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藕塘鱼藕混养高效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是全国有名的淡水鱼生产基地,多年养殖使池塘土壤变得肥沃,较宜莲藕栽种,其中最有名的"双塘雪藕"为湖州市著名传统特产.莲藕耕作制度历来为莲鱼轮作,即一年种藕一年养鱼,效益低.近年我们通过不同栽养方式试验,摸索出一套藕鱼混养的高产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藕田养鱼成为了一种高效的生态种养模式。藕田养鱼模式的出现,鱼藕共存,莲藕的生长可以为鱼提供充足的食物,鱼的排泄物可以为莲藕提供充足的养分,两者互利,带来经济利益和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该文主要是对藕田养鱼生态种养高效模式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相关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地采取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泥鳅等水产品种与莲藕共生互补技术,实现了藕鱼双丰收。以我镇三庄村莲藕与青虾共生模式为例,667平方米平均产藕2000千克、青虾46千克、鱼90千克,667平方米可创产值6000元,盈利4000元。其主要措施如下。1.沟窝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季中稻地区罗城县龙岸镇鱼+莲藕+晚稻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包括稻田选择与处理、莲藕播种、放水养鱼、藕田管理、晚稻育秧与抛栽、晚稻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为该地区探索出一条增收的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依据莲藕和鱼的生长特点,提出适合鹤庆县莲藕栽培和藕田鱼养殖管理的技术措施,以达到生态循环、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鱼藕间作生态养殖技术是充分利用藕田的水、土资源以及良好生态环境,进行立体生产,充分挖掘资源利用潜力,实现"以藕为主、藕鱼结合、以鱼促藕"的效果,达到藕鱼双丰收的目的。永年县是河北省内陆渔业重点县,境内的永年洼是渔业主产区。洼淀内有成方连片池塘1万余亩,另有5 000余亩莲藕栽培水田。近年来,我们针对渔业生产成本上升和商品鱼价格下降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节水、省饲的生态综合立体养殖模式,示范推广了鱼藕间作节水生态养殖技术,努力为渔民打造提效增收  相似文献   

7.
利用鱼藕共生的生态原理,在武都区一连片100亩藕田进行藕鱼套作试验,平均亩产鱼81.84kg,亩产莲藕2700kg,亩均增产200kg。  相似文献   

8.
宣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了科技增收助脱贫,华盖农业有限公司引进莲藕新品种,探索出藕鱼立体种养技术。乌鱼鲫鱼以藕塘的水生昆虫、浮游生物等为食净化水质,鱼的粪便和残饵为莲藕提供养分,同时,莲藕为鱼类提供遮阴庇护环境,互促互利,降低了肥料使用量,提高了鱼类和莲藕品质,每667m~2可产鲜藕2100kg以上、优质鱼产品500kg以上,产值达到16000元,综合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9.
藕田套养黑鱼(鳖、鳅)模式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藕田套养黑鱼、鳖、泥鳅3种不同水产品模式的产量及效益情况,并初步总结藕田套养黑鱼、鳖、泥鳅3种不同水产品模式的技术要点。实践表明,藕田套养不同水产品,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药肥料的施用,保护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临泉县田桥乡赵庄行政村在县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探索出藕、鱼、鸭、菜生态农业高效种养模式,年均获得亩产鲜藕4000千克,商品鱼100千克,青菜750千克,销售肉鸭2000只的好收成,1亩藕池年创产值1万多元,成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现将藕、鱼、鸭、菜生态种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抓好标准藕池建设首先要认真抓好标准藕池建设,池埂要求高度为1米,上埂口宽50厘米,四周池埂必须夯实打牢,以防夏季暴雨冲垮池埂。藕池四周开挖宽30厘米,深50厘米的鱼沟,藕池中间开挖十字形鱼沟,进出口均加设防栏网防逃设施。2.适时种藕放鱼莲藕压种前,每…  相似文献   

11.
莲藕是广西柳江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常年种植面积6万亩(1亩1/15公顷),1年2茬,即春藕和秋藕,称“双季莲藕”。近几年来,为提高复种指数,农技部门摸索出了双季莲藕套种慈姑的配茬生产模式,一般每亩莲藕产量2500-3000公斤、慈姑700-800公斤,平均亩产值6000元以上。通过配茬,较大幅度提高了双季莲藕单位面积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莲藕田养革胡子鲶每亩(1亩=1/15公顷)莲藕产量可达2000~2500公斤,革胡子鲶500~600公斤(每条鱼重0.5~1公斤);如饲养到位,革胡子鲶产量高达800公斤。莲藕田养革胡子鲶鱼亩总产值一般0.9万~1.2万元,纯利5000~6000元。⒈藕田整备和莲藕的栽植养革胡子鲶的藕田应选水源充足、排  相似文献   

