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智先 《农业展望》2012,8(2):55-58
2011年国内玉米市场消费量继续大幅增加,尽管受到国家的持续调控,但工业玉米消费占比继续增加。由于消费量增幅较大,国内玉米供求从宽松转为紧张。从后市来看,国内饲用玉米消费预计仍将继续保持刚性增长,玉米工业消费受政策调控及外围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变数,预计工业消费总量仍将增加,但增幅将会降低。玉米产量丰收及玉米进口的增加将会一定程度缓和2012年国内玉米供求,抑制工业玉米消费仍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政策目标。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玉米消费长期仍将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魏斌 《农业展望》2012,8(5):9-13
2011年中国玉米产量同比大幅增加,国内玉米供需偏紧局面缓解。但华北黄淮地区玉米因受天气因素影响质量低于往年,饲料养殖企业采购重心转移至东北地区,导致传统的市场采购格局发生改变,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涨幅远远高于华北地区。另一方面,小麦价格低于玉米,小麦替代玉米数量同比增加。饲料养殖企业不仅采购国内小麦,而且积极从国外采购小麦用作饲料生产。鉴于高品质玉米需求旺盛,加之美国玉米具有价格优势,中国企业继续采购美国玉米,2012年中国进口玉米总量有望接近600万t。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以来,国内玉米价格高位回落,跌幅20%左右。受此影响,国内玉米面积缩减,减幅6.3%,产量降低,降幅接近3%,进口玉米及高粱、大麦等谷物的数量受到抑制。同时价格下跌刺激国内玉米消费增长,玉米饲用消费增幅接近7%,工业消费增幅接近27%,玉米淀粉出口大幅增加。在产量减少、消费增加的情况下,中国玉米市场进入产不足需状态,市场消费需要大量国内临储玉米来补充, 2018年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接近1亿t。预计未来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基本保持平稳,产量有所增加,消费继续增长,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由供大于求转向供求趋紧,玉米价格存在继续上涨动力。未来玉米价格上涨空间将会受到国内小麦和稻谷价格以及国际农产品到岸税后成本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魏斌 《农业展望》2012,8(9):3-8
2011年国内玉米产量增加,小麦替代玉米数量增加,饲用玉米消费需求增速放缓,工业消费玉米需求不旺,国内玉米供需偏紧局面缓解。由于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上市进度偏慢,并且质量偏低,国内玉米供应出现"结构性"偏紧问题,玉米市场价格呈波动走高局面。2012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继续扩大,虽然部分产区遭受病虫害,但产量有望继续增加。美国玉米因干旱而减产,2013年我国进口美国玉米数量将减少。养殖利润减少,后期生猪存栏水平预计降低,未来一年饲用玉米需求增速将因此受到影响。受成本增加支撑,预计未来一年国内玉米价格将继续走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玉米市场形势分析与未来10年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中国玉米产量再创新高,消费需求相对低迷,进出口同比下降,供求关系较为宽松,价格总体弱势运行。预计未来10年,中国玉米生产继续稳步增长,消费需求增速较快但将明显放缓,价格总体继续上涨,玉米进口将进一步扩大。最后,指出影响未来玉米市场走势的因素主要包括气象、政策、贸易以及通胀、汇率等不确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钟永玲 《农业展望》2013,(10):4-8,15
2013年中国冬小麦产量实现了10连增,国内供应总体充足,但部分地区受生长后期阴雨、大风等不利天气影响,出现减产和小麦品质下降,价格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水平,主产区及时启动托市收购预案。在政策支撑以及各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拉动下,小麦价格较快上扬,并持续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全社会新麦收购量及托市收购量较2012年同期减少。当前全国小麦秋冬种全面展开,预计在2013年小麦生产效益普遍好于2012年、大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国家继续提高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等因素作用下,冬小麦播种面积将基本稳定,但河南、山东等主产省旱情影响不容忽视;4季度是传统消费旺季,小麦价格呈季节性上涨态势,但小麦玉米比价回归正常,饲料用量较2012年大幅减少,加之全年进口将达300万t以上的相对高水平,可缓解优质麦供应偏紧局面,后期小麦价格涨幅不会太大,总体将保持稳中有涨态势。  相似文献   

