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16,(7)
正牛放线菌病,由放线菌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发于面颈部及胸腹部,以向周围组织扩展形成瘘管并排出带有硫磺样颗粒的脓液为特征。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牛放线菌引起骨骼的放线菌病,林氏放线菌引起皮肤和软组织器官(如舌、乳腺、肺等)的放线菌病。本病主要侵害牛,2~5岁的牛易感。细菌存在于土壤、饮水和饲料中,并寄生于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中。当皮肤、黏膜损伤时(如被禾本科植物的芒刺刺伤或划破),即可能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2.
杨靖  李泽宇 《畜禽业》2010,(8):72-73
牛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又称大颌病,是由牛放线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存在于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寄生于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中。因此只要粘膜或皮肤上有破损,便可以自行发生。治疗本病主要用碘化钾(碘化钠)及青链霉素合用效果较好,治疗的最佳时期为发病初期。预防本病应尽量避免动物受外伤,受外伤后要及时处理伤口。以病例为基础,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分析奶牛放线菌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杨靖  李泽宇 《畜禽业》2010,(6):80-81
牛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又称大颌病,是由牛放线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存在于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寄生于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中。因此只要粘膜或皮肤上有破损,便可以自行发生。治疗本病主要用碘化钾(碘化钠)及青链霉素合用效果较好,治疗的最佳时期为发病初期。预防本病应尽量避免动物受外伤,受外伤后要及时处理伤口。本文以病例为基础,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分析奶牛放线菌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4,(1)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血浆、骨髓内所引起的一种以高热、贫血、黄疸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本病又称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或红皮病。多种动物对附红细胞体均有易感性,猪的感染率接近100%,本病猪一般呈隐性感染,但当猪因应激或其他因素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则出现临床症状,表现急性经过,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危  相似文献   

5.
田庆芳  郑行义 《畜禽业》2006,(17):35-37
近年来,随着养猪户规模的扩大,一些养猪户由于缺乏饲养管理技术,使得夏季猪患病增多,最为明显的就是猪的链球菌病和弓形体病,并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特点和变化,给广大养猪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也为兽医技术人员对猪病的诊断、防治增加了一些困难,在预防与治疗时应加以区分。下面笔者就这二种病分别作一简述,希望能给广大养猪户带来一些启示。1猪链球菌病1.1病因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包括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和猪淋巴结脓肿。本病急性常发生于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以关节炎,心内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及组织化脓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6,(11)
正猪气喘病是猪病中一大顽疾,猪场爆发该病时往往造成很大损失。根据自己多年预防治疗经验,浅谈一下实践体会。1猪喘气病病原体1.1猪气喘病流行特点其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病猪和带菌猪是其主要传染源。本病多数是因为引种或外购隐性病猪而引起,本病一旦传入猪群,便很难彻底根除。本病潜伏期差异较大,短的1~3 d,一般为11~16 d,最长的可达一个月。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6,(5)
正猪肺疫是由行定血清型的多杀伤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散发性和继发性传染病,又叫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疯"或"肿脖子瘟"。急性病例呈出血性败血病、咽喉炎和肺炎的症状。慢性者常表现皮下结缔组织、关节及各脏器的化脓性病灶,常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秋末春初气候骤变时  相似文献   

8.
猪疥癣为猪皮肤病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一种,很少猪场不受猪疥癣的侵扰,本病是由猪穿孔疥癣虫,潜伏于皮肤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也称疥癣虫病或疥疮.仔猪最易感染.  相似文献   

9.
猪喘气病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支原体引起肺部炎症,主要特征病变是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现"肉样"或"虾肉"样实变。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冬季是猪喘气病的高发季节,临床主要症状为喘气和咳嗽。本病发病率较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6,(10)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血液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引发的一种以高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的溶血性疾病。近几年来,本病在江苏南通地区常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尤以每年5~10月份为本病的多发期。本病可感染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的猪,并可爆发地方性流行,往往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现将本病的诊治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1)
<正>猪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猪常发生急性出血性败血症、脑膜脑炎、心内膜炎及化脓性淋巴结炎和关节炎。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以断奶仔猪多发。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末春初季节多发。1流行特点链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多种动物都有易感性,猪的易感性较高。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病,但败血症  相似文献   

12.
猪痢疾又称血痢或黑泻病,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猪的一种特有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消瘦、腹泻或粘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本病的发病率约为75%,致死率约为5%~25%,病猪即使病愈,生长也很缓慢,往往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高死亡率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也是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中常见的并发或继发的细菌性病原之一。本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炎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的一种传染病。2001年6月至2002年9月份,商南县部分乡镇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由于本病在当地首次暴发流行,基层兽医对此病缺乏了解,误诊较多,治疗效果不佳,给农民群众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疫情发生后,我们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剖检和药物治疗试验,初步确定为猪附红细胞体病。按照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全面防治,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迅速控制了疫情蔓延和传播。1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的猪都易感,尤以种猪、仔猪最易感。本病以7~9月份,呈爆发流行,局部地区发病…  相似文献   

15.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为特征。其临床表现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很难区别。由于本病常发生于冬季,因而人们一般把本病都归入猪的冬季拉稀病之列。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及其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of Aujeszky's diseasePRorAD又称假性狂犬病、奥其基氏病或奇痒病等,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和其它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Aujeszky博士于1902年在匈牙利发现。我国自1948年刘永纯报道该病以来,现在至少有19个省市存在本病。本病以母猪流产、产死胎和初生仔猪大量死亡为主要特征,同时,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储存者和传染源,因此伪狂犬病被认为是危害全球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6,(4)
正猪亚硝酸盐中毒,是猪摄入富含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的饲料或饮水,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中毒性疾病。临诊体征为可视黏膜发绀、血液酱油色、呼吸困难及其他缺氧症状为特征。本病在猪较多见,常于猪吃饱后15 min到数小时发病,故俗称"饱潲病"或"饱食瘟",本地养殖户称"猪草'闹'猪"。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衣宝章 《畜禽业》2010,(1):75-76
<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也叫猪噬血杆菌胸膜肺炎或称猪副溶血杆菌病。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以胸膜炎和肺炎症状及病变为特征。本病在1957年由Pattison等首次报道。其后在欧洲、美  相似文献   

19.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而猪支原体肺炎又叫猪霉形体肺炎或猪气喘病,是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病,以咳嗽和气喘为主要症状,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只均易感病,尤以哺乳仔猪和幼猪易感,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气候骤变、猪群拥挤、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常促使本病的发生与流行。这两种病单独发病时诊断不难,一旦混合感染后,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现将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气喘病混合感染的诊治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6,(12)
正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1发病情况本县五堵镇元山村一组村民陈永红饲养的母猪。2016年3月2日早8点左右,该畜主电话告知自己饲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