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志平 《经济林研究》1993,11(2):100-101
南郑县是我国油茶分布的北缘县,油茶林面积约25000亩,大多数处于荒芜或半荒芜状态,林分低产低值.1988年,我们开始进行油茶—黄花菜—黄连立体栽培试验,效果甚好。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陕西南郑县西河油茶林场,该林场地处东经106°51′,北纬32°50',海拔400m以上,年平均温度12.6℃,年平均降雨量为970.4mm,无霜期225天,土壤为山地黄棕壤,土层65cm以上,有机质2%左右,pH值6.3.  相似文献   

2.
博爱竹林资源开发利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爱竹区地理位置介子东经112°56′—113°06′,北纬35°04′—35°12′之间,是目前华北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竹类地理分布最北限的林分资源,也是博爱县的森林资源优势之一.数百年来,竹区群众依靠这一优势发展经济,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古老的林分资源,加快竹区经济建设步伐,现作刍议,并希望指教.  相似文献   

3.
分析GLS系列油茶无性系幼林的始产期产量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示范林始产期后产量构成表现为低产株数比例逐年降低,高产株数比例逐年提高;低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减少,高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增加;林分群体逐年由低比例高产植株承担群体低比率的产量向高产植株比例增加,同时承担群体产量也提高的趋势发展;林分群体产量逐年度增加。经营措施对油茶林分群体产量构成产生明显的影响,经营水平高的油茶无性系林分不挂果与低产级别的产量比率较低,高产级别植株级别的产量比率较高,林分整体产量高;经营水平可以决定着低产株积累量向高产株数积累增加的进程,经营水平越高,低产株积累量随年度降幅越大,林分群体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4.
油茶低产林分结实与外界因子的关系及改造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茶低产林分结实与林分组成、品种类型、养分供应、花期及部分气象因子有一定的关系,提高油茶低产林发产量的主要措施是:垦复深挖、改善土壤条件;调整密度及改造林相;适当施肥;控制病株、减少落果。  相似文献   

5.
1 目前全市油桐现状及做法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东经109°29′—111°16′,北纬31°30′—33°16′,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4—1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00—1700小时,年均降水量为800—900mm,无霜期为180—260天,四季分明,具有发展林特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全国重点油桐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改变因经营不善而造成的杉木林低产状况,自1986年以来,在杉木幼林中套种红瓜子,效益十分显著,不仅使杉木幼林实现速生丰产,而且获得短期经济收益。1 套种林地概况贺县黄洞林场地处中亚热带南缘,位于东经111°42′~111°51′,北纬24°20′~24°34′,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400m,年均气温19.9℃,年降水量1535.4mm,土壤为山地红壤和黄红壤,pH值4.5~6.0。林地为杉木低产林经皆伐炼山后全垦更新的杉木当年和第2年的幼林地。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油茶低产原因和探索提高油茶产量的措施,我们开展了对油茶品种类型、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和老残林更新改造等多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一、油茶低产的原因在现有茶林中,有些低产林分,这些低产林分的产量在丰年(大年)时亩产油不到5斤,小年只有2斤左右。导致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 一、位置 该林分位于北纬43。38′,东经87°08′,海拔1750—1850米,北坡,35—36°,面积72860米~2,其中纯面积约75亩。地处林场场部东南,头屯河南岸,红沟口旁,34林班2小班,距场部一公里以内,并有公路直达下林缘,交通方便。  相似文献   

9.
油松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用材树种。测定油松的生物量,评定其生产力,可为林分的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1981年9月,我们在太谷县林场选择三块标准地进行油松地上部分生物量实测。太谷县林场位于太谷县东部,东径112°49′,北纬37°25′,海拔1400—1700米,地形起伏,山岗连绵。年均温6.3℃,1月均温-10.8℃,7月均温21.3℃;初霜期9月下旬,终霜5月下旬,无霜期约130天;≥110℃积温为2100—3000℃。年降水量580—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桓仁县大南沟村天然次生林综合经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4年,我们以桓仁县八里甸子乡大南沟村办林场为科研基点,开展了天然次生林综合经营效果的研究,现将11年来研究结果整理如下。一、自然概况林场位于东经124°51′,北纬41°13′,海拔500—1200m,年平均气温4.6℃,年降水量900mm,无霜期120天,土壤为山地棕色森林土,土层厚30—50cm,森林总而积为2673ha,总蓄积量为24.5万m~3。原有森林绝大部分为天然次生林,林相参差不齐,多代共存,林分产量低,质量差。  相似文献   

