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生产力 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生产力是小麦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基础。从地块土壤肥力状况来看,实现小麦亩产600公斤以上的地块,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都在1.20%以上、土壤全氮0.09%以上,碱解氮79毫克/公斤以上,速效磷25毫克/公斤以上,速效钾90毫克/公斤以上。在这样的土壤条件下,选用增产潜力大的高产良种,实施良种良法配套的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可以获得亩产小麦600公斤以上的高产。  相似文献   

2.
1991—1994年,在宝丰县石桥镇高铁炉村陈国强的4.7亩责任田,进行了小麦亩产600kg以上高产栽培技术试验。该田土质粘壤,肥力上等,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碱解氮100ppm,速效磷20ppm,速效钾98ppm,且易灌易排,旱涝保收。种植品种均为豫麦25号,连续三年亩产平均达到618.2kg,其中1992年平均亩产606.5kg,1993年平均亩产620kg,1994年平均亩产628kg。比该村同样  相似文献   

3.
<正> 新乐市共19个乡,158个村,42万亩耕,其中薄沙漏地占60—70%,中等肥力偏低。据化验,土壤有机质为0.858%,全氮0.25%,碱解氮46.5ppm,速效磷13ppm。历年小麦亩产平均200公斤左右。据试验,小麦在各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情况如表1:  相似文献   

4.
王国友 《农技服务》2011,28(8):1149-1150
为探索箭舌豌豆套种对作物(小麦、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采用分带轮作套种绿肥箭舌豌豆(以下统称绿肥)研究绿肥对当季小麦和下季玉米产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钾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带套种绿肥对当季小麦产量没有影响。绿肥翻压后种植玉米能明显提高玉米单产,其增产率达10%以上的显著水平。种植绿肥后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氮素养分含量。土壤中的速效磷、钾养分含量则相反,有明显的减少,说明在种植小麦、绿肥和玉米时,必须适时,适量施用速效磷、钾肥料,达到增加绿肥鲜草产量和作物产量,保持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试验于1933~1984年在土壤有效磷较低(低于10ppm)的田间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促进小麦对氮、磷、钾、钙、铜、锌、錳、鉬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使单株养分吸收量(mg或μg/株)增加;同时施磷也影响到植株体养分含量比率(养分占干物质的%或ppm)的变化,使磷、钙、錳的含量率升高,使氮、钾、铜、锌、鉬的含量率降低。施用磷肥能改善植株的光合性能、促进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6.
(一) 钾是作物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钾参与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化过程,影响着作物产量与品质。据测定,年亩产稻麦750公斤,约需K_2O13公斤,其中60%来自土壤。所以土壤含钾状况与供钾强度,对稻麦生产至关重要。我市第二次土壤普查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平均为84ppm。其中在50~100ppm的面积为399.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6.4%;50ppm以下的极缺面积有64.1万亩,占10.6%,沿太湖的荡田地区,青紫泥土、青泥土、小粉土、白土等土壤速效钾含量为50~60ppm;沿江地区的夹沙土和沙夹黄等土种,速效钾含量为60~90ppm。  相似文献   

7.
中籼扬稻2号具有耐肥抗倒,穗大粒多,分蘖性强,繁茂性好和高抗白叶枯病等优点,1987年我们种植3000多亩,平均亩产千斤以上。1988年参加省“丰收杯”竞赛的2.04亩高产试验田,实收稻谷1687.7公斤,折亩产827.3公斤。 试验地在洪泽农场农科所604号第7条田内,土质为腰黑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41%,碱解氮135ppm,速效磷5.54ppm,速效钾320ppm,pH值8。稻种经严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了陕西省高陵县土壤有机质及N、P、K养分现状的基础上,对小麦一玉米轮作体系速效养分丰缺度分析比较。高陵县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6.79g/kg,全氮含量平均值为1.08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28.08mg/kg。速磷钾全县平均含量为171.86mg/kg,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相对小麦和玉米而言,不存在缺乏问题,完全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但是碱解氮舍量不能满足小麦种植的需求,处在缺素状态。提出相应的土壤培肥措施,为本县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施肥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温室黄瓜植株叶片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状况,并探讨了植株叶片养分吸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温室大棚中的黄瓜植株叶片氮含量明显低于临界值,磷含量偏高,而钾含量适宜,Fe、Mn、Cu和Zn含量丰富;土壤氮、磷、钾养分严重不平衡;叶片磷含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钾含量与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的磷、钾含量可作为土壤肥力指标。  相似文献   

