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香豆素(Coumarin)在草木樨属植物中含量较高,约为0.43~0.58%。目前,在我国草地农业生态体系中,草木樨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草木樨是重要的豆科牧草和绿肥作物,它又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其茎杆还可作燃料,在改善干旱、瘠薄、沙漠地区的农业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1943年推广种植草木樨以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主要品种有黄花(黄香)草木樨(Melilotus offcinalis Lamark)、白花(白香)草木樨(M.alba)和印度草木樨(M.indica)。二十年代,加拿大人首次报告,给家畜饲  相似文献   

3.
对草木樨籽实中香豆素、双香豆素的脱毒方法及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本定量分析方法系采用薄层色谱、紫外吸收光谱完成的,实验结果认为草木樨脱毒后可以作为品质较优的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境内伊盟东部,草木樨种植面积较大,泌蜜较好。每年6  相似文献   

5.
草木樨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我区各级领导和广大贫下中农把种牧草工作当做改变粮食低产面貌的重要措施来抓,草木樨、苜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近几年来每年种植都在百万亩以上,其中半数以上是二年生草木樨。现就  相似文献   

6.
草木樨是北方绿肥作物之一,亦是优质牧草。但它含有的香豆素能引起家畜中毒。为了提高草木樨的经济价值,我们做了草木樨中香豆素测定方法的研究。我们根据香豆素的特性,采用不同方法,即索氏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在农作物施用化肥不是很普遍的时候,草木樨在我省的一些坝区和山区均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它作为绿肥以肥田沃地和作为家畜青饲料饲养牲畜,普遍受到农村群众的喜爱,同时也为养蜂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蜜源。现在,化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绿肥,使草木樨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随着我国对“生态农业”的定位和人们对绿色产品的不断追求,充分利用我省充裕的冬季轮闲地,大力推广草木樨种植,既能满足种植业和畜牧业需要,还能给养蜂生产提供丰富的蜜源。  相似文献   

8.
<正> 草木樨(Melilotus sp.)是目前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省区种植最广泛的一种绿肥牧草。种植的主要品种,有白香草木樨、黄香草木樨、细齿草木樨、印度草木樨等,其中栽培利用最多的是二年生白花草木樨。草木樨的根茬能肥田,鲜草沤肥饲养牲畜,种籽做精饲料,花能养蜂,还能绿化荒山荒坡,防风固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良好的绿肥牧草。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9,(11):39-40
<正>自2014年以来,在西藏山南市贡嘎县进行农牧技术援助期间,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该县蜜源植物分布广泛,主要有砂生槐、蒲公英、柳树、紫花苜蓿、黄芪、草木樨、油菜、果蔬等,其中油菜种植面积较广,且大量蜜源植物开花期相互衔接,非常适宜发展养蜂业。现将本地蜜源植物资源调研情况介绍如下:一、贡嘎县的基本情况贡嘎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河  相似文献   

10.
蓼白粉菌对草木樨营养成分影响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木樨是我国主要栽培优良牧草之一,亦是绿肥和保土轮作中的主要草种。在北起黑龙江省的黑河地区(北纬51°),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玉林地区(北纬22.5°)的广大范围内均有分布。在包括我省在内的北方各地及南方苏、皖、川、湘、滇等省区均有较大面积栽培。全国种植面积约1千万亩。在草木樨利用及研究工作中,人们逐渐注意到白粉病(Erysiphe polygoni)是该草的一种常见病害。笔  相似文献   

