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宋辉  李卉  王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115-117
[目的]检测克隆奶山羊(♀12003)和转基因克隆奶山羊(♂12001)作为供体细胞,对体细胞重编程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作为载体,携带多能因子来感染正常山羊(g2)、♀12003和♂12001体细胞,统计克隆形成率和碱性磷酸酶阳性克隆率。[结果]与普通山羊(g2)相比,转基因克隆奶山羊耳成纤维细胞的重编程效率低,出现的细胞克隆在传代之前容易分化;克隆奶山羊体细胞与普通山羊体细胞的重编程效率接近,转基因克隆奶山羊(♂12001)的重编程效率极显著低于克隆奶山羊(♀12003)和普通山羊(P0.01)。[结论]转基因克隆奶山羊体细胞可以被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但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宋辉  李卉  王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2):89-90,104
[目的]检测2种病毒感染方法(悬浮感染和贴壁感染)对体细胞重编程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作为载体携带多能因子分别使用悬浮感染和贴壁感染2种方法感染正常山羊体细胞,统计克隆形成率。[结果]悬浮感染和贴壁感染的平均克隆率分别为0.44‰和0.31‰,悬浮感染的效果要显著地优于贴壁感染。[结论]悬浮感染的方式更利于山羊成纤维细胞重编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克隆猪的大批量生产效率,优化体外与体内培养体系。[方法]将所获得的猪体细胞克隆胚胎用含不同Vc浓度的培养液培养,比较体外囊胚发育力和囊胚细胞数,筛选出合适的培养浓度,然后用此浓度培养后的胚胎进行体内手术移植,统计克隆猪的分娩率和产仔情况。[结果]克隆胚胎在激活后用40μg/m L Vc处理22 h,体外培养未显著增加囊胚率,但显著提高了囊胚细胞数。体内移植结果显示,添加Vc未提高妊娠率,但增加了窝均总仔数,克隆效率差异显著。[结论]Vc处理有利于增强体细胞克隆胚的体内和体外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求适合昆明白小鼠EG细胞的培养系统和传代方法。[方法]常规方法从昆明白小鼠原始生殖细胞中分离EG细胞,用不同培养系统(EG细胞基础培养液,RH-CM,EG细胞基础培养液+MEF)及不同传代方法(机械法,酶消化法,连同饲养层消化法),研究对昆明白小鼠EG细胞分离克隆的影响。[结果]以RH-CM作为培养基效果最好,RH-CM能够更好地促进EG细胞贴壁增殖和集落的形成,有效地维持EG细胞未分化状态;酶消化法和连同饲养层消化法均能获得较高的克隆形成率。[结论]RH-CM和连同饲养层消化法可分别作为昆明白小鼠EG细胞的培养系统和传代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能干细胞来源于着床前的囊胚内细胞团或早期胎儿的原生殖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特定细胞类型的能力;可在体外适宜培养条件下无限增殖并保持未分化状态,并且具有正常的核型。本文重点讨论猪多能干细胞分离建系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并对嵌合体形成及生殖系传递能力的实验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山羊胚胎克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把未分化或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分裂球或细胞移入成熟的去核卵母细胞,并使之融合,成为G0代克隆卵。将G0代克隆卵移入同期发情的山羊输卵管中培养5d,回收得到克隆胚,选择其中正常发育至8~16细胞的克隆胚,将其胚胎细胞再移入成熟的去核卵母细胞,并进行电融合,构成G1代再克隆卵,129枚G0代克隆卵和143枚G1代再克隆卵移入同期发情的山羊输卵管,获得G0代克隆羊2只和G1代再克隆  相似文献   

7.