10.
秸秆速腐还田条件下氮肥用量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还田是生态、低耗、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缩短秸秆还田腐熟时间,有利于培育壮苗。设置不同氮肥用量的盆栽试验,研究微生物速腐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用量对小麦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速腐还田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氮、钾养分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幼苗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小麦植株中的氮、磷、钾含量等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泽州县10多年来土壤化验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随着化肥施用量加大,全县土壤全量养分(潜在养分)增加,而速效养分(供给作物当年生长所需养分)呈减低趋势。按我县目前的平均施化肥水平,小麦亩产应保持在300千克以上,可是实际产量徘徊在225千克上下,有的甚至不足200千克,可见,  相似文献   

12.
一、金县耕种土壤的养分概况我县第二次土壤普查进行了大量的土壤分析,根据700多个农化样点平均,耕种土壤含有机质0.91%,含全氮0.06%,含全磷0.098%,含速效磷为3.12ppm。从整体看,耕地土壤可谓缺磷、少氮。金县不同土壤类型的耕层速效磷的含量如表1。其中以草甸淤黄土速效磷含量最高,棕壤性土最低。不同土壤类型的不同发生层次含速效磷的数量是:棕壤性土:只有腐殖质层和母质层或腐殖质层和母岩层。耕层含速磷2.5ppm 左右,母质层含速磷在1.94~2.12ppm 之间。棕壤:耕层含速磷2.44~4.36ppm;犁底层含速磷1.44~1.50ppm;淀积层含速磷低于1.44ppm,母质层含速效磷更低。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产量要求越高,吸收养分的总量也随之增多。  相似文献   

