粉后15 d的幼胚,在培养基MS+0.5 mg/L CuSO4+0.5 mg/L 6-BA+0.1 mg/L NAA+6%蔗糖上培养时,胚胎发育率为33.3%。中后期幼胚的萌发率较高,授粉后35 d的幼胚,在培养基MS+0.5 mg/L CuSO4+0.5 mg/L 6-BA+0.01 mg/LNAA+3%蔗糖上培养时,萌发率可达100%。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采用幼胚剥离培养。授粉后30 d的幼胚,在培养基MS+0.5 mg/L CuSO4+6 mg/L 2,4-D+3%蔗糖上培养时,出胚率达77.3%。  相似文献   

6.
将棉属的某些野生种及亚洲棉所具有的珍贵性状或种质,如高的纤维强力、抗病、抗虫、抗旱、抗低温等性状,通过种间杂交转育于生产上利用的栽培种,这是遗传育种家长期以来的愿望。但由于种间杂交存在不亲和性,一般很难杂交成功,致使种质转育的愿望难以实现。前人及我们的研究(1979)表明,授粉后二天的种间杂交胚珠中,相当一部分已进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创立的棉属种间杂交新技术,即对杂交铃喷(滴)GA_3(5 oppm)、NAA(4 oppm)—离体培养杂种胚—试管内染色体加倍,于1981年获得了陆地棉(科遗181)×比克氏棉的F_1杂种。再与陆地棉三次回交及3~4次自交和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花生属中花生组与拟直立型组35 个种间杂交组合的杂种胚珠和幼胚的发育状况,其中23 个组合为栽培种(2n= 4x)×拟直立型组野生种(2n= 2x),12 个组合为花生组野生种(2n= 2x)与拟直立型组野生种杂交。所有组合的杂种均在发育过程的某一阶段发生败育,但组合间差异较大,野生种之间杂种胚的发育状况一般好于栽培种与野生种的杂种胚,共观察到3 种不同的败育类型。采用胚珠和幼胚离体培养方法,成功地克服了种间杂交不亲和性,在9 个杂交组合中首次获得杂种一代幼苗,移栽后有5 个组合的杂种植株存活下来,并相继开花。对这些杂种后代的花粉育性、结实性、形态特征及花粉母细胞分裂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杂种胚珠和幼胚离体培养的成功,为进一步拓宽远缘杂交的亲本范围和更好地利用宝贵的野生花生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茶树胚胎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石蜡切片系统观察研究了茶树胚胎发育过程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花药具有4个小孢子囊,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中4个小孢子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形,胚珠属薄珠心胚珠,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胚乳发育类型为核型,胚在发育过程中无明显胚柄。  相似文献   

10.
棉属包括4个栽培种和35个野生种,这些种之间的杂交,很久以来都受到育种家们的重视。许多人想通过种间杂交来综合某些优良性状,但因常常遇到种间不亲和性特别是杂交后胚和胚乳常常败育等问题而告失败。于是,人们开展了细胞胚胎学的研究。另一方面,棉属具有花器大、易控制授粉以及一铃多籽、易获胚珠的特点,它又成为植物学家们进行胚胎学研究的好材料。特别是50年代以后,人们对棉属种间杂交做了大量的胚胎学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下面就这一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利用咖啡胚乳离体培养技术培育六倍体咖啡胚乳植株及四倍体中小粒种咖啡种间杂种的研究。结果表明:将小粒种咖啡自花授粉所得六倍性胚乳及以中粒种咖啡为母本、小粒种咖啡为父本进行杂交所获得的四倍性种间杂种胚乳,分别在附加有6-BA1~2mg/L和NAA2mg/L的改良MS培养基上培养,能诱导出有效的愈伤组织;在附加有6-BA或KT0.5mg/L,NAA0.1mg/L的改良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能分化出各种类型的胚状体;在附加有NAA或IBA0.5mg/L及2g/L活性炭的1/2MS培养基上,胚状体可被诱导生根而再生完整的六倍体咖啡胚乳植株和四倍体种间杂种咖啡胚乳植株。   相似文献   

