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续第4期第26页) 农药毒性是指农药对人畜及其他有益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毒害作用,或使其生理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作用的性能. 农药进入人畜体内的主要途径有3种,即口服、皮肤接触和呼吸系统吸入.在实际生活中,农药经皮肤接触和呼吸系统进入人畜体内而发生中毒的现象较为常见. 农药毒性主要用高等动物(白鼠、兔、狗等)来进行测试,毒性的类型是根据对高等动物的试验时间和导致中毒的方式而划分的.  相似文献   

2.
农药毒性     
<正>(续第4期第26页)农药毒性是指农药对人畜及其他有益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毒害作用,或使其生理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作用的性能。农药进入人畜体内的主要途径有3种,即口服、皮肤接触和呼吸系统吸入。在实际生活中,农药经皮肤接触和呼吸系统进入人畜体内而发生中毒的现象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毒性是物质导致其它生物发生毒害或者是死亡的一种固有的能力。农药毒性是农药能够对人、禽类、畜类产生直接或者间接性的毒害,破坏其生理功能的性能。农药的毒性其实是按照其所生产的损害大小以及性质进行表示的。农药毒性分级会对农药的生产、使用、销售等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农药毒性分级的标准过严或过于宽松都是不合理的。本文对农药毒性分级以及分级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农药是确保农业稳产、丰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保证粮食的供应就离不开农药。但农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有效防治农作物的病、虫、草、鼠害的同时,某些药剂对人、畜和环境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由于农药的毒性较高,有的农药会对人、畜和有益生物产生危害;有的农药会对环境产生副作用,导致生  相似文献   

5.
家蚕对常用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不同条件下家蚕对常用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反应。结果表明,家蚕对9种农药都有很强的毒性反应,表现典型的有机磷中毒症状。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和残毒期因农药品种不同而有极显著差异。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因季节,农药浓度和龄期大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6.
吴恋 《中国农业信息》2012,(16):26-27,29
农药是确保农业稳产、丰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保证粮食的供应就离不开农药。但农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有效防治农作物的病、虫、草、鼠害的同时,某些药剂对人、畜和环境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由于农药的毒性较高,有的农药会对人、畜和有益生物产生危害;有的农药会对环境产生副作用,导致生  相似文献   

7.
4种农药对蜜蜂和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试验测定了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丙溴磷和残杀威对有益生物蜜蜂和家蚕的胃毒、触杀和熏蒸毒性。结果表明 :4种农药的 3种毒性高低存在较大差别 ;综合分析 4种农药对蜜蜂和家蚕均为胃毒毒性相对较高 ,熏蒸毒性相对较低。因此 ,应避免在植物的花期和桑园使用这 4种农药。  相似文献   

8.
李桥  徐静  张绍勇  张旭  陈安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86-11488,11513
[目的]为开发以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为有效成分的环境友好型农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杨梅素和杨梅叶粗提物对蚯蚓、家蚕和土壤微生物等非靶标生物均为低毒;杨梅素对蝌蚪表现为低毒,杨梅叶粗提物则表现为中毒,高浓度的杨梅叶粗提物对家蚕有一定拒食作用。[结论]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对环境非靶标生物毒性低,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采用江苏省常熟农业生态试验站土壤,均匀混入农药后,调节适当的土壤水分,在人工气候箱内保持温度为20℃、湿度为80%的条件下,分别在第2、4、7、10、15d观察蚯蚓(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的急性中毒状态及死亡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蚯蚓在含有单一杀虫双和呋喃丹的土壤中,分别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状态和毒性效应,呋喃丹大于杀虫双对蚯蚓的毒性。在10d时杀虫双及呋喃丹的LC50分别为227.57mg·kg-1和28.28mg·kg-1。当土壤中杀虫双和呋喃丹2种农药复合存在时,蚯蚓主要表现为呋喃丹的中毒状态,2种农药复合后对蚯蚓的致死毒性有显著的影响。本文还研究了p'p-DDT作为背景时,2种农药分别对蚯蚓的复合毒性。结果发现,当土壤中p'p-DDT的含量为10mg·kg-1时,无论是单一还是复合对蚯蚓的毒性基本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一忌牵牛到田地边吃草:有人认为,田地边的草肥又嫩,牛容易吃饱长得好。殊不知,各农户的责任田地,每茬生产都少不了打这样或那样的农药。打药时难免会喷药液到田地边的野草上。牛一旦吃了沾附农药的野草就难免中毒。二忌牛误吃烂红薯:烂红薯对牛有致命毒性。无论大牛小牛若误食了烂红薯,多会肚子发胀,中毒死亡。因  相似文献   