14.
《当代农业》2009,(6):25-25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产量要求越高,吸收养分的总量也随之增多。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不同地点小麦籽粒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同一区域不同地点小麦籽粒养分含量差异与土壤养分供应和作物养分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为科学施肥和培肥土壤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2018年分别在陕西永寿和杨凌布置田间试验,在施N 180 kg·hm-2、P2O5 100 kg·hm-2、K2O 75 kg·hm-2的条件下种植来自我国不同麦区的20个小麦品种,收获期取样测定籽粒产量、各器官养分及土壤养分含量,分析两地间土壤养分供应与籽粒大、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的关系。【结果】永寿小麦籽粒氮和钾含量比杨凌低10.6%和6.7%,两地小麦磷含量无显著差异。永寿土壤氮磷供应能力、小麦氮磷钾吸收和向籽粒的转移均高于杨凌;但试验年份永寿的降水总量及其分布均比杨凌的更有利于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由此引起的产量增幅高于籽粒氮钾吸收量增幅、与磷吸收量增幅接近,产量稀释效应是导致两地间氮磷钾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永寿小麦籽粒钙和镁含量比杨凌高19.0%和10.3%,两地硫含量无显著差异。永寿土壤交换性镁供应能力低于杨凌,交换性钙与杨凌无差异,但永寿土壤较低的pH、速效钾和较高的有效硫更有利于小麦钙镁硫的吸收和向籽粒的转移;与杨凌相比,永寿小麦籽粒钙镁吸收量增幅大于产量增幅、硫吸收量增幅与产量接近,这是两地籽粒钙镁硫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永寿小麦籽粒铁、锰和铜含量比杨凌高9.3%、22.2%和12.7%,锌含量比杨凌低63.1%。永寿 0—20 cm土层有效铁锰含量与杨凌无差异,铜锌含量低于杨凌;但永寿小麦灌浆期比杨凌长,有利于小麦从土壤中吸收微量元素,而锌吸收被较高的有效磷抑制,导致永寿小麦铁锰铜吸收和向籽粒的转移高于杨凌而锌吸收和转移低于杨凌,这是两地籽粒铁锰铜含量变化的原因。【结论】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地点,土壤养分供应和降水差异引起的产量与养分吸收增减幅度不同是籽粒养分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与杨凌相比,永寿小麦籽粒氮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产量稀释效应;小麦磷和硫含量不降低的原因是土壤较高的有效磷和有效硫供应使得小麦磷、硫吸收量与产量以相近幅度增加;小麦籽粒钾、锌含量低的原因分别是土壤钾锌供应不足和磷锌拮抗;小麦钙镁含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较低的土壤pH和速效钾促进了钙镁吸收和转移;小麦籽粒铁锰铜含量的增加主要归因于较长的灌浆期增加了这些元素的吸收和向籽粒的转移。农业生产中应根据当地土壤养分供应和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控施肥,使小麦养分吸收与产量变化相协调,在实现增产的同时提高籽粒矿质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温室黄瓜植株叶片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状况,并探讨了植株叶片养分吸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温室大棚中的黄瓜植株叶片中氯的含量明显低于临界值,磷的含量偏高,而钾的含量适宜,铁、锰、铜、锌含量丰富;土壤养分氮、磷、钾严重不平衡:叶片磷含量与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钾含量与缓效钾、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所以叶片中磷、钾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同一区域不同地点小麦籽粒养分含量差异与土壤养分供应和作物养分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为科学施肥和培肥土壤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2018年分别在陕西永寿和杨凌布置田间试验,在施N 180kg·hm~(-2)、P_2O_5 100 kg·hm~(-2)、K_2O 75 kg·hm~(-2)的条件下种植来自我国不同麦区的20个小麦品种,收获期取样测定籽粒产量、各器官养分及土壤养分含量,分析两地间土壤养分供应与籽粒大、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的关系。【结果】永寿小麦籽粒氮和钾含量比杨凌低10.6%和6.7%,两地小麦磷含量无显著差异。永寿土壤氮磷供应能力、小麦氮磷钾吸收和向籽粒的转移均高于杨凌;但试验年份永寿的降水总量及其分布均比杨凌的更有利于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由此引起的产量增幅高于籽粒氮钾吸收量增幅、与磷吸收量增幅接近,产量稀释效应是导致两地间氮磷钾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永寿小麦籽粒钙和镁含量比杨凌高19.0%和10.3%,两地硫含量无显著差异。永寿土壤交换性镁供应能力低于杨凌,交换性钙与杨凌无差异,但永寿土壤较低的pH、速效钾和较高的有效硫更有利于小麦钙镁硫的吸收和向籽粒的转移;与杨凌相比,永寿小麦籽粒钙镁吸收量增幅大于产量增幅、硫吸收量增幅与产量接近,这是两地籽粒钙镁硫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永寿小麦籽粒铁、锰和铜含量比杨凌高9.3%、22.2%和12.7%,锌含量比杨凌低63.1%。永寿0—20 cm土层有效铁锰含量与杨凌无差异,铜锌含量低于杨凌;但永寿小麦灌浆期比杨凌长,有利于小麦从土壤中吸收微量元素,而锌吸收被较高的有效磷抑制,导致永寿小麦铁锰铜吸收和向籽粒的转移高于杨凌而锌吸收和转移低于杨凌,这是两地籽粒铁锰铜含量变化的原因。【结论】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地点,土壤养分供应和降水差异引起的产量与养分吸收增减幅度不同是籽粒养分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与杨凌相比,永寿小麦籽粒氮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产量稀释效应;小麦磷和硫含量不降低的原因是土壤较高的有效磷和有效硫供应使得小麦磷、硫吸收量与产量以相近幅度增加;小麦籽粒钾、锌含量低的原因分别是土壤钾锌供应不足和磷锌拮抗;小麦钙镁含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较低的土壤pH和速效钾促进了钙镁吸收和转移;小麦籽粒铁锰铜含量的增加主要归因于较长的灌浆期增加了这些元素的吸收和向籽粒的转移。农业生产中应根据当地土壤养分供应和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控施肥,使小麦养分吸收与产量变化相协调,在实现增产的同时提高籽粒矿质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8.
小麦的分蘖成穗规律,在豫西的丘陵旱薄地已有资料,而在旱肥地则缺乏研究,为了探索豫西丘陵旱肥地小麦分蘖成穗规律,给制定旱作小麦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利用适合在旱肥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洛阳29A,于1984~1985年度,在渑池县农科所进行了该项研究。一、研究方法试验地为红粘土,肥力较高,没有灌溉条件,前茬小麦,亩产225公斤。据化验,土壤有机质为0.9827%,全氮0.1394%,碱解氮为74.22PPm,速效磷14.23PPm,速效钾171.4PPm。播种前,每亩施厩肥2500公斤,碳酸氢铵25公斤,钙镁磷肥25公斤,耕地三次。播种时土壤墒情良好,  相似文献   

19.
最小因子律至今仍是施肥的基本理论,但它是不同地块施同样数量有机肥产量不同得出的推论。为了探索土壤养分相对较高与最大量下,施用氮、磷、钾肥料的最小因子效应与配施效果,2003年以来,在小麦、玉米和谷子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的单施效应并不完全取决于土壤养分含量高低,很大程度上还与氮、磷、钾营养元素的施肥性质有关。氮、磷肥料在任何土壤养分条件下施用均具有显著增产效果,但在土壤有效钾含量较高的情况下钾与氮或磷配合施用会降低氮或磷的增产效果,而氮、磷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显著高于氮、磷单施,最小因子律在相对较高的土壤养分条件下是不成立的。最小因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它隐含了土壤养分类型和施肥比例的概念,对施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保留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的单施化肥、不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不同生育期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变异系数碱解氮〈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不施肥处理小麦生长期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动态变化与取土日气温正相关,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施肥处理土壤养分动态变化为M型曲线或抛物线,与施肥后天数或取土日气温相关。早、晚期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全程碱解氮、有效磷含量与产量正相关。生产上应合理运筹肥料,适当后移氮磷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