7.
钟永玲 《农业展望》2012,8(5):3-8,17
对当前小麦市场价格走势特点以及新麦生产、市场购销等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展望,认为2012年新麦丰产预期较强,最低收购价预案可能在部分主产省启动,价格将稳中有升。2011/12年度小麦玉米比价持续倒挂,小麦饲料用量大幅增加,在玉米深加工受限、养殖效益下滑、饲料需求减弱以及玉米生产前景看好等因素影响下,后期小麦饲料用量将有一定回落。进口小麦价格优势明显,2012年以来小麦产品特别是饲料级小麦进口成倍增长,后期进口仍将保持高位。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影响2012年玉米国际、国内价格的多种因素,全球范围内以缓解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为主,包括玉米及粮食整体供应量增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各国用紧缩政策控制通胀等;国内因素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为复杂,上涨因素包括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以及工业和饲料粮对玉米的需求增长等,下降因素包括国内玉米产量的持续增加、农民生产积极性受预期利润压缩影响而降低等。预计2012年中国玉米平均价格仍将高于2011年,但涨幅将显著低于2011年同期水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影响玉米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还包括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美国生物能源政策的变化及饲料用小麦对玉米的替代效应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畜产品生产、市场和成本效益等角度对2016年畜牧业发展进行分析,并对2017年下半年畜牧业发展形势进行了展望.2016年,畜牧业总产值同比增加,肉类、猪肉和生鲜奶产量同比下降,牛肉、羊肉产量略有增长,禽肉产量大幅上升.主要畜产品供求关系有紧有松,猪肉、牛肉价格高位稳定,羊肉价格继续下降,生鲜奶价格触底,复苏迹象显现.2017年下半年,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空间有限,猪肉价格趋于稳定并可能有一定回落,牛肉价格因国内供给与进口共同增加而趋于下降,羊肉价格可能企稳回升,生鲜奶价格继续回升空间不大.  相似文献   

10.
2015年牛羊肉生产平稳发展,经济增速放缓导致消费低迷,牛肉价格趋稳,羊肉价格走弱。国内价格走势不同导致牛肉进口继续增加,羊肉进口减少。预计2016年中国牛羊肉生产将稳步增长,消费继续增加,供求偏紧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牛羊肉价格仍将保持高位。  相似文献   

11.
2014/15年度国内小麦再获丰收,产量实现十一连增,供需关系平衡略有余。在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持下,新麦上市以来价格稳中走高,主产区全社会收购量大幅增加。从未来几个月市场走势看,国内供需基本面依然比较宽松,面粉需求"旺季不旺"格局持续,小麦饲用需求在玉米丰产的压力下也较前期减少,2014年小麦秋冬种面积基本稳定,市场缺乏提振因素。进口方面,由于2014/15年度国内小麦产量、质量双提升,对进口优质麦的需求减弱,但全球小麦连续两年增产,供应充足压力下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将保持低位震荡,国际小麦到岸价低于国内,价格优势明显,进口压力依然存在,这也将对国内市场形成压力。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小麦市场回顾及2013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中国小麦连续第9年丰收增产,国内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但受饲料需求旺盛、生产成本上升、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并启动托市预案等因素影响,国内小麦价格整体稳中上涨。由于国际小麦价格优势明显,中国小麦进口大幅增加,且以澳大利亚饲料小麦为主。2013年中国冬小麦面积稳中略增,但小麦生产成本刚性增长,同时,国家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预计2013年国内小麦价格仍以稳中上行为主。国际方面,受主产国干旱等不利天气影响,2012/13年度全球小麦较大幅度减产,产需格局由2011/12年度的基本平衡转变为产不足需,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也相应从2012年上半年的弱势波动,转变为下半年的较快上涨。虽然在高粮价刺激下,进入秋、冬季北半球主产国冬小麦播种面积可能有所增加,但一些主产国气象条件比较复杂,其中最大的小麦出口国美国一些主产区遭遇持续干旱天气,对作物生长不利;加之发达经济体为刺激经济发展,竞相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势必助推国际商品价格上涨,201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也存在震荡上行动力。  相似文献   

