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野桑蚕、家蚕海藻糖酶基因5''侧翼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藻糖是一种双糖,广泛存在于包括细菌、酵母、植物和无脊椎动物在内的生物体内,主要功能是储备生物代谢所需的能源.在昆虫血液中,海藻糖是一种最重要的糖类,具有供给能量和提供合成生物大分子的底物等功能.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海藻糖酶(Trehalase)的作用来实现的.家蚕海藻糖酶有可溶型和膜固定型两种类型,可溶型主要存在于蛹期中肠,而膜固定型存在于包括卵巢在内的多种组织.这两种类型酶是由同一个基因表达而形成不同的成熟海藻糖酶.海藻糖酶膜固定型存在于向血液面的卵巢膜内,该基因的表达是由滞育激素诱导调控.卵母细胞通过位于膜内的海藻糖酶,将血液中海藻糖降解成葡萄糖,然后吸收到胞内,最后合成糖原,从而导致蚕卵的滞育.从而海藻糖酶基因是从分子水平来解明家蚕滞育机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本实验从野桑蚕、家蚕苏@菊×明@虎基因组中分别克隆了野桑蚕和家蚕的海藻糖酶基因的5′侧翼区片段并进行了测序分析,以供进一步的启动子功能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4.
家蚕、野桑蚕海藻糖酶基因启动子的特性及其滞育激素的转录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GEM 3Z为载体 ,分别构建了家蚕 (Bombyxmori)和野桑蚕 (Bombyxmandarina)海藻糖酶基因启动子控制的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质粒 ,利用昆虫细胞瞬时表达系统进行启动子特性分析 ,并就家蚕滞育激素对海藻糖酶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家蚕和野桑蚕海藻糖酶基因启动子在家蚕Bm5细胞、Sf2 1细胞中都有转录活性 ,但是活性都很低 ;家蚕滞育激素在体外条件下对家蚕海藻糖酶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节有明显的剂量效应 ,13~ 33nmol/L时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由此推测来自家蚕卵巢的Bm5细胞可能存在与滞育激素作用的受体。 相似文献
5.
6.
家蚕滞育机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家蚕滞育激素(DH)是一个由2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功能、滞育的作用机理、滞育在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都比较透彻:滞育激素基因也克隆成功,科学家们还深入研究了基因的结构、表达调控及与家蚕滞育相关的几个酶(酯酶A4、海藻糖酶、山梨醇脱氢酶),本对有关家蚕滞育机理的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猪精子冷冻保存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海藻糖(trehalose)和EDTA(0.05mol/L trehalose、0.05mol/L trehalose 2.0mmol/LEDTA、0.05mol/L trehalose 5.0mmol/L EDTA、0.1mol/L trehalose、0.1mol/L tre-halose 2.0mmol/LEDTA、0.1mol/L trehalose 5.0mmol/LEDTA)对猪精子冷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子冷冻解冻后,0.1mol/Ltrehalose 2mmol/LEDTA混合处理组精子活力显著高于0.1mol/Ltrehalose处理组(P<0.05),0.1mol/Ltrehalose和5.0mmol/LEDTA混合处理组的精子生存率最高。0.1mol/Ltrehalose和2~5mmol/LEDTA混合处理组精子顶体完整率显著高于trehalose处理组(P<0.05),0.05~0.1mol/Ltrehalose和5.0mmol/LEDTA混合处理组低渗膨胀精子率显著高于trehalose处理组(P<0.05)。trehalose和EDTA混合处理组精子内活性氧(ROS)含量总体上高于trehalose处理组(P<0.05)。这些结果显示稀释剂中trehalose和EDTA增补能改善精液特性,但不能抑制精子内ROS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10.
家蚕滞育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14
简述了有关家蚕滞育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家蚕的胚胎滞育是由环境条件和遗传性支配的。二化性蚕品种在胚胎中期和晚期经受高温和长光照 ,其结果是下一代胚胎滞育。不同的环境信息被神经分泌细胞“解读”和“受纳”。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信息下 ,神经分泌细胞产生和分泌滞育激素 (DH)。滞育激素进入卵内 ,调节和建立滞育卵专一的内部环境。其特征是 ,滞育卵中发生有关糖原和山梨醇转换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从而实现进入滞育、解除滞育等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12.
