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河北省猪Ⅱ型圆环病毒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首先由Tischer于1974年从PK—15猪肾传代细胞系中分离获得。猪圆环病毒为无囊膜单股环状DNA病毒,属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圆环病毒属成员,该科还包括人TT病毒(TTV),鸡贫血病毒(CAV),鹦鹉喙羽病病毒(PBFDV)等。病毒粒子直径17~20nm,为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PCV根据其抗原性及基  相似文献   

2.
Torque Teno virus (TTV)是1997年从输血后非甲-戊型肝炎病人中分离到的新病毒,归属于圆环病毒科指环病毒属,根据基因序列差异,可分为TTV1和TTV2 两个基因型.TTV感染谱很广,已知可感染人、灵长类和家养动物.论文重点对人类、部分灵长类动物和猪的TTV感染状况进行了综述,表明这些动物均易感或有较高的阳性率.虽然目前未能证实TTV感染与人和动物的特定疾病相关联,但必须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是国际分类委员会(ICTV)第六次学术报告新命名的一个科.本科既有植物病毒又有动物病毒,动物病毒主要有猪圆环病毒(PCV)、鸡贫血病毒(CAV)和鹦鹉喙羽病病毒(PBFDV),最近在人体内也已发现一种圆环病毒,核苷酸序列和CAV有较高的同源性,其命名为输血传播病毒(TTV).本科病毒的特性不同于迄今发现的任何病毒,因其核酸是单股负链、封闭的圆环DNA而得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中国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相关病原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采自江苏、安徽及浙江等地猪场的125份健康猪样品和261份发病猪样品分别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输血性传播病毒(TTV)和类猪圆环病毒P1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PCV2、PRRSV、PPV、TTV1、TTV2和P1的阳性率分别为39.38%、21.76%、3.11%、15.80%、16.32%和10.10%,其中混合感染主要存在于PMWS的发病猪群,以PCV2与TTV2 (15.32%)和PCV2与PRRSV (11.87%)的混合感染为主。结果表明,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场普遍存在PMWS相关病原的混合感染现象,加大了PMWS相关病原的防控难度。  相似文献   

5.
《养猪》2021,(5)
正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PCV)属于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圆环病毒属(Circoviridae)。圆环病毒科病毒由单链环形DNA组成,目前已发现30多种圆环病毒,包含了目前已知的最小的动物DNA病毒,其中,猪圆环病毒包括猪圆环病毒1型(PCV1)、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和猪圆环病毒4型(PCV4)。通常认为PCV1对猪是无致病力的;PCV2是导致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diseases, PCVADs)的最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细环病毒(Torque teno virus,TTV)在广西猪群中的感染情况,本研究运用Nest-PCR方法,对2009—2011年采自广西140个规模猪场的156份血液、流产胎儿及肺脏、脾脏、肾脏、肝脏、淋巴结等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样品的非编码区(UTR)进行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同时对部分样品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典型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检测及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发现,广西猪群中TTV总感染率达到93.6%,TTV2的感染率(76.9%)不仅明显高于TTV1(16.7%),且毒株间遗传变异较大。TTV多与PCV2和PRRSV混合感染,且以与PRRSV混合感染率更高(64.29%)。猪群中存在2重、3重,甚至4重TTV与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临床上TTV与细菌的混合感染(或细菌继发感染)以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多见。本研究证实在广西猪群中存在TTV感染,且存在普遍的TTV与PRRSV、PCV2和CSFV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参照GenBank已公布的猪源输血传播病毒Ⅰ型(Torque Teno Virus genogroupⅠ,TTVⅠ)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片段为194bp,测序结果与已公布的猪TTVⅠ型序列同源性为92.6%。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链...  相似文献   

8.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PCV2)引起的断奶仔猪进行性消瘦、淋巴组织等病变的一种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猪圆环病毒为单股负链环状DNA病毒,是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  相似文献   

