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海林  杨爱华 《养猪》2007,(3):36-36
湖南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位于湘北地区,距离有“火炉”之称的长沙70km,每年6~9月,有持续长达4个月高温,日最高气温达40℃左右,空气湿度85%以上,猪舍高温高湿从下午2点持续到晚上10点。高温高湿给养猪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如公猪精液质量差,无精或少精;空怀母猪延迟发情;妊  相似文献   

2.
鸡舍最佳舍温为12.8—29.4℃。据32年气象资料统计,杭州夏季最高温度为40.5℃,日平均30℃以上的有70.56天。高温严重影响养鸡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防暑降温已成为夏季最重要的管理措施。通常采用的增加通风量的降温方法,在外界气温超过鸡体最适气温上限29.4℃时,并不能有效地改善鸡舍环境。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是目前最新、最有效的降温措施之一,在高温低湿地区降温辐度可达15℃以上。为了探求该系统在我市及其它高温高湿地区的降温程度,杭州近江种鸡场将原横向通风密闭鸡舍改建为配以湿帘的纵向通风密闭鸡舍,经91年夏季使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高温高湿地区规模化猪场的规划设计,首先应该注意把控高温高湿地区猪舍环境控制特点。高温高湿天气是指湿球温度27.0℃,与湿度有很大关系。体感温度也叫有效环境温度(EET),是猪真正感觉到的温度,是温度、湿度、风速、群体大小、建筑材料、设计和隔热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高温高湿地区猪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湿帘降温系统的缺点:蒸发  相似文献   

4.
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在高温高湿地区猪场降温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在高温高湿地区猪场降温效果,以安装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妊娠舍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舍内外温湿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7~8月份有50%的时间温度大于26℃,其中26%的时间湿度大于80%;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受湿度影响,在湿度大于90%条件下,最大降温幅度为1℃,在低湿条件下虽其最大降温幅度可达9℃,但在极端高温情况下很难将舍内温度降到适宜温度范围内。因此,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多种降温相结合的方式来改善舍内温湿度。  相似文献   

5.
奶牛防暑降温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耐寒不耐热,荷斯坦奶牛最适宜的气温是10-16℃,一般地说,在气温不低于5℃和不高于20℃的情况下,奶牛不会发生冷/热应激。奶牛对冷应激影响比较适应,对热应激极为敏感。特别是我们重庆地区属于既是高温又是高湿的地区,高温高湿对奶牛的影响更为严重。据初步调查,高温高湿可使我地荷斯坦奶牛食欲降低,采食蠹下降30%,产奶量降低25%,受胎率下降33%。抵抗力下降28%,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35%。因此,搞好奶牛防暑降温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 黑白花奶牛属欧州牛品种,耐寒不耐热,它的生育适宜温度为8—16℃。从生长在我国季风地区的牛的产奶曲线呈“马鞍形”来看,主要与我国的地区气候因素有关系。夏季由于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我县1981—1982年7—8月的平均气温均在26.8—29.9℃之间。大于28℃的,1981年有32天,1982年20天,极端最高气温为31.1℃和32.3℃,日最低气温均在23℃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平均为82—84%。这样的高温高湿天气,致使奶牛因受热而产奶量下降,有的甚至发生死亡。我们对本县各奶牛场、户作了初步调查,作为探讨高温高湿对奶牛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现归纳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的奶牛养殖业已逐渐由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而随着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在高温高湿地区科学建设奶牛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牛场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健康、牛奶的质量及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从场地选择、奶牛场建筑物的建设两大方面剖析高温高湿地区奶牛场的规划与设计,对通风、防暑降温和防疫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温高湿对奶牛养殖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我国养兔行业多数都采取全价颗粒料饲喂,但在夏季高温高湿的情况下,饲料较容易发霉变质。一般来说,温度在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谷物和饲草的含水率在14%以上(花生  相似文献   