海藻糖在保护细胞质膜和生物大分子空间结构,维持胞内渗透压增大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海藻糖合成酶是海藻糖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通过检索微孢子虫基因组数据库发现,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基因组中含有4个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其中Nbtps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1 386 bp,为单外显子结构,编码461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53.7 k D,等电点5.19。Nb TPS1蛋白序列含有1个糖基转移酶结构域和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亚细胞定位预测该蛋白质位于细胞质中。多重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Nb TPS1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兔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cuniculi)海藻糖合成酶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59.0%、54.7%,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三者的亲缘关系与之相符。构建重组表达载体Nbtps1/p ET-28a(+)并转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及亲和纯化后获得最终质量浓度为1.18 mg/m L的重组融合蛋白His-Nb TPS1。用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制备兔多克隆抗体Anti-Nb TPS1,利用间接ELISA法测定多克隆抗体的效价达1∶25 600,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验证了该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为研究Nb TPS1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家蚕微孢子虫的间接免疫检测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家蚕滞育卵长期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调查了不同温度保存的9个原种及2对杂交种的滞育性及多元醇量的变化,对长期保存卵进行了养蚕试验。结果表明:5℃保存卵在产卵100日后滞育开始解除,150日左右孵化率达到最高峰,200日后急剧下降。不同品种间无明显差异。1℃保存卵在产卵后180日左右开始解除滞育,原种在200-300日之间孵化率最高,300日后显著降低,而杂交种产卵后450日孵化率仍在80%以上。-1.5℃保存卵在产卵后500日仍呈滞育状态,但转入5℃保存80日后可获得孵化能力,到产卵后700日孵化率大致在60%左右。不同温度保存卵滞育的解除,与卵内山梨醇及甘油量的减少呈相同趋势。养蚕结果表明,用1℃保存410日以及-1.5℃保存700日的杂交种,除孵化率比当年生产的冷藏浸酸种低外,其它饲育成绩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对发现于湘晖原蚕中的体壁突变蚕予以继代,并与芙蓉杂交的F1代和F2代经饲养调查显示:体壁突变蚕后代体壁突变体分离并不复杂,纯种及其与芙蓉杂交的F1代和F2代均出现正常素斑白蚕和体壁为黄褐色的突变蚕,其体壁突变蚕的出现率分别为74.91%、49.56%和76.32%;突变个体的体壁厚,大眠入眠脱皮均变得缓慢,但蚕期生命率仍然较高;突变个体化蛹脱皮困难,化蛹的蜕皮形状大、颜色深,且质量是正常的2倍,特别是化蛹脱皮率极低,致使虫蛹率低,纯种及其与芙蓉杂交F1代和F2代突变群体的虫蛹率分别为22.52%、6.13%和6.54%,且全茧量、茧层率明显偏低。通过对湘晖体壁突变蚕的化蛹蜕皮中蜡质层、几丁质和尿酸盐三种成份的检测结果表明:突变体化蛹的蜕皮中蜡质层含量是正常的3.19倍,但尿酸盐含量却只有正常的21.72%,几丁质含量比正常的稍高。 相似文献
16.
在25℃保护时间短、尚未完全进入滞育的蚕卵,用一般即时浸酸方法处理,即可使2天孵化率达到90%以上。但保护时间长、完全进入滞育的蚕卵,低浸酸强度下,滞育解除率少,且有一部分已解除滞育卵蚁蚕不能破壳孵化而死亡;高浸酸强度下,一部分已解除滞育的胚胎不能发育到成熟就死亡;加上来自不同母蛾的蚕卵对盐酸的敏感性不尽相同;因此,用一般的浸酸方法处理,难以达到实用孵化的目的。本研究通过特殊浸酸方法,可使在25℃下保护15天和10天、5℃低温冷藏0至50天不等的滞育卵的2天孵化率接近或达到90%。 相似文献
17.
18.
19.
浸酸孵化法解除家蚕滞育的机理研究(Ⅱ)--醋酸解除家蚕滞育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蚕卵人工孵化法中,盐酸、硝酸、硫酸、王水等无机酸都能不同程度解除家蚕滞育,它们都含有H ,为了证实H 对家蚕滞育解除的效应作用,笔者用有机酸醋酸与无机酸盐酸作对比,进行蚕卵浸渍,发现有醋酸完全可以解除家蚕滞育.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