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给无花果抗寒能力的评价与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我国北方地区引种的14个无花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低温(0~-20℃)处理对其1年生枝条进行了胁迫试验,并对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了测定,还根据相对电导率和对应的低温温度,依据logistic方程,建立了回归模型,对14个无花果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依据半致死温度来评价,布兰瑞克、ALMA等品种的抗寒性均较强,-5~-10℃的低温会严重影响参试的大部分品种的生存和生长发育;其SOD和可溶性糖在-10℃时的测定值是反映无花果抵抗和适应低温能力的一个临界值,而可溶性蛋白和POD的临界值是在处理温度为-5℃时的测定值。部分品种的综合抗寒能力的评价结果与其半致死温度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但新早黄、ALMA、金傲芬和紫蕾等品种均具备较好的抗寒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番荔枝(Annona squamosal)幼苗对低温的适应性,科学合理的划定番荔枝引种区域,通过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控温试验对番荔枝幼苗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荔枝幼苗在田间越冬后,其存活率为48.75%,平均冻害等级为2.67,采取塑料温棚、温室培养处理后,存活率达90%左右,冻害等级明显减低。在室内控温试验中,随着温度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随之增大,而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低温对草坪草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系统地综述了在低温胁迫下草坪草的光合特性、水分生理代谢、细胞质膜相对透性、保护酶系变化、碳水化合物贮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脂肪酸的变化在低温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进行草坪草抗寒性研究的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低温胁迫对玉簪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1个引种玉簪为材料进行了低温胁迫试验,并对其根系的可溶性糖、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保护酶活性及细胞膜透性7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抗寒性差异显著;聚类分析将11个玉簪品种分成4类,其中37号和35号为抗寒性强的品种,6号、18号和32号为抗寒性较强的品种;11号和26号为抗寒性较差的品种;1号、27号、16号和28号为抗寒性极差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低温胁迫对马占相思树代谢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马占相思QLD19835家系7个月苗龄的树苗在低温胁迫下,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及ATP酶(ATPase)、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动态变化,揭示了在低温逆境下,由于细胞膜系统受到寒害而使电导率不断升高,ATPase活性亦有所下降,而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则显著升高。这在保护细胞膜稳定性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增强了植株本身对低温的忍耐能力。另外,CAT活性升高,POD、SOD的活性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一定活性,提高了它们对氧自由基和过氧化物的清除,这些变化的总效应是使植物细胞膜结构和物质代谢过程中免遭寒害,提高植物的抗寒力。  相似文献   

6.
低温胁迫对沙棘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6个沙棘品种的1年生枝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冷冻处理,在-15~-40℃设置6个温度梯度,以外界温度为对照,对试验材料的抗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抗寒性具显著差异,辽阜2号抗寒能力最强,其次为李沙9号,李沙2号抗寒能力最差。抗寒顺序依次是:辽阜2号〉李沙9号〉实优2号〉实优1号〉辽阜1号〉李沙2号。低温下耐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较高的SOD酶、POD酶活性和较低的MDA含量。因此,SOD、POD、MDA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沙棘抗寒性的大小,可作为其抗寒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对Guadua amplexfolia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国外引进的热带竹种Guadua amplexifolia7个日最低气温条件下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7项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抗寒性生理指标与日最低气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9 ℃为轻微的低温逆境,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呈下降趋势;3 ℃时低温胁迫生理伤害较为严重,POD、CAT、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达峰值;0 ℃时SOD、游离脯氨酸含量达峰值;G.amplexifolia生长的极限低温为-2 ℃左右.  相似文献   

8.
以甜角品种PRAKAYTONG(闪金)、SRITONG(金色)、SRITONGBAO(轻金色)的1年生嫁接苗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连续15 d分别进行5、10、15、20、25、30℃的温度处理,测定分析了低温胁迫下甜角幼苗叶片与抗寒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20 30℃是甜角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当温度下降到15℃时,随着温度的降低,甜角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出先升后降趋势,叶片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温度降到10℃时,幼苗叶片上述指标变化加剧,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在相同的低温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的上述6个指标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温度越低,变化越剧烈。根据隶属函数法,综合判定3个甜角品种的抗寒性强弱的顺序为:SRITONG>SRITONGBAO>PRAKAYTONG。  相似文献   

