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超声辅助的水酶法/水代法提取工艺为基础,利用牡丹籽油和牡丹籽粗蛋白的乳化作用和牡丹籽粗多糖的水溶性,初步分离牡丹籽油和牡丹籽粗多糖.采用冷冻解冻破乳法得到了牡丹籽油和少量牡丹籽粗蛋白;牡丹籽粗多糖的水溶液利用D101大孔树脂层析和DEAE-52纤维素柱层析联用,脱色纯化分离,得到偏中性和酸性的牡丹籽多糖.实现了牡丹籽油、牡丹籽粗多糖和少量牡丹籽粗蛋白的提取分离,并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苯酚硫酸法、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其含量.结果表明:综合提取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得到的牡丹籽油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分别为199~216、178~182 g/kg;牡丹籽粗多糖得率为100.1~123.4 g/kg,牡丹籽粗蛋白得率为65.8~66.2 g/kg. 相似文献
2.
3.
采用霍恩氏法进行对虾保鲜剂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虾保鲜剂对雌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值)>10g/kg体重,毒性分级属实际无毒级。在加与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的条件下,利用4个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菌株(TA97、TA98、TA100、TA102),采用平板渗入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Salmonella typhimurium mammals microsomal enzyme test,Ames),研究对虾保鲜剂的致突变作用,结果表明:对虾保鲜剂对4个菌株诱发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的回变菌落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均未超过阴性对照组2倍,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表明对虾保鲜剂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直接和间接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霍恩氏法进行对虾保鲜剂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虾保鲜剂对雌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值)>10g/kg体重,毒性分级属实际无毒级。在加与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的条件下,利用4个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菌株(TA97、TA98、TA100、TA102),采用平板渗入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Salmonella typhimurium mammals microsomal enzyme test,Ames),研究对虾保鲜剂的致突变作用,结果表明:对虾保鲜剂对4个菌株诱发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的回变菌落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均未超过阴性对照组2倍,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表明对虾保鲜剂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直接和间接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温度、空气以及抗氧化剂储藏条件对牡丹籽油过氧化值(POV值)影响,通过测定POV值来提高牡丹籽油的贮藏。[方法]利用过氧化值测定试剂来检测牡丹籽油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POV值,并添加不同的抗氧化剂来抑制牡丹籽油氧化。[结果]牡丹籽油在4℃储藏条件下相对于25和45℃的POV值增长较慢,表明在低温时牡丹籽油易于储藏。在密封储藏条件下,牡丹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过程会变慢,牡丹籽油保存的时间更长。在25℃条件下,设定不同时间对牡丹籽油的POV值分别在见光与避光条件下进行试验,8 d之后,牡丹籽油见光条件下的自由基开始快速生长,加速了氧化过程,因此应采取避光措施来储藏及运输牡丹籽油。添加不同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地抑制牡丹籽油的氧化速率,选取8种抗氧化剂进行试验,最适宜牡丹籽油贮藏的添加剂是合成抗氧化剂BHA,还有TBHQ,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的种类是竹叶黄酮、V_C。[结论]牡丹籽油要在低温、密封、避光条件下进行储存。且在选择添加剂时,竹叶黄酮作为一种低价的食品添加剂,可以考虑作为牡丹籽油的一种新型植物源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牡丹籽油中所含有的α-亚麻酸、亚油酸、油酸、不皂化物及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以及其功效,综述了牡丹籽油粗加工和深度加工的产品现状,以期为牡丹籽油系列产品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延长其产业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青海省油用牡丹籽油的质量。[方法]通过溶剂浸提、真空浓缩法提取青海共和县、安徽铜陵市和亳州市3个产地的牡丹籽原油;按照GB 5009.1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第二法外标法测定比较3个产地牡丹籽原油的脂肪酸成分。[结果]青海省共和县牡丹籽油提取率为29.38%、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4.284%,其中所含α-亚麻酸为25.651%,均高于安徽铜陵和亳州产区。