12.
采用4种培养基,六种激素,在光照或黑暗的条件下,对离体的花生原胚分裂期胚珠进行培养。结果表明:MS培养基更适宜胚珠离体生长;生长素类激素有利于离体胚珠膨大,细胞分裂素类激素能诱发胚珠壁产生愈伤组织,两者混合使用可促使形成幼苗。光照和活性炭对胚珠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13.
离体培养的玉米胚乳愈伤组织的分化取决于一般遗传背景及基因型中的特定等位基因。已报道过胚生愈伤组织分化的基因型相似差异。本研究旨在评价含特定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在授粉后8至10天离体培养中的生长反应。此外,还报道了培养基中2,4-D对所取得的易碎  相似文献   

14.
要从兰科的胚或子房培养得到幼小植株,历来都是用授粉、受精后的胚或含有授粉、受精胚的子房,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那是因为兰花在一般情况下,授粉后胚珠就开始形成.用授粉后受精前的胚进行培养,就有在试管内进行受精的必要.另外,一般来说,兰花从授粉到受精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诸葛菜与芸薹属属间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诸葛菜与芸薹属属间杂交存在高度的不亲和,很难得到杂种。芸薹属植物的不同种、同一种不同品种与 诸葛菜亲和力不同。F1 种子的产生不仅与亲本的基因型有关,而且与杂交的组配方式有关。以芸薹属做母本的杂 交亲和性高于以诸葛菜做母本的组合的杂交亲和性。授粉子房离体培养能够提高属间杂交种产生的频率。F1 植 株的形态大多数偏向母本。  相似文献   

16.
棉花杂种胚离体培养技术和胚珠培养技术,为克服种间不亲和性,杂种胚败育提供了新的手段。但这类方法,需要一定设备条件,严格的操作技术,杂种胚成苗率和移栽成活率不甚理想,难以作为常规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17.
把甜菜(Beta vulgaris L.)雄性不育系202和平匍甜菜(B.procumbensChr.sm.)进行种间杂交。人工授粉后13天取受精胚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大量杂种试管苗,将其做为接穗嫁接于202×B.maritima杂种苗砧木上,获得两株嫁接苗移栽田间,正常开花。杂种F_1植株株型偏向于B.procumbens,蔓生,高度不育。减数分裂染色体大都呈单价体,只有1.97%构成二价体。各时期均存在不正常现象,如:单价体、落后染色体、后期染色体桥、不正常四分体及大小花粉粒等。  相似文献   

18.
花生属种间杂交不亲和性,限制了充分利用野生资源改良花生品种。我们采用杂交果针离体培养、外源DNA 导入和激素处理等生物技术克服了不亲和性,将野生种的遗传基因转移到栽培种中,获得了一批具有超亲优良性状的材料与品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MS、B_6、White、Norstog四种培养基及六种植物激素,配制成多种培养基,对授粉后20—25天的花生幼胚进行离体培养和再生研究。结果显示:MS、B_6为幼胚离体培养和发育较好的培养基。MS BA1.0mg/L(单位下同) NAA0.05 GA_20.02 CH600 PVP0.2% 蔗糖5%能有效促进幼胚发育成熟。小苗通过MS BA2.0 PP_(333)0.2 CH600的壮苗培养后在1/2MS大量元素 MS微量元素及有机物 NAA2.0 BA0.1 CH400 蔗糖2%中培养,诱根率高达96.6%。小苗移栽14天内保持饱和湿度其成活率为80%。再生植株在自然条件下能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   当植物种间及属间杂交不能得到发育完熟的胚胎时借助胚胎离体培养技术无疑是获得可存活远缘杂种后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植物胚胎离体培养技术常常被用于挽救不亲和杂交组合所产生的未成熟杂种胚胎或是用于克服种子因生活力低下而导致的发芽困难。尽管远缘杂交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能成功地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但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诸多目前尚难以预知的原因最终导致胚胎死亡及种子干瘪。胚胎早亡主要的原因就是胚乳不能正常及完全发育,而将胚胎置于营养培养基中进行无菌培养通常能够克服这一问题,不过,该项技术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说能从胚珠或未成熟果实中分离出未受损伤的胚胎,所采用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能够满足幼胚生长发育的需要并能诱导小苗形成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