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选取三江平原蛤蟆通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ARS)开发的SWAT模型,对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年份、不同月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土壤类型的产出特性。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机械化程度与水平反映了不同农业的发展阶段与技术水平,不同的农业类型也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定了方向。文章针对新型农业发展特点,研究了新型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关系,指出了不同农业类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征与重点,有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突出重点,解决关键问题,进而推动农业向工业化、科学化与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彭晓佳  李朝君  张文佺  王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30-15332
[目的]了解湿地植被类型以及土壤质地的不同导致其对氯、磷等营养盐的吸收、净化能力的差异。[方法]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不同的土壤质地、湿地中的植物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湿地土壤中氮、磷等污染物质的含量方法。[结果]研究不同农业模式下氯、磷等农业污染物在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中的分布特征,从而评价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对氮、磷等污染物净化能力,表明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对内源农业污染具有不同的吸收净化功能。[结论]堤内经济作物种植模式下的污染源氮磷含量高于养鱼业,粘质土壤对氮磷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总体高于沙质土壤。研究结果对于湿地的保育、修复和优化。以及今后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业利用对毛乌素沙地土壤碳氮含量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毛乌素沙地不同农业利用类型和方式对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特征的影响,以位于毛乌素沙地的圪丑沟流域为研究地点,选取了不同农业利用类型及方式的传统农业(小麦、水稻、旱稻)、设施农业(黑莓、蓝靛果花楸、葡萄)、集约化农业(马铃薯)为研究对象,以明沙为对照,分析长期不同农业利用类型及其方式对毛乌素沙地土壤碳、氮、呼吸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农业利用类型和不同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农业利用类型影响更为显著。微生物生物量碳在设施农业中表现出最高水平,微生物生物量氮在集约化农业中表现出最高值(8.45 mg·kg-1),且均显著高于其余农业利用类型。与沙地相比,7种农业利用方式土壤全碳、全氮、矿化氮含量均显著提高;3种农业利用类型土壤全碳、有机碳、全氮含量均表现为设施农业各样地最高,均值分别是沙地的6.32、3.82、10.14倍;土壤硝态氮、矿化氮均表现为集约化农业最高,均值分别是沙地的6.46、8.21倍。不同农业利用方式下,除水稻地和蓝靛果花楸地外,其他农业利用方式土壤铵态氮含量较沙地显著降低了8.70%~56.32%;除旱稻地外,其他农业利用方式土壤呼吸速率较沙地显著提高了60.17%~194.07%。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全碳、有机碳、全氮、微生物生物量碳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硝态氮与微生物生物量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沙地农业利用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了不同程度地影响,降低了土壤铵态氮含量。传统和集约化农业加快土壤有机质分解,促进了土壤氮素的矿化作用,而设施农业在增加土壤碳、氮含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术型学位论文类型主要以研究型论文为主,而专业学位则不同,面向行业和技术应用领域,论文的类型呈多样化。以农业技术部门职能、农业类职称评审条件、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的实证分析为依据,对学位论文类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类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水污染事故是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主要类型。对水污染造成农业污染事故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不同类型农业水污染事故的影响因素,剖析了水污染造成农业污染事故的特征,为快速、科学诊断和判定此类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农业拖拉机齿轮失效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81-1882
研究了农业拖拉机齿轮的失效方式、失效原因,并通过试验从材料的选择上给出了农业拖拉机不同齿轮类型的常用材料以及热处理方法,在农业拖拉机齿轮的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人均收入为线索,分析了福建中亚热带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现状,从中归纳出城郊“贸工农”型、产业开发型、资源利用型和传统农业型等4种农业生态类型.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方法,研究40多年来全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过程.阐明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态经济特征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中亚热带地区农业生态类型的成因与发展机制提供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农业情报的类型、传播渠道及其对用户的影响,特别是对广大农民用户的情报需求、接受渠道及其自身特点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旨在揭示出不同的情报类型、不同的传播渠道与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三者之间的最佳匹配模式。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国家问题的重中之重,而农村金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一环。本文依据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以及大庆市林甸县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构建熵权TOPSIS模型,通过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基本情况、金融市场因素等变量,测定不同县域、不同类型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指数。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总体金融需求较低,且位于均值以下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占比更大。不同县域、不同类型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指数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不同架式对设施葡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整型方式对设施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4年生红提葡萄为试材,其整形方式设FI型、L型、V型和扇型(CK)4种,对不同整型葡萄中部叶片的平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Rubisco活性和果实品质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1与传统的扇形整型方式相比,L型和FI型整型方式明显提高葡萄的叶面积和平均单果重;在果实迅速膨大期,L型还显著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和Rubisco活性,使叶片的光合速率显著提高;L型、FI型和V型整型方式均不同程度提高葡萄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结论]4种整型方式中,以L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性和光合速率最高,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温室草莓促成栽培中存在畸形果严重、商品品质差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数量化评价指标对从欧洲引进的草莓新品种畸形果的发生率、发生类型、综合位次、平均级数、综合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草莓品种间畸形果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美香莎-1品种发生最轻,安娜、蜜宝、土特拉最重,其他几个品种居中。另外,品种间畸形果的发生类型存在明显差异,美香莎-1仅是扁型和僵小型发生率高,其他类型发生率较低,特别是无偏心型、鸡冠型、凹陷型发生;蜜宝、土特拉的各类型发生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套袋对水果中农药残留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套袋技术已在水果生产栽培中广泛运用,各种套袋处理对农药残留产生的影响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本文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套袋处理的施药方式、施药浓度、施药次数,套袋材料、套袋层数,农药的类型(内吸、非内吸),果实不同部位(果皮果肉)、作物品种等因素对农药残留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施药方式对农药残留的影响较大,采用套袋后施药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农药残留,套袋前施药,农药残留量可能会有所增加;施药浓度、农药的类型、果实部位和品种4个因素之间对农药残留的影响相互联系,条件不同,残留量存在差异;多次施药,套袋也能显著降低农药残留量,并将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同的套袋材料均可降低农药残留量;套袋层数越多,农药残留量越少。  相似文献   

14.
