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二步法制糖工艺中,为了进一步降低原糖的色值,充分利用炼糖过程的滤泥的富裕脱色潜力,在原糖澄清工艺的无滤布真空吸滤机滤汁中加入炼糖滤泥进行吸附脱色实验,测定不同滤泥加入量对滤汁脱色效果,并通过回归滤泥脱色吸附等温线,探讨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炼糖滤泥对滤汁具有明显的脱色能力,随着滤泥添加量的增加,滤汁脱色率先是明显增...  相似文献   

2.
在制糖工业中,亚法糖厂的工艺过程都是将加灰、硫熏及加热后的糖汁送入沉降器进行沉淀,沉降是一种固液分离方法,利用重力作为分离的推动力。沉降以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清澈透明的清汁约占70~75%,这一部分清汁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另一部分是泥汁,约占25—30%,主要由蔗汁、泥沙、蔗糠以及澄清剂与蔗汁中的杂质作用后生成的沉淀物。由于泥汁中尚有95%左右的糖汁,因此必须把这部分糖汁分离出来,以收回其中的糖分,使糖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当前甘蔗亚法糖厂无滤布真空吸滤机滤汁的处理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利用TR滤汁快速沉降器进行滤汁沉降处理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原糖厂滤泥作为能源资源利用的可行性,根据煤的工业分析方法,测定了该滤泥的空气干燥基含水分、挥发分、固定碳、灰分含量,以及50%含水量时,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作为比较,测定了同等含水量的亚硫酸法糖厂滤泥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测定结果为,滤泥的空气干燥基含水量为9.05%、挥发分含量60.58%、灰分含量19.58%、固定碳含量为10.78%;湿基含水量为50%的原糖厂滤泥和亚硫酸法糖厂滤泥的低位发热量分别为8700kJ/kg和7200kJ/kg,显示原糖厂滤泥具有高于水分为50%的蔗渣发热量.实验结果表明,经一定干燥后,原糖厂滤泥不失为一种低灰分、高挥发分的优良固体燃料.  相似文献   

5.
无滤布真空吸滤机滤汁的色值及钙盐直接影响最终白砂糖产品的质量.将3种聚丙烯酰胺型絮凝剂PCS3021、PCS3000、某糖厂PAM、和无机盐类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分别用于处理无布机滤汁,并经加热沉降.结果表明,PCS3021浓度在2mg/L时去除钙盐效果最好,聚合氯化铝在40mg/L时脱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甘蔗糖厂通常采用旋转真空吸滤机处理沉降器的泥汁。本文介绍一项用于泥汁澄清脱水的革新技术:使用阿法拉伐分离器进行泥汁的澄清脱水,经试验改进后应用效果显著。使用此分离器所得滤饼含水分及残糖分均较低;可最大化地干燥泥饼,增加糖分收回;降低泥汁脱水的能耗;不需要蔗渣作为助滤剂,节省蔗渣用于发电;因泥量减少、水分含量低,易于清理;因无洗水加入稀释蔗汁可减少蒸发汽耗;避免或减少了长时间在真空吸滤机中停留及加入蔗渣带入微生物而引起的糖分损失;与真空吸滤机相比,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由阿法拉伐公司制造的型号为Sugar Dec400分离器已在四家甘蔗糖厂试行,即马哈拉斯特拉的Gangakhed制糖与能源有限公司、泰米尔纳德Babbari安曼制糖有限公司、卡纳塔克Vijaynagar~J糖有限公司和Hemarus技术有限公司。分离器的工作效能通过分析人料、脱糖、滤泥和离心滤液的质量来表征。滤液较清澈,可以循环到生产流程上回收糖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不少糖厂使用了无滤布真空吸滤机。它的过滤能力大,不用滤布,没有洗滤布水,消除了洗布水对环境的污染。但是,它的滤汁带有大量沉淀物,颜色深,需要回流再次进行澄清处理,对生产有多种不良影响。这个问题关系到糖厂的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和环保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生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多次进行中间汁半碳法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经中间汁半碳法处理的中间汁,其纯度乎均提高1.5AP以上,平均脱色率30%以上,优于亚硫酸法。在昌墩糖厂投入生产试运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多次进行中问汁半碳法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经中问汁半碳法处理的中间汁,其纯度平均提高1.5AP以上,平均脱色率30%以上,优于亚硫酸法。在昌墩糖厂投入生产试运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阐述新型滤汁上浮清净系统结构和特点,着重说明了新的制泡方式,其制泡效果更好,新型滤汁上浮清净系统采用全自控工艺,有效稳定浮清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浮清汁色值平均为107°St,混浊度平均为354.33MAU,简纯度较浮清前平均提高0.71AP,残硫值降低0.37g/L,浮清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滨海稻区排水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毛渠能降低地下水位10cm以上,增加田间渗漏约2mm/昼夜。有效地改善了耕层土壤环境,促进了水稻生长发育,有利于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2.
软体排结构在河道险工治理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其稳定性计算非常重要。本文对软体排稳定性计算做一 简要介绍,以使其经济合理,并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稻属分类研究综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稻属([sup]Oryza[/sup]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有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从林奈于1753年建立生物命名系统以来的近250年中,稻属无论在物种的数量还是分类系统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稻属分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对稻属的分类建议。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15.
16.
再论超级麦育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优质、高产、多抗是我国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应从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入手 ,培育超级麦品种 ,来实现少种多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超级麦是肥水利用效率高、品质好、高产、抗逆性好的新一类生产品种的总称。培育超级麦品种需要革新现有育种技术 ,改良品种的代谢特性 ,提高对土壤、氮、磷、水分等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和促进成果转化的基本做法和效果。一是深化改革,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加强科研工作的基础地位;二是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不断提高科研产出的质量;三是加强对科技产业的规范管理,提高科技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义,分析了福建省热带作物学会近年来开展活动的特点与成效,针对“十一五”期间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三大城市经济群中心任务,如何进一步发挥学会人才荟萃,加强服务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
稻草还田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稻草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从1998-2005年在桃江进行了稻草还田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不仅能提高稻谷产量,早晚稻平均增产7.4%,而且能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降低化肥施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