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长颈鹿(Genus camelopardalis)属哺乳纲、偶蹄目、长颈鹿科,产于非洲,栖息在稀树草原和森林边缘地带,食物以各种树叶为主,喜集群。大连森林动物园现饲养13只长颈鹿,在繁殖上已取得成功。笔者将观察到的长颈鹿妊娠和分娩行为进行总结,以期为人工饲养下长颈鹿的繁殖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长颈鹿(Girthecameleoparda-lis)是非洲特产的热带大型草食动物,具有很高的观展价值。中国各动物园的种兽大多为进曰,且不易繁殖。目前仅昆明、上海、太原、西安、天津等动物园有过繁殖记录,但相关资料报道甚少。我国于1997年首次繁殖成活一只雌仔(取名"茗茗"),并做了详细观察记录,其结果与文献所述有一定的差异[1]。发情交配与妊娠分娩我国现有的一对网纹长颈鹿,均系日本广岛安佐动物园赠送。雄性叫斯马洛,1987年9月入园,现年13岁,体况一般。雌性叫洛尼坷1993年10月入园,现年6岁,体况良好。洛尼珂入园后一直与斯马洛分开…  相似文献   

3.
正南京某动物园1只10月龄的南非种长颈鹿,自大连某动物园引进2个月之后,出现呕吐,伴随粪便中含有稀粪等症状,经兽医诊断,进行喂药调理,康复。介绍该病例如下。1 发病前基本情况长颈鹿于2016年11月中旬引进,动物精神状态好,活动量大,食欲旺盛,粪便、尿液均正常。随季节的变化,气温逐渐降低,笼舍内采取铺垫稻草以及水暖片供暖,保证笼舍内温度控制在13~17 ℃。  相似文献   

4.
长颈鹿 (Giraffa camelopard-alis)产于非洲,在野生条件下主食鲜嫩树枝及树叶,喜群居。人工饲养后,长颈鹿的生活环境、饲料种类、活动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人工饲养长颈鹿的繁殖是一个新课题。南京玄武湖动物园饲养的长颈鹿于一九八五年一月繁殖成功一胎,现将繁殖情况报导如下: 本园长颈鹿先后由日本名古屋市(东山动物园)赠送的。公鹿名唤“山山”,一九八○年九月来园、入园时年龄约3岁;母鹿名唤“百合”,一九八三年八月来园,年龄约7岁。来园后生长发育良好。虽然体内有捻转血矛线虫、类园线虫寄生,经用驱虫药丙硫苯咪唑多次驱  相似文献   

5.
<正>1发病情况及症状患病长颈鹿为雌性,年龄4岁左右,身高约4m,于2017年9月从河南引进到南昌市动物园。2019年6月10日早上发现其出现腹泻,粪便呈牛粪状。将该长颈鹿隔离单独笼舍,方便治疗和观察。该长颈鹿体况偏瘦,精神状态良好,运动无异常,食欲尚可,会饮水,喜欢采食树叶,苜蓿草采食较少,会采食精料中的苹果和窝窝头。较胆小,除饲养员外,较难接近。2初步诊断和对症治疗通过询问饲养员,了解到近期长颈鹿日料未发  相似文献   

6.
笔者根据石家庄市动物园长颈鹿的多年饲养经验对孕期长颈鹿出现消化不良进行病因分析,并辅以实验室检查后初步诊断为肠道消化不良引起菌群失调合并慢性肠炎。针对此症状,结合病畜具体情况,给出针对性治疗方案,科学用药,并取得良好效果。孕期长颈鹿食量增大应及时调整日粮配比,保证母鹿在怀孕期间的运动量,加强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7.
长颈鹿急性肛道出血王永华胡玉萱黄永红滕丽好单令旺董宜新(济南动物园,山东250031)1一般情况及病史患病长颈鹿,系雄性,10岁,与另一15岁雄性长颈鹿在同一馆舍饲养。该鹿曾有急性肠炎和捻转血矛线虫病病史,经治疗皆已痊愈。1996年1月12日该鹿突然...  相似文献   

