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微孔径喷雾治虫技术薛显森刘修体张新华①李长体①汲建霞②河南鹿邑县棉花办公室47720用背负式喷雾器喷药防治棉花害虫是当前棉农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但许多棉农爱在它的喷头上装上孔径为1.2~1.5mm的喷片进行喷药,这样药液刚接触到棉叶就往下流,...  相似文献   

2.
大豆菌核病在黑龙江省1986、1987年连续两年大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20万亩和 160万亩。发病株率严重地块达50%以上,甚至绝产,对大豆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一、室内药剂筛选 用5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30%复方多菌灵、20%粉锈宁、50%速克灵、50%农 利灵、40%菌核净等药剂,均配成50ppm药液,用微量喷雾器喷洒于黑农26号大豆幼苗 的2片复叶上,每盆2株喷药液5毫升,每种药喷3盆,药液干后4小时接菌。病菌为  相似文献   

3.
商建农  蔡新光 《茶叶》1990,16(1):43-45
利用药液喷雾方法,是目前防治茶树病虫的主要施药方式。我省茶树病虫防治应用化学农药始于50年代中后期,当时主要的施药机械是单管式压缩喷雾器;60年代改用卧式往复式高压喷雾器;60年代中后期起广大农村大量改用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茶园较集中的国营(集体)茶场则开始使用工农36型担架式机动喷雾机。这些施药机械的共同特点是:喷片喷孔直径较大(1.5—2.0  相似文献   

4.
2,4—D酊酯是禾本科作物的田间除草剂。我县1985年用于麦田除草,收到了良好效果。但限于首次使用,人们对其残留危害认识不足,不少棉农又用喷过2,4—D酊酯的喷雾器由于未经冲洗或冲洗不净,就来防治棉蚜,致使棉花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受害棉苗生长点被抑制,生长缓慢,叶片黑绿而无光  相似文献   

5.
茶园低容量喷雾法 70年代以来,就在茶园中开展了低容量喷雾,以其操作简便、经济、安全而为广大茶农所接受。从目前已有的机具来看,低容量喷雾包括小喷片(常用手动喷雾器)、手动弥雾(手动吹雾器)、机动弥雾(东方红18型弥雾器)三种喷雾方法。小喷片喷雾法:凡采用常用手动喷雾机具(如工农12型、16型、17型背包压杆式喷雾器)带有0.6~1mm孔径的细喷孔片进行喷撒  相似文献   

6.
药液表面张力与喷雾方法对雾滴在水稻植株上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生物染料丽春红-G为示踪剂,采用比色法分析了药液表面张力及喷雾方法对雾滴在水稻植株上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孕穗期、扬花期水稻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值分别为34.46、34.36和34.33 mN/m。与喷洒清水对照相比,3个水稻生育期内喷洒添加有100 mg/L TX-10的丽春红-G溶液,单株水稻上的丽春红-G沉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手动喷雾器压顶喷雾分别增加了80.85%、29.80%和22.61%;弥雾机喷头下倾喷雾分别增加了50.83%、18.48%和31.07%。在相同的水稻生育期,喷洒相同表面张力的药液,弥雾机喷头下倾喷雾单株水稻上的丽春红-G沉积率均显著高于弥雾机漂移喷雾和手动喷雾器压顶喷雾。在稻田喷雾中,利用表面活性剂降低药液表面张力和采用弥雾机施药有助于提高雾滴在水稻植株上的沉积率。  相似文献   

7.
棉花花铃期高浓度人工喷肥技术的应用易福华江苏盐城农垦农科所射阳224314叶面喷肥具有吸收快、肥料利用率高等优点,最大缺点是浓度高时易灼伤叶片,1992年进行了棉花花铃期可忍受剂量的观察试验。夏季晴天傍晚用长江10型背负式喷雾器(孔径0.7~1mm)...  相似文献   

8.
“三个一”喷雾法为一种低容量喷雾方法,即将工农—16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的喷头孔径改成1mm,用一背包药液(13kg)喷一亩茶园,简称“三个一”喷雾法。 1988年,浙江省临安县玲珑区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防治棉苗蚜虫主要是喷雾或涂茎。喷雾法易造成药液流失,亦不利于保护利用天敌。涂茎法尽管效果好、成本低、避免杀伤天敌,但劳动强度大、工效低,从1984年开始,我区试验用高浓度氧化乐果、久效磷等内吸农药滴心的方法来取代喷雾或涂茎法,1986~1987年两年推广面积达80万亩。具体方法是用普通喷雾器,将喷头用2~8层细布包好,装入药液后压半气,使药液以滴状流出,滴在棉苗的心叶里,通过  相似文献   

10.
机动喷雾机与手动喷雾器防治茶园黑毒蛾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茶园病虫害防治的施药工具主要是传统的手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因受到手动压力的影响,存在着压力不稳定,雾滴较大,喷散不均匀,劳动强度大,喷药速度慢等缺点。为此,2010年8-9月,将机动喷雾机与手动喷雾器用于防治茶园害虫黑毒蛾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疆T30无人机在玉米灌浆期进行喷施作业,探讨喷幅和喷液量对雾滴在群体内沉积分布影响。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设置3个喷幅[4(G1)、5(G2)、6.5 m (G3)]和5个喷液量[15、30、45、60、75 L/hm2(R1~R5)],将玉米群体从上至下分为5层(A~E)。结果表明,在不同喷幅和喷液量处理组合下,随着喷液量增加,雾滴总沉积量、覆盖率、覆盖密度显著增加,随着喷幅的升高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G2R5、G3R5和G1R5处理的雾滴总沉积量较大,但雾滴的地面损失量增多、沉积量均匀性和穿透性不佳、漂移加重,总体上G2喷幅下各叶层的雾滴沉积分布较优。在实际生产中喷液量选择不宜过大,应结合施药属性及农田环境等因素,确定适宜的喷液量。  相似文献   