13.
魏斌  高笑天 《农业展望》2013,(8):11-15,21
2012年中国玉米产量创下20561万t的历史新高,201213年度进口玉米到货预计达到280万t,而国内玉米市场采购需求不旺,市场供应增幅超过采购需求增幅,尽管国家收购近3100万t临储玉米,但市场价格依旧呈现高位走低局面。2013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产量有望再获丰收,进口玉米预计同比大幅提高,而市场采购需求预计难有明显起色,预计201314年度国内玉米市场延续供过于求局面。国家明确2013年继续实施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并将临储玉米收购价格提高120元t,这奠定了未来市场价格的底部区间。  相似文献   

14.
近年中国口粮进口对口粮安全的影响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在全球粮食丰收、国际市场价格优势明显等因素作用下,中国口粮(稻谷和小麦)进口大幅增加。总体上,中国口粮产需平衡,进口量占口粮产量和消费量的比重都比较低,口粮进口对中国口粮安全影响不大。长期看,中国口粮消费刚性增长,口粮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全球可利用资源有限,中国口粮安全仍存隐忧。要通过提高口粮生产能力、创新经营体系、完善支持政策和保障机制等措施,切实保障中国口粮安全。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国内外玉米产业发展分析及2013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中国玉米产量增长7.95%,创历史纪录;同时,国内玉米需求小幅增长,供需形势显著改善。玉米进口数量显著增长,预计超过500万t,进口快速增长与国内玉米库存调整有关。2012年全球玉米产量下降,主要是因为美国在6—7月遭受严重干旱,玉米产量比正常预期大幅降低;由于美国玉米减产,使得全球玉米价格在6—7月大幅上涨。2013年国际市场玉米需求增长预计较为平缓,市场供求将显著改善,国际玉米价格预计回落;国内玉米价格预计小幅上涨。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玉米供需变化,提出建议: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大科研和基础设施投入,夯实玉米生产能力;促进新技术采用和耕作方式变革,显著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同时,在2013年,需要关注国外玉米新品种采用、贸易政策变化和玉米产量增长所带来的挑战和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16.
受美国和南美诸国旱灾影响,2012年世界大豆产量有所减少,消费则继续增长,库存消费比下降,全球供需偏紧。国际大豆价格在剧烈波动中上涨,大豆贸易因中国进口增长而略有增长。展望未来,2013年世界大豆产量、消费和贸易将继续增长,国际大豆价格有望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17.
刘锐  杜珉 《农业展望》2013,9(1):26-29
2011/12年度全球棉花收获面积增长,产量再次超过2700万t。受经济恢复迟缓等影响,同期棉花消费不足2300万t。国际棉花市场供过于求,期末库存继续增加,库存消费比达到67.4%的历史高点。受全球棉花供求关系和中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等因素影响,国际棉花价格持续下跌,国内棉价相对稳定,国内外价差拉大。全球棉花进出口贸易加大,中国棉花进口激增。展望2012/13年度,预计全球棉花植棉面积产量下降,消费状况有所好转,但仍产大于需,库存持续增加,在基本面不变的情况下,未来国际棉价仍将保持弱势震荡格局。  相似文献   

18.
程黔 《农业展望》2013,9(2):4-7
2012年,在供需格局偏紧及最低收购价上调等因素支撑下,国内小麦市场迎来历史性辉煌。现货市场价格屡创历史新高,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小麦交易均价为2355元/t,月比涨56元/t,较2011年同期上涨280元/t,年涨13.49%;各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小麦5619.1万t,比2011年同期增加281.7万t;虽然小麦播种面积略有下降,但单产大幅提高使得全国小麦产量达12058万t,较2011年增产318万t。预计2012/13年度全国小麦供给量约12260万t,需求量约12050万t,年度结余210万t,相比2011/12年度小麦供需有所改善;2013年国内小麦市场行情整体上涨格局不变,但在供需与政策影响下,价格波动空间或将加大,不排除出现阶段性行情。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中国玉米生产连年向好,除2003年和2009年因灾减产外,其他年份玉米生产总体均保持增长局面,国内供需关系基本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玉米消费也由食用、饲用拓展到工业初、深加工领域。2012年中国玉米再创历史纪录,国内新增供给达到2.056亿t,加上急剧增加的进口玉米,国内玉米供求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供给过剩压力初露端倪。2013年中国玉米丰收已成定局,国内供给将更加宽松,如果不考虑重大自然灾害,未来2~3年国内玉米供给将呈现宽松向平衡过渡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