8.
亚洲象的繁殖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济南动物园所饲养的亚洲象(Elephas maximus)于1997年首次繁殖成功,现已繁殖3胎3仔,幼象生长发育正常。在繁殖过程中,对亚洲象的发情、交配、妊娠、分娩、幼象发育等进行了详细观察,积累了亚洲象繁殖的资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济南动物园所饲养的亚洲象(Elephas maximus)于1997年首次繁殖成功,现已繁殖3胎3仔,幼象生长发育正常。在繁殖过程中,对亚洲象的发情、交配、妊娠、分娩、幼象发育等进行了详细观察,积累了亚洲象繁殖的资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亚洲象(Elephasmaximus)在国内动物园繁殖仅七例,而在寒冷地区尚未见报道。我国1985年引入一对亚洲象,母象9岁,雄象8岁,经过饲养驯化和药物催情,两只象于92年8月1日交配成功。历经21个月的妊娠期,在94年4月29日顺利产下一只雄性小象。通过对母象从交配、妊娠、分娩到哺乳整个过程的跟踪观察,特别对幼象生长发育和习性的分析与探索,初步掌握了亚洲象适应寒冷地区繁殖与育幼的基本规律,为今后亚洲象在同类地区的繁殖和育幼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某动物园于 1998年 12月 2日从南非引进长颈鹿 6只 ,1999年 1月 15日开始全群发病 ,用解毒药、抗生素等治疗 ,未见效。至 1月 19日 ,共死亡 5只。经细菌分离鉴定、动物接种试验、生化试验、毒物分析等一系列实验室检测 ,确诊为嗜水气单胞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现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和临床症状某动物园的 6只长颈鹿是与它市某动物园同批从南非引进的 ,并经某地动检局隔离 50天 ,检疫合格后方运回 (它市 2 0多只长颈鹿至今安然无恙 )。1999年 1月 14日 ,饲养员发现有 2~ 3只长颈鹿吃料较少 ,精神沉郁 ,其它未见异常。次日 ,有 1只长…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长颈鹿围产期的管理,本研究以广州动物园雌性长颈鹿及其幼崽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2015—2021年雌性长颈鹿围产期采食行为和体重变化、幼崽初生体重以及生产第二产程时长数据。结果发现,长颈鹿围产期体重平均增长为(14.3±5.14)kg,分娩第二产程的平均时长为(62±28.05)min。相关性分析表明,幼崽初生体重分别与长颈鹿围产期体重增长和分娩第二产程时长均存在极强相关性,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98和0.936,长颈鹿围产期夜间自由采食平均时长明显大于其他长颈鹿,为圈养长颈鹿围产期行为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济南动物园笼养的1雄2雌东北虎2006和2007年的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从笼养东北虎的饲养环境、发情交配、妊娠分娩、自然育幼、人工育幼及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对笼养东北虎的繁殖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应手段和措施,对笼养的繁殖和育幼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小熊猫在中国的饲养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36年英国人史密斯在上海兆丰公园首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小熊猫.1953年2月成都动物园首次饲养了水熊猫.1954年6月29日,北京动物园的小熊猫首先创下圈养繁殖记录,一胎产下2仔,但未能成活.1961年,上海动物园创下成功繁殖小熊猫并成活的先例.1977年6月1日,重庆动物园小熊猫成功繁殖出子二代.目前,小熊猫在中国的圈养种群为256只左右,分散在30家饲养单位,圈养种群已初具规模,基本不需要野捕捉补充种源.  相似文献   

15.
猪伪狂犬病与弓形虫混合感染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7月下旬到2001年3月,豫南某场发生了一种以母猪繁殖失败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动物实验等确诊为猪伪狂犬与弓形虫混合感染。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从2000年7月下旬开始,部分母猪开始出现繁殖失败(流产、返情、产木乃尹胎、死胎)。随着时间推移,病情时而缓和,时而剧烈。到2001年3月下旬,参配母猪678头共有232头发病。2临诊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临诊症状有所变化。2.12000年7月下旬到10月下旬,主要是妊娠20~30天母猪流产为主。妊娠母猪本身、哺乳…  相似文献   

16.
矮马的剖腹产术杨乃才韩玉枝张良刘洪敏(大连森林动物园,辽宁116013)1995年6月,笔者在园内首次做了1例矮马难产的剖腹产术。现简报如下。1临诊症状矮马7岁,营养中等。以往几年发情、交配、妊娠均无异常,但分娩时每年都发生难产,徒手助产虽获成功,但...  相似文献   

17.
长颈鹿是我动物园中一种十分重要的野生动物,长颈鹿在我园自1975年建园以来,陆续引进十余只长颈鹿,使用的养殖方式为大群体,半散放养殖,目前饲养展示长颈鹿6只。在我国现代的动物园中,长颈鹿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野生动物,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对于我国的生态物种丰富来说,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长颈鹿的半散放养殖饲养管理方式,旨在为我国开展长颈鹿的养殖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配种期的结束,羊只进入妊娠期和分娩哺乳期,这一时期的管理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羊的繁殖。1妊娠期母羊的饲养管理1.1组群按照发情配种先后顺序,将受胎日期接近的母羊单独组群,以便于对母羊的分娩及哺乳进行管理,同时对不同时期的妊娠羊进行补饲。一般在妊娠中期为0.5kg/d,而妊娠后期应不少于0.75kg/d。1.2防止流产妊娠后期一定要防止母羊受挤、受压以及羊群狂奔后饮水。在补饲时要大开圈,当归牧时尽量把圈门开大,避免羊只拥挤造成羊只机械性流产。妊娠3个月起定期向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药物,如:磺胺粉、恩诺沙…  相似文献   

19.
张双歌 《野生动物》2011,32(1):36-37
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动物园—患病雄性长颈鹿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病初表现为食欲减少、反刍缓慢,粪便成团;中期表现为腹痛、腹胀,精神逐步萎靡;后期粪便松散不成型,内有黏液膜性物附着于粪便内,粪便内有未消化的苜蓿草秆。通过临床症状结合病史调查和粪便寄生虫检查,初步诊断为长颈鹿胃肠卡他性炎症。在治疗过程中选用了肠道消炎药氟哌酸与乙酰螺旋霉素配伍,在动物发病中期,控制住胃肠内炎症;同时选用了人参健脾丸投喂,健脾利湿;在饲料中添加多酶益菌素,增加胃内活性菌成分,增强胃动力,达到了治愈目的。  相似文献   

20.
1997年9月3日,秦皇岛野生动物园从南非引进了36只长颈鹿。隔离检疫期间,有15只长颈鹿相继发病,7只死亡,8只经治疗痊愈。发病率41.7%,死亡率19.4%。1临床症状咳嗽流涕,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离群索居,反刍紊乱,呼吸困难。2剖检变化肺显著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