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五、蓄水覆盖丰产沟集优种植开发模式主要适宜黄土高原地区极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坡耕地。这是山西省晋中地区,把传统耕作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创造的一种蓄水保土新模式。山西省太谷县土郊院村,地处边山丘陵,过去每年都要吃返销粮,自推广蓄水覆盖丰产沟开发模式后,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开始向国家交售商品粮。1990年与1986年相比,粮食总产由1.3万公斤,增加到7.4万公斤,亩产由100多公斤增加到600多公斤,人均纯收入由90  相似文献   

2.
<正> 蓄水保墒是无水浇条件的山地丘陵区实现农作物增产的有效措施。丰产沟地膜覆盖技术,可有效蓄积自然降水,增加土壤水分含量,从而蓄水保墒抵御干旱,促使作物高产稳产。粮食年产量每亩平均增产240公斤以上,纯增收入200元左右。1 丰产沟的建造与覆盖1.1 丰产沟的基本单元及适宜范围。丰产沟的基本单元是耕作带,由“垄”和“沟”相间组成。山地丘陵区的旱坡地,除土层过薄(土层<50厘米)的地方外,均可因地建造。1.2 建造要求。耕作带必须沿等高线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蓄水覆盖丰产沟”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分布、生物活性的测定,从土壤生物活性的角度说明“蓄水覆盖丰产沟”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土培肥上有较大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北方旱区正确推广“丰产沟”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丰产沟耕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产沟耕作法又称为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它是在总结我国传统旱坡地耕作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旱作农业增产新技术,近年在山西、山东、辽宁、陕西、宁夏等地推广近亿亩,1992年开始在甘肃省庆阳地区进行多点试验示范,达到13万亩,示范类型遍及玉米、高粱、小麦、糜谷、油料等多种农作物.实践证明:凡干旱、半干旱中、低产田,按此法整地都可以使农作物较普通种植法增产30%~50%.  相似文献   

5.
“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保证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介绍说,从2005年开始,安徽省先后开展了以“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玉米振兴计划”等粮食生产三大行动为主体的高产创建活动,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产增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正>甘肃省庆阳市2009年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但山川梁峁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翠绿盎然,长势喜人。由甘肃省探索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05-2008年累计推广24万公顷,总增产粮食超过50万吨,增加农民收入5.25亿元,受益农户达80多万户。甘肃省探索出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为一体,抗旱、保墒、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实现了旱作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将无效降水变为有效利用,把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提高到  相似文献   