[结论]青海省共和县的地理位置与气候适宜油用牡丹种植,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牡丹籽油的成分差异,选取不同地区10个批次牡丹籽样品,榨油后,采用GB 5009.168—2016酯交换法及气质色谱对牡丹籽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个批次样品中共检出脂肪酸14种,主要为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其中饱和脂肪酸总量在7.72%~14.80%,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在85.20%~92.2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油酸含量最高的是毕节赫章(116.25±4.17 mg/g),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是铜仁思南(210.44±2.57 mg/g).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区牡丹籽油中脂肪酸含量及种类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试验(Ames试验),通过观察0.2、1.0、5.0、25.0 μg/皿桔霉素处理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TA97、TA98、TA100、TA102回复突变的影响,检测红曲中桔霉素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桔霉素受试物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亦未呈现剂量反应关系,试验结果为阴性,红曲中桔霉素未表现出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优化复方葡萄籽油软胶囊的内容物配方。[方法]以葡萄籽油为主要内容物,异甘草素和原花青素为辅料,研究复方葡萄籽油软胶囊的配方,并对软胶囊质量标准及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试验得到复方葡萄籽油的最佳配方为:以葡萄籽油为主要内容物,辅料为异甘草素(葡萄籽油质量的0.5%)、原花青素(0.5%);助悬剂为蜂蜡(3%);润湿剂为吐温(1%);抗氧化剂为维生素E(0.15‰)。通过对软胶囊质量标准及稳定进行考察得所制软胶囊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研究可为生产开发具有复合功能的葡萄籽油软胶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食用油市场需求巨大,油用牡丹具有高产出、高含油率、高品质、低投入的特点,为弥补食用油市场缺口,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该研究分析了丹东市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丹东市气候适宜,宜栽林地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科研力量雄厚,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符合当地当地特色农业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但相关技术及人才缺乏,农民对油用牡丹的认知度不高,资金投入和优质种苗短缺,缺乏相关产品深加工企业。对此,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宣传提高认知度、加大科技投入、培育种植及深加工龙头企业等促进丹东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并确定正己烷提取河湟红花籽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河湟红花籽油出油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4个因素进行估选研究。[结果]对河湟红花籽油得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C)〉提取温度(A)〉液料比(D)〉提取时间(B)。以B因素为误差项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籽油得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综合河湟红花籽油得率及实际情况等因素,确定最佳工艺为ABCD,即提取温度65℃,每次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液料比3∶1。 相似文献
15.
16.
酸枣仁保健食用油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开发一种可食用的酸枣仁保健油。[方法]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萃取酸枣仁油,然后通过分子蒸馏技术降低酸枣仁油的酸价与过氧化值,利用活性炭和白土的吸附特性进行脱色脱味处理。[结果]试验得到一种淡黄色澄清、味道浅的酸枣仁油,测得其酸价为2.03 mg/g,过氧化值为4 mmol/kg;气相色谱分析检测结果得出:棕榈酸含量5.00%,硬脂酸含量2.00%,油酸含量40.46%,亚油酸含量47.72%,亚麻酸含量0.39%。[结论]所得到的酸枣仁油基本上符合国家植物食用油卫生标准,可作为食用油使用,但其药理性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以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选用乙醚作溶剂,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45℃,料液比1∶10;在该优化条件下,提取率为12.19%。[结论]所得葡萄籽油颜色鲜亮、透明清澈,气味较纯正,其理化性质符合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油茶籽油对核桃油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3种油茶籽油对核桃油的抗氧化作用,确定了油茶籽油对核桃油的抗氧化能力及适宜的添加量。[结果]油茶籽油对核桃油的抗氧化作用以腾冲红花油茶籽油最佳,其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加入量以25%~30%为宜;其次是白花油茶籽油和普洱油茶籽油。[结论]为开发调和的功能性核桃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花椒籽油的2种降酸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不同因素对花椒籽油降酸的影响。[方法]以高酸值花椒籽油为原料,采用萃取和酯化2种方法对其进行降酸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降酸效果的影响。[结果]对于花椒籽毛油的降酸,酯化降酸的效果明显优于萃取降酸,通过一次降酸可使花椒籽油的酸值低于2 mgKOH/g。[结论]对于合成生物柴油的要求而言,萃取作为花椒籽油的降酸方法效果还不够理想;采用酯化反应降酸,醇油比越大,酸值降低越多,同时,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效果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