13.
藕鱼种养结合对莲藕生长发育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莲藕 甲鱼、莲藕 泥鳅和莲藕 彩鲤3种种养结合模式中莲藕的生长发育、产品商品性以及营养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藕 鱼种养结合有利于莲藕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的提升,其中套养鱼类后,莲藕的全藕重和最大藕节重分别提高282%~357%和113%~152%;营养品质中,明显提高粗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和淀粉含量;种养结合后,莲藕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较单种对照略有提高,但其含量均在无公害农产品规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利用鱼-藕互利的生态学原理,在武都区一个1.50亩的水泥藕池(池埂水泥结构,池底淤泥)进行藕鱼套养试验,经过近1年的养殖和管理,取得亩产莲藕2017kg、鱼类152.70kg的成绩,亩产值8719元,亩纯收入5602元,产投比2.80:1。  相似文献   

15.
莲藕是浙江省重要的水生蔬菜,莲藕生产中挖藕成本高、效率低,采用藕塘铺底膜栽培模式,可有效解决了挖藕难题。本文总结藕塘铺底膜高效栽培技术,包括藕塘建设、施用基肥、品种选择、种藕选择、藕田种藕消毒、种植方式、藕田管理等技术,分析其经济效益,并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鱼藕间作生态养殖技术是充分利用藕田的水、土资源以及良好生态环境,进行立体生产,充分挖掘资源利用潜力,实现"以藕为主、藕鱼结合、以鱼促藕"的效果,达到藕鱼双丰收的目的。永年县是河北省内陆渔业重点县,境内的永年洼是渔业主产区。洼淀内有成方连片池塘1万余亩,另有5000余亩莲藕栽培水田。近年来,我们针对渔业生产成本上升和商品鱼价格下降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节水、省饲的生态综合立体养  相似文献   

17.
对传统河蟹池塘主养模式和藕-蟹-鱼生态养殖模式的养殖结果及水体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蟹主养模式河蟹平均规格为102 g/只,经济效益为33 75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2.12,藕-蟹-鱼套养模式河蟹平均规格为133g/只,经济效益为56 35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3.94,藕-蟹-鱼套养模式比河蟹主养模式经济效益增加22 600 元/hm2,经济效益提高66.96%;河蟹主养模式池塘6、7、8月份水体为中度富营养类型,藕-蟹-鱼生态养殖模式池塘水体6月份为中营养类型,7、8月份为轻度富营养类型,总体而言,藕-蟹-鱼生态养殖模式池塘水体营养状况均好于传统的河蟹主养池塘2~3个数号级.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17,(11)
<正>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莲藕种植户为提高藕田的综合效益,先后推广莲藕与泥鳅、黄鳝立体种养技术,平均亩产(1亩=667平方米,下同)莲藕3000千克、黄鳝600千克、泥鳅500千克。这种种养结合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既增加了泥鳅、黄鳝的养殖收入,又可改善藕田的生态环境,增加藕田肥力,延长莲藕种植年限。1.藕田要求选择排灌方便且无污染的水源和疏松肥沃的田块作藕田用地。用于立体种养的田块,单田面积一般以1~2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14,(1):49-50
<正>藕塘养殖黄颡鱼,是利用莲藕和黄颡鱼互相补充、相互利用、同塘共生优势的一种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它利用藕塘的自然环境,既栽植莲藕又放养黄颡鱼,藕塘的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生物等被黄颡鱼利用,荷叶遮光为黄颡鱼在弱光下摄食生长创造有利条件;黄颡鱼的残饵和排泄物为莲藕增加了有机肥,鱼类活动松动了塘底,为莲藕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舒林 《农家顾问》2008,(4):50-51
鸭、藕、鱼、油轮作轮养,即利用鸭、藕、鱼、油互利共生理论,实行无公害化生产,经济效益显著,一般667平方米产鲜藕1000~1500千克、商品鱼150~200千克、油菜子50~80千克,出栏肉鸭15~20只。现将江苏盐城部分农户鸭、藕、鱼、油轮作轮养模式的具体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