7.
关于天水市旱作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天水市旱作农业区域布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旱作农业不同生态区域类型,提出了以旱作农业生态区为基础,合理调整优势作物区域布局;推广以地面覆盖蓄水保墒、地膜、秸秆(残茬)覆盖、配方施肥、生物抗旱、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间套复种、旱作农业工程等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敖汉旗是以旱作为主的农业大旗,全旗现有耕地面积17.5万hm2,其中水浇地面积4.0万hm2,旱耕地面积占70%以上,属典型旱作农业区.种植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谷子、水稻、荞麦等,全旗历年玉米种植面积在6.7万hm2以上,平均单产水平500-550kg/667m2,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我旗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把旱作玉米覆膜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作为农业生产的重点项目来抓.十几年来,通过推广玉米覆膜技术,对促进全旗粮食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6月中旬,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督导组在甘肃省检查指导工作。自2013年初以来,甘肃省以中东部旱作农业区和粮食生产大县为重点,突出玉米、马铃薯等高产粮食生产,大力推广旱作农业集成技术,确保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全力实施"四个"千万亩工程和"365"现代农业行动计划。由于2012年冬季到2013年4月份,我省降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秸秆覆盖在培肥地力作用上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玉米秸秆覆盖是利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解决保土、培肥和控制水土流失的一项旱作农业耕作措施。秸秆覆盖不仅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效果,同时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耕地地力、减少水土流失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是旱作农业增产技术中效果十分显著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区旱作农业生产的影响、当前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抗旱技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机理等,以探索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下西北旱作农业发展的技术途径,为推动未来旱作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区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有3方面:一是气温升高导致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二是降水量和降水格局变化引发的作物干旱/洪涝问题;三是极端气候引发的气象灾害导致粮食生产波动。为适应或缓解上述不利影响,提高有限降水利用效率、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增强作物-土壤体系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缓解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应主要从3方面入手:(1)覆盖聚集降水,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变土壤水分分配,调控土壤水分运移并提高降水入渗效率,从而“调水”以适应降水变化;(2)土壤培肥优化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从而“改土”提高作物-土壤体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稳定旱作农业生产力;(3)通过“调水”和“改土”技术集成,形成“水土协调”技术体系以综合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减缓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区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沧州市是我国干旱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5年秋冬至2006年春季降雨量只相当于常年降雨量的30%,干旱缺水已严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旱作农业生产技术是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旱作农业技术可以分为农业工程技术、农艺栽培技术、覆盖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4大类.这些以培肥改土、蓄水保墒为核心内容,加以农艺配套技术,确保旱作农业区稳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旱坡地蓄水覆盖丰产沟耕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分析了蓄水覆盖沟的增产机理 ,并根据实践经验从修建高质量的丰产沟、配方施肥、适时盖膜播种、选用适宜品种、合理密植、轮作倒茬、加强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旱坡地蓄水覆盖沟耕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文件强调全年粮食工作目标的重点是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全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开展吨粮田创建,  相似文献   

15.
晚播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两晚”技术(夏玉米晚收、冬小麦晚播)作为河北省粮食生产中增产节水的关键技术,正在全省大力推广.据统计,2008年全省小麦播种面积3628万亩,适时晚播面积达31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5.4%,比上年增加1450万亩。相关配套管理技术的普及推广对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重点国扶县,总面积2912.97平方公里,全县90%以上的人口是农业人口,94%的耕地是山旱地,农业增加值占GDP的近一半,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处于大旱大灾、小旱小灾,年年受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近年来,通过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初步走出了一条旱作农业区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阜平县农业局以旱作节水农业为突破口,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引进推广沟垄地膜覆盖集水补灌技术,具体讲就是在旱岗地上用耠子或自制铁耙开出“W”型或“V”型沟垄,用地膜按该型覆盖地面,在沟内打孔种植粮菜等,配套蓄水沟和集雨窖,集无效雨为有效水,变灌地为灌根,充分利用天上降雨,发展粮菜等作物。现将已示范成功的以马铃薯为主的几种旱作节水模式及关键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以来,甘肃省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围绕粮食稳定增产,着力发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和特色农业,狠抓行政推动、科技服务、田间管理、防灾减灾、督导检查工作,全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全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2014年粮食生产总体情况2014年甘肃省粮食再获丰收,是在“十年丰”的基础上高点爬坡,克服各种自然灾害,以及面积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压夏扩秋,夏粮中减少了条锈病核心越夏区、  相似文献   

19.
正1总体思路1.1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自治区提出的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战略目标,立足丰镇市旱作农业生产条件客观实际,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示范推广旱作农业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和粮食产能,努力探索适合丰镇市旱作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为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1.2实施原则一要坚持统筹安排,连片实施。在组织化程度较  相似文献   

20.
绿春县大力实施各项农艺增产措施 ,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2002年全县粮食生产在遭受各种自然灾害 ,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 ,实现粮食总产68171吨 ,农民人均口粮290千克 ,分别比1998年增长11184吨和55千克 ;实现畜牧业产值4492万元(现行价)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1元。(一)一年来 ,县农业部门重视良种推广工作 ,在春耕备耕之际 ,下派大量的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边地角 ,指导群众的春耕生产 ,做到“计划早安排 ,措施早落实、农用物资早就位、农业技术早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