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的体外培养一直是影响山羊克隆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排除成分复杂的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对克隆重构胚发育的潜在抑制作用,本研究采用成分明确的血清替代品(knockout serum replacement,KOSR)进行山羊体细胞克隆重构胚胎的体外培养,并比较KOSR与FBS对重构胚的发育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KOSR组山羊重构胚培养体系的分裂率明显高于FBS组(80.67±0.63%.vs 49.02±4.85%,P<0.01),2组在重构胚重编程过程中的8细胞率具有显著差异(48.89±1.92%vs.28.59±3.13%,P<0.05);2组不同培养体系的受孕率也有明显不同(33.3%vs.10%,P<0.05)。研究结果表明,KOSR培养体系能有效提高山羊重构胚的发育效率,特别是有利于重构胚的早期重编程,为获得健康的转基因克隆山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应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把未分化或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分裂球或细胞移入成熟的去核卵母细胞,并使之融合,成为G_0代克隆卵。将G_0代克隆卵移入同期发情的山羊输卵管中培养5d,回收得到克隆胚,选择其中正常发育至8~16细胞的克隆胚,将其胚胎细胞再移入成熟的去核卵母细胞,并进行电融合,构成G_1代再克隆卵。129枚G_0代克隆卵和143枚G_1代再克隆卵移入同期发情的山羊输卵管,获得G_0代克隆羊2只和G_1代再克隆羊4只。介绍了产生克隆动物的各个技术环节以及这些环节与克隆动物出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组织块法从山羊耳部皮肤基底层分离表皮干细胞,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克隆形成率等方法检测山羊表皮干细胞在DMEM/F12和F12两种不同培养体系中的体外生长特性。结果表明,DMEM/F12是一种适合表皮干细胞体外增殖培养的培养基,在此培养体系中细胞可传代至11代。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索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体外诱导表达的技术体系,评价乳腺特异性载体效率及外源蛋白在细胞水平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含5mg/L胰岛素、5mg/L催乳素、1mg/L氢化可的松的DMEM/F12培养液对转染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每6h收集1次上清液。上清液浓缩后分别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外源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诱导培养液中有目的蛋白表达,分子量约为42kD。[结论]该研究所用的山羊乳腺细胞诱导表达方法能够诱导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表达外源基因,这为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异源表达与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雷帕霉素(Rapamycin)可以激活和促进细胞的自噬过程。探明在体外培养系统中添加雷帕霉素,检测是否可以通过促进自噬过程提高iPSCs诱导效率。【方法】在iPSCs诱导过程的1~3d和4~6d分别加入雷帕霉素,检测自噬现象,同时对iPSCs诱导过程中多能性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统计原代iPSCs克隆数等,评价雷帕霉素对iPSCs重编程的影响;在iPSCs的培养过程中分别加入50nM/L和100nM/L的雷帕霉素处理。【结果】使用浓度为50nM/L和100nM/L的雷帕霉素处理,可以提高iPSCs的诱导效率。50nM/L浓度处理,重编程效率较高【结论】雷帕霉素在iPSCs重编程过程中可以促进自噬,提高Nanog表达水平,抑制p53表达,进而提高iPSCs诱导效率。  相似文献   

12.
张国洲  谢维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60+17371-17360,17371
[目的]研究马尾松无性系结实规律。[方法]采用球果称重法。[结果]马尾松同一无性系结实量,在2005、2006、2007年平均单株结实量差异极显著;在14个不同无性系中,无性系岑12(a12)结实量与无性系黄10(a2)结实量两者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马尾松不同无性系在不同年度平均单株结实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珍珠黄杨无性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乐燕  季孔庶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00-14601