11.
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是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经济昆虫,是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有益生物之一。简要阐述了农药对家蚕毒性及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2.
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是夺取农业丰收的重要措施。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亦会污染环境和农畜产品,造成人、畜中毒或死亡。如何使用农药才算合理,这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复杂问题,概括讲就是要求有效、经济、安全。一、合理使用农药的基本要求:1、对症下药:各种农药都有它一定的防治范围和对象,一般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所以在决定施药时,首先要弄清防治对象,然后对症下药。如杀虫剂中的胃毒剂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有效,在大田使用则效果不佳。所以在使用农药时,要根据害虫的特性,对症下药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手性农药对非靶标生物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性农药在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产量呈增长趋势。手性农药由于其具有手性中心,不同对映体对有益生物具有立体选择性,对于其毒性毒理的研究日渐深入。本文从手性农药的急性毒性、神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等方面介绍了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的外消旋体毒性及对映体选择性毒性并简要介绍了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明晰手性农药不同异构体的选择性毒性,重视其潜在毒性,对于构建安全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的使用一直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能达到即杀灭害虫和病菌的目的,同时又能保证农产品的安全,这是广大农业生产者关心的焦点。虽然各种农药毒性差异比较大,但并非所有农药都具有很高的毒性,即使是高毒农药,只要严格按照使用要求和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用药,一般不会发生人畜中毒和残留、环境污染问题。在现阶段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化学防治仍然是不可取代的重要防治措施,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只有在掌握农药的药性,使用  相似文献   

15.
农药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毒性化学物质,但毒性并不是最大,甚至低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农药几乎无致癌作用;农药引起的死亡人数明显低于药物和煤气中毒。农药的利远大于弊。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仍然离不开农药。  相似文献   

16.
农药毒性是指农药具有使人和动物中毒的性能。不同的农药,由于分子结构组成的不同,因而其毒性大小、药性强弱和残效期也就各不相同。根据农药毒性的大小。农药的毒性可分为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17.
正农药的毒性是指药剂对人体、家畜、家禽、水生动物和其他有益动物的危害程度。了解农药的毒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对减轻农药对人畜危害,合理使用农药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引起重视。1.与农药的类别有关。一般来说,杀虫剂对人和动物的毒性最高,因为它们产生急性口服毒性反应的能力强。如有机磷杀虫剂中的对硫磷、速灭磷、乙基谷硫磷等都是剧毒型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农药对农田环境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弧菌Q67和斑马鱼作为受试生物,研究多菌灵杀菌剂对其的急性毒性,从而初步评价该杀菌剂农业生产应用中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结果]22%多菌灵杀菌剂对青海弧菌Q67的EC_(50)为7.70 mg/L,pEC_(50)为2.11;22%多菌灵杀菌剂对斑马鱼的24、48、72、96 h LC_(50)分别为8.53、8.39、8.07和7.64 mg/L;斑马鱼的安全浓度为0.76 mg/L。[结论]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对鱼类毒性评价标准,判断22%多菌灵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属中毒。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不让我们用甲胺磷了?我们以后可以用什么?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叶纪明答: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是毒性大,使用不当或防护不好,容易造成中毒。我国农村土地分散经营,农民整体素质还不太高,每年因不合理或违规使用高毒农药,造成中毒、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杨月强 《现代农业》2011,(10):28-28
一、化学农药的安全问题 (一)化学农药对人畜的安全问题化学农药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畜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慢性积累性中毒。化学农药施入田间后,经过环境或生物的降解作用被逐渐分解为无毒物质,但不同农药的分解速度不同。部分农药随作物的收获而残留在农副产品中,人畜直接摄入后产生慢性中毒;还有部分残留在植物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