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生猪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导致生猪存栏量大幅下滑,我区生猪存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25%以上,本文旨在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我区生猪产业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区养猪业稳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正>生猪养殖业是阿克苏地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2007年国家支持生猪产业发展意见实施以来,阿克苏地区生猪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发挥资源优势、挖掘生猪产业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地区畜牧兽医局相关人员组成调研组深入县(市)养殖企业,与各县(市)畜牧兽医局、生猪规模养殖企业、生猪养殖协会、合作社和部分生猪屠宰企业负责人座谈,摸清了我区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情况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形成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生猪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生猪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生猪产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64%,是农民家庭现金增加的主渠道。笔者归纳我区生猪产业现状及发展优势,以期为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政策和改善政府服务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1抓住政策机遇,大力推进生猪生产发展1.1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加快我区生猪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安排,以生猪良种繁育、疫病防治、  相似文献   

5.
贫困地区由于受历史、地理、民族等因素的制约,生猪产业发展较发达地区相对滞后,给贫困地区的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笔者根据在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多年工作经验和体会,针对贫困地区生猪生产科技含量低,基层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对产业发展缺乏激励机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自然生态、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发达,是西部地区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城市和陇东南地区人流物流集散地。近年来,秦州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产业兴旺、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的生猪生产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秦州区有2 000头以上中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6个,生猪饲养量达到25.6万头。  相似文献   

7.
许栋 《新疆畜牧业》2023,(6):12-14+24
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围绕产业优势、制约因素、发展机遇及面临的挑战,对我区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梳理、深入分析,提出促进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构建生产供给长效机制、加强种业建设、保障发展安全、提高屠宰加工质量效益、推动绿色发展、抓好降本增效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日,针对生猪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及数据分析,经汇总,我区生猪存栏总体呈现下滑趋势,生猪、仔猪价格上涨,但养殖户补栏意愿不强,现将当前生猪产业运行情况汇总如下:1生猪产业运行基本情况1.1生猪产业整体运营情况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制约,对养殖场户造成心理恐慌,大批生猪集中出栏,尤其是专业户、散养户较为明显,加上猪周期等因素叠加影响,猪价已提前进入了上涨周期,对我区生猪产业整体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截止2018年底,我区共有生猪养殖场户1266家,其中规模场43家,专业户834家,散养户394家.  相似文献   

9.
1 现状我区是农业大区 ,生猪生产历来是我区畜牧业的主项 ,也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 ,生猪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产业之一。 1 992年我区被国家列为商品瘦肉猪生产基地县 ,1 994年全区的生猪肉品产量在全国生猪百强县中名列第 85位 ,2 0 0 0年生猪产值突破 6个亿 ,生猪生产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区农业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首 ,目前生猪实际饲养量已达 1 3 0万头。虽然养猪业在我区发展很快 ,但由于种种原因 ,我区出栏猪的瘦肉率低 ,直接影响到猪肉的品质和市场销路 ,特别是个别饲料厂家、添加剂厂家及…  相似文献   

10.
生猪产业一直是我区的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内容。自2007年以来,我区一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10年,全区生猪饲养量145.28万头,出栏量130.77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在我区异军突起,全区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北碚区高度重视生猪牛产发展,贯彻了一系列利于农民养猪的政策措施,为发展生猪生产创造有利条件。自2008年5月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猪价格呈逐渐下滑趋势,生产效益持续走低,行情一路下滑,呈一度跌破猪粮比价红线5:1以下,为4.71:1,养殖户生猪养殖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伤。本文通过对我区生猪生产现状的思考,找出当前生猪生产面临的主要困难,针对影响生猪价格低迷的主要原因,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区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沿滩区的生猪产业化经营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和社会对生猪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把握新的机遇,做好我区生猪产业化经营,实现畜牧经济新跨越。  相似文献   

13.
童瑶 《中国猪业》2023,(3):31-36+42
为提升我国生猪现代化发展水平,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从生猪产业投入、产出、技术、规模和绿色发展水平5个维度选取18个指标构建生猪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10—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不含西藏)生猪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分析,探索影响其生猪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0—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生猪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生猪产出、规模和绿色发展水平是西部地区生猪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的主推因素;近10年,制约西部地区生猪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包含猪肉生产价格指数、规模化产值、科技人员投入量等,这些障碍因子重要程度的变化反映了西部地区生猪产业逐步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智能养殖模式靠拢。最后,本文提出推进养殖模式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研技术投入、提高资源转换效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绿色安全水平的对策建议,为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楚州区是一个农业大区,生猪生产是我区养殖业的主项,也是我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市场消费,推广实施无公害养殖技术,做大做强生猪产业,我区制定了《楚州区无公害肉  相似文献   

15.
生猪饲养在建三江地区已成为畜牧业中最大的支柱产业,但与外地相比差距甚远。本文就制约我区生猪发展的因素,提出我们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9年年末,浙江省政府下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浙政办发[2019]52号),对各市生猪产业发展进行了任务分解,按照文件要求,绍兴市政府下达了各区(县、市)生猪生产保供目标任务-到2021年,全区生猪出栏量需达到14万头,猪肉自给率达到43%.现就我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猪产业作为新疆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养猪业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2012年生猪生产情况和价格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2013年我区的生猪生产形势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之一,其生猪产业是整个生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关系到我国生猪供给安全和居民肉食品安全。通过对西南地区生猪产业SWOT分析,可以明确西南地区生猪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该地区生猪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推动西南地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2013年粮食总产6004.1万t,玉米、大豆等饲料资源丰富,平原广阔、林区发达,发展生猪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作为农业强省和畜牧业大省,生猪产业不仅在黑龙江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还被列为畜牧主导产业。近年来,该省生猪产业发展迅速,2009年黑龙江省已被列入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省,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在"南猪北养、北猪南调"的发展格局下,生猪产业整体呈现稳定、健康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20.
五年来陈仓区通过实施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建设了区种公猪站,完善了生猪繁育三级供精网络体系,大力推广了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提高了良种覆盖率,在二元能繁母猪改良和三元商品猪生产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加快了优质三元商品猪发展步伐,使许多小规模传统粗放的生猪生产向集约化、标准化、科技化生产转变。养猪户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提高抗风险能力,推进产业化发展。良种生猪产业已成为加快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