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泉江镇窗下村刘衍柳在1992年承包2亩桑树后开始了他的养蚕致富路(除1995、1996两年未养蚕外),至今6年共养蚕40张,产茧1580公斤,收入220479元(1998年因严重旱灾减收2000元),年均蚕桑收入367465元,仅蚕桑一项年人均就增收73492元,比单一种植水稻增收605%。是当地的养蚕能手,受人尊重,被大家推选为副村长,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农村致富带头人。 刘衍柳高中文化,干一行,钻一行。几年来,他的张种产量都在35公斤以上,最高达415公斤,其根本在于,他在养蚕中认识到,不精心养蚕,蚕就容易生病,产茧量就低,效益也低,而挖桑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收入还不如养… 相似文献
2.
我县泉水乡旧州村委退休教师黄建清,全家5口人,劳力3人,原有地界桑2亩,1988年租用旱水田14.3亩,全部种上良种桑,桑园面积扩大到16.3亩.种后春旱影响,缺株严重.但由于种前深沟厚肥,种后又加强肥水管理.因此,2月下旬~3月中旬种桑,5月下旬便投产养蚕,全年养蚕17批,蚕种51.5张,总产鲜茧1470.3公斤,收入现金19104.42元,除去各项开支4684.00元,纯收入14820.98元,张均产茧28.5公斤,产 相似文献
3.
4.
5.
调查和分析了刘涔村大棚养蚕失败的原因,提出了改“闷罐式”为通风式;改“薄顶”为厚盖;改紧靠住房为适当远离住房等措施对现有养蚕大棚进行改造,以便提高简易大棚养蚕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正> 一、我国养蚕技术的进展我国蚕桑生产的发展,与养蚕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科研、教育、生产部门紧密协作,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养蚕技术的发展,并通过各种方式,将有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明显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从而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蚕桑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8.
9.
10.
蚕从野外到室内、从附着枝头到平躺在蚕箔食桑,确定了今天的养蚕方式。不论是蚕箔育、蚕台育、地面育都是在平面上养蚕,平面养蚕最大的问题是蚕和蚕沙直接覆压在桑叶上,既埋踏桑叶,又容易滋生和传播病菌。为防治蚕病就必须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撒施吸湿隔沙材料和定期除沙,这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还恶化了养蚕环境。纸板方格蔟是公认的优良蔟具,但采茧不便、消毒难以彻底。为解决现行养蚕方式存在的问题,本人借鉴蜜蜂饲养设计了一种新的养蚕用具——养蚕巢脾,它集蚕具、蔟具、采茧工具为一体,改平面养蚕为立面养蚕,既解决了传统养蚕存在的问题,又为机械化养蚕提供了解决方案。2020年“一种用于养蚕的巢脾”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CN 210382313U)。现介绍于此,与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广东蚕业》1995,(Z1)
1.广东蚕学会养蚕学组 l 984推行分养制.养蚕稳产多I恢 广东蚕丝通讯 (1):lO—122.卢铿明 高君玉等 l 984 农业经济政策与桑基鱼塘生态系统 广东蚕丝通讯 (1):18—233.钟文藻 1984 关于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的调查报告…蚕房设备与蚕造稳定的关系 广东蚕丝通 讯 (1):53—574.祁开仁 1985农民交售鲜茧、半干茧的经济效益调查初报 广东蚕丝通讯 (4):32—355.廖琼香 袁锡麟 条慕贞 l 985 广东夏蚕饲养二化白蚕种四龄地面育试验 广东蚕丝通讯 (3):l 6_一196.许铭昭唐维六等1986家蚕生长曲线的一个数学模型广东蚕丝通讯 (2):27—307.吴鹏抟 肖竞军 … 相似文献
12.
13.
14.
17.
18.
为了验证蚕用营养饲料的养蚕效果,在蚕室和塑料大棚作了两期小区试验和生产应用。结果表明,5龄每次给桑添食营养饲料与给桑添水相比,节省桑叶10.8%~12.1%,万蚕产茧量提高3.5%~4.1%,万蚕茧层量增加4.6%~7.0%,100kg桑产茧量多14.7%~18.2%;生产应用每日添食2次营养饲料跟全桑叶育比较,节省桑叶7.7%~10.3%,盒种产茧量提高2.2%~3.9%,茧层量增加3.5%~5.1%;叶质差添食有较好的效果,还提出了研发高效营养饲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养蚕型式从普通育发展到覆盖防干育、炕床(房)育、条桑育,及由平面育发展到小蚕立体育、小蚕人工饲料育等饲养型式,使给桑回数由1日8回以上降到1~3回,并采用省力化养蚕技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这种变革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势在必行。 我国的养蚕技术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但历来养蚕都是以蚕的营养为中心,人围着蚕转。为了使蚕儿能吃饱、吃好、不分昼夜地喂蚕,见蚕将桑叶吃光后就喂叶,因此一日之中给桑喂蚕次数多达8回以上,这种以营养为中心的传统饲养方法,一直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蚕的生理和营养要求也逐渐了解养蚕技术也由此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进一步促进了养蚕型式的变革。 50年代以来养蚕技术并不是停顿不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