采用模糊聚类方法,选取16个性状作为刻划指标,对25个常用高粱恢复系、保持系材料进行聚类。结果表明,由于品种间的相互杂交和复式杂交,大部分恢复系材料间的贴近度已很大,遗传分歧性变小,聚为一类。多数保持系材料间的贴近度很小,它们多为外引材料及多个材料的杂交后代,遗传异质性较大,独立成类。选育杂交种时,在类间选配亲本易获得强优杂交组合。对一些差异不太大的性状的改良,宜在类内选择亲本,以便于后代的迅速稳定;而对一些差异大的性状的改良,则宜在类问选配亲本,这样后代类型丰富,易于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热带海域鱼类年龄鉴定以及鱼群的动态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从南海北部近岸海域和湾口海域采集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鳞片样本,分析热带海域鱼类鳞片年轮的主要特征及其出现规律,探讨根据鳞片年轮特征进行鱼类种群分类的可行性。[结果]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鳞片属鲷型,年轮特征主要为切割型和疏密型。同种鱼在不同海域中鳞片类型和年轮特征相同。所采集的样本主要是2~4龄。不同海域的深水金线鱼鳞片中切割型年轮特征差异极显著,而疏密型年轮特征无显著差异;金线鱼鳞片中各种年轮特征的出现率无显著差异。2处海域中金线鱼与深水金线鱼鳞片中的切割型和疏密型年轮特征都有极显著的种间差异。[结论]南海北部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鳞片年龄可以作为鱼类资源评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OPAY02型标记与萧山鸡及其杂种早期生产性能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萧山鸡、SR92A系鸡及其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以OPAY02为随机引物,将探测到的1660.8与2326.0bp的2条多态性条带分为4种遗传型,2条带同时出现的个体定为A型,1660.8bp带单独出现的个体为B型,2326.0bp带单独出现的个体为C型,2条带均不出现的个体为D型,研究OPAY02型标记与鸡早期生产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B型标记首次在萧山鸡、SR92A系及其杂交后代检出,其频率为9.30%;在萧山鸡群中,不同带型49日龄体重间效应显著,49、75日龄体重由高到低依次为A>C>B,而在SR92A系和SR92A×萧山的杂交后代中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同遗传群体的4种遗传型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提莫菲维小麦(Triticum timopheevi)和偏凸山羊草(Aegilops ventricosa)雄性不育细胞质对小麦旗叶光合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小麦细胞质相比,提莫菲维小麦和偏凸山羊草细胞质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量子效率、气孔导度、叶肉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光系统Ⅰ活性及Hill反应活性产生负效应,提莫菲维小麦细胞质的负效应小于偏凸山羊草。旗叶全展初期,普通小麦细胞质的RuBPCase初始活性和总活性显著高于提莫菲维小麦细胞质,提莫菲维小麦细胞质又显著高于偏凸山羊草细胞质;而在RuBPCase初始比活性及总比活性方面,普通小麦细胞质和提莫菲维小麦细胞质相近,这两者显著高于偏凸山羊草细胞质。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后,旗叶光合速率、RuBPCase初始活性和初始比活性等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选用寒地粳稻穗数型高产品种松粳6号和穗重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不同蘖穗肥比例对水稻灌浆过程中籽粒与剑叶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稻米品质性状影响。结果表明,减少分蘖肥施氮量增加穗肥施氮量极显著提高水稻叶片和籽粒蔗糖合成酶(Su 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但蔗糖酸性转化酶(AI)活性受施氮方式影响不显著;籽粒和叶片蔗糖含量因酶活性增加而增加;穗数型品种松粳6号各淀粉含量随穗肥施氮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穗重型品种松粳9号则随穗肥施氮量增加而下降;不同类型品种对蘖穗肥比例反应不同,穗数型品种松粳6号20%N+30%N蘖穗氮肥处理稻米品质最好,穗重型品种松粳9号40%N+10%N蘖穗氮肥处理稻米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雷州半岛菠萝蜜种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植物学性状调查、实验室常规分析鉴定和RAPD分析,对中国雷州半岛的菠萝蜜种质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雷州半岛菠萝蜜有湿脆型、少胶型、高糖型、平滑型等优良单株.按肉质脆软和水分多少可分为干包类型和湿包类型两种;按花期及结果习性可分为单造菠萝蜜和双造菠萝蜜.2)雷州半岛菠萝蜜种质资源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与马来西亚种质有较高的相似性,据此推断,两者可能具有相同的起源.3)湿包类型与干包类型种质除果肉质地存在差异外,在DNA水平上没有较大差异,只能作为品种的分类标准.此外,还提出了通过干包类型与湿包类型种质间的杂交育种来丰富现有干包类型种质的遗传基础,通过进一步引进种质和利用更多类型的分子标记来验证中国菠萝蜜的起源,利用定位于基因组不同位置的分子标记对菠萝蜜种质进行多样性评价等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用分布型指数法中常用的几种方法——扩散系数(C)法、K值法、平均拥挤度(x)法、x-x回归关系法,根据纹枯病的田间分布型和随机无放回抽样计算出理论抽样数。结果:汕优63纹枯病发病程度不同,田间分布型不一样,高病田块为随机分布,发病程度低的田块为聚积分布,且随发病程度的升高,分布呈由聚积向随机的趋向。在调查中平行跳跃式抽样方式最好,在95%的置信区间内,理论抽样数在9000~13500丛/hm2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