9.
鸡热应激是鸡群在高温高湿(舍温29.5~32℃以上)环境中,产热多、散热少,体内积热,体温调节失衡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和严重的生理机能紊乱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湿,气温常在30℃~37℃之间,湿度常高于70%且持续时间比较长。高温会降低猪的免疫机能,诱发多种疫病,给养殖者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甚至可能造成疫病流行。笔者在生产实践上总结了以下几条防暑降温措施,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江西等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湿且持续时间比较长,这种环境对规模化、集约化猪只养殖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极大地制约了猪只饲养效率和饲养水平的提高。如何降低高温高湿地区猪舍温度,为猪只提供温度适宜、空气新鲜的舍内环境,使其健康快速生长,是每个猪只养殖企业及养殖户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比了几种夏季猪舍内外降温措施,包括舍外隔热遮阳,舍内通风模式、降温方式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各自的适用环境、降温效果和安装使用成本等特点,进而为高温高湿地区的猪只养殖企业及养殖户在夏季猪舍温度管理中,根据各自猪舍所处的地域环境及其气候条件等特征提供适宜的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12.
1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流行特点:本病呈区域性流行,主要发生于高温、高湿季节,体温升高到40.5℃以上,呈稽留热。发病急,死亡率较高。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每年夏季都会出现持续性高温、高湿天气。当温度超过28℃,特别是达到32℃以上时,鸡群往往由于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趋于紊乱而产生热应激,严重影响鸡的采食量、生产繁殖性能、饲料利用率以及产品质量,并可导致鸡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地区高温高湿环境区,由于受到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呈现出雨热同期、高温高湿、冬无严寒、夏有酷暑的气候特点。因此,西部地区的高温高湿环境区的猪栏设计和建设,必须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本着“以猪为本”、注重猪本身的生理需求和行为福利,力求使猪的生存环境得到更好改善,实现工厂化生产条件下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健康养殖这一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湿热地区青贮饲料的品质,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从西南高温高湿地区青贮饲料中分离到的227株天然乳酸菌种群结构,再根据乳酸菌在高温条件下的生长活性和产酸能力筛选到4株优质乳酸菌(LP149、LS358、LR753和LPA761),并对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和生长、产酸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天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是高温高湿地区青贮料中最常见的乳酸菌菌株(占62.55%),其次是鼠李糖乳杆菌(L. rhamnosus)和副干酪乳杆菌(L. paracasei),分别占总乳酸菌的13.21%和9.25%。所筛选的4株菌株为革兰氏阳性和过氧化氢酶阴性的杆状菌,能够在pH 3.5和45℃的条件下生长。根据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测序分析,LP149、LS358、LR753和LPA761分别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L. 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在37和45℃条件下的菌株生长和产酸曲线结果表明,筛选出的4株乳酸菌有良好的高温适应性(45℃),不仅生长速度快,产酸能力强,耐盐性较好,对糖源利用范围广,而且对酸性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作为后续进行高温青贮回填试验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多种病原感采器继发感染引起的猪“高热病”,该病以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为特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发红和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17.
猪是恒温动物,对高温高湿十分敏感。持续的高温高湿会引起猪只严重的应激反应,其危害不可低估。为保证在夏季取得良好的生产成绩,养猪人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高温高湿对生猪的侵袭。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入夏以来 ,绍兴地区由于持续高温 ,猪病发生又有新的抬头。尤其在规模猪场 ,搞好疫病防制工作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为开创猪场防疫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认为必须用现代的科技知识和新的防疫理论取代固有的防治模式和传统经验。1 夏季猪病多发的原因1.1 气候特点 浙江位于东南沿海 ,夏季闷热多雨 ,气温偏高 ,每年 6、7、8月的平均气温在 2 8℃左右 ,最高气温可达 39~ 4 0℃ ,相对湿度在 80 %以上。高温高湿往往会导致猪的不适感明显增加 ,免疫机能下降。1.2 病原微生物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增加…  相似文献   

19.
<正>江西省种鸡场为江西省农业厅下属单位,饲养种鸡20万套,为江西省的种鸡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该场地处江西省南昌县,夏季气候环境属高温高湿地区,素有火炉之称,夏季气温可高达40℃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每年约有4~5个月的高温高湿季节,成为畜禽养殖场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化饲养无法避免的制约因素.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可使猪只发生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体温升高、肌肉僵直、后肢呈现痉挛性收缩,并伴随突然死亡等现象;可使鸡群出现产蛋量下降、蛋重变轻、蛋壳变薄、死亡增多,甚至引起大批死亡等现象.生产实践表明,由于持续高温可引起畜禽抵抗力下降,抗病力减弱,造成疫病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