9.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PCV有2个血清型其中I型猪圆环病毒(PCV1)为非致病性的病毒,而Ⅱ型猪圆环病毒(PCV2)为致病性的病毒,它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主要病原。引发猪圆环病毒的感染主要因素包括母猪的免疫和感染情况,Ⅱ型猪圆环病毒的感染时,常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也与圆环病毒变种的感染以及母猪本身的健康情况和生产管理水平有关。在疾病诊断方面,由于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及敏感性问题,组织病理检测及淋巴组织内是否含有Ⅱ型猪圆环病毒仍然是行业内公认的标准。商业化的Ⅱ型猪圆环病毒抗体的出现,可以有效地减少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及相关疾病的影响。本文从圆环病毒的流行病学、诊断及控制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属于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圆环病毒属(Circovirus)成员,包括猪圆环病毒1型(PCV1)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1974年,PCV1首次分离自PK-15细胞系[1],该病毒在猪群中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1.
根据GenBank中猪源输血传播病毒Ⅱ型(Swine torque teno virus genogroupⅡ,TTVⅡ)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468bp目的片段。将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猪TTVⅡ型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5%。利用该方法对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链球菌、猪多杀性巴氏杆、猪霍乱沙门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核酸进行扩增,均无条带出现,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该方法的灵敏性试验表明,最低能检测到10.2pg核酸。利用所建立的PCR方法检测来自我国华南地区192份临床样品,阳性率为21.4%(41/192)。  相似文献   

12.
正猪圆环病毒(porcine?circovirus,PCV)系单股环状DNA病毒,是已知能自主复制的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根据其性质不同最初分为2种基因型:猪圆环病毒1型(PCV1)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其中PCV1不具有致病性,PCV2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被分离和鉴定,与猪的多系统疾病综合征相关且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使用PCV2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无囊膜,单股、环状、闭合的D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17nm~20nm,是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PCV2是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还与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NDS)、猪繁殖紊乱、增生坏死性肺炎等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6,(6)
正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病猪及一些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猪体内检测到了一种新型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type)。该病毒与已知的由PK-15细胞系分离的猪圆环病毒不同。根据对猪的致病性,人们将新出现的与临床疾病相关的猪圆环病毒命名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无临床致病性的猪圆环病毒命名为猪圆环病毒1型(PCV1)。PCV2感染后会导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系统混合疾病(PRNC)、猪繁殖障碍征、肉芽肿性肠炎、  相似文献   

15.
正病毒学类国际权威杂志《普通病毒学》(Journalof General Virology)近日报道称,由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杨毅领衔的动物疫苗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当前全球市场上猪圆环病毒疫苗无法有效应对该病毒突变所引起的病症。目前,该团队已完成新的猪圆环病毒疫苗的研究工作,正处于临床实验动物阶段。猪圆环病毒为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其与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和胸腺巨噬细胞相伴随,导致患猪体况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PCV)病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猪的传染病,由猪圆环病毒(PCV)引起猪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猪圆环病毒病临床上以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等为主要特征,该病原体已被确认为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研究表明,猪圆环病毒Ⅱ型不仅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病原而且能够引起多种猪病,主要有新生仔猪先天性脑震颤、猪皮炎及肾衰综合征、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等,并常与猪细小病毒(PP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等病原合并感染使病情加重和复杂化,也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91年首次报告了加拿大萨斯卡彻温的断奶后多系统消耗性综合征(PMWS)以来,现在全世界都已报告了这一综合征。1997年证实了PMWS患猪的病变中存在猪圆环病毒。对于与PMWS有关的猪圆环病毒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与以前已知的猪圆环病毒相比有重要差异,所以建议将获自细胞培养的病毒称为Ⅰ型猪圆环病毒(PCV1),而将与这一新疾病有关的病毒称为Ⅱ型猪圆环病毒(PCV2)。  相似文献   

18.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病毒[1]。根据PCV的致病性、抗原性和核苷酸的序列差异将它分为猪圆环病毒1型(PCV-1)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2个血清型[2]。以前的研究认为,PCV-1对猪没有致病性[3],PCV-2对猪有致病性,但两者都不引起细胞病变[4]。但近年来从死产的仔  相似文献   

19.
杨国会 《兽医导刊》2011,(Z1):108-109
猪圆环病毒(P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为环状、单股DNA病毒,含1767~1768个核苷酸,是动物病毒中最小的一员,圆环病毒分1型和2型,其中2型(PCV2)致病性明显大于1型,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疫病主要由2型引起。  相似文献   

20.
杨国会 《动物保健》2011,(Z1):108-109
猪圆环病毒(P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为环状、单股DNA病毒,含1767~1768个核苷酸,是动物病毒中最小的一员,圆环病毒分1型和2型,其中2型(PCV2)致病性明显大于1型,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疫病主要由2型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