11.
前言我国栽培草木樨已有40余年的历史。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大力推广种植。在甘肃也有较大的发展,全省1984年种草519万亩,其中仅河西走廊的民勤、临泽、高台、玉门、敦煌等五县,就种植草木樨30.6万余亩。因而,在农牧业生产中合理利用草木樨发展畜牧业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内蒙古河套平原碱化盐土上对草木樨等5种牧草进行开沟试种试验表明,这几种牧草都适宜采取开沟种植方法,其中一年生草木樨和二年生草木樨适宜性最佳,而且耐卤性也较强,一年生草木樨在10-30厘米(沟底)表层土壤含盐0.9%时,出苗率为65%,二年生草木樨在10-30cm(沟底)表层土壤含盐1.14%时,出苗率为60%,保苗率均在85%以上,种植时要进行洗碱排盐,种子处理和改进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尕海镇盐碱地上通过对黄花草木樨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黄花草木樨在该地区长势良好,种植第2年能完成整个生育期,全生育期天数132d,覆膜种植出苗率和越冬率均较高,分别为75.0%和90.0%。种植当年长势稀疏,盖度只有60.0%,第2年可达95.0%。种植当年生长缓慢,8月中旬平均株高只有26.8cm,第2年株高可达245.3cm。地上植物量种植当年较低,为187.4 kg/hm^2,第2年大幅度增加,8月中旬可达14048.7kg/hm^2。黄花草木樨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旱、耐寒、耐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点,是适合柴达木盆地中、轻度盐碱地改良与重建的优良草种。该地区黄花草木樨人工草地种植的最佳农艺措施是:翻耕→冬灌→翻耕→耙磨→施肥→播种(覆膜播种机一次性完成覆膜、播种和覆土)→冬灌。  相似文献   

14.
草鱼用饲草品种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地区的10种常用鱼用饲草进行分析。对各个饲草的综合因素进行评比,选出适合内蒙古不同生态条件中种植的鱼用饲草,适合于草地区种植的有草木樨,沙打旺,野大麦,适宜盐碱地区种植的有黄花苜蓿,紫花苜蓿,苏丹草,草木樨,芦苇。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朝阳县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草原建设迅速,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60%增加到现在的98%以上,草场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牧草品种实现多样化。人工种植和补播的品种主要有紫花苜蓿、沙打旺和草木樨等,全县草场面积达到60万亩、干草产量达到300万吨,解决了草食家畜植物蛋白的饲料供给,年可节约蛋白饲料75万吨,节省蛋白饲料支出  相似文献   

16.
为了避免草木樨(Melilotus spp.)的二年生性状对冬小麦套种草木樨栽培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发掘适合新疆南疆地区种植的一年生草木樨种质资源,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团对一年生细齿草木樨(M.dentatus)、二年生黄花草木樨(M.officinalis)和二年生白花草木樨(M.albus)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细齿草木樨从出苗期到初花期的生长天数为107 d;干草产量为20430.59 kg/hm2,极显著高于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P<0.01),比黄花草木樨增产41.16%,比白花草木樨增产24.22%;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11.94%、54.23% 和44.40%;加权关联度在供试材料中最高.采自新疆南疆拜城县的黄花草木樨的干草产量为14473.11 kg/hm2,极显著低于细齿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P<0.01),加权关联度在供试材料中最低.综上,与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相比,细齿草木樨在新疆南疆的综合表现突出,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在武威县开展的“农业综合科学研究”试验资料和河西商品粮基地的广泛实践,提出了草木樨在河西商品粮基地草地农业生态工程系统中的种植模式;具体分析了以草木樨为纽带的粮草种植模式的效益、经济生态效价和不同模式的综合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草木樨是一种优良牧草、绿肥和水土保持作物,具备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可以综合利用等特点,为当今许多国家所提倡。我国北方生产上常用的草木樨为二年生草木樨,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栽培,缺乏适宜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一年生优良草木樨品种。为此,我们于2007年开始引进俄罗斯一年生野生黄花草木樨种质资源,通过混合选育,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于2013年经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育成品种,定名为牧科草木樨1号(品种登记号:N022)。  相似文献   

19.
青貯草木樨     
草木樨是二年生豆科植物,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并且含蛋白质较高,风干时达17.71%。每亩结籽40—60斤。我国北方种植很广,我县种植草木樨高达12万亩,很受群众欢迎,但其含有香豆素的异味,适口性不好,还能引起牲畜肚胀。为了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拥有12头一岁龄爱尔夏母牛的牛群发生一起草木樨中毒事件。中毒症状为跛行、鼻血、皮下血肿、颤抖和沮丧。其中4头死亡,两头可能发生胚胎早期死亡,有1头流产。对其余母牛用维生素K_1治疗有效,后来未再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