[目的]利用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标记技术对珍珠黄杨无性系进行研究。[方法]以珍珠黄杨普通无性系和新整理出的5个无性系为材料,对其叶片提取液进行POD同工酶电泳。[结果]结果表明:珍珠黄杨各无性系经POD同工酶电泳后条带数较少,只有4条,多态性不强,但根据酶谱染色深浅仍能区别各个无性系。[结论]研究认为该技术在珍珠黄杨无性系鉴定中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新疆红花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新疆红花组织培养的调控体系,以获得离体培养的再生植株。[方法]将无菌材料置于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构建愈伤组织无性系,进行继代培养,最终将生根的炼苗移栽至基质中使其生长。[结果]子叶是用于红花再生较理想的材料,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在不同培养基上明显不同。筛选出的适合红花建立再生体系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NAA+2.0mg/LBA+3.O%蔗糖+0.7%琼脂,分化培养基为MS+0.2mg/LNAA+2.0mg/LBA+3.0%蔗糖+0.7%琼脂,生根培养基为1/2MS+2mg/LIBA+0.2mg/LBA。[结论]该研究为红花的资源保护、扩大繁殖和进一步推广应用及利用其作受体系统研究植物生物反应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白花泡桐11个种源间亲缘关系进行ISSR分析。[方法]选取10个不同地理种源的白花泡桐个体及"绿树"(又名新桐)无性系组培苗为研究对象,采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2对有效引物,扩增出112条带,其中有67条多态带,多态性比例为59.82%。根据ISSR聚类分析结果,在遗传距离为0.280时,11份白花泡桐材料可分为6类,第1类为江西、福建种源个体;第2类为"绿树"无性系与湖南、湖北、河南、浙江种源个体;第3类为江苏种源个体;第4类为河北种源个体;第5类为广西种源个体;第6类为广东种源个体。[结论]筛选得到的引物可以有效地将不同种源加以区分,并且能准确地将"绿树"无性系从众多种源中鉴定出来,该研究结果一方面为白花泡桐的品种选育提供分子辅助育种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绿树"无性系的鉴定及知识产权的维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引种杨树无性系苗期的光合生理特性,为杨树种植区选育和推广优良杨树无性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新疆伊犁地区自然条件下引种的D5-9、D5-20、D5-26、171、174、177和197等7个杨树无性系1年生苗木的光合参数,并与4个本地杨树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个引种杨树无性系1年生苗木的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并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D5-26和171出现光合午休是由于气孔限制的影响,其余无性系不受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调控;D5-9和174属高水分利用效率(WUE)、高光能利用效率(LUE)无性系,D5-20和197属中等WUE、中等LUE型无性系;D5-26、171和177属高WUE、低LUE型无性系;不同无性系的Pn分别受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杨树无性系D5-9具有较高光合能力,叶面积和生长量等优势明显,更适应伊犁地区的生态环境,可在伊犁地区及与伊犁地区生态环境相似的杨树种植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发双孢蘑菇培养料简易通气增氧发酵技术,以提高双孢蘑菇小规模农法栽培培养料发酵水平,为双孢蘑菇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简易通气发酵装备,辅之以全覆盖双层塑料膜,对双孢蘑菇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检测和分析培养料发酵效果。【结果】简易通气增氧发酵技术缩小了料堆厌氧区面积,提高了料堆保温保湿性,促进了放线菌生长,保障了发酵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培养料发酵效果,与常规方法相比可以缩短发酵时间3~5 d,放线菌层面积提高60.19;。【结论】简易通气增氧发酵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并有效提高了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质量和效率,适宜双孢蘑菇小规模农法栽培,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桉树大径材无性系中期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在广西山口地区适合桉树大径材培育的优良无性系,探索桉树大径材无性系良种中期选择的可行性和培育潜力。[方法]调查与大径材培育密切相关的20个5.5年生桉树无性系的主要性状,运用方差与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无性系间性状的差异,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生长量最优的是DH32-28,其单株材积达0.1262m3,是平均值的131.0%,是最差无性系的198.5%。材质最优的是TH9211-LH5,其木材基本密度与弹性模量分别达0.48g/cm3、6.166GPa,是平均值的116.4%、130.5%,最小值的130.6%、179.5%。应用指数选择法选出各性状指标均优良的5个无性系,分别是DH184-1、DH167-2、DH32-28、DH33-9和DH32-26。[结论]以生产指标、形质指标、材性指标可以选择出适宜做桉树大径材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柱花草的间接再生体系。[方法]以"热研2号"柱花草为材料,研究激素、培养方法、培养条件对外植体脱分化与再分化的影响。[结果]2.0 mg/L NAA能加快柱花草外植体愈伤组织启动,0.1~0.3 mg/L BA有利于外植体脱分化和愈伤组织形成,并能促进芽的再生。NAA与BA配合使用能改善愈伤组织的质量,提高生长速度,促进芽的形成。高浓度NAA与适当浓度BA配合能分化丛生芽。低温短光照预处理能加快外植体愈伤组织启动。低温短光照预处理和昼夜温差预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外植体分化成芽率,暗培养能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和芽的生成。[结论]NAA与BA配合使用时表现出互作效应,其互作效应受光温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