12.
秦刚  陈云龙  刘琼  谢璋 《中国棉花》2009,36(8):41-41
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常年植棉面积超过30万hm^2。其中,杂交棉面积占90%以上。但近几年,由于连年重茬导致病害加重,加上棉区水利设施老化、棉农施肥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杂交棉早衰的现象日趋严重。通过多年多点调查发现:江汉平原的杂交棉早衰多发生在9月上、中旬,棉株表现为生长势弱,叶片过早黄化脱落,果枝数少2~3个,后期结铃减少8~13个;早衰棉田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可超过50%。  相似文献   

13.
棉花苗期病害及其如何防治一直以来都是鲁西地区困扰棉农的难题。通过对鲁西地区棉花苗期病害发生特点的分析,从种子处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三个方面提出了温汤浸种、药液浸种、药剂拌种、种衣剂应用、精选良种适期播种、深耕冬灌精细整地、及时中耕提高地温和喷药防病等防治技术,为广大棉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超低量电动喷雾器(上海明光仪表厂产。Ⅰ型。以下简称超低量)是通过每分钟9000转的高速叶轮产生的离心力等作用,使流来的药液在叶轮上作螺旋形的离心作用,铺成螺旋扇形,即药液被“碾成”几十微米的薄层,分子  相似文献   

15.
 设计不同药液量、喷雾方法(细雾、粗雾)防治水稻后期发生的重要病虫害。结果表明,在药剂有效成分用量相同时,对于发生在稻株上部的穗颈瘟、穗腐病和稻纵卷叶螟,同一品种和相同药液量下,细雾喷雾防效最好,粗雾喷雾防效最差;第1次喷细雾第2次喷粗雾,或第1次喷粗雾第2次细雾防效相当。同一品种相同喷雾方法,以用药量675 L/hm2或750 L/hm2防效最好,其次是900 L/hm2、1200 L/hm2和450 L/hm2,最差的是225 L/hm2。对于发生在稻株中下部的纹枯病和稻飞虱,同一品种相同药液量时,2次粗雾喷雾防效最好,其次是第1次喷细雾第2次喷粗雾,再次是第1次喷粗雾第2次喷细雾,2次细雾喷雾防效最差。无论是发生在上部的病虫害,还是发生在中下部的病虫害,药液量和喷雾方法相同,对秀水09的防效均好于对甬优12。同一品种相同喷雾方法,以900 L/hm2药液量防效最好,其次是1200 L/hm2和750 L/hm2,药液量少于900 L/hm2时,防效随药液量减少而下降。225 L/hm2药液量且采用细雾喷雾,对纹枯病和稻飞虱的防效均低于50%,特别是对甬优12的防效更差。但在有效成分相同的情况下,并非药液量越多防效就越好。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抗虫棉的种植已占主导地位。因抗虫棉自身缺陷和棉农对其特性尚未完全掌握,致使近年来棉红蜘蛛为害加重。本文从棉农的认识、品种特性、种植环境及农药的质量4个方面简要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帮助棉农搞好棉花红蜘蛛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今年,棉花生长早期易发生枯萎病,主要原因是近期频繁增雨,阴天低温,加之大多数棉田为连茬田,去年发生严重,田间菌源充足。提醒棉农要立即进入病情普查,及时组织棉农进行防治。防治方法:发病田块可用棉枯净每公顷450g兑水675kg,或用12.5%速效治萎灵等药剂加磷酸二氢钾、绿风95等叶面肥,采用喷雾与灌根相结合的方法,每株用药液50~100mL,隔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未发病地块,应喷洒黄腐酸有机肥或绿风95、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提高棉株抗病力,减少发病。每7天1次,连喷2~3次。●如何防治棉花早期枯萎病@魏彩云$河北省献县段村乡南皇亲庄三…  相似文献   

18.
棉田喷施2,4-D丁酯药害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棉花是冀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2万公顷左右。近几年随着除草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部分棉田出现了药害,叶片呈鸡爪状,受害轻的新生叶片可恢复正常;受害重的,新生叶片逐渐由鸡爪状变为柳条叶状,受害棉株花朵脱落率低,但棉铃很小或不结铃,棉花产量大幅度降低,甚至绝收,给棉农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1病因诊断为了明确验证产生这种药害症状的原因,2003年在冀州镇郭庄村进行了模拟药害试验。6月21日在棉田取连续12株棉株,分别用0.0005%、0.001%的2,4-D丁酯药液处理6株,以未喷药棉田为对照。1.1药害症…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生物试验结合仪器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类型助剂对除草剂硝磺草酮的增效及相关机制和对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5种助剂均能改变药液物理性状,提高硝磺草酮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添加助剂后硝磺草酮药液稳定性增加、药液液滴表面张力和接触角降低、药液黏度提高是其杂草防除效率提升的主要物理机制。液相色谱分析证明,助剂对硝磺草酮在苘麻叶片上的吸收增量排序为新型复合类油剂>新型复合类水剂>有机硅类助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类助剂。5种供试助剂中,新型复合类油剂、水剂对药液性状影响最显著,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在苘麻叶片上的吸收量129.74%~176.59%、112.87%~147.63%;对玉米田间杂草增效作用最明显,提高21.05%~22.24%;对玉米各阶段生长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最终提高产量15.85%~17.38%。  相似文献   

20.
防治茶树害虫是茶园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县常规喷治时要求每亩喷药液量100公斤以上,用药多,成本高,工效低。尤其在高山,水源缺乏的地区。但目前手动喷雾机社会存量大、售价又低,操作简便,稍加改革即可进行低容量喷雾,有力地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