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棉蚜,棉铃虫对氰戊菊酯农药田间抗性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1993年在新乡、镇平、西华不同棉区进行了棉蚜和棉铃虫对氰戊菊酯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棉蚜在新乡、镇平两地对氰戊菊酯的抗性达极高抗水平;棉铃虫在新乡、西华两棉区对氰戊菊酯的抗性达高抗水平,而在镇平棉区则处于低抗水平。两虫的抗药性随用药年数的增加而提高,对棉蚜连续使用氰戊菊酯3~5a、棉铃虫6~7a即显示抗性;对棉蚜连续使用该药5~6a棉铃虫9~lla时,抗性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突增,抗性倍数可呈数百倍增加。 相似文献
2.
丙溴磷防治棉铃虫的抗性风险与混配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棉铃虫室内抗生选育及田间种群抗性调查,对丙溴磷的抗性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相对敏感种群(抗性倍数2.2)经12代9次选育后,达到低水平抗性(6.9倍),LD50值比选育前提高3.0倍;田间种群抗性调查表明,山东聊城种群对丙溴磷已产生低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5.7,由此认为丙溴磷推广使用后存在明显的抗性风险。考虑到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建议用混配混用的方法来延缓抗性的发展,同时还测定了丙溴磷 相似文献
3.
近年,在药剂防治麦蚜中,由于用药量大(如40%氧化乐果,每亩用药40毫升以上),造成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恶性循环。作者试图用减少农药用量,以达到控制蚜害,降低成本,减轻对环境污染之目的。于1988年麦蚜发生盛期(5月10日),进行了农药低剂量混配防治麦蚜试验,结果如下。试验方法每亩用40%氧化乐果10毫升、15毫升、 相似文献
4.
5.
在武昌南湖及河南内黄两地选用42%杀铃磷乳油1000-2000倍液防治棉铃虫和棉蚜药后第4天对棉铃虫的防效为84.7%-94.3%,保蕾铃效果为75.3%89.2%;在药后第7天对棉蚜的防效为92.3%-100%。 相似文献
6.
1990~1991年田间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44%多虫清乳油防治棉铃虫,每亩用药60毫升,兑水40公斤,喷药一次7天内防治效果为80%,保蕾效果达95%以上;防治棉花苗期蚜虫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8.
9.
10.
麦棉套种棉田棉蚜棉铃虫的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棉套种田害虫为害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比单作棉田大,因此单作棉田的防治指标在套种田无法应用。研究证明,适合套种田棉蚜棉铃虫的单独防治指标是苗蚜卷叶株率20%,2代棉铃虫百株幼虫12头;相继两次为害的复合指标为苗蚜卷叶株率5%,2代棉铃虫百株幼虫12头;相继3次为害的复合指标为苗蚜卷叶株率5%,棉铃虫百株幼虫2代为8头,3代为6头;相继4次为害的复合指标为苗蚜卷叶株率5%,伏蚜百株三叶蚜量1万头,棉铃虫2代、3代百株幼虫均为6头。 相似文献
11.
菊酯类农药由于长期连续使用,棉铃虫已对多种菊酯类农药产生了抗性,有的品种已不能继续使用,为控制棉铃虫对菊酯类农药抗性的发展,发挥其强大的杀虫威力,自2003年开始,我们对棉铃虫抗药性进行了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望广大棉农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1 994~ 2 0 0 1年对棉铃虫的抗药性进行监测 ,明确了棉铃虫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菊酯类农药的主要品种的抗药性动态规律和抗性水平。目前 ,棉铃虫对久效磷、灭多威尚未表现明显的抗药性 ,而对氯氰菊酯的抗药性产生比较快 (2~ 3年 ) ,现已达极高的抗药性 ;生产上仍可以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作为防治棉铃虫的主导产品 ,而要限用或禁用氯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 ;对棉铃虫的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 ,坚持交换、轮换、混配等科学用药技术 ,可以有效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棉蚜、棉铃虫是特早熟棉区棉花生产的两种主要害虫,严重影响棉花生产。培育和利用抗虫品种是有效控制害虫为害最经济、简便的措施。棉花种质资源抗虫性鉴定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1986~1990年,我们分别对122份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棉蚜、棉铃虫鉴定,鉴定出高抗伏蚜种质6份,其中有辽657、75—30等;高抗棉铃虫种质17份;既抗棉蚜又抗棉铃虫的种质7份,其中有葡萄棉×1987、69—5、太原4号、辽657、辽2289、118、辽棉3号等。一、材料与方法抗棉蚜、棉铃虫鉴定材料分别为122份,由辽宁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提供。 相似文献
14.
<正>多年来,新疆草原蝗害的化学防治主要是使用有机磷农药稀释成一定浓度后喷施。由于长期使用单一农药,蝗虫体对其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防治费用增加了,防效并不理想。为了提高化学农药的治蝗效果,探索适于蝗虫防治的农药品种,笔者于1987年6月20—26日进行了本试验。 试验设于玛纳斯县清水河乡汗曹地蒿属半荒漠草场。这里植被盖度70%,主要蝗虫种类有意大利蝗、黑条小车蝗、土库曼蝗、红胫戟纹蝗、蓝胫戟纹蝗、黄胫戟纹蝗及两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新农药防治抗性棉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1995年在太原、临猗等地进行了咪蚜胺、硫丹和丁硫克百威防治棉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这3种新农药对棉花苗期蚜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以咪蚜胺和丁硫克百威的防效最为突出。在棉蚜发生盛期,25%咪蚜胺可湿性粉剂以2000倍液喷雾防治,2~14天的防效可达95%~100%,持效期在14大以上;20%丁硫克百威乳油以1000~2000倍液喷雾,1~5天的防效可达92%~100%。试验充分说明咪蚜胺的防效和持效,明显好于对照农药40%久效磷水剂,是理想的防治抗性棉蚜的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