9.
以3个蜡梅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低温处理,对枝条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并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了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抗寒性具有明显差异,抗寒能力依次为:‘玉碗藏红’〉‘出水芙蓉’〉‘琥珀’。降温过程中,耐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较高的SOD和POD酶活性和较低的MDA含量。因此,相对电导率、SOD、POD、MDA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蜡梅的抗寒能力,可作为其抗寒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低温胁迫对核桃抗寒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晋RS-1系核桃砧木、中林1号、鲁光、晋香1年生枝条为试材,设置0℃,-10℃,-20℃,-30℃,-40℃5个温度梯度处理,分析低温胁迫对4个不同品种(系)核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参试核桃品种SOD活性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晋香和鲁光的SOD活性呈现出"升—降—升—降"的双峰曲线,晋RS-1系和中林1号呈现出"升—降"的单峰曲线趋势,各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MDA含量随温度降低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晋RS-1系呈现出"降—升"的双峰曲线趋势,鲁光及中林1号呈现出"升—降"的曲线趋势,各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游离脯氨酸含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品种间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不同,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INA细菌对杏树雌、雄蕊抗寒能力及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一杏盛开花的雌蕊和雄蕊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下INA细菌对花粉生活力和发芽率、雌蕊和雄蕊SOD和POD酶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INA细菌存在下,低温胁迫降低了花粉的生活力和发芽率,减弱了雌蕊、雄蕊SOD、POD酶的活性,增加了MDA的含量,说明低温胁迫下INA细菌的存在加重了霜冻害。  相似文献   

12.
对海南红豆和南五味子的1年生实生容器苗进行3℃的低温胁迫处理后,研究其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后,海南红豆和南五味子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气孔限制值(Ls)均下降,而叶片细胞间隙CO2浓度(Ci)上升。低温胁迫6 d后的海南红豆各项光合指标的变化幅度均比南五味子大,说明后者比前者更耐寒。  相似文献   

13.
赵伟 《辽宁林业科技》2006,(2):16-17,19
研究黑松耐寒性,确定黑松适宜的栽植区域,对确定栽植区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黑松针叶及枝条在不同越冬时期进行低温处理,测定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确定黑松在休眠中期低温临界值为-25℃,在休眠前期和休眠末期低温临界值为-20℃。  相似文献   

14.
水杨酸对杏树花期抗寒性及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室温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分别用浓度为0、2、10、20、40、80 m g.L-1的水杨酸溶液处理张公园杏初开花朵,放入0℃恒温培养箱4 h,取出后测定花朵的外渗电导率值、呼吸强度、雌蕊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丙二配醛的含量,结果表明:水杨酸可有效抑制由低温引起的细胞电解质外渗,提高呼吸速率,提高雌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减少丙二醛的积累。还在田间条件下,以7年生3个品种的杏树为试材,于初花期分别用浓度为0、2、10、20、40 m g.L-1的水杨酸溶液进行喷施,结果发现:浓度为10 m g.L-1的水杨酸能够极显著地提高骆驼黄、华县接杏品种的坐果率,但其对张公园品种的影响却并未达到显著水平。认为在杏树初花期喷施一定浓度的水杨酸可以起到预防低温伤害及提高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毛泡桐1年生实生苗进行不同光周期和低温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同光周期条件下,随着温度的降低SOD与CAT活性逐渐降低;MDA与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D16L8和D14L10光周期条件下较D8L16和D12L12条件下提前进入休眠。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核桃无融合生殖后代抗寒性的遗传变异情况,对核桃自然授粉后代和无融合生殖后代的1a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变化倍数、半致死温度等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核桃自然授粉后代和无融合生殖后代1a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变化倍数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加,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呈倒“S”型曲线;在低温胁迫下,除少数处理外,二者之间的相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变化倍数差异不显著;结合Logistic方程,得到中林1号无融合生殖后代、绵核桃无融合生殖和自然授粉后代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22.81℃、-20.36℃和-23.71℃,变化幅度较小。由此可见,核桃无融合生殖后代的抗寒性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低温处理下,分别对引进的3个品系欧洲报春叶片和花进行相对电导率及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分析其抗寒性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品系的欧洲报春花叶片伤害度、半致死温度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较为相符,其叶片和花的耐寒性强弱为:丹若娃的叶片>里拉的叶片>妃纯的叶片;妃纯的花>丹若娃的花>里拉的花,与其在露地栽培中观察到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扁桃花蕾的低温应激反应机制,以鹰咀扁桃大蕾期花蕾为试验材料,对花蕾进行4、-2、-4和-6℃低温处理,每6 h取样1次,观测24 h内花药、鳞片、花萼和花瓣4个部位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变化,分析比较花药、鳞片、花萼和花瓣4个部位的低温应激反应及抗寒性。结果发现,随着温度降低、时间延长,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淀粉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总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可溶性糖/总糖值先升高后降低。花药、花瓣和花萼在-2℃处理下24 h、-4℃处理下18 h和-6℃处理下12 h即有明显的低温应激反应发生,鳞片在-4℃处理下18 h和-6℃处理下12 h才有明显的低温应激反应发生。4个部位的低温应激反应程度由强到弱依次是花药、花瓣、花萼、鳞片,抗寒性由弱到强依次是花药、花瓣、花萼、鳞片。  相似文献   

19.
作者着重的从理论上分析了冷藏库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加以验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