11.
遮放农场橡胶、茶叶、咖啡间作模式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宏州潞西市遮放农场地处北纬24°13′~24°31′,东经98°08′~98°33′,年均温20.5℃,属三类型植胶区。为改变因寒害频繁,胶园经济效益低的状态,该场于1979年开始布置试验,探索橡胶+茶叶、橡胶+咖啡、橡胶+茶叶+咖啡等三种间作模式及其实际效果。经过20多年生产实践,已体现出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三类型植胶区橡胶栽培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我们于2001年11月底对该场三个间作园的胶树存活率、生长量、烂脚以及园地作物产量、产值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报道如下:1 间作园基本情况橡胶+茶叶、橡胶+咖啡、橡胶+茶叶…  相似文献   

12.
低产油茶林施肥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产油茶林施肥试验简报陈章平(永泰县林业局)盘洋村是永泰县种植油茶最多的村庄之一。该村种植油茶历史久远,资源丰富,油茶种植区海拔350-430m,坡度12°-26°,黄壤,偏酸性。由于在管理上长期采取“一把锄”的粗放经营,导致油茶林地力衰退,土壤板结...  相似文献   

13.
李一三 《经济林研究》1991,9(1):107-109
近几年来,孝感地区经济林,特别是果树的发展,方兴未艾。各级党政把发展经济林生产作为中部、北部岗地、丘陵、低山地区本世纪末经济再翻一番的战略决策。本文拟就我区发展经济林的有利条件和措施作一个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1 自然地理条件 孝感地区位于湖北省东北部,东经113°19′—104°36′,北纬30°22′—32°05′,海拔由  相似文献   

14.
南岳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衡阳南岳区现有油茶林多存在普遍老龄化、品种混杂、残次林多、嫁接不当病虫害多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油茶单位产量及其品质偏低。若要提高林分产量,可以从更换良种,垦复抚育,老林更新,科学嫁接等方面对油茶低产林进行改造。从分析南岳区油茶低产的原因入手,结合南岳区实际情况,探讨了油茶低产林产生原因,着重提出了改良技术措施(林地清理和密林疏伐,深挖复垦,更新复壮,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保花保果等),目的是优化油茶低产林分,同时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造林密度是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不同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和林分产量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为了提供生产及进一步试验的参考,特将我所加杨(Populus canadensis)造林密度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加杨密度试验地设置在盖县大清河右岸,北纬41°10′,东径122°09′,海拔高22.2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思茅地区咖啡生产基本情况 思茅地区位于北纬22°02′—24°51′,东经99°09′—102°19′之间,土地总面积为45385平方公里,是我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州,热区范围广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1987年经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对国内外的咖啡生产和市场消费现状调查,以及对我热区资源发展咖啡生产进行了科学论证,确定开发8个(江城、普洱、景谷、景  相似文献   

17.
<正> 天然分布区的沙棘,由于缺乏管护,生长差异较大,产果量不高。为提高沙棘产果量,加速沙棘果实加工业的发展,我们1986—1987年在内蒙林学院周世权副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沙棘扦插育苗试验。一、试验地自然条件试验地设在卓资县卓资山镇苗圃内,位于东经111°51′—112°56′,北纬40°38′—41°16′,海拔高1,530米;年均温2.5℃,最高气温35.2℃,最低温-38℃,无霜期10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8.
甘肃河西地处我国西北荒漠和青藏高原之间,北纬39°17′—42°18′,东经92°12′—103°48′,总面积为27.84万km~2,其中沙漠戈壁12万km~2,为东疆荒漠、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属封闭式内陆风沙干旱区。本区由于生态地域复  相似文献   

19.
<正> 油茶是我省主要木本食用油料树种,长期以来,油茶产量很低,平均每亩产油不到4公斤。据中南林学院李克瑞等同志对本县油茶林的调查分析表明,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是林分中存在着高频率低产株和不结果株。为提高油茶产量,长期以来,人们一方面对油茶实生林进行垦复、施肥、修剪等营林技术措施,但产量不稳定;另一方面利用油茶优树种子进行实生苗造林,期望通过有性手段来改良油茶种  相似文献   

20.
油茶与茶叶混交种植可显著提高油茶低产林的经济效益。试验表明,复合经营区油茶、茶叶生长良好,油茶株产油量提高近2倍,混交林分产值比纯林增加3.3倍,净收入增加5.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