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四川省183个县域为基本单元,选取人均GDP指标,结合区域差异的统计方法和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了1998-2016年四川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县域经济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减弱态势.低于四川省人均GDP平均水平的县域是县域经济数量结构的主体地位将长期保持.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经济发达的县域集聚在成都平原和安宁河谷平原的腹地,形成了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差异格局.  相似文献   

2.
运用组合赋权法,结合Arc GIS软件对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表现为稳定增长;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表现出中间高、南北两侧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集聚效应带动了中心区域周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组合赋权法,结合Arc GIS软件对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表现为稳定增长;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表现出中间高、南北两侧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集聚效应带动了中心区域周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差异性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诊断能够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以山西省各县(市、区)为基本单元,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动效率三方面指标对山西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作出总体评价,并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等分析方法揭示2000-2013年山西省县域经济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山西省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自相关性显著并呈减弱趋势,县域经济差异在2000-2013年间先扩大再缩小,但整体变化幅度较小;地级市辖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县域,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及晋北、运城等传统农业区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山西省经济发展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东西低、中部高,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异格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统筹区域发展和大力开展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研究四川省农用地整治项目时空分异规律可为土地空间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文以2016—2020年四川省农用地整治数据为基础,创新性地以流域为尺度,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重心与标准椭圆差模型,分析其项目数量和规模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发展趋势。【结果】(1)在项目数量、规模的空间格局上,流域农用地整治项目以整理为主,整体上呈现出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其中,整理项目以块状形式集聚于川东北、成都平原经济区内的沱江中下游水土流失防治区等5个流域;开发项目以条带、组团状形式集聚于川南、川东北经济区内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区和锦屏山—雅砻江下游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区;复垦项目以点状形式零星集聚于成都平原、川西北生态示范经济区内的邛崃山—大相岭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区等3个流域。(2)在项目数量、规模的逐年重心点和移动轨迹上,整理项目的逐年移动轨迹呈现出“西南—东北”的移动趋势;复垦项目的逐年移动轨迹呈现出“西北—东北—西南”的移动趋势;开发项目的逐年移动轨迹总体上呈现向“东北方向”的移动趋势。(3)对比上述时空分异...  相似文献   

6.
董展展  黄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572-5575
选取了17项指标构建一个可以充分反映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异指数评价法与GIS空间分析工具相结合,对浙江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综合发展水平在数值上呈强者偏强,弱者偏弱,中低水平和低水平相对集中的"金字塔型"分布特征;空间分异较大,全局空间分异ID指数为0.223 4,空间分异特征表现为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集中分布于环杭州湾地区,发展水平低的县域集中分布于浙西南地区。据此提出了平衡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县域经济水平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选取3大类10个指标构建了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108个县市进行了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河南县域经济水平分为3种类型:一是工业主导型,二是农业主导型,三是贫困县市型.通过对各类型县市发展状况分析,提出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2008—2018年的时空变化,同时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手段(ESDA),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效率的空间关联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福建省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在一定范围内呈波动变化,县域间的差异性则是先缩小后扩大.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主要原因是技...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县域”虽然是一个行政区域的概念,但经济的发展却与“县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践证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胶东半岛的市、县经济总体水平的快速提升;江苏省的苏南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也让全省经济走在全国的前列;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同南海、中山、顺德、东莞、佛山等市、县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云南省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与其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统计资料,2001年全国县域经济GDP超过50亿元的县共有262个,而云南仅有4个。在第二届全国各省市区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云南省处于第4级的第4位,其竞争力数(669)为处于第1位的上海(1969)的1/3左右。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致使云南经济发展从1994年以来一直处于下滑状态,特别是1998年以来,云南经济发展已连续6年处于全国末位。因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就成为云南省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唐亚杰 《新农业》2005,(11):4-5
听说辽宁省财政厅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出台了新的政策.特别是对贫困县还有特殊的政策.具体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罗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478-2481
通过分析河南省20个县级市经济发展特征,选取3个1级指标和11个2级指标,进行主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县级市可以划分为综合经济均衡型、第二产业主导型和第一产业突出型3个等级层次。并对河南省20个县级市的发展模式进行归类总结,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四川薯类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薯类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随着国际粮油价格的走高和食品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种薯类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面四川是我国薯类的主要种植区,本文对四川薯类产业竞争力状况以及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链管理相关情况做了技术经济分析,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薯类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97~2013年四川省经济增长与衡量环境污染指标的拟合,发现其EKC曲线与典型EKC曲线的特征基本相符;三废的排放在不同的经济增长时期,排放量的增加或者减少的趋势不同,说明三废排放受到环境政策影响力度不足,在环境治理上应该从环境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着手。  相似文献   

14.
张顺谦  马振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02-14207
利用四川143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四川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和周期性特点,结果表明,近50年来,四川区域性暴雨次数、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日数呈略微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6次/10a、-0.06d/10a、-0.1d/10a,极端降水强度、极端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比例呈微弱增加趋势,但极不显著,与我国极端降水趋多趋强的变化特征不一致。5个指数均有明显的25年左右的年代际振荡周期,年际振荡周期5~8年,5个指数都表明当前正处于极端降水事件的多发期。从空间格局看,四川极端降水事件从西向东呈"增-减-增"的分布特征,即四川盆地东部和川西南山地及川西北高原呈增多增强趋势,四川盆地西部、北部和南部则呈减少减弱趋势。大部分站点极端降水指数未发生突变,少数发生突变的站点其突变时间均发生在6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过程、内涵的阐述,指出生态文明所强调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协同进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前提,有着重要意义;并对四川省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搞好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四川省1997~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该省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四川省的人均生态足迹超出了人均生态承载力,表现出巨大的生态赤字,且生态赤字基本上呈直线上升趋势,四川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在分析了高生态赤字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减小生态赤字,出现生态盈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倡导节约型生产和消费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土地类型结构,开发水电能源,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强立法、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对应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农村的经济结构也始终在发生着剧烈而深刻地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的经济结构将经历4个有序的发展阶段,即:家庭结构扩散阶段、家庭结构解体阶段、农村经济结构系统衰退阶段和农村经济结构重组阶段。通过上述阶段的发展变化,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将形成一个全新的、与过去意义截然不同的并带有明显城市特征的农村经济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18.
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切入点,利用协调发展模型,探讨1992-2013年四川省农村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以期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合理增长、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1992-2013年四川农村的区域发展综合指数、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和两系统间的协调度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区域发展系统与土地利用系统已达到优质协调发展水平;(2)1992-2013年受区域发展综合指数和二者协调度等指标下降的影响,两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呈倒"U"型发展;(3)加快农业转型升级,避免对土地过度依赖,加强政策导向,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进一步实施产业帮扶,培育新型经营业态将成为目前四川省农村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四川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建立了四川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标准值、权重、计算公式和综合评价方法.收集四川2000~2005年的农机统计资料,测算出了各年份的农机化发展水平各项指标值,在对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统计数据,应用GIS及空间自相关统计分析方法,以江苏省为例,探讨了其耕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①1985年以来江苏省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苏南地区是1996年以来全省耕地减少的重点区域,但人均耕地减少的县域空间差异并不显著.②1996年以来,江苏省人均耕地面积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即人均耕地面积比较接近的县市在空